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颜色调配知识 酒大山人中国画除了黑白画以外,很少用单色光刺激的。颜色术语GB/T5698-2001中4. 26,单色光刺激monochromatic stimuius,单色光的色刺激。大多数中国画是采用色匹配。什么叫色匹配;颜色术语GB/T5698-2001中,4,72,色匹配Color matenine规定使调配的颜色与给定的颜色在视觉上相等或相同,。这里清楚的告诉我们,颜色是可以调配的。为了说明颜色的调配概念,在这里还要介绍几条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术语,以便在讲到颜色的调配上,能够理解其含意。因为中国画颜色理论大多数是历史遗留的较多,对于现在理论引用较少,因此有些术语是陌生的,为此不得不引用国家标准。匹配刺激颜色术语GB/T5698-2001中4,24匹配刺激matching stimnli规定:在色相加性目视测色仪中,用物理方法规定的原刺激。色刺激颜色术语GB/T5698-2001中,4,16色刺激color stimulus 规定:进入人眼能引起有彩色和无彩色感觉的可见光辐射。在色刺激中还分有:等色刺激、异色刺激、同色异普刺激、基本刺激、三刺激值、光谱三刺激值等术语、本书用的比较少,不一一介绍了,请查阅GB/T5698-2001标准。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颜色的调配;它是有规律的。因此,中国画在用色上,必须掌握这些颜色的调配规律。靠经验来的慢,学会颜色的调配理论,就能掌握的快,而且准确。正因为如此,我们将要讲解颜色的调配(色匹配)理论知识。这一理论知识,是中国画的学生、爱好者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因为中国画是离不开颜色的学科,更离不开颜色的调配,之所以必须掌握这一常识! 相加混色颜色术语GB/T 5698-2001中4,52相加混色additive mixture规定:在视网膜的同一个部位,以同时入射或高频交替入射两种以上色刺激或人眼分辨不出的镶嵌方式入射的色刺激混合,感觉出另一个颜色的现象。颜色术语GB/T5698-2001中4,53规定:相加混色原色 additive primaries规定 相加混色用基本色刺激。通常使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我们解释上述相加混色;相加混色就是指投照光的混合、亦称为加法混合、亦叫正混合、亦称为光色混合。就是将混色原色光照射合为一处再呈现出新的色光。相加混色原色是使用红、绿、蓝三种颜色。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可成为各种色光。但是三原色都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相加混色参阅图1和彩图。我们为了使读者逐渐掌握颜色符号起见,把汉字颜色和符号颜色一起表示出来;R为红色; G为绿色; B为蓝色; Y为黄色; M为品红色; C为青色 ;W为白色。如果将等量的色光三原色混合在一起,有以下的混合规律:红光+绿光=黄光; 用符号表:R+G=Y红红光+蓝光=品红光; 用符号表示:R+B=M黄绿光+蓝光=青光; 用符号表示:G+B=C品红红白青红光+绿光+蓝色=白光;用符号表示:R+G+B=W绿如果改变两种原色或三种原色的混合蓝比例,则又可以得到其他不同效果的色光。 无论是何种色光,只要是两种以上的色 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都会大大地提高, 混合后的总亮度等于混合前各色光的光亮度之总合。 图1 相加混色因此,称为相加混色。相加混色是色光混合,彩色电视机所显的彩色,就是应用相加混色原理制造出来的。相加混色对于中国书画用色,用处不大,知道一些概念即可以了。相减混色颜色术语GB/T5698-2001中4,54相减混色subtyactive mixture规定:光经颜色滤光片或其他光吸收介质组合而产生不同于原来的颜色。颜色术语GB/T5698-2001中4,55相减混色原色subtractive primaries规定:黄品 红红蓝黑绿青相减混色用基本吸收介质的颜色。