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电视发射机监控协议(广电)范例1 发射机监控系统接口通信协议1.1 发射机监控系统接口通信协议概述本协议采用分层结构,各个层之间的功能彼此独立。协议共分为四层,从底至上分别为:承载层、接入层、访问层和监控控制层。各层的功能和用途如下:承载层:通信的实际链路,此层可以向接入层提供面向字节流的数据包。目前在本协议中所涉及到的承载层链路有: MODEM和有线IP等。该层协议简称为TP(Transport Protocol)。接入层:针对承载层和通信方式的要求,对上层数据进行编码,以适应和屏蔽不同承载层的特性和差异。接入层承载并保证访问层协议数据的可靠传输,在本监控协议中支持了多种接入层协议。该层协议简称为AP(Access Protocol)。访问层:承载监控控制层协议包,实现监控控制层与通信链路、网络结构的隔离。提供数据包寻址处理和分组功能。该层协议简称为VP(Visiting Protocol)。监控控制层:针对发射机设备的各种监控参数,提供面向监控功能的数据组织和数据结构。该层协议简称为MCP(Monitoring Control Protocol)。(1)给出了常见的几种媒介及相关协议:(1) 通信协议的分层举例1.1.1 承载层发射机监控系统南向接口可以使用多种承载方式,支持多种通信信道,各种方式的要求分别如下。 MODEM(PS域)方式使用IP+TCP协议或IP+UDP协议来承载协议包。 MODEM(SMS)方式使用文本格式的短信(不使用PDU格式)。 有线IP方式使用IP+UDP协议来承载协议包。1.1.2 接入层协议针对承载层和通信方式的要求,对上层数据进行编码,以适应和屏蔽不同承载层的特性和差异。接入层是访问层与承载层之间的接口,实现了它们之间的适配,可保证更上层的协议无需知道通信信道的细节特征。接入层协议有三种,分别是:AP:A,AP:B和AP:C。 接入层协议的使用为使接入层协议能够适应各种承载层的传输特点,在接入层定义了多种协议类型。为了保证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应使用1.1所列出的接入层协议类型。1.1 接入层协议承载层查询设置上报远程升级备 注MODEM(PS域)AP:CAP:CAP:CAP:CMODEM(SMS)AP:BAP:BAP:B不支持远程升级。有线IPAP:CAP:CAP:CAP:C 接入层协议A(AP:A)对传输数据格式无限制的通信信道可以使用AP:A协议,如:RS-485,RS-232,MODEM(data)。接入层协议(AP:A)由起始标志、协议类型、承载协议类型、数据单元、校验单元、结束标志6部分组成。详见1.2。1.2 AP:A协议包组成起始标志协议类型承载协议类型数据单元(PDU)校验单元结束标志1.2 各单元详细说明如下:起始标志:表示一个完整数据包(分组)的开始标志;协议类型:标识AP层协议的类型;承载协议类型:标识所承载的VP层协议的类型;数据单元:接入层协议的有效载荷(PDU);校验单元:对协议中从“协议类型”到“数据单元”的内容进行校验;结束标志:表示一个完整数据包(分组)的结束标志。.1 起始、结束标志长度为1字节,固定为ASCII字符(0x7E)。结束标志的内容与起始标志相同。.2 协议类型长度为1字节,对AP:A型协议,此值为0x01。.3 承载协议类型长度为1字节,取值范围:1255。规定:160255为厂家自定义,其它值为系统保留(厂家不能占用)。目前所定义的类型见1.3:1.3 AP层承载协议类型定义数值类型描述0x01VP:A.4 校验单元根据通信包(从“协议类型”开始,计算到“数据单元”的最后一个字节)生成校验值。校验单元采用CRC校验,生成多项式为CCITT推荐的16位的x16+x12+x5+1(0x11021)。发送方根据通信包生成2字节的CRC检验(传输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同样,接收方收到完整的数据包后,根据通信包生成新的CRC检验值。如果所计算出的CRC值和收到的校验值相同则表明该数据包有效,否则认为该包在传输的过程中产生了差错。在正式产品中,对校验出错的命令,接收方不处理也不返回任何应答。.5 转义处理由于使用16进制方式传输数据,为防止数据中出现与通信包起始标志、结束标志相同的数据而影响这两个标志的判断。在发送和接收时必须进行数据的转义,使用的转义字符是ASCII字符(0x5E)。范围:在本层协议中,对除起始标志和结束标志外的所有数据。