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甲午前日军如何评估清朝战力.doc_第1页
01甲午前日军如何评估清朝战力.doc_第2页
01甲午前日军如何评估清朝战力.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午前日军如何评估清朝战力甲午120周年系列策划之第01期。征讨清国策案评估清廷陆海军实力:虚势眩惑,不足为惧甲午战前,日本当局对清国内部军事、政治及民情等状况之调查,已相当细致,故对其战力,亦有相当客观之评估。譬如,日本参谋本部第二局长(管西局)小川又次,1879年曾被派往中国大陆,从事谍报侦查,明治二十年(1887)向当局提交了征讨清国策案。该策案对清国内部弊端之切中,今日读来,犹使人冷汗涔涔。策案开篇即谓:所谓“我乃东洋小国,财源不富,宜敦厚信义、避免干戈”之类的见解很荒谬,现今世界乃“优胜劣败弱肉强食之时”,希望当局能够“自本年开始,以五年为期进行准备,时机到来,则(对清国)加以攻击。”对清廷的陆军实力,策案如此评估:“八旗兵大约三十万人;绿营兵大约四十七万人。此两者之内,练军约十万人。蒙古兵大约十万人。勇兵大约三十万人。合计大约一百一十七万人。”其中,防勇、练军四十万人,战斗力较强,但“由各省总督、巡抚分而辖之”,“教育之法各不相同”,虽然多聘请外国教练,但“可惜者,并非举而全然委任于外国教师,而是采用半洋、半清式之战术”,非但无益,徒生烦杂;“更为可怜者,乃是将校为文官,虽有武官,但也一概不知兵学为何物,皆是惟有利己之谋”;何况,“以此四十万之兵员,布于我十倍之土地面积,特别是道路粗糙恶劣,交通甚为不便,故而假令一方有事,也难以直接调遣邻省之兵。”至于余下的七十七万军队朝廷之八旗,地方镇台之绿营,皆是“携带家眷之兵”,其薪饷本极有限,且“长发贼大乱以来,又减少官兵俸禄钱粮”,已到了“不从事贱业,则不足以糊口”的程度,“今查清国军备金额,大约七千五百余万圆”,数额虽大,“但用于八旗、绿营者,恰如救助贫民”,仅算勉强养活,至于军备训练,完全无从谈起,“实乃有名无实之兵员”虽然中法战争后,鉴于地方勇兵坐大,而八旗衰败已久,清廷为维护其满人统治,曾命地方“减少防勇人数,每年节省二三十万两,以充作训练八旗兵之费用”,但这种以弱易强的做法,反使其实力“又有几分退步”。策案作者小川又次,曾亲身参与甲午之战对清廷的海军实力,策案评估称:近年虽有进步,且时常“唤起世人瞩目”,但“就其真正实力而论”,不过“虚势眩惑”。理由是:“清国海军数十只军舰中,能够用于海战者,不过只有北洋之五只,南洋之四只。以此九只军舰之威力,与本邦军舰威力相比,虽然北洋之五只军舰与我浪速、高千穗、筑紫、扶桑、金刚五舰;南洋之四只军舰与我比睿、海门、天城、盘程四舰相同”,但“清国之海军,从舰长至士官人员,概为乏于学术”,故仰赖洋人甚多,且“清国水师所辖不同,经常相互不能应援,(法国)炮击福州之际,有其他水师救助者乎?后来再三督责,也仅从南洋出动五只军舰,且在途中空为踌躇,最终招致石浦之耻。”该策案时隔七年之后,对清廷仍然适用,尤使人喟叹对清廷的整体军事实力,策案的总结是:“近来虽然虚张声势,频繁谋求扩张军备。但尚未达到杜绝百弊之源、布设铁路、采用义务兵役之日,决不能称作真正之强国”换言之,清廷之军事,在硬件(布设铁路)与软件(义务兵役)两个层面,皆尚未能实现近代化。策案同样还注意到,这种“未近代化”的弊病,遍布清廷的方方面面。如其财政:“清国岁入总计一亿二千五百万圆有余。拥有本邦十倍面积、人口之大国,其岁入不足本邦一倍,其财政困难可想而知。”当然,最要命的是清廷缺乏近代国家必备的立国精神。策案称:“国之基本,不只兵器精良和国内富饶。最为必要者,在于忠君爱国之热情如何。”“忠君”一节,乃是日人“天皇”体制下的自诩之辞,与近代化并无关系,小川又次对此也明白:“清国若为纯然之共和政治,即便缺乏忠君精神,但有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在一朝有事之际,人心亦可以奋然于此”,可惜的是,“今日清国之人民,乃无智愚昧之人民”,“不知爱国为何物”。值得指出的是:上述评估,乃是基于相当细致的调查。如策案所提供的清廷防勇、练军的具体兵力数据表,即显示其调查具体到每一省份,始总计得出431400人之总数,清廷当日也未必有这样精确的数据。而征讨清国策案,不过是日军发动甲午战争前诸多调查报告与建策方案中,较突出的一份而已。尤为使人喟叹的是:这份策案,时隔7年之后,对清廷仍然适用。小川又次征讨清国策案原文(部分)注释:小川又次:征讨清国策案,米庆余/译,收录于日藏甲午战争秘录,(澳门)中华出版社2007。该策案是小川又次在两次秘密赴华侦查及听取诸多谍报人员汇报后,于1887年2月完成。其“攻击策案”分“彼我形势”、“作战计划”、“善后处理”三大部分。有学者评价称:甲午战争“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战略方案进行的”。评论:国家无论大小,若想强盛,在于全民从上到下思想意识的觉醒。如果民族思想意识不能真正的觉醒,就算发生一千次的改革、一万次的政变,所采取的是民主的制度还是不民主的制度,即使能够成功,也只是回到了原来的起点,不会有任何新的变化,这一点,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还是中国,都是如此。只是信念和制度的不同与混乱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的分裂日本在发动对中国的历次进攻前,总会对中国进行评估。一来对财政,二来对吏治,三来对国民素质,四来通过中国与外国的战争冲突判断中国军队战力。甲午战争前是这样,入侵东北前也是这样,全面侵华前更是如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