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日记教学撑起“童年”的天空【摘记】纵观当下的日记教学,关照儿童精神成长的意识普遍缺失:目标没有梯度标准,缺少人文关怀;过程指导,重视方法和技巧,割裂儿童认知和情感的整体性;评价程式化,漠视儿童作为一个鲜活生命的存在,扼制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日记教学,只有立足儿童立场,尊重他们的表达,理解他们的想法,放飞他们的想象,选择他们喜欢的内容与形式,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关键词】日记教学 现状思考 课堂透视 策略回归 一、现状思考:远离“童年”的日记教学儿童是生命历程的一个特定阶段,是人生旅途中十分重要和珍贵的驿站。“童年”会对人的一生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日记教学应更多地去追寻儿童精神,理应站在儿童的视角,尊重儿童的天性,呼唤儿童的灵性,弘扬儿童的个性,让孩子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多彩的童年。然而,随着大众传媒的多样化,生活理念的多元化,儿童也过早“告别”了应当属于自己年龄的童年时光,紧追着成人的步伐,儿歌的成人化、消费的成人化、装束的成人化、阅读的成人化、交往的成人化、语言思维的成人化,童年生态遭遇到了严重的戕害,儿童精神日趋边缘化,儿童视角没有被关注,儿童观念也在逐渐淡化。童年的日记,同样遭遇了严重的污染。(一)日记让学生深恶痛绝【课堂】当老师宣布说,明天要去春游时,教室里孩子们一片欢腾,声音简直可以把屋顶掀翻。可紧接着,老师说,春游时,每个同学明天不要忘记带上笔和笔记本,把游玩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记下来,回来以后要写一篇关于“春游”的日记。教室里顿时一片“嘘”声。孩子们刚才的高兴劲一下子全消失了。下课了,教室里如同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可不可以不去春游啊?我真不想写日记。”“老师真可恶,干嘛春游回来后要写日记?”【反思】在儿童的世界里,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生活着。可惜作为成人的老师,他们却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视角看待问题,并不重视儿童的存在,并不重视儿童的心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关注的是“春游”时 “玩”的过程,这是一种快乐、享受的过程;而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在“春游”中能够学到什么知识,明白什么道理,将目光投向了“学习”。作为教者,我们也应当转变观念,不要把日记当作活动、生活的最后目的。儿童的写作就需要儿童的方式,需要营造一个“无为”的情境来遮掩“有为”的写作动机,在无声处练笔,使之成为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生命活动。(二)美妙的童声不再“动听”【现象】每周翻开孩子的日记本,一些词语会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切,今天的活动课又是拔河”“他是我的好哥儿们”“今天饭桌上,老爸为了一点小事K了老妈一顿”【反思】在学生的日记中,儿童语言变得成人化,令人咋舌。儿童本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单纯美好的童言童语,是什么让美妙的童声变得不“动听”,甚至于有些“刺耳”?究其根源,是成人的影响,是孩子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了儿童文化的缺失,导致纯洁的童心被深度地污染。(三)缤纷的童心成了“统一”的标本【现象】在一次期中检测中,作文题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个54人的班级里,有12人写的是帮助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拎东西等,有9人写的是帮同学、老师、家长送伞;有3人写的是在公交车上给他人让座【反思】在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爷爷、奶奶可扶?哪来那么多雨伞可送?哪有那么多次让座的机会?综观当下的小学生日记,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的日记缺乏真实性,胡编乱造已“蔚然成风”。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童的作文与没有生命的标本有何异同?因为它缺失的是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儿童真实的生命历程。 二、课堂透视:太多的“规定”扼杀了童真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正是这种可贵的灵性,给了孩子无限的创意和想象。然而,当下的日记教学中,老师太多的“规定”和“要求”却限制了学生日记的自由,在学生的心灵上蒙上了阴影。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了怕写日记的畏难心理。(一)规定字数,追求“长度”许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日记的质量,规定孩子日记要达到一定的字数,如,中年级要达到300字或350字,高年级则要达到450字或500字,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将日记拉长,鼓励学生将事情写“清楚”,将过程写“具体”,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让学生练笔的目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的就写。一两句话也可以,几百字也可以。不要勉强拉长,也不要硬缩短。”学生怕写日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教师的要求过高。