转义规则:用0x5E,0x5D来代替0x5E;用0x5E,0x7D来代替0x7E。对于需要进行转义后发送的情况,要按照如下的顺序进行操作:发送数据包之前,先生成CRC校验值,再进行转义处理;接收到数据包后,先进行转义处理,再进行CRC校验。.6 ASCII码拆分处理AP:A协议不进行ASCII码拆分的处理。.7 传输长度要求协议包的最大长度:256 Bytes(指从“协议类型”到“校验单元”最后一个字节,在发送过程转义处理之前的字节数)。 接入层协议B(AP:B)对只能够传输ASCII码格式数据的通信信道可以使用AP:B协议,如:MODEM(SMS)。AP:B协议格式见1.4。接入层协议(AP:B)由起始标志、协议类型、承载协议类型、数据单元、校验单元、结束标志6部分组成。此格式与AP:A相同,可见前述。1.4 AP:B协议包组成起始标志协议类型承载协议类型数据单元(PDU)校验单元结束标志.1 起始、结束标志长度为1字节,固定为ASCII字符!(0x21)。结束标志的内容与起始标志相同。.2 协议类型长度为1字节,对AP:B型协议,此值为0x02。.3 承载协议类型长度为1字节。定义与AP:A相同。.4 校验单元与AP:A中的要求相同。.5 转义处理不进行转义。.6 ASCII码拆分处理考虑到目前基于短信方式的系统采用的无线MODEM可能存在部分不可见字符无法传递的问题,AP:B型协议中对所有数据统一采用“ASCII码拆分处理”,具体说明如下:8比特的16进制数被划分为高4bits和低4bits。对于高4bits和低4bits,若其数值为0x00-0x09,则加上0x30传输,若其数值为0x0A-0x0F,则加上0x37传输,这样得到的结果就转换为ASCII码。举例如下:对于数据0x2B,按照上述划分原则,高字节变成0x32,低字节变成0x42。采用“ASCII码拆分处理”后,协议中定义的数据,如1字节的16进制数0x2B,在实际传输中为ASCII码字符串:“2B”。传输顺序是:高4bits转换的字符在前,低4bits转换的字符在后。“ASCII码拆分处理”适用于协议中除起始标志、结束标志外的所有字符,包括校验单元。对于需要进行拆分处理后发送的情况,要按照如下的顺序进行操作:发送数据包之前,先生成CRC校验值,再采用“ASCII码拆分处理”;在接收到数据包后,先进行“ASCII码拆分处理”的反向处理,再进行CRC校验。.7 传输长度要求协议包最大长度是指从“起始标志”到“结束标志”,在发送过程ASCII码拆分处理之后的字节数(与AP:A不同)。当使用MODEM(SMS)方式通信时,协议包的最大长度:140 Bytes。使用其它方式通信时,协议包的最大长度:256 Bytes。 接入层协议C(AP:C)本协议所支持的通信信道有:MODEM(PS域)、有线IP。接入层协议(AP:C)由起始标志、协议类型、承载协议类型、数据单元、校验单元、结束标志6部分组成。详见1.5。1.5 AP:C协议包组成起始标志协议类型承载协议类型数据单元(PDU)校验单元结束标志1.5各单元详细说明如下:起始标志:表示一个完整数据包(分组)的开始标志;协议类型:标识AP层协议的类型;承载协议类型:标识所承载的VP层协议的类型;数据单元:接入层协议的有效载荷(PDU);校验单元:对协议中从“协议类型”到“数据单元”的内容进行校验;结束标志:表示一个完整数据包(分组)的结束标志。.1起始、结束标志长度为1字节,固定为ASCII字符(0x7E)。结束标志的内容与起始标志相同。.2协议类型长度为1字节,对AP:C型协议,此值为0x03。.3承载协议类型长度为1字节。定义与AP:A相同。.4校验单元与AP:A中的要求相同。.5转义处理AP:C协议所进行的转义处理与AP:A协议完全相同。.6 ASCII码拆分处理AP:C协议不进行ASCII码拆分的处理。.7传输长度要求协议包的最大长度(指从“协议类型”到“校验单元”最后一个字节,在发送过程转义处理之前的字节数):1500 Bytes。光纤远端机应能支持最长256字节长度的AP:C协议包,其它类型设备应能支持的AP:C长度为512800字节。在监控管理中心还没有获取到设备支持的AP:C协议长度之前,不能够向设备发送长于256字节的AP:C通信包。监控管理中心在查询监控数据列表以后,应立即查询AP:C长度。随后,监控管理中心发起的所有通信包都应尽可能按此长度组包。1.1.3 访问层协议访问层实现了监控控制层与通信链路、网络结构的隔离,提供数据包寻址处理、路由选择和分组功能。目前访问层协议有:VP:A。访问层协议包的最大长度,仅受底层协议的长度限制,在本层不作另外的约束。 