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技术 1 带状疱疹 定义 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沿某一脊神经或颅神经单侧分布的簇集性水疱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2 一 病因及发病机理 1 病因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有亲神经和亲皮肤的特征 2 发病机理 无免疫的人群 多为儿童 经呼吸道感染该病毒后 血行播散 约70 呈隐性感染 病毒潜伏于脊神经或颅神经的神经节细胞中 当诱发因素 如机体抵抗力低下 过度劳累 外伤等 发生带状疱疹 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3 二 临床表现1 自觉症状 皮肤感觉过敏或神经痛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 但有的仅轻微瘙痒或无痛 可累及角膜 甚至可引起全眼炎招至失明 可伴有全身不适 发热 食欲不振等 4 2 皮疹分布 沿某一脊神经或颅神经分布区域 单侧起疹 一般不超过中线 3 皮损特点 先有潮红斑 继之出现成簇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 丘疱疹 水疱 体虚患者可出现血疱 张力性大疱甚至坏死 带状排列 各簇水疱之间皮肤正常 5 6 7 8 3 不全型或顿挫型带状疱疹 指仅出现神经痛及丘疹性损害而不形成水疱者 4 Ramsey Hunt综合征 指累及膝状神经节 出现面瘫 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症者 5 病程 2 3周 9 三 诊断及鉴别 1 诊断 根据簇集性水疱 带状排列 单侧分布及神经痛等特点诊断 2 鉴别 应与单纯疱疹 肋间神经痛 接触性皮炎 脓疱疮等相鉴别 10 四 西医治疗 1 全身疗法 抗病毒剂 口服或静滴阿昔洛韦 万乃洛韦 法昔洛韦等 干扰素 对症处理 a 皮质类固醇激素 强的松或地塞米松b 止痛 抗继发细菌感染等 支持治疗 营养神经剂 Vit B1 VitB12 免疫增强或调节剂 丙球 11 2 局部治疗 以干燥 消炎为主 疱未破者 炉甘石洗剂 阿昔洛韦软膏 2 紫药水 疱已破者 湿敷 2 甲紫液 氦氖激光局部照射 12 5 中医诊疗技术 相当于中医的 缠腰火丹 蜘蛛疮 蛇串疮 火带丹 甑带疮 蛇丹 飞蛇丹 等 俗称 缠腰龙 一般多在春季发病 一般认为与风 湿 热 邪有关 多由湿热内蕴 感受毒邪 湿热毒邪互相搏结 壅滞肌肤为患 13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1 分部疗法上部 指颈部以上至头面 治以清热泻火 平肝凉血为主 方用银翘三黄汤 黄连 黄芩 人中黄 丹皮 银花 连翘 紫草 大青叶 加野菊花 中部 指腰腹至胸胁 治以清肝泻火 理气止痛 方用银翘三黄汤加延胡索 下部 指少腹以下 治以清热利湿 泻火解毒 方用银翘三黄汤加黄柏 14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2 验方蛇丹汤 大青叶 板蓝根各60克 紫草10克 黄芩10克 金银花30克 水煎服 每日1剂 痛剧者加乳香 没药各10克 痒甚者加白藓皮 地肤子各10克 外用七厘散 开水溶化 涂患处 每日2 3次 三紫汤 紫草 紫参 紫花地丁 车前子 茯苓皮 木通 玄参 大青叶 甘草 15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带疹汤 丹参 白芍 柴胡 板蓝根 半枝莲 秦艽 龙胆草 当归 栀子 黄芩 玄胡 甘草 紫兰白赤汤 紫草 板蓝根 白藓皮 赤芍 丹皮 蝉衣 薄荷 苡仁 苦参 3 中成药六神丸 每日3次 每次5 10粒 温开水送服 一般服药后当晚疼痛可减轻 次日患处疱疹颜色变暗 3 5日可愈 16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七厘散 每日3次 每次1 2克 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 一般服药后1 2天疼痛减轻或消失 2 3天疱疹开始消退 4 6天水疱变干结痂而愈 冰硼散 取冰硼散适量 用凡士林调成糊状 外敷于患处 每日1次 一般2 3天可改善症状 4 外治法 三黄二香散 生大黄 川黄柏 川黄连各30克 制乳香 制没药各5克 上药共研为细末 加适量浓茶水 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17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七叶一枝花 鲜块茎捣烂涂患处 一般半小时后热减痛止 1 2次疱疹可消退 鲜马齿苋12克洗净 捣烂成糊状敷患处 每日换药2次 大黄青黛散 大黄30克 黄柏30克 飞滑石21克 青黛60克 冰片5克 甘草10克 共研细末后混匀 加凡士林调膏备用 外敷患处 18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5 针灸疗法针刺取穴合谷 双侧 支沟 阳陵泉 均用患侧 局部病灶采用围针 以病损大小决定围针多少 最多15根 最少4根 离疱疹0 5寸处呈15度角刺入 均用泻法 取穴内关 阳陵泉 足三里 局部周围卧针平刺 留针30分钟 每日1次 若后遗症持续疼痛不止者 加支沟 或加耳针刺肝区 埋针3天 