通常使用青(吸收光谱的红色部分),品红(吸收光谱的绿色部分),黄(吸收光谱的蓝紫部分)色吸收介质。我们解释上述相减混色;相减混色不是指光源体辐射的光进行混色的,而是指物质性的发色材料将一般的来光(如日光) 吸收掉一部分,再将未吸收的余光反射出去,而后进行的色料的混合,所以也叫减光混色。或者 称为负混色,亦称减法混合。 图2 相减混色相减混色有两种情况:其一,色料的直接调配(匹配)。 其二,色料的叠置混色。见图2所示。 参见彩图。相减混色是我们中国书画日常所使用的,对于相减混色要细致地掌握,亦有人称色料混合。 我们为了使读者逐渐掌握颜色符号起见,把汉字颜色和符号颜色一起表示出来:R为红色;G为绿色; Y为黄色;M为品红色;C为青色;B为蓝色;K为黑色。如果将等量的色,三原色混合在一起,有以下的混合规律: 品红+黄色=红色; 用符号表示:M+Y=R品红+青色=蓝色; 用符号表示:M+C=B黄色+青色=绿色; 用符号表示:Y+C=G 品红+黄色+青色=黑色;用符号表示:M+Y+C=K 如果改变两种原色或三种原色的混合比例,则又可以得到其他不同效果的颜色。由于色料的混合(调配)过程中,色料自身吸收掉一部分来光,又反射出去一部分来光,因此,混合后调配的色料明亮度大大的降低。所以我们通常调配出来的彩色往往显得灰暗,所以平时大多数情况下宁可用颜料厂生产的原色而不用三原色反复调配出来的颜色。色料的叠置混合其性质同色料的直接混合是一样的,只是混合(调配)的方法不同,这一点是中国画写意画非常关键的一环!在工笔画中是常用的。无论是直接混合(调配)还是叠置混合(调配),混合(调配)后的彩色明度都会降低,也就是说:相减混色明度必然下降。相减混色,亦有人称为减法混合、亦称为颜料混合、色料混合。在这里称为相减混色是同国家标准相一致。相减混色是中国画(包括其它画种)最为普通知识,是日常离不开,经常运用的一种混色手段。凡是接触颜色调配的人员(画家、画工、油漆工等)必须掌握的知识和灵活运用的方法。不可轻视它的具有实用价值。中国画日常所碰到的配色比例见表1所示。这个表仅是参考性的,下边还要讲述混色代替。颜色比例配出色表1 常见色料混色表花青藤黄赭石黑色胭脂洋红朱票朱砂白粉草绿55老绿64嫩绿37芽绿28油绿541苍绿451莲青244藕合2332金红4 3肉红33银红464殷红33粉红346金黄55苍黄4老红46深紫33铁色736酱色622檀香色55秋香色82鹅黄82注: 1、本表仅是举例,实际上可以调配若干颜色。2、所列表中的比例也是参考性的。3、颜色名称没有同国家标准进行核对,习惯名称,本表习惯名称在中国画著作中常有。4、本表参考(崔桂云编写怎样画牡丹自印刷本)。参考(张潇著写意山水花鸟技法)和(吴木著中国画基础技法1993年版本)及(卢桂兰少儿国画ABC1997年版本)。互补色颜色术语GB/T5698-2001中4,8互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规定:以适当比例混合产生中性色的两种颜色。通过相加混色能够匹配成规定的无彩色刺激的两种颜色。我们具体的解释一下互补色;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相应的补色,如果某一颜色与其补色以适当比例混合,便产生白色或灰色(中性色);如果两者按其他比例混合,便产生近似比例大的颜色成分的非饱和色。我们在颜色立体的水平剖面,通过圆心直径两端的色调,两个颜色为互补,可参考本书中第三章中图2-6。红色(R)同绿蓝(BG)是互补色。红黄(YR)同蓝色(B)是互补色。紫红(RP)同绿色(G)是互补色。以此方法类推互补色。互补色是最简单的颜色混色概念。实验也很好做,只要把互补色进行混色就能够看出来经混色成为白色或灰色。我们在后边还要提到互补色的概念。混色代替我们在绘画中,色匹配的时候,往往发生缺少一种颜色,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经过科学家们研究,得出了色匹配规律,可以用另外一种适当颜色代替。有的人把这种混色代替称为代替律,也就是相似色混合后相似;如果颜色A=颜色B;颜色C=颜色D;那么:颜色A+颜色C=颜色B+颜色D上述公式表明,只要在感觉上颜色是相似的,便可以互相代替,所得的视觉效果是相同的。设A+B=C,如果没有B颜色的时候而X+Y=B,那么:A+(X+Y)=C这个由代替而产生的混色与原来的混色在视觉上有相同效果。根据混色代替,可以利用颜色混合方法来产生或代替各种所需要的颜色。混色代替非常重要。