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传统的观念当中,老年人退休后过的日子应该是在家里逗逗小孙子,外出溜遛弯,享受天伦之乐。可现如今,退而不休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纷纷踏上了各式各样的再就业之路,这对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不无益处。退休再就业多数人不是以挣钱为主要目的退休后为什么还要工作出于金钱需要为了体现自身价值或让生活过得更有意义为让身体保持一种活动状态希望通过工作保持大脑灵活而不退化想通过工作与他人保持联系以上调查显示,退休后选择继续工作的理由多种多样,但大多数人并非只为了挣更多的钱。许多刚退休者因不再上班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其失落感、空虚感、孤独感、忧虑感会伴随而来。这种心态对于人的身体会产生消极作用,使精神委靡不振,甚至引发各种疾病。例1原来在机械厂工作的杨女士2004年拿到了退休证。想想今后就是没有工作的人了,连着急带上火,回家不久就大病了一场,个把月间竟掉了两颗牙。病好后她立即托人帮忙找工作。两年来先后做过企业食堂厨师、计件工、清扫员等工作。现在正给一对小夫妻带孩子,月收入500余元。别看收入不多,但在杨女士眼中有份工作是最重要的。从杨女士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老年人退休后没事做,生活失去节奏感,容易产生孤寂感,这种消沉的心理状态对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是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可以避免出现“退休前精神爽朗,健康潇洒;退休后委靡不振,与病交往”现象。退休老年人如果有一定技能,而且身体条件允许,自己又有强烈的愿望,就应该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活动。让“老而能为”的老同志“老有所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充实地度过晚年,促进社会和谐。同时有技能的老同志有丰富的经验,是难得的社会资源,不让他们“再就业”,无疑是一种浪费。色彩纷呈的再就业之路最胜任的再就业之路被原单位返聘或从事与原职业有关的工作由于老年人适应新工作的速度较慢,因此对想“再就业”的老同志,被原单位返聘或从事一些与自己原来职业相关的工作是最适宜的。例2程师傅是某厂的高级技师,身体健康,刚退休没几天,因为单位需要技术纯熟的老技师来把握关键工序“火候”,又被单位返聘。程师傅认为,“能够被工作了多年的企业挽留,这其实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于是又重新走上了自己原来的岗位。例3吴老师今年刚好到了退休年龄,不得不离开了从事30多年的教育事业。但一个人在家呆了不到1个月就觉着无聊了,总希望能够继续站在讲台上给学生授课。她主动到一所私立中学去应聘,因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很轻松便得到了该单位的认可,于是又执起了刚放下不久的教鞭。像程师傅及吴老师这样,在退休后被原单位或相关单位聘用的可不少,他们对自己的技术(或经验知识)相当自信,用人单位看中的就是这一点。适宜人员:如大学教授、高级医师、高级工程师、公司高管、高级资深记者或编辑、技术工人、教师、智力密集型行业的人员(如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等)。特点分析:一个重要前提是这些人都有一技之长,这种专业技能保证了他们在退休后,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余热”并且轻松胜任。这不仅可维持较好的收入水平,还可以保证生活质量。注意事项:虽然是自己熟悉的专业,但仍需认真对待,以免发生失误;如果是到了新的工作环境,需努力尽快适应。最有魄力或成就感的再就业之路自己做老板以前的工作无论是在企业或事业单位,总是在给别人打工,虽然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由于没有决定权常常难以实现,退休后创办公司来实现自己的愿望绝对是最有魄力的做法,如能完成或达到自己的目标,就成了最有成就感的再就业之路。例4陈工程师和老伴,原来都在航空工业某研究所工作,一直从事研究开发工作。他们退休后“为了不让心闲下来”创办了一家电子有限公司,研究开发微型医用无刷电机手术钻,不仅属国内首创,而且打破了国外垄断。现在手术钻又采用了钛合金机头,比原来更加轻巧、耐用。此项技术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掌握。适宜人员:以前曾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型企业供过职,而且从事技术研发性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为主。特点分析:常理认为,人老了,创造性也就下降了。不过,技术创新不是随便说说而已,不仅要凭真才实学,还要能够坐得住,善于思考研究,这正好是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厚积薄发的老年创业者的强项。