19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20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两端及分叉处施行 灸量为患者有灼热感 能耐受为度 此法适用于成年人和皮疹宜放置艾炷的部位 亦可选艾条熨热灸 即视皮疹 损 大小 用清艾条2 3支点燃后 在局部行回旋灸 至皮损部充血发红 疼痛瘙痒消失为度 时间约20 30分钟 此法适用于小孩或皮疹位置不宜放置艾炷的部位 每天1次 神经痛及皮疹局部辣痛厉害者 每天进行2次 少数患者亦可进行 21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3次 10次为一疗程 连续1个半疗程 原理 带状疱疹乃由火热毒邪郁于皮肤 经络阻滞 气血壅遏而发病 采用艾灸阿是穴治疗 以疏通局部血络 以热引热 引邪发散 拔引郁毒 此外 艾条作为一种温热刺激具有活血消炎的作用 7 刺血疗法带状疱疹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 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 22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调气血 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病因 多因肝胆风热或湿热内蕴 客于肌肤所致 症状 起病突然 患部先出现带索状 刺痛 灼热 水泡大小如绿豆或黄豆样 累累如贯珠 聚集一处或数处 沿神经分布 排列成带状 但多局限身体一侧 基底发红 疱群之间皮肤正常 疱液初 23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为透明 渐转浑浊 间有出血 初起多伴有轻度发热 疲乏无力 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临床所见 本病有干湿不同 红黄之异 干者色红 多属肝胆风热 湿者色黄 多属肝脾湿热 疗法 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 若伴发热或疱疹重者配足三里 曲池 血海等穴 24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方法 用围刺放血法 围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 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 每隔1 2厘米点刺一下 见出血即可 也可用两手轻轻挤压点刺处见有出血 其目的使其恶血出尽 以消肿痛 若伴有发热或疱疹重者 可在配穴上用毫针施针 用平补平泻法 留针15分钟 如见疱疹溃破 针后涂碘伏消毒 外敷消毒纱布 即可防止感染 隔日治疗1次 至愈为度 25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8 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火针加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 火针赞刺法 是汇集了火针疗法 刺血疗法 火罐疗法与赞刺针法等传统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 本法以火针 火罐作为主要器械 结合了火针烧针法 火针刺法 赞刺针法与拔火罐法的操作手法 选用七星针一枚 26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三棱针一枚 玻璃火罐4 6个 消毒纱布若干 选穴为患处四周 耳部风溪穴 于耳轮结节前方指区和腕区之间 和相应部位敏感点 操作 先针患处四周 后针耳穴 患处皮肤充分暴露 碘伏消毒后 术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患处四周皮肤 若局部小红点 水疱 散在且少 可提捏局部皮肤 右手握七星针后端 食指压在针柄上 使用手腕之力 27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快速叩刺患部四周皮肤 使皮肤隐隐出血 术后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 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 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 起罐后用纱布将污血擦净 再用按压法找出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和风溪穴 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部穴位 右手持三棱针点刺 挤出少许血液用干棉球拭去 逐日1次 耳部穴位左右轮换 28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 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 复感火热时邪 湿热蕴蒸侵淫肌肤经络而发 采用刺血拔罐加耳穴点刺治疗该病确有良效 尤其是对于初期带状疱疹 七星针用强刺激手法刺后 即可见出血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