为了色匹配,应用混色代替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我们需要掌握这一种混色代替的规律。现在的色度学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凡是接触颜色的人们,必须懂得这一个规律,否则是一种欠缺。现在的混色代替往往是用电子计算机,有的计算公式是应用高等数学计算进行的,当我们购买油漆(特别是汽车的补漆)和购买房间的涂料,站在商店的计算机前,任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颜色。说明数量,计算机就能满足你的需求。计算机仅用四种颜色,就可以混合出来任意颜色。现在广告行业的喷绘机、办公室里的彩色喷墨打印机,都是应用混色代替来进行的配色。所用的原色仅是四种颜色。我们将来绘画调色、应用计算机配色为时不远了。目前只因市场售量和价格问题,在技术上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将来中国画调色决不会像现在所使牙膏式管装或铅管10几种颜色,将来也是四种颜色就可以了。这段放在后边还要提示,目的是,中国书画事业要赶上时代地步伐。冷色和暖色(王化斌著色彩平面构成人民美术出版社)中提到:“自十七世纪中期英国的二十三岁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日光的色谱之后,紧接着,德国的大文豪歌德发表了他的“色彩论”,其中提出了色彩与生理、色彩与心理的相互关系,另外还提出了色彩的冷暖和明暗关系学说。大诗人歌德是真正研究色彩的鼻祖之一,为了这项研究,他整整付出了二十年的辛劳。”颜色术语GB/T5698-2001中5,47冷色cool color规定:给予凉爽感觉的颜色。颜色术语GB/T5698-2001中5,48暖色warm color规定:给予暖和感觉的颜色。给予冷色和暖色是怎么划分的,见图3所示。这一张图示是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颜色体系GB/T15608-1995中图2色调环的组成基础上所绘制的。 图3 冷暖色划分绘制这张图示是因为在很多著作中所看到的冷暖色域划分图示,同国家标准有一些出入,才蒙想绘制的。由于初步面世,可能存在着一系列错误,诚望读者斧正,致以感谢。从图3看到;红色是暖色。靠近红色是逐渐变化的暖色。远离红色是逐渐变化为冷色。当变化到绿蓝时为最冷色。从图3颜色和标号都表示出来了。便于记忆标号,以便日常应用。我们用对比、色对比和色差解释冷色和暖色的对比,见图3所示:1、红色和绿蓝对比,色差最大。2、红黄和蓝色对比,较上项1,色差小些。3、黄色和蓝紫对比,较红黄和蓝色对比,较上项2,色差更小些。4、紫红和绿对比,色差相当于前边的2。5、紫和黄绿对比,色差更小,相当于前边的3。这些对比是按着图2-9斜对角交差对比的。也可以垂直对比;6、红色和蓝绿对比,前边1已讲过,色差最大。7、红黄和绿色对比,较6色差小些。8、黄色和黄绿对比,较7色差小些。9、紫红和蓝色对比,相当于7色差。10、紫色和蓝紫对比,相当于8色差。11、红色和黄色对比,仍然存在着色差。12、红色和紫色对比,仍然存在着色差。13、绿色和黄绿对比,仍然存在着色差。14、绿蓝色和蓝紫色对比,仍然存在着色差。在中国画用色上,要讲究色差适当,俗称“顺色”为好。但是也有不同观点;年画,纯粹是中国画的一部分。在年画中用色,总是选择色差大的为是,要求大红大绿的彩色。彩色的冷暖还能给人带来其它方面的感受;比如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彩色密度大,冷色彩色密度小;冷色湿润,暖色干燥,暖色柔软,冷色坚硬;暖色膨胀,冷色收缩等等。黑、白、灰、金、银,不是冷色,也不是暖色,都是温色(中性色)。受光面如果是暖色,背光面一定是冷色。受光面如果是冷色,背光面一定是暖色。明暗面的冷暖是相对的。暖色有兴奋、积极、前进的感觉。冷色有沉静、消极、后退的感觉。表现正面人物,彩色以明亮的暖色为主。表现反面人物,可用较暗的冷色。表现欢乐、愉快的气氛,要多用暖色。表现悲伤、幽怨的情绪,要多用冷色。对于冷暖色的运用要灵敏、恰当。以前中国画讲颜色的时候,往往有“间色”和“复色”之说:即:“间色”为两种颜色的混合,而“复色”是两个“间色”或三个原色的混合。