对于创业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大多本身手头就有项目、有技术,利用自身的优势,创业的成功几率就会大很多。注意事项:创办公司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由于以前很少接触、参与管理和销售,会面临许多困难。最美好的再就业之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每个人的梦想,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梦想常常难以实现。因此,退休后重新找回自己的梦想确实是最美好的事情。例5孔女士是会计师,退休之后,这样的人才通常是企业青睐的对象,但她拒绝了多家企业的聘请,而是决定开一家花店,因为她一直非常喜欢鲜花。在儿女们的帮助下花店如期开张。她自己高兴地说:“虽然开花店需要学习许多知识,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真的很开心。”例6在得克萨斯州当了35年医生的美国老人拉塞尔拉博斯基决定从那份干了几乎一辈子的职业中抽身而退。这位64岁的老人从尘封的记忆中找出了儿时的梦想,老人当年第一份工作是在费城街头的小杂货店里卖冰激凌球,现在,他决定开一家冰激凌店。作为前期准备,他去着名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奶油厂进修了5天冰激凌制作课程,并前往东海岸拜访这方面的专家,向他们请教操作中的细节。做了为期18个月的缜密准备后,老人终于在新泽西州的大西洋城开张了自己的“拉塞尔大叔冰激凌店”。适宜人员:所有身体健康的退休人员。特点分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总会让人充满动力,并且能为此信心百倍地工作。注意事项:自己喜欢的事也许并不一定都适合退休后再接着干,所以走这条路前应慎重考虑,周密安排。最具有挑战性的再就业之路“夕阳转行”对大多数人来说,退休后继续工作只不过是重操旧业罢了,顶多是时间相对灵活,空余时间多些而已。但也有些人选择换个领域重新开始。例7王先生退休前是一家餐厅的高级厨师,退休后却决定做一名汽车销售人员。他拿下了宝马、奔驰和沃尔沃的代理销售权。“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干这个。”王先生是在看了一则广告后决定卖汽车的。“我发现工作使我的大脑变得敏捷,身体耐力也更好了。”他说。例860岁的普雷斯顿摩尔在旧金山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了30年。年近花甲的时候,他突然厌倦了这个职业。他认为“在这个领域,我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我意识到打赢一场官司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在伯克利的神学院学习了3年之后,如今的他已经是波特兰的一名实习神父。适宜人员:喜欢向自身能力挑战的退休人员。特点分析:在很多情况下,改变职业意味着要从头再来。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注意事项:首要的是要拿出充足的时间来转换思路,并要多方论证其可行性。最有奉献精神的再就业之路社区或社会上的义务工作还有一些老年人退休后不愿意待在家中无所事事,情愿为社区或社会上做一些义务工作。他们不计任何报酬,图的是帮助了别人,也乐和了自己。例9梁女士是大学体育教师,退休后曾一度闷得发慌,后来主动担当了自己所住小区的义务健身教练,经常组织小区内的退休人员一起学习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操等。用她自己的话说“不仅有事干了,还交了不少朋友”。例10马先生是一名老党员,为人和蔼,退休前是某单位的党委书记,整天忙得不可开交,难得有个空闲时间。自从退休后倒是清闲了,却感觉成了“没用”的人,时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想想可能是无事干的原因,于是他主动与附近的学校联系,成了几个学校的义务辅导员,还经常参加学生们的课外活动,与孩子们在一起,感觉自己又年轻了不少。特点分析:退休后主动参加社区或社会上的义务工作(包括义务劳动)是一种最有奉献精神的再就业之路,不仅为退休后单调的生活增加了乐趣,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做了贡献,同时通过社会性劳动,还可以提高技能,认识朋友,尝试新东西,使生活更有滋有味。注意事项:参加社区或社会上的义务工作需量力而行。再就业,要还是不要1.再就业并不适合所有人 通过再就业来发挥余热只是退休后的一种选择,它应该是有条件的,适合于少数早退者、身体健康者、身怀特长者、高学历者或者为生活所迫者,并没有普遍性。退休后不是人人都能找到工作、发挥余热的,这种事多数老年人是做不到的,社会对银发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很不充分。如果强调退休后都要发挥余热,会给找不到工作的老年人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产生自卑感。2.休息很重要 退休中的“休”就是休息、休闲、休整、休养;因为得到了“退”的机会,才会有了“休”的条件,那么就要好好地利用,尽情地享受。享受退休生活是老年人的“专利”。