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习题第九章习题 b 9 19 1 1 1 图 9 41a图 9 41a 中为同一基圆 所形成的任意两条反向渐开线 试 证它们之间的公法线长度处处相 等 中为同一基圆 所形成的任意两条反向渐开线 试 证它们之间的公法线长度处处相 等 a 2 2 图 9 41b图 9 41b 中为同一基圆所形 成的任意两条同向渐开线 试证它们之间的公 法线也处处相等 中为同一基圆所形 成的任意两条同向渐开线 试证它们之间的公 法线也处处相等 图 9 41 图 9 41 9 29 2 已知两个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 已知两个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20 1 z 它们 都是标准齿轮 而且 它们 都是标准齿轮 而且m 均相同 试用渐开线齿廓的一个 性质 说明这两个齿轮的齿顶厚度哪一个大 基圆上的齿厚哪个大 均相同 试用渐开线齿廓的一个 性质 说明这两个齿轮的齿顶厚度哪一个大 基圆上的齿厚哪个大 40 2 z a a h c 9 3 9 3 图 9 42图 9 42 中画出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圆和主动 齿轮的回转方向 标有箭头者 试在图上画出啮合线 中画出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圆和主动 齿轮的回转方向 标有箭头者 试在图上画出啮合线 c b a K rb i i ri O 图 9 42 图 9 42 图 9 43图 9 43 9 49 4 在 在图 9 43图 9 43 中 已知基圆半径中 已知基圆半径mm50 b r 现需求 现需求 1 当时 渐开线的展角1 当时 渐开线的展角mm65 i r i 渐开线上的压力角 渐开线上的压力角 i 和曲率 半径 和曲率 半径 i 2 当时 渐开线上的压力角2 当时 渐开线上的压力角 o 20 i i 及向径 的值 及向径 的值 i r 9 5 9 5 一根渐开线在基圆上发生 试求渐开线上哪一点的曲率半径 为零 哪一点的压力角为零 一根渐开线在基圆上发生 试求渐开线上哪一点的曲率半径 为零 哪一点的压力角为零 9 69 6 渐开线主动齿轮 1 逆时针方向转动 已知两轮的齿顶圆 齿 根圆 基圆以及中心距 渐开线主动齿轮 1 逆时针方向转动 已知两轮的齿顶圆 齿 根圆 基圆以及中心距如图 9 44如图 9 44 所示 试在图上画出 所示 试在图上画出 1 理论啮合线 1 理论啮合线 21N N 2 啮合开始点及啮合终止点 标出实际啮合线 2 啮合开始点及啮合终止点 标出实际啮合线 2 B 1 B 3 啮合角3 啮合角 一对节圆 标注出其半径 一对节圆 标注出其半径 1 r 2 r 4 徒手画出在节点 P 啮合的一对齿廓 并确定两轮齿的工作段 4 徒手画出在节点 P 啮合的一对齿廓 并确定两轮齿的工作段 齿条中线 顶圆 基圆 主动 ra1 rb1 ra2 rb2 rf2 rf1 O1 O2 图 9 44图 9 44 图 9 45图 9 45 9 79 7 一个无侧隙啮合的齿轮齿条传动 已知齿轮主动 逆时针方 向转动 试在 一个无侧隙啮合的齿轮齿条传动 已知齿轮主动 逆时针方 向转动 试在图 9 45图 9 45 上作出 上作出 1 啮合线 2 齿条节线 3 齿轮节圆 4 齿轮分度圆 5 啮 合角 6 齿条与齿轮的齿廓上的工作段 1 啮合线 2 齿条节线 3 齿轮节圆 4 齿轮分度圆 5 啮 合角 6 齿条与齿轮的齿廓上的工作段 9 89 8 试证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齿数越多 则齿顶压力角 试证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齿数越多 则齿顶压力角 a 越小 同越小 同 时齿根压力角时齿根压力角 f 越大 且越大 且 a 和和 f 都趋近于分度圆压力角都趋近于分度圆压力角 9 9 9 9 若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的 试求基 圆与齿根圆重合时的齿数 又当齿数大于以上求出的数值时 试证明 此时基圆与齿根圆哪个大 若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的 试求基 圆与齿根圆重合时的齿数 又当齿数大于以上求出的数值时 试证明 此时基圆与齿根圆哪个大 1 20 a h o 25 0 c 9 109 10 已知一对渐开线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数为和 模数为 