这种学说已经成为历史了,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颜色体系和颜色术语中,找不到“间色”和“复色”的名词术语了。因此,不能使用“间色”和“复色”的名词术语了。中间色不等于以前的“间色”。彩色的调和自然界的彩色是丰富多彩的。蓝的天、白的云、绿色的树、红色的花,五颜六色的动物等等。无处不体现着彩色的美丽。大自然是美丽的,大自然的彩色是和谐的,和谐的彩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心情愉悦。人为的彩色在配合上,往往不如自然界的彩色丰富多彩,和谐自然。这就给我们中国画家或爱好者们提出来很大的课题;两种颜色以上的搭配,能够使人们引起视觉刺激产生心理感受到美的享受,心情愉悦。这就是:“中国书画用色”的课题。在一个画面上,如何的搭配颜色,是我们研究的领域。彩色的配合又叫彩色的调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地时候彩色是和谐的。能够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并使人的心情愉快,美的享受。所搭配的颜色不调和,就会使人的视觉和心理生厌,造成心理的不良感受。从而可以看到,在一个画面上,要从道理上,也就是在理论上给予解释。引用部分(刘武辉、胡更生、王琪编著印刷色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和本篇后边所列参考文献中部分内容来说明这一道理 。一、色调对比要得到好的彩色配合,首先要了解彩色的性质,掌握色之这间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的用色习惯和爱好,同时还要知道不同彩色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做出好的彩色配合。彩色配合,要通过颜色的对比来完成。所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颜色并列起来,使人感觉到各个颜色的特质。没有颜色的差别,就没有对比,也就没有彩色对比的效果。还是先把国家标准中的术语定义介绍一下:颜色术语GB/T5698-20001中5,33对比 contrast ,规定:在视场上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部分时的外观上差别的估计。对比包括亮度对比、明度对比和色对比等。色调对比是由于色调差别而引起的彩色对比现象。色调对比可以是不同纯度之间颜色的对比,比如高纯度与高纯度、高纯度与低纯度以及低纯度与低纯度之间的颜色对比。由于彩色度高的颜色对比明晰,彩色的表面力强,所以主要以高纯度颜色之间的对比为讨论内容。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我们用色调环为例,将彩色分为以下几类。如图2-9所示;在色调环上任取一色作为基准色。在色调环上夹角,在15度以内的彩色为同类色;夹色为45度附近的两种颜色称为邻近色;在色调环上处于0度的颜色与处于90-120度的范围的颜色属于对比色;两颜色分别处于0度与180度的位置时,它们是一组互补色。色调之间距离(或夹角)越近色相越接近,对比越弱;距离越远,色相差别越大,对比越强烈。 图4 色调对比1、同类色对比:同类色对比是指在色调环上所处位置接近的颜色之间所呈现出的彩色效果。见图2-9a它们是属于同一色调而在明度与彩度上稍有差别的彩色之间的比较。同类色不论是出现于画面中还是在服饰,总是具有文静、柔和、高雅、庄重、单纯、朴实的视觉特点,容易达到和谐统一的配色效果。但是由于彩色之间的差别太小,使整个配色显得单调、平淡、形象模糊、没有亮点,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比如说,在平时着装时,由于同类色做成的衣服搭配在一起给人以高雅大方的感觉,非常适合文化比较高,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人群。但是如果是同样的衣服,穿在年轻的少男少女身上,就要以其他整体服装彩色相差较大且有个性的饰物为衬托,尽量避免平淡呆板,才能有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服装是这样,画面也一样。