访问层协议A(VP:A)VP:A协议由地址单元、通信包标识号、VP层交互标志、监控控制层协议标识和数据单元组成。协议内容详见1.6。1.6 VP:A协议包组成地址单元通信包标识号VP层交互标志监控控制层协议标识(CPID)数据单元(PDU)1.6各单元详细说明如下:地址单元:地址单元的组成格式见1.7;通信包标识号:每个通信包唯一的标识编号,由发起通信的一端产生;VP层交互标志:为VP层处理的标志,用于两个实体VP层的交互控制;监控控制层协议标识:标识上层协议(即MCP,监控控制层协议)的类型;数据单元:访问层协议的有效载荷(PDU)。.1地址单元VP:A中地址单元的组成详见1.7:1.7 VP:A协议的地址单元组成序号内容开始位置长度备注1.站点编号142.设备编号511.7有关字段说明如下:站点编号:由运营商根据需要进行编号。为方便记忆,可以采用分段方式(类似于IP地址)表示和书写,是发射机监控子网的唯一标识。传输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设备编号:在一个本地发射机监控网络中,主站的设备编号规定为0x00,从站的设备编号可以在0x010xFE之间,且要求在该本地发射机监控网络中,每个设备编号都唯一,不允许重复。对于只有单台发射机的情况,其设备编号规定为0xFF。.2 通信包标识号长度为2个字节,由发起通信的一端产生,用于标识每个通信包的编号。接收端在接收到之后不处理,而是在返回时将此值原封不动地发回给发起端,以便于发起端分辨通信包。在传输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本协议将通信包标识号分为三段,其中0x00000x7FFF用于监控管理中心发起的通信,而0x80000x8FFF则用于由设备发起的通信,余下的0x90000xFFFF则为保留。.3 VP层交互标志用于两个实体VP层的信息互通。发起通信的一端用此标志来通知接收端的VP层如何处理通信包(即VP层的命令),接收端则用此标志通知发起端对刚才通信包的执行结果(即VP层的应答)。在通信过程中,使用此标志可以定位通信异常是否发生在VP层。此命令使VP层的功能更为完善。本协议将该标志分为两段,其中0x800xFF用于命令,而0x000x7F则用于应答包中。具体的数值所代表的含义见1.8。1.8 VP层交互标志定义VP层交互标志含义0x00通信请求的执行结果,表示执行正常。0x01通信请求的执行结果,表示设备忙,无法处理命令请求。0x020x3F保留0x400x7F厂家自定义0x80正常的命令请求。0x810xBF保留0xC00xFF厂家自定义.4 监控控制层协议标识(CPID)的规定标识VP层所承载的MCP层协议类型。长度为1字节,取值范围:1255。监控控制层协议表示定义见1.9。规定:160255为厂家自定义,其它值为系统保留(厂家不能占用)。1.9 监控控制层协议标识的定义数值类型描述0x01MCP:A0x02MCP:B1.1.4 监控控制层协议监控控制层针对发射机设备的各种监控参数,定义了面向监控功能的数据组织和数据结构,每种MCP协议只支持在其协议内定义的监控数据(即:不能用MCP:A协议来查询在MCP:B中定义的监控数据)。目前监控应用层协议有:MCP:A,MCP:B。协议包的最大长度,仅受底层协议的长度限制,在本层不作另外的约束。 监控控制层协议A(MCP:A)MCP:A协议包由命令单元和数据单元组成。详见1.10。1.10 MCP:A协议包组成命令单元数据单元1.10各单元详细说明如下:命令单元:命令单元的组成格式见1.11;数据单元:监控控制层协议的有效载荷(PDU),此部分可以为空(即0个字节)。.1 命令单元命令单元的组成详见下1.11:1.11 MCP:A协议的命令单元组成序号内 容开始位置长度备注1命令标识112应答标志211.11有关字段说明如下:一、 命令标识:命令的唯一标识。详见1.12。1.12 命令标识列表命令编码含义备注0x00-禁止使用0x01设备主动告警(上报)0x02查询0x03设置0x10转换到软件升级模式或FTP方式:启动软件升级0x11切换监控软件版本0x800xFF厂家自定义用来留给各个厂家扩充功能使用,此部分的用途由各厂家自己确定其它系统保留二、 应答标志:作为命令的主动发起方,该字段填0xFF,表示此包为命令,当接收到的命令包该字段中不为0xFF时,则被动接收方不应答。作为应答包,此字段表示被动接收方对命令的执行情况,不能为0xFF。在应答包中,当命令执行成功时,应答标志为0x00,当命令执行不成功时,应答标志为非0x00,同时应将接收到的数据单元返回给发起方。应答标志编码详细见1.13。