在许多老师的眼里,日记和作文是可以画上等号的。说是写一篇日记,其实潜意识里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学生不得以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二)规定时间,追求“新鲜”许多老师要求学生在日记中要写“新鲜”的事情,少写“旧事”。例如,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在写童年趣事时,回忆了自己在幼儿园与小伙伴搞恶作剧的经历,写得真实而生动,富有童真童趣。然而教师在批改时,却没有投去欣赏的目光,而是写下这样的评语:“幼儿园的经历固然有趣,但小学的学习生活也同样精彩,建议你将目光投向小学,多写一些新鲜的人和事。”可以想象,这位学生在读完老师的评语后,心里是什么样的滋味。追求“新鲜”,写出“新意”,并没有错,但并不是每一天都有新鲜事发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写出新意来。(三)规定形式,追求“统一”许多老师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规定学生的日记内容以记事为主,发生在学校、班级、家庭、社会中的事,事情可大可小,但不能离开“写事”的范畴。对于那些记录心情、抒发感情、描写风景的散文、诗歌,常常定性为不靠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日记是学生记录生活、记录心情的一种方式,不应该强行让他们写什么,要允许他们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日记内容可以是简单的语句,也可以是精彩的片段;可以是心得体会,也可以是启迪收获。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动笔、多思考,让他们充分地享受自由写作带来的无限快乐。 三、策略回归:为日记教学撑起“童年”的天空写作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而自由的心境则是创造成功的前提。形体的自由让儿童的写作在童真的自由世界里自在徜徉,精神的自由让童年的写作成为“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痒”。我们的日记教学理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为他们撑起一片“童年”的天空。(一)立足儿童的立场1、放飞儿童的想象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阶段目标里提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可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贯彻这一精神,以日记为例,有些老师一味要求写事,写别的则是不靠谱;有些老师一味地要求写“新鲜”的事,写“往事”则认为缺乏新意等,这样的观念完全违背了“课标”的精神,背离了学生的立场。2、尊重儿童的表达一名小学生在题为春天的日记里,有这样几句话:“春天细菌繁殖旺盛,夏季蚊虫都在这时滋生;春天易患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这篇作文交上去后,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是赞美春天,看到的都是春天最美的一面。而有的同学却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这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跑题的结果。”其实,这位学生写出这样的文字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是他内心真实的表达,只是他在看待问题时略有偏颇,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全盘的否定。3、理解儿童的想法有个小朋友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孩子唯恐别人不知道阿姨是女的,就写上了那么一句,这正是儿童天真、幼稚的体现,在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写出这样的话,是不足为奇的。既然这样,就不必苛求他们。评改的老师让这句话留下了,这就是理解和宽容。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儿童的想法,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稚嫩的文字,这是对孩子写好日记最大的鼓励。(二)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 1、真情的告白,沟通师生感情学生刚开始写日记时,还没有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很多时候,他们会觉得没有内容、没有素材,无话可说。这时候,我就对学生说:“如果你今天的日记没什么可写,就给老师写写心里话。”这样,日记变为学生倾诉内心的港湾。例如,有一天,班上有一位女生把家里的平板电脑带到了学校,还在美术课上偷偷地玩游戏,同桌将此事告诉了我。我将这位女生叫到办公室,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与她进行了真诚的沟通,后来,她将自己的悔恨与愧疚写进了日记里,事情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解决了。2、课堂随机练,撞出智慧火花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或引领学生感受自然美、人性美;或引领学生感悟人生哲理,感悟字词的语言美。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会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随文日记的训练,篇幅很短,三言两语,但却能够表达真情,达到训练效果。