所以在同类色用色时,要尽可能地保证其优雅的特点,通过加大其明度与纯度的差别的方法使其配色更具个性。2、邻近色对比;邻近色对比是指在色相环上相差45度左右的颜色所形成的差别以所呈现的色彩效果。见图2-9b相邻色在色调环上位置较接近,但是比同类色差别要大,颜色之间有一定差别,但也有相似之处,邻近色配合在一起同样比较和谐统一,柔和单纯,同时又不失活泼,有相当的表现力。在实际应用中容易搭配,是能收到极好视觉效果的彩色对比类型。比如在许多体现花、鸟、虫、鱼及山水风景的画面,就是由大量的邻近色构成的,它具有轻松活泼、优雅轻柔、清新自然的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也常作为挂历或装饰画等供人们观赏。邻近色是很常见,像红色系中的紫色、大红、橘红;黄色系中的橙黄、大黄、绿黄;青色系中的青色、绿色、青绿等都属于邻近色。另外,由两种原色混合得到颜色与两种原色是邻近色,但是两种原色却并不一定是邻近色。比如红色和黄色混合得到的橙色分别是红色与黄色的邻近色,但是红色和黄色却不是邻近色。3、对比色对比;对比色对比是指某一颜色和与之相差90度120度之间的色彩的对比效果见图2-9c。这种颜色位置相差较远,颜色的色差别也较大,所以对比较为强烈。对比色之间在色调上有直接的差别,其对比鲜明、强烈、果断而稍带刺激。有时会产生刺目、品位低、不耐看的效果。这一类的色彩对比是最难调和的一类。4、补色对比;补色是指在色相环上分布位置相差180度的两个颜色,处于色调环上直径两端的位置上见图2-9d。补色是颜色差别最大的颜色,补色对比是颜色对比的极限,对比的效果最为强烈。补色最为典型的是红与青、绿与品红、蓝与黄。相对于对比色对比,补色对比更具冲击力,具有紧张、跳动、原始、粗犷的美感,同时补色对比使得各自彩色更加鲜明、充满个性、运用合理,是一种效果较理想的配色。但应注意到补色对比容易产生不协调、不含蓄的感觉,有时使人难以接受。二、明度对比由于明度的差别而引起的颜色对比效果称为明度对比。自然界的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其实就是明度不断变化的现象。在黑白画面上更为如此,人眼要适应这种自然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对明度变化有相当敏锐度的视觉感受器官。具有关资料介绍,人眼对明度对比的感知是对彩度对比的3倍还多,因此,明度对比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以颜色立体当中的明度轴为例,从下到上是由黑到白,明度值从0到10,0代表黑色,10代表白色,把明度值分成11个等级,可将明度分为三个级别,明度值为0-3属低明度;为4-6属中明度;为7-10属高明度,明度越高,给人的感觉越清冷、纯洁、明朗;明度越低,给人的感觉越深沉、厚重、忧郁。凡颜色明度差在3以内的明度对比为短调对比,其明度差别不大,对比弱,显得模糊、柔和;明度相差3-5个级数的明度对比叫中调对比,其彩色明度有一定的差别,但对比适中,颜色效果清晰、鲜明;明度相差5个级数以上的明度对比叫长调对比,其彩色明度差别大,效果强烈,有冲击力。高、中、低三个明度级别分别通过弱、中强对比搭配可以出现下列九种不同的情况,如表2-8所示。表2 弱、中、强明度对比搭配表级 别明度弱对比明度中对比明度强对比高明度高短调高中调高长调中明度中短调中中调中长调低明度低短调低中调低长调在表中各项内容中,高长调是在明度高的彩色中形成强对比,表现明快活泼的感情;高短调在明度高的彩色间形成弱对比,可表达明净优雅的情调;高中调介于前两者之间。中长调在中长明度的彩色中形成强对比,显得补实有力;中短调在中度明度的彩色中形成弱对比,显得朦胧温和;中中调介于两者之间。低长调在明度低的色调之间形成强对比,显得内涵深厚而有爆发力;低短调在明度低的彩色间形成弱对比,显得压抑、悲伤、死气沉沉,用得比较少;而低中调介于前两者之间。三、彩度对比彩度对比也称饱和度对比,是指鲜艳、饱和的颜色与含非彩色成分较多的暗淡的颜色之间的对比。不饱和色有被白色颜料冲淡的亮调彩色,也包括被灰或黑颜料冲淡的暗调彩色。彩度对比可以体现单一色相中不同彩度色的对比,也可以体现不同的色调之间的对比。为了比较方便地表达不同色调的彩度,可以将各色相的彩度分为10个级别。其中消色的彩度为0,光谱色的彩度为9,其间有10个色调彩度的等级。