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九讲随堂演练练习.docx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九讲随堂演练练习.docx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九讲随堂演练练习.docx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九讲随堂演练练习.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随堂演练1(2017聊城中考)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向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2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的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食盐 B硝酸铵C蔗糖 D熟石灰3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硝酸铵和水铁和稀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和水生石灰和水石灰石和稀盐酸A BC D4(2016滨州中考)下列是小刚“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计算需要氢氧化钠4 g、水46 gB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C将称取的氢氧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一半后,小刚认为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5(2017济宁邹城一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20 时,在10 g水中加入20 g甲可得到饱和溶液C20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D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乙溶液转变为N点的乙溶液,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升温至50 6(2014济宁中考)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M、N分别是50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上的点。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50 时,M、N之间任一点表示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B50 时,其他条件不变,升温至60 ,M点向右平移,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C50 时,其他条件不变,降温至40 ,N点向右平移,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D50 时,向两饱和溶液中添加溶质,M点不动,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7(2017济宁微山一模)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 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恢复至t2 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C恢复至t2 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t1 ,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8(2015济宁中考)碳酸钠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总是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结晶水),随温度变化可分别得到Na2CO310H2O、Na2CO37H2O和Na2CO3H2O三种晶体。分析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见下图)得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B碳酸钠从溶液结晶析出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D碳酸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7H2O9(2017临沂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B将40 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质量不变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10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C4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60 时,将80 g甲物质放入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4511表一是氢氧化钙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表二是在20 时,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表一:温度/01020溶解度/g0.180.170.16表二:溶解度/g0.010.011110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A.20 时,氢氧化钙微溶于水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在10 时,将0.17 g氢氧化钙溶于水中一定能得到饱和溶液D将质量相等的氢氧化钙加入不同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同12(2015泰安中考节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 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二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 。13(2017德州中考)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1)在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温度。如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研究的是 (填序号)受温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2)下表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得的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格内容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温度()204050溶解度/gNaCl36.036.637.0KNO331.663.985.5上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20 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分别放入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1所示,升温到50 时如图2所示。试判断:50 时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 (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14(2017东营中考)我市东临渤海,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请思考下列问题:(1)已知东营盐场测得:海水中含NaCl约为3.5%;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NaCl约为8%,晒盐最好用 (填序号)作原料。(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盐 参考答案 1D2.B3.B4.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