例如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我鼓励孩子想象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孩子们的思维便飞出了课堂,联想到了西游记中的“龙宫”,畅想未来人们可能会移居到海底,在海底建设美丽的城市等。这样的训练,能够让学生置身在丰富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写起来轻松自然,真情流露。3、生活大小事,还原生活场景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如同一个巨大的素材仓库。在日记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这个“仓库”里提取“素材”,并将它们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校园众生相:一堂语文课上一只黄蜂飞进教室,在潘一顺等同学的奋力抵抗下,终于将其消灭。邻座的吴甫同学经过仔细观察,写成了大黄蜂来袭,并发表在市级刊物上。家庭全记录:尤天禹同学第一次拨大蒜,本以为事情很简单,但经历之后才知道其中的难处,短短的半小时简直是“度秒如年”。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自己拨大蒜的经历写了下来。社会面面观:谭艺琪同学在一个超市门口看到了一位残疾的卖唱人,他没有双腿,用拐杖支撑着给大家唱歌,面前的盘子里钱少得可怜,路人投去的是冷漠的眼神。见此情景,小作者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了街头的卖唱人。再如,为汶川灾区的小朋友捐款献爱心、禽流感事件、神舟飞船上天、钓鱼岛争端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成为学生日记中的精彩内容。4、美丽大自然,描绘最美风景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最自由的所在。日记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留意观察一年四季的自然景物、自然现象和各种动植物等。走出课堂、融入生活、拥抱大自然,学生会感到可写的东西有很多。如吕立武的习作吊兰片断:“那碧色的叶片,仿佛是一阵翠绿的微风,扑面而来,清新而让人眼前一亮。那是怎样自然的绿色啊!就像一个在山野里长大的孩子,带着一种淳朴单纯的心态,用清澈如湖水的眼睛去面对这个世界”这样的佳作在学生笔下诞生,被班级小广播诵读了,又被刊登在班级博客上,看到了收获,见证了成功,学生怎会不爱上了日记。(三)选择学生喜欢的形式自由表达是儿童习作的本真。不用固定的模式套取,重在引导儿童表达真情实感。生动活泼、灵动多样的训练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使学生对写日记充满信心和期待,使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1、多方联动,使日记过程灵动活泼。写日记并不是学生的“单兵作战”,应当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性,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协作。例如循环日记,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每天一人完成一篇日记,并开展组内、班内评优。通过小组、全班的互动,让日记本在学生中传阅,让习作的灵感在互动中萌生。再如,开展师生共写、学生和家长同写的活动,可以以同一主题多方参与,连贯主题多方参与。在多方联动中,可以促进学生和老师、家长之间共同探讨、自主感悟,在互动中让学生获得到成功的喜悦。2、多种形式,使日记过程丰富多彩。多样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专题”日记,每个星期的每一天都有一个固定的“专题”,让学生根据这个“专题”来组织材料。例如,星期一是“班级的小能人”,让学生观察班级的一位同学,注意写出人物的特点;星期二是“快乐读书屋”,围绕近期自己读的一本书进行介绍;星期三是“家庭童话剧”,以童话的形式向同学介绍家庭成员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课本,争当课文模仿秀,就所学课文中较突出的某一方面的习作训练点,让学生进行仿写、扩写、续写、改写,感受课本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内涵,巧妙构思和精彩语言。3、多维启发,使日记过程妙趣横生。学生喜欢听故事,也喜欢编故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一些悬念较强的故事开头,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续编完整;也可以先设计一些故事人物,让学生根据这些人物去创编。编写故事时可以一个人单独编,也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肉牛养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区域市场潜力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 2025-2030益生菌产品市场细分领域发展与投资回报潜力评估报告
- 核主成分分析在长三角流域连通性评估中的应用
- 沁水盆地煤层气赋存特征及深浅层赋存机制比较分析
- 新员工职业嵌入的闭环辩证培训模型构建
- 医院内科日常诊疗标准流程
- 七年级语文古诗教学方法探讨
- 2025年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护士节护理知识竞赛考试试题+答案
- 林业法律法规试题集与答案
- 梯田建筑规划方案(3篇)
- 《牙体牙髓病学》教学大纲
- 社会保险政策宣讲课件
- 制造型企业销售管理制度
- 化妆品原料留样管理制度
- 非标自动化公司技术部管理制度
-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探索
- 数字时代的艺术史重构-洞察及研究
-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XXX学校教辅材料选用方案范文
- 劳务关系工伤补偿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