在这10个标准等级中,0-3为低纯度;4-6为中纯度;7-9为高纯度。高纯度的彩色给人以重、实、艳的感觉,色相感强,惹人注目;低纯度的彩色,有轻、虚、浊的感觉,彩色不鲜艳,不清楚,显得生硬而杂乱;中纯度的彩色显得和谐、稳定,同时也有消极、忧郁的含义。纯度高的彩色搭配在一起具有积极、华丽、快乐的情绪,能显出勃勃生机,但应用不好会给人以过分强烈刺激、不安分不稳定的感觉;高纯度与低纯底的彩色配合在一起,会显得彩色均衡,有层次感,强与弱搭配和谐,达到彩色上的统一,能表现较好的画面效果,比如以纯度低的彩色为背景拍人物写真时,人物彩色的高纯度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会产生一种互为烘托的艺术效果,使人物更显生机。中纯度与低纯度搭配在一起,虽彩色易于统一,但是会显得过于不饱和,造成画面发灰、苍白、没有生气。自然界真正意义上的100%彩度的彩色是罕见的,在自然彩色和应用彩色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非彩色的成分,各色调只要在彩度上稍有变化,就会在彩色的整体效果上产生新的面貌和情绪,所以彩度对比容纳的彩色对比内容十分丰富。比如每年公布的国际流行色中,在相邻年份的流行色中,大多色调并没有多大变化,而变化的往往只是彩色的彩度,通过这种变化,体现在服饰及饰物上时,表达的意义及情感却有天壤之别。以上从色调、明度、彩度三个方面阐述了彩色的对比,其实在现实中单一方面的颜色属性的对比并不是主要倾向,只有将三者统一起来的对比才是最实用的。比如我们将黄色与棕色对比时,会觉得他们之间不仅有色调的对比,同时还有明度与彩度的对比,只有将这三方面综合起进行一个整体对比,才能创作出彩色搭配美丽和谐的作品来。前边所讲述的:色调对比、明度对比、彩度对比是彩色调和的最基本原理。不可轻视,要深刻理解。 彩色的心理作用我们在上一节中讲了彩色的调和。讲述了应用彩色的色调、明度、彩度对于人心理的作用。我们现在要综合的述说彩色对于人的心理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作用(我们在前边和后边都能有些重复叙述)。彩色进行对比时能产生一定的心理感受,其实不同彩色本身也具有各自的感情彩色。当彩色刺激人的视觉器官时,能产生两种作用,一是产生视觉,另一种是引起视觉的同时由彩色的刺激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即心理的活动。一、彩色的冷暖我们在前边已经讲过;冷色和暖色一节,在讲彩色的心理作用的时候,还要赘述一些道理进行补充:彩色的种类繁多,每种颜色都具有自身的颜色特点,给人的感觉也不相同,有的彩色看上去有一种冷的心理感觉,有的彩色给人以温暖的心理感觉,其实彩色的冷暖感是因为物理色与人的视觉经验以及心里暗示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感觉,彩色的冷暖并不是彩色本身的温度有冷暖的差别,而是一种心理作用。按照一般的视觉感受,我们认为接近于太阳和火的颜色是温暖的,比如红色、橙色、橙黄色使人产生暖和的感觉,称为暖色;接近蓝天、大海、冰雪的颜色是清冷的,比如青、蓝、蓝绿色等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可称为冷色。相对于冷色与暖色,没有明显冷暖感的彩色称为中性色,如绿色、紫色、黑色、白色等。中性色是不冷不暖的彩色,但是如果与冷暖色调搭配,则可以产生不同的感觉。中性色与暖色相比有寒冷感,与冷色相比则有温暖感。彩色的冷暖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冬天,人们喜欢彩色较浓厚暖色调服装;而在夏天,人们的着装则转向白、蓝、青等颜色。在居室装修中,人们喜欢把卧室的墙壁做成粉色、橙黄色等暖色,有助于人们入睡;而工厂厂房的装修及机器色总习惯于做成蓝色和绿色,可以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暖色具有温暖的颜色心理,人们看到它会有一种兴奋、热烈和充满活力的感觉,暖色能表达丰富的感情,热烈的场面。而冷色有安静、深远、透明的心理感受,多表达冷静、理智的感情和寂静的场面。二、彩色的轻重彩色的明度、彩度、色调都能影响色调的轻重感,而明度的影响最大。人们对轻重的体验主要是通过触觉,但事实上视觉也参与了对重量的感觉。