已知一对渐开线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数为和 模数为m m 中心距为中心距为a a 试用这些已知量表示节圆半径和分度圆半径 并说明节圆半径何时等于分度圆半径 何时大于分度圆半径 何时 小于分度圆半径 试用这些已知量表示节圆半径和分度圆半径 并说明节圆半径何时等于分度圆半径 何时大于分度圆半径 何时 小于分度圆半径 1 z 2 z 9 119 11 一对已切制好的渐开线外啮合直齿圆柱标准齿轮 试说明中心距 一对已切制好的渐开线外啮合直齿圆柱标准齿轮 试说明中心距a a 60mm 和60mm 和 a a 61mm 两种情况中哪些尺寸不同 61mm 两种情况中哪些尺寸不同 40 20 21 zzmm2 m 1 20 a h o 25 0 c 9 129 12 用一把 的标准齿条刀 在 用一把 的标准齿条刀 在mm2 m 1 20 a h o 25 0 c mzv 2 1 0 的相对运动条件下 为齿条刀移动速度 的相对运动条件下 为齿条刀移动速度 0 v 为齿轮角速 度 切削一个 为齿轮角速 度 切削一个z z 30 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若要使被切齿轮的齿 根圆直径等于基圆直径 试确定此时的变位系数 30 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若要使被切齿轮的齿 根圆直径等于基圆直径 试确定此时的变位系数 9 139 13 一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与齿条作无侧隙啮合传动 已知 齿轮为主动 其角速度 一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与齿条作无侧隙啮合传动 已知 齿轮为主动 其角速度mm10 m 1 20 a h o 25 1 zsrad10 1 试求出齿轮与齿条的齿廓间在开始啮合点及终止啮合点处的相对滑 动速度 试求出齿轮与齿条的齿廓间在开始啮合点及终止啮合点处的相对滑 动速度 9 149 14 在 T616 镗床主轴箱中有一直齿圆柱渐开线标准齿轮 其压 力角齿数 在 T616 镗床主轴箱中有一直齿圆柱渐开线标准齿轮 其压 力角齿数z z 40 齿顶圆直径 40 齿顶圆直径 20o mm84 a d 现发现该齿轮已经 损坏 需要重做一个齿轮 试确定这个齿轮的模数及齿顶高系数 提 现发现该齿轮已经 损坏 需要重做一个齿轮 试确定这个齿轮的模数及齿顶高系数 提 示 齿顶高系数只有两种情况 和 示 齿顶高系数只有两种情况 和 8 0 a h0 1 a h 9 159 15 设一渐开线标准齿轮 求其齿 廓曲线在分度圆及齿顶圆上的曲率半径及齿顶圆压力角 设一渐开线标准齿轮 求其齿 廓曲线在分度圆及齿顶圆上的曲率半径及齿顶圆压力角 o 15 1 mm3 26 a hmz 9 169 16 有 一 对 标 准 的 渐 开 线 直 齿 圆 柱 齿 轮 已 知 有 一 对 标 准 的 渐 开 线 直 齿 圆 柱 齿 轮 已 知 mm5 42 19 21 mzz 若将中心距增大 直到刚 好为连续传动 试求这时的啮合角 若将中心距增大 直到刚 好为连续传动 试求这时的啮合角 1 20 a h o 25 0 c 节圆直径 中心距 节圆直径 中心距a a 分度圆分离距离 轮齿的径向间隙 分度圆分离距离 轮齿的径向间隙c c 证明啮合时节圆上的侧向间 隙 沿节圆弧度量 证明啮合时节圆上的侧向间 隙 沿节圆弧度量 1 d 2 d a inv inv 2 a 并求出其数值 提示 并求出其数值 提示 12 s e 9 179 17 设有一对外啮合齿轮的齿数 设有一对外啮合齿轮的齿数20mm 40 30 21 mzz 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试求当中心距 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试求当中心距a a 725mm 时 两轮的啮合 角 725mm 时 两轮的啮合 角 o 20 1 a h 又当时 试求其中心距 又当时 试求其中心距a a 3022 o 9 189 18 设有一对外啮合渐开线标准齿轮 设有一对外啮合渐开线标准齿轮 mm5 60 20 21 mzz 要求刚好保持连续传动 试求允许 的最大中心距误差是多少 要求刚好保持连续传动 试求允许 的最大中心距误差是多少 1 20 a h o a 9 199 19 设有一对按标准中心距安装的外啮合渐开线齿轮 已知 欲使其重合度 设有一对按标准中心距安装的外啮合渐开线齿轮 已知 欲使其重合度 o 20 17 21 zz4 1 a 试求这对齿轮的齿顶高系 数 试求这对齿轮的齿顶高系 数 9 209 20 已知两齿轮的中心距 已知两齿轮的中心距a a 155mm 传动比 155mm 传动比78 12 i 模数 模数m m 