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习题新人教版(2).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习题新人教版(2).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习题新人教版(2).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习题新人教版(2)- 1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酒酿() 沉浸() 伶仃()()沉淀() 绽放() zh()立bng()溅 nng()望 遗hn()挑du() 盘qi()卧龙 仙露qing()浆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_(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_3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1)A.浅紫 B抚摸 C遮住 D遗撼()(2)A.笼罩 B繁蜜 C琼浆 D喜悦()(3)A.瀑布 B发瑞 C迸溅 D蜂围()(4)A.蝶阵 B盛开 C最嫩 D贮立()4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忍俊不禁(忍住) B花红已谢(凋零)C察言观色(颜色,色彩) D盘虬卧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6小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李阿姨说:“小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1)你听出了李阿姨的言外之意是: .(2)如果你是小华,应该这样回答李阿姨: .生命的暗示欧阳斌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A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么?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唯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在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欢呼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B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_、_、_、_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利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有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决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为微不足道.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给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7解释文中A、B两处“昏睡”的含义._8第段“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这句话应如何理解?_9依次填入第段横线上的词语应当是:_、_、_、_.10仿照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再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_11阅读全文,你认为作者对生命的认识是什么?_畏斋拾银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选自周晖金陵琐事)【注释】封识(zh):封存的标记.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俟(s):等待.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恐劝令留金也()(2)遂以还之()(3)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4)去数年,绝无音信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_(2)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_14请说出秀才何岳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_15结合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本文写作的特点._参考答案17紫藤萝瀑布1ning jn lng dng din zhn 伫 迸 凝 憾 逗 虬 琼 2.(1)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活泼可爱,突出了花的情趣. (2)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朵的活泼热闹,突出了它们的勃勃生机. 3.(1)D (2)B (3)B (4)D 4.C(解析:C项中的“色”指“脸色”.) 5.B(解析:B项是比喻.其他各项是拟人.)6(1)责备小华把她的被单弄脏了 (2)对不起,李阿姨,我在浇花,没看见您晾的被单,不小心把它弄脏了,我马上给您洗干净 7.A昏睡:昏昏沉沉地睡(或:睡眠). B昏睡:对生命的意义、价值认识不足.8这句话貌似荒诞,其实并不荒诞.作者认为秋虫鸣叫有生命意识,是生命的暗示,由此联想到人的生命,进而想到人应该珍惜生命. 9.光明 纯洁 崇高 真诚10.略.(结构相同或相似,运用对比,有哲理,用自己的话说即可) 11.珍惜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12.(1)担心 (2)于是,就 (3)曾经 (4)离开 13.(1)我拾到银子而别人又不知道,(银子)全都可以成为我的财物啊,我为什么要贪图这几两银子的好处呢? (2)(那官员把)金子寄放(在他家)多年,(他)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14.拾金不昧;为人诚信;做事认真,虽贫穷而不贪财,做好事不求回报. 15.文章语言简洁,叙议结合,通过两件事表现了人物拾金不昧,为人诚信的优秀品质,结尾处以议论来点明写作意图,卒章显志.(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秀才何岳,别号畏斋.(他)曾经在夜间走路时,捡到银子二百多两,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劝告他把银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何岳)问他银子的数目和封存的标记,(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那个人要分一些银子(给他)以表示感谢,何岳就说:“我拾到银子而别人又不知道,(银子)全都可以成为我的财物啊,(我)为什么要贪图这几两银子的好处呢?”那个人感谢了他就离去了.(何岳)曾经在当官的人家教书,那个当官的人有事要去京城,寄存一个箱子在何岳那里,(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