人们做过这样的实现,如果把同样大小同样质量的箱子涂成黑和白两种颜色,人们便会毫不怀疑地认为白色的箱子轻,黑色的箱子重。这主要是受一种心理暗示的影响,因为人们平常看到白色的云,大海中的片片白帆以及白色的泡沫都是轻盈、飘逸和自由的,而暗色则有沉重、下降的感觉,犹如黑铁般地坚硬刚强。所有相同明度的颜色之间,彩度低的颜色感到重,纯度高的颜色则感到轻。在色调方面,红、橙、黄等暖色常给人以重的感觉,青、蓝、蓝绿等冷色则给人以轻的感觉。三、彩色的空间感高纯度、高明度的暖色具有向前迫近与扩大的感觉,被人们称之为前进色。低纯度、低明度的冷色有后退与收缩的感觉,称之为后褪色。当前进色与后褪色并存时,则会形成平面上的前后空间层次感。通常,一幅美术作品,深而灰的底色有退缩之感,而明亮鲜艳的彩色则有突出向前的感觉。利用这种效果,可以制造出清晰的前后空间关系。另外,利用彩色的明度层次关系,也可以表现彩色的空间感。把彩色从亮到暗、从暗到亮的彩色层次排列,并做适当调配,就会有空间感和起伏感。四、彩色的动力感不同的彩色是蕴含着不同的力与能量的。活动性强烈的高纯度彩色组织在一起,彩色间会发生相互排斥而形成抗争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持续使得画面具有很强的动力效应。会产生一种内在的、蓬勃的生命气息,充满活力、跃动与攻击性,有着向外扩张的力度。这种高强度的信息有着非常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另外,彩色的明度关系、彩度关系形成强烈的对比时。同样也可以形成强烈的张力感与动力感的表现效应。五、彩色的透明感彩色的透明感会表现出轻快、舒畅、富于韵味的视觉效果。青色、绿色等冷色,本身具有一种润湿与透明的感觉。一般来说,可以利用水彩等透明性强的颜色料来表现彩色的透明感。如果不用透明的颜料,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组织颜色,同样可以获得轻快的透明感。如果利用明度、色调的层次渐变,通过一定的次序排列,只要渐变的层次关系控制得准确,就能自然地显现出层层透明的彩色效果。六、彩色的音乐感物理学家将声音的振动与色光的波长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之间有相互的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彩色明度的高低与声音的高低也有关系。强烈的彩色具有尖锐高亢的音乐感,如亮黄色、鲜红色。暗浊的颜色则具有低沉浑厚的音乐感,如深蓝色、深灰色。不同彩色的配合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节奏和旋律。具有鲜明强烈彩色对比的画面,节奏欢快,旋律起伏显著,如同跳跃而快速变化的音乐让人产生激动的情绪变化。如果选择色调环上邻近的颜色组成画面,则其旋律和节奏则平缓得多,可以表现出柔和的音乐效果。现代的各种电子出版物正是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展现了丰富而新颖的视听效果。七、彩色的感情及对人情绪的影响彩色的不同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理反应,产生不同的感觉和兴趣。人们把由彩色的不同而产生的联想、感觉,进而产生的不同感情叫彩色感情。比如人们站在蓝蓝的大海边时,心里会有凉爽、恬静、心旷神怡的感觉;金黄色的麦浪上洒满点点温暖的夕阳,人们的心里会涌出温暖祥和的感觉。另外,浅色给人以轻、虚的感觉,深色给人以厚重感;明度高的彩色给人以宽阔感,明度低的颜色给人以拥挤感等都是彩色感情的例子。人们的这种感情完全是一种心理作用,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除了使人产生不同的感情外,还能对人的思想情绪产生明显的影响。比如明快的彩色会使人心情愉快,深暗的彩色会使人倍感压抑和紧张,艳丽的彩色使人积极兴奋有激情,清冷的彩色让人冷沉着。因此,在实际的彩色应用上,人们可根据彩色对人情绪的不同影响,营造出不同的彩色氛围,以达到最佳的色彩效果。八、彩色的象征人们对各个彩色赋予的特定内容称为彩色的象征。不同的彩色引起人们种种的心理活动,与人们的民族特点、风俗习惯、文化背景都有着一定的关系,经过长期积累,彩色的象征意义也逐渐固定下来,用以表达人们特定的思想感情。