即使再就业后,也应注意劳逸结合,不能使自己太劳累,勉强工作会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3.安全因素应考虑 人到老年,各项生理功能逐渐退化,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降低,因此老年人想要再就业时,这一点不能不考虑。如果从事的是以前从没做过的工作,由于适应能力不强,缺乏工作经验,这就更存在安全隐患。相关链接国外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一瞥日本高官“以退为进”,继续活跃在政坛和与政府关系密切的经济领域2006年12月27日,日本政府相关部门公布了从2005年8月到2006年底退休1年多的科长级以上国家公务员的再就业状况。在上述时间退休的公务员共有1236人。调查显示,再就业的人数达到1084人,比例高达87.7。其中财团成为退休之后这些前政府高官的最佳去向,有283人去了财团。此外,去株式会社(股份有限公司)等营利机构、社团机构和独立行政机构的人数,也比上一次调查有增加趋势。根据日本政府部门“返聘”情况的统计,这些退休后“再就业”的官员有很多人依然活跃在政府部门中。其中,财务省返聘了325人,这一数字使之成为政府部门中为退休高官提供再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排在第二位的是国土交通省和经济产业省。其中进入国土交通省的有303人,进入经济产业省的有131人。德国人退休后出国接着干目前,聘请退休人员的风潮在德国愈演愈烈。德国明星周刊、图片报等媒体最近披露的几家德国公司的成功秘诀恰恰就是开发新的人力资源模式,雇佣退休人员。这些公司的老总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们是从国外公司聘请德国退休人员中受到的启发。据德国联邦劳工局的数据,自1990年以来,德国有100多万人次的退休人员有国外工作的经历,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深受各国企业欢迎。德国退休人员海外谋生的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领域:第一大领域是经济技术类,医疗、能源、废物处理、电力技术、运输、农业、原材料开采及加工、建筑专业等行业,工作地点以企业为主;第二大领域是文化教育类,教师、科学研究、演员等专业,工作地点为大专院校、新闻机构、科研院所、文化艺术部门等。可以说,只要有一技之长,出国工作非常容易。除此之外,退休人员的健康状况、外语能力、国外工作经验、经济状况等也是考虑因素。一般要求退休人员年龄不超过70周岁。德国退休人员出国就业一般通过3种途径:一种就是通过联邦劳工局属下的各城市分局,那里有各种出国工作的信息,退休人员可以直接在劳工局报名,索取表格填写。然后可以参加面试。第二种是通过私人出国工作中介公司,此类公司在德国不下1000家。这些公司因经营手法灵活,掌握信息丰富,经他们介绍出国的退休人员很多。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公益性组织,像德国退休专家组织(SES)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德国退休专家组织成立于1982年,现在注册的专家有5000余人。由于有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和企业界的资助,因此,从该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嫁接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
- 扩建家电配件100万件项目环评报告表
- 2025年福泰小学品德试卷及答案
- 玩具制造工艺师产品工艺设计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锚杆桩施工工艺
- 杭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拟转让股权涉及的浙江德清杭钢富春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 脊柱退变课件
- 2025联营种植合同范本
- 苏州防水地坪工程方案(3篇)
- 2025年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模板
- 电路学课件:1-6 电压源和电流源
- 奥的斯GeN2-故障查找手册-1-CN
- 区妇联家庭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 劳保用品发放表格及管理
- 江苏省盐城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Q∕SY 01004-2016 气田水回注技术规范
- TSG Z8002-2022 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
- 非标自动化设备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方案(范文)
- 电工常用工具(课堂PPT)
- 虹桥高铁外墙顾问建议ppt课件
- (高清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201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