1.13 应答标志编码定义编码含义备注0x00成功0x01命令被有条件执行具体错误含义要在数据单元中(用监控数据标识)明确指出,仅在设备返回给监控管理中心时使用0x02命令编号错无效的命令0x03长度错接收到的实际长度与数据包中描述的不相符(有不完整的参数)0x04CRC校验错仅在调试时使用,正式产品中不返回此信息0x050xBF系统保留(厂家不能占用)0xC00xFD厂家自定义(监控管理中心不用处理)0xFE其它错误此表中未定义到的其它错误0xFF命令表示此包为发出的命令,而非命令的应答包注:出错返回时,返回包的应答标志不同则其数据单元内容有所不同:应答标志为0x01:用数据单元中的监控数据标识来表示设备在处理该监控数据时(一个或多个或全部监控数据)是否发生错误以及错误类型(详见后述),此时监控管理中心要对数据单元的内容进行解析。应答标志为非0x01:数据单元的内容与接收的相同,接收方对数据单元的内容不解析。.2 数据单元数据单元用于承载监控数据。在数据单元中一次可以装载一个或多个监控数据。为提高监控信息的传输效率,在一次通信过程中,应装载尽可能多的监控数据。对监控数据的描述和定义详见本标准第0章。数据单元可能包含多个字节的数值,为了保证对这些数值的正确解析,现对它们传输时的字节流顺序作如下规定: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对ASCII码格式的多字节流(相当于字符串)不进行倒序,如电话号码“01012345678”,实际排列的顺序也为“01012345678”。有符号数统一采用补码形式表示。 监控控制层协议B(MCP:B)MCP:B协议包由命令单元和数据单元组成。详见1.14。1.14 MCP:B协议包组成命令单元数据单元1.14各单元详细说明如下:命令单元:命令单元的组成格式见1.15;数据单元:监控控制层协议的有效载荷(PDU),此部分可以为空(即0个字节);.1 命令单元命令单元的组成详见下1.15:1.15 MCP:B协议的命令单元组成序号内容开始位置长度备注1命令标识112应答标志211.15 有关字段说明如下:1) 命令标识:命令的唯一标识。详见1.16。1.16 监控通信命令列表命令编码含义备注0x00禁止使用0x01系统保留0x02读取0x03写入0x040x7F系统保留0x800xFF厂家自定义用来留给各个厂家扩充功能使用,此部分的用途由各厂家自己确定2) 应答标志:作为命令的主动发起方,该字段填0xFF,表示此包为命令,当接收到的命令包该字段中不为0xFF时,则被动接收方不应答。作为应答包,此字段表示被动接收方对命令的执行情况,不能为0xFF。在应答包中,当命令执行成功时,应答标志为0x00,当命令执行不成功时,应答标志为非0x00。应答标志编码详细见1.17。1.17 应答标志编码定义编码含义备注0x00成功1.0x01命令被有条件执行具体错误含义要在数据单元中(用监控数据标识)明确指出,仅在设备返回给监控管理中心时使用错误含义与MCP:A中定义的相同0x02命令编号错无效的命令0x03长度错接收到的实际长度与数据包中描述的不相符(有不完整的参数)0x04CRC校验错仅在调试时使用,正式产品中不返回此信息0x050xBF系统保留(厂家不能占用)0xC00xFD厂家自定义(监控管理中心不用处理)0xFE其它错误此表中未定义到的其它错误0xFF命令表示此包为发出的命令,而非命令的应答包注:出错返回时,返回包的应答标志不同则其数据单元内容有所不同:应答标志为0x01:用数据单元中的监控数据标识来表示设备在处理该监控数据时(一个或多个或全部监控数据)是否发生错误以及错误类型,此时监控管理中心要对数据单元的内容进行解析。应答标志为非0x01:数据单元的内容与接收的相同,接收方对数据单元的内容不解析。.2 数据单元数据单元用于承载监控数据。在数据单元中一次可以装载一个或多个监控数据。为提高监控信息的传输效率,在一次通信过程中,应装载尽可能多的监控数据。对监控数据的描述和定义详见本文附录。数据单元可能包含多个字节的数值,为了保证对这些数值的正确解析,现对它们传输时的字节流顺序作如下规定: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对ASCII码格式的多字节流(相当于字符串)不进行倒序,如电话号码“01012345678”,实际排列的顺序也为“01012345678”。有符号数统一采用补码形式表示。1.1.5 通信安全的设计通信安全是对远程通信时的安全性保证,实现方法是:鉴权通信地址和命令包的源(电话号码、IP地址和端口)是否合法。