10mm 压力角试设计这对渐开线齿轮传动 10mm 压力角试设计这对渐开线齿轮传动 1 20 a h o 9 219 21 已知一对正常齿外啮合齿轮传动 试设计这对齿轮 已知一对正常齿外啮合齿轮传动 试设计这对齿轮 0mm13 20 mm10 12 21 amzz o 9 229 22 在某牛头刨床中 有一对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在某牛头刨床中 有一对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 已知 mm5 118 17 21 mzz 20o 1 a h7 5mm33 a 现已发现小 齿轮严重磨损 拟将其报废 大齿轮磨损较轻 沿齿厚方向的磨损量 为 0 75mm 拟修复使用 并要求新设计小齿轮的齿顶厚尽可能大 些 为应如何设计这对齿轮 现已发现小 齿轮严重磨损 拟将其报废 大齿轮磨损较轻 沿齿厚方向的磨损量 为 0 75mm 拟修复使用 并要求新设计小齿轮的齿顶厚尽可能大 些 为应如何设计这对齿轮 9 239 23 在 在图 9 46图 9 46 所示的回归轮系中 已知所示的回归轮系中 已知 25 63 60 27 3221 zzzz 压力角皆为 模数均为 压力角皆为 模数均为m m 5mm 若 采用变位的方法来设计该轮系 试问能有几种设计方案 哪一种方案 较合理 5mm 若 采用变位的方法来设计该轮系 试问能有几种设计方案 哪一种方案 较合理 o 20 9 249 24 图 9 47图 9 47 所示为一渐开线变位齿轮 其模数所示为一渐开线变位齿轮 其模数m m 5mm 压力角 齿数 5mm 压力角 齿数z z 24 变位系数 24 变位系数x x 0 05 当用跨棒距来进行测量时 要求测量棒 2 正好在分度圆处与齿廓相切 试求所需的测量棒半径 和两测量棒外侧之间的跨棒距 0 05 当用跨棒距来进行测量时 要求测量棒 2 正好在分度圆处与齿廓相切 试求所需的测量棒半径 和两测量棒外侧之间的跨棒距L L 提示 提示 o 20 p r pp 2 rOCLNBNCr 9 259 25 如 如图 9 48图 9 48 所示 某传动箱中有两对渐开线标准齿轮传动 已知模数 所示 某传动箱中有两对渐开线标准齿轮传动 已知模数m m 3mm 齿数 3mm 齿数 26 1 z 54 2 z在进行结构设计时 发现齿轮 2的齿顶与轴III干涉约1mm 若要求轮2外径与轴III至少相距1mm 试问在保证各轴的位置和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 这对齿轮传动应如 何设计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 发现齿轮 2的齿顶与轴III干涉约1mm 若要求轮2外径与轴III至少相距1mm 试问在保证各轴的位置和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 这对齿轮传动应如 何设计 12 i Z 2Z2 Z3Z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雷隐蔽工程检测方案(3篇)
-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 猫咪线描画课件教学
- 高中语文小说类课文优化教学例谈
- 工程保险营销企划方案(3篇)
- 高墙天台改造工程方案(3篇)
- 牧场铲车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饮酒课件
- 农业产业链升级2025年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 廉洁建设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HACCP体系评审表范本
- openEuler系统管理与服务器配置 课件 第8章网络连接
- 《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与案例分析课件
- DG∕TJ 08-2035-2014 建设工程监理施工安全监督规程
- 雇佣拖车拖车合同协议
-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及要点解读
- 兽医体系及兽医基础知识的学习
- 小学四年级美术社团活动计划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通信原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配电作业专业技能实操-登杆更换台架边相跌落式熔断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