下面对常见彩色的象征意义逐一说明:红色象征热情、活泼、热闹、革命、温暖、幸福、吉祥、危险。橙色象征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黄色象征明朗、愉快、高贵、希望、发展、注意。绿色象征新鲜、平静、安逸、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理想。蓝色象征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紫色象征优雅、高贵、魅力、自傲、轻率。白色象征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柔弱、虚无。灰色象征谦虚、平凡、沉默、中庸、寂寞、忧郁、消极。黑色象征崇高、严肃、刚健、坚实、粗莽、沉默、黑暗、罪恶、恐怖、绝望、死亡。九、彩色配合的原则彩色配合的目的是为了使各色调互相之间达到调和的效果。在彩色构成中,对有明显彩色差异的画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减小生硬的颜色对比,增强彩色的统一性,使这形成协调优美的整体效果。彩色差别太小的画面,平淡苍白,不够生动,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可以用增强彩色对比的方式显示出层次感,以实现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的效果。简单地说,彩色调和的基本原则是在统一中求变化,以在变化中求统一。十、对比色的调和原则对比色的彩色属性是相互矛盾的,放置在一起时虽然醒目、鲜明,但是显得难以调和。如果把对比色的明度、彩度、面积大小做以调整,则对比的强烈程度会随之发生改变,从而使原先难以调和的颜色变得和谐并可以调和。对比色的调和有以下三种方法。1、使对比色的面积差别增大,它们之间就容易调和;比如红色和绿色是强对比色,如果红衣配绿裤,那么其彩色的搭配效果是俗气扎眼的,我们很少这样配合。但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却是我们极为推崇的一种彩色搭配方式。因此,两个互为对比的彩色,一个是大面积,另一个是极小的面积,它们之间调和就比较容易。此项非常关键,有人称为面积对比。2、把对比色的彩度同时降低,可以使原来对比很强烈的彩色达到调和彩度高的颜色 在一起时总给人以杂乱刺目的感觉,彩色调和的难度较大,但是如果把各色的彩度均降低,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柔和效果。如大红、大绿和紫色配在一起会不协调,但是如果把它们都变成粉红、淡绿和雪青色,无论图案是什么,都会形成一种温馨、清洁、甜美的效果,这种配色在儿童用品上经常见到。3、改变对比色的明度,可以达到彩色的调和,在光谱色中加入灰和黑的成分,可以降低彩色的明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无人机遥控操作)
- 2025年电梯维修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校合同审计报告模板(3篇)
- 高清柔性屏采购合同模板(3篇)
- 高空瓦匠施工合同范本(3篇)
- 爱婴医院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合同
- 汽修厂汽车维修工人劳动合同与职业发展规划
- 专业市场店铺股份收购及供应链整合协议
- 地下商场商铺产权转让协议
- 奇瑞试乘试驾协议书模板
- 宠物洗澡美容免责协议书
- 食品生产监管培训课件
- 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公益诉讼案件汇报案件
- 出入境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飞轮储能(FES)系统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启动院长再审申请书怎样写
- 吊顶工程教学课件
- 供应商现场审计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