当需要鉴别命令包的源(电话号码、IP地址和端口)时,设备对于接收到的命令,首先检查发送命令的源和设备内保存的源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行进一步处理,否则丢弃并不作回应。在设备上报的通信过程中,监控管理中心不鉴权源(电话号码、IP地址)信息。1.1.6 功能要求与设计的对应关系 查询设备的监控数据列表功能要求与设计对应关系见1.18。1.18 查询设备监控数据列表功能要求与设计对应关系功能要求通信命令查询设备的监控数据列表查询组包要求:使用MCP:A协议。监控管理中心在发送命令时,在MCP层的数据单元只填写设备的监控参数列表这一个监控数据,并将监控数据值中“总的查询次数”和“当前的查询编号”都填1。设备返回时将实际需要查询的总次数放入到监控数据值中的“总的查询次数”中,据此,监控管理中心决定是否查询第2次、第3次。在此后的查询中,监控管理中心在发出命令的监控数据值中“总的查询次数”和“当前的查询编号”应填入实际值。注意:在监控管理中心发送查询命令时,监控数据值只需要填写“总的查询次数”和“当前的查询编号”这两部分。设备只返回MCP:A所支持的监控数据,即:该功能不能够查询MCP:B所支持的数据。规范中没有定义的监控数据不能返回给监控管理中心。在查询监控数据列表时,设备不应返回设备监控参量列表、上报类型等监控数据,应能够将其他监控数据上报到监控管理中心,设备上报的所有监控数据应该符合该设备类型数据集要求,并且应为设备实际使用的监控数据。设备还应具备根据运营商实际需求屏蔽相关数据项上报的能力。各层使用的协议见1.19。1.19 各层使用的协议协议分层可使用的类型MCPMCP:AVPVP:AAPAP:A,AP:B,AP:CTP有线IP、MODEM(SMS、PS域)等(1) (2) 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20。1.20 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2应答标志0xFF数据单元0x0009注:在此通信包中,不能有其它监控数据。(3) (4)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21。1.21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2应答标志执行成功:0x00数据单元0x0009注:在此通信包中,不能有其它监控数据。 配置参数的查询功能要求与设计对应关系见1.22。1.22 配置参数查询功能要求与设计对应关系功能要求通信命令配置参数的采集查询组包要求:监控管理中心在发送查询命令时,要保证设备可以用一个包返回一个查询命令(保证返回长度可以放到一个通信包中,并且监控数据可以完整地放入通信包)。查询时,要在监控数据的“监控数据值”部分按照协议中约定的长度填入数值,并正确填写“监控数据长度”的值,设备在接收到后并不对“监控数据值”部分进行处理(这样做是为保证发、收的通信包数量保持一致)。对于那些只规定了最大长度的字符串型监控数据,查询命令中监控数据值中按照最大长度所支持的数量填入0x00,设备返回时,用真实值替代这些0x00(若长度未达最大,末尾部分全部填0x00)(注意:在查询“设备的监控数据列表”时,不需要在“监控数据标识”处填入0x00)。各层使用的协议见1.23。1.23 各层使用的协议协议分层可使用的类型MCPMCP:AVPVP:AAPAP:A,AP:B,AP:CTPMODEM(SMS、PS域)等(5)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24。1.24 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2。应答标志0xFF。数据单元所需查询的配置数据。(6)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25。1.25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2。应答标志执行成功:0x00。数据单元所需查询的配置数据。 配置参数的设置功能要求与设计对应关系见1.26。1.26 配置参数设置功能要求与设计对应关系功能要求通信命令配置信息的修改设置组包要求:监控管理中心在发送命令时,可以一次设置一个或同时对多个配置数据进行设置。对于那些只规定了最大长度的字符串型监控数据,设置命令中监控数据值中按照最大长度所支持的数量填入设置内容,若设置内容长度未达最大,末尾部分全部填0x00。从设备向监控管理中心返回的数据包中,是各配置数据的实际值。设置设备站点编号和设备编号时的要求:监控管理中心发送设置命令时,VP层的地址单元(包括:站点编号和设备编号)为原值,而在MCP层的数据单元中所提供的站点编号和设备编号则为新值。若设备正确执行了该命令,在向监控管理中心返回时,无论在VP层的地址单元还是在MCP层的数据单元中都应是新值。若设备(不包含从站)使用PS域方式的TCP协议与监控管理中心通信,当通过本地软件或本地操作界面修改了设备的站点编号时,或将干放的设备编号由0修改为255时,设备应随即自动断开与监控管理中心的PS域通信链路,之后应操作设备重新向监控管理中心开站上报。其他情况下,通过本地软件或本地操作界面修改了设备的设备编号时,设备不应断开PS域通信链路,但是应操作设备重新向监控管理中心开站上报。若设备使用PS域方式的TCP协议与监控管理中心通信,当通过监控管理中心修改了设备上保存的监控管理中心IP地址、监控管理中心IP服务端口号、PS域用户标识或PS域口令以后,设备应在向原监控管理中心发出响应后断开PS域通信链路并使用新的设置重新登录。对设置“查询/设置电话号码”及“监控管理中心IP地址”时的要求:设备在向监控管理中心返回时,仍发向此次发出命令的号码/IP地址。各层使用的协议见1.27。1.27 各层使用的协议协议分层可使用的类型MCPMCP:AVPVP:AAPAP:A,AP:B,AP:CTPMODEM(SMS、PS域)等(7) 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28。1.28 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3。应答标志0xFF。数据单元所需设置的配置数据。(8)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29。1.29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3。应答标志执行成功:0x00。数据单元所需设置的配置数据。 性能参数采集功能要求与设计对应关系见1.30。1.30 性能参数采集功能要求与设计对应关系功能要求通信命令性能数据的采集查询组包要求:监控管理中心在发送命令时,要保证设备可以用一个包返回一个查询命令(保证返回长度可以放到一个通信包中,并且监控数据可以完整地放入通信包)。查询时,要在监控数据的“监控数据值”部分按照协议中约定的长度填入数值,并正确填写“监控数据长度”的值,设备在接收到后并不对“监控数据值”部分进行处理(这样做是为保证发、收的通信包数量保持一致)。对于那些只规定了最大长度的字符串型监控数据,查询命令中监控数据值中按照最大长度所支持的数量填入0x00,设备返回时,用真实值替代这些0x00(若长度未达最大,末尾部分全部填0x00)(注意:在查询“设备的监控数据列表”时,不需要在“监控数据标识”处填入0x00)。各层使用的协议见1.31。1.31 各层使用的协议协议分层可使用的类型MCPMCP:AVPVP:AAPAP:A,AP:B,AP:CTP有线IP、MODEM(SMS、PS域)等(9)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32。1.32 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2。应答标志0xFF。数据单元所需查询的性能数据。(10)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33。1.33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2。应答标志执行成功:0x00。数据单元所需查询的性能数据。 告警实时上报功能要求与设计对应关系见1.34。1.34 告警实时上报功能要求与设计对应关系功能要求通信命令告警实时上报设备主动告警(上报)组包要求:在主动告警包中,将上报类型(放在所有告警监控数据的前面)和状态变化了的告警信息上报给监控管理中心。在一个告警包中,在通信方式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放入最多数量的告警监控数据。(11) 各层使用的协议见1.35。1.35 各层使用的协议协议分层可使用的类型MCPMCP:AVPVP:AAPAP:A,AP:B,AP:CTP有线IP、MODEM(SMS、PS域)等(12)(13)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36。1.36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1。应答标志0xFF。数据单元0x0141(用1表示告警上报),告警状态变化了的监控数据。(14)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37。1.37 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1。应答标志执行成功:0x00。数据单元0x0141(用1表示告警上报),告警状态变化了的监控数据。 告警同步功能要求与设计对应关系见1.38。1.38 告警同步功能要求与设计对应关系功能要求通信命令告警同步(查询当前告警状态)查询组包要求:监控管理中心在发送命令时,要保证设备可以用一个包返回一个查询命令(保证返回长度可以放到一个通信包中,并且监控数据可以完整地放入通信包)。查询时,要在监控数据的“监控数据值”部分按照协议中约定的长度填入数值,并正确填写“监控数据长度”的值,设备在接收到后并不对“监控数据值”部分进行处理(这样做是为保证发、收的通信包数量保持一致)。各层使用的协议见1.39。1.39 各层使用的协议协议分层可使用的类型MCPMCP:AVPVP:AAPAP:A,AP:B,AP:CTP有线IP、MODEM(SMS、PS域)等(15)(16) 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40。1.40 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2。应答标志0xFF。数据单元所需查询的告警数据。(17)(18)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41。1.41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2。应答标志执行成功:0x00。数据单元所需查询的告警数据。 PS域通信方式登录各层使用的协议见1.42。组包要求:1.42 各层使用的协议协议分层可使用的类型MCPMCP:AVPVP:AAPAP:A,AP:CTPMODEM(PS域)(19)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43。1.43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1。应答标志0xFF。数据单元0x0141(用6表示登录到监控管理中心)。注:在此通信包中,不能有其它监控数据。(20) 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44。1.44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1。应答标志执行成功:0x00。数据单元0x0141(用6表示登录到监控管理中心)。注:在此通信包中,不能有其它监控数据。 有线IP方式心跳为了能及时发现网络的异常情况,在链路中没有数据交互的时候,设备方将向监控管理中心发送心跳数据包,监控管理中心将回应心跳包。设备方的应用层发起心跳包,设备在心跳间隔时间内发送心跳给监控管理中心。监控管理中心收到设备发出的心跳后,将处理结果返回给设备,以使设备可以了解PS域的链路通信情况。如果设备方的应用层在连续3次不能收到监控管理中心的心跳回应时将会认为网络断开或是假活的情况,这时设备方将会重新与监控管理中心建立网络连接。设备心跳流程见(2)。(2) 设备心跳各层使用的协议见1.45。组包要求:1.45各层使用的协议协议分层可使用的类型MCPMCP:AVPVP:AAPAP:A,AP:CTP有线IP(21)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46。1.46 设备发给监控管理中心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1。应答标志0xFF。数据单元0x0141(用7表示心跳)。注:在此通信包中,不能有其它监控数据。(22)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见1.47。1.47 监控管理中心发给设备时的MCP协议要求监控控制层协议组成具体要求命令标识0x01。应答标志执行成功:0x00。数据单元0x0141(用7表示心跳)。注:在此通信包中,不能有其它监控数据。与PS域通信方式心跳处理方式相同。对于有线IP方式中的以太网通信方式,设备接收心跳失败后,继续发送心跳包。1.2 MCP:A协议监控数据格式及编码要求1.2.1 MCP:A监控数据格式在MCP:A协议的数据单元中,每个监控数据都由长度(L)、标识(T)和值(V)组成。监控数据格式如0所示:1.50 MCP:A监控数据格式长度(L)标识(T)值(V)1 Byte2 Byte变长1.2.2 监控数据的长度(L)标识监控数据结构的长度,指的是从“长度”到“值”的所有字节总数,其本身为1个字节无符号整型数,单位是字节。取值范围为0255,其中3255为合法的监控数据长度,0、1、2是不合法监控数据长度。监控数据的长度与其“值”的类型有关,对每个确定的监控数据其长度是固定的。如“电源掉电告警”的长度为4个字节,又如“工作信道号”的长度为5个字节。1.2.3 监控数据的标识(T)监控数据标识是对设备所有监控参数分类后的统一标识,每一个监控数据标识都唯一地确定一个监控参数。监控数据标识为2个字节的无符号整型数,其可取值范围为0x00000xFFFF,协议中使用0x00000x0FFF的一段来标识各个监控参数(传输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1.2.4 监控数据的值(V)监控数据的值可以是ASCII码字符串、数值或以bit值表示的状态等。1.2.5 对通信处理出错时的表示为能够在监控应用层表示出相应的通信处理出错信息,对有效的监控数据标识范围作了限制,因此可以定义的监控数据数量已有4096个。设备在执行通信命令时,若命令中的某些参数不能被处理,需要指明是对哪个监控数据标识的处理存在问题。为此,赋予监控数据标识的bit15bit12以“出错指示”的作用,如1.51所示。当设备无法正确处理该监控数据时,在向监控管理中心返回时把该监控数据标识的bit15bit12修改为具有指定含义的错误代码。这样,监控管理中心就可以清楚得知出错的含义。1.51 监控数据标识格式错误代码及其含义:1:监控数据标识无法识别。2:监控数据的设置值超出范围。接收到此错误代码后,监控中心应提示“设置数据超出范围”。3:监控数据标识与监控数据的值不符合要求,比如:非要求的ASCII码范围。4:监控数据标识与监控数据长度不匹配。5:监控数据的检测值低于工作范围。接收到此错误代码后,监控中心应显示该数据的值为“-”。6:监控数据的检测值高于工作范围。接收到此错误代码后,监控中心应显示该数据的值为“+”。7:监控数据无法检测。接收到此错误代码后,监控中心应显示该数据的值为“*”。8:系统保留(厂家不能占用)。9:未列出的其它错误。1015:厂家自定义(监控管理中心不作处理)。当此处的错误代码为2时,监控数据值中为设备返回的实际值;错误代码为非0的其它值时,监控数据值中则填写接收值。1.2.6 监控数据标识范围的约定监控数据可分为以下几类:设备信息网管参数告警使能告警和状态设置参数实时采样数据通信的出错代码各类型监控数据标识的范围划分见1.52所示:1.52监控数据标识范围监控数据标识范围用途0x00000x00FF设备信息0x01000x01FF网管参数0x02000x02FF告警使能0x03000x03FF告警和状态0x04000x04FF设置参数0x05000x05FF实时采样数据0x06000x09FF系统保留0x0A000x0FFF厂家自定义注:其中“设备信息”、“网管参数”、“告警使能”、“设置参数”均属于直放站设备配置管理的相关参数,而“告警和状态”属于故障告警功能参数,“实时采样数据”属于性能数据采集功能参数。在设计厂家自定义命令时,请勿占用系统保留部分。1.2.7 对监控数据的数据说明 种类协议中传输的数据可以被分为如下的几个种类:字符串、数值、数字串。字符串:用来传输一串连续的ASCII码组成的字符。传输时按照字符串自身的顺序,由左向右逐个字符传输。数值:用来传输一个数字,表示大小。多数数值用来表示某物理量的大小,具有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当由多个字节组成时,要低字节先传输。数字串:用来传输一串由数值组成的数据,无物理单位。比如:IP地址。对于数字串,传输时按照数字串自身的顺序,由左向右逐个字节传输。 数据组织.1 字符串(记为str型)由可打印的ASCII码组成,长度由各个监控数据进行限定,但不能够超过协议对通信包长度的要求。传输要求:按字符串自身的顺序,由左向右逐个字节传输。用途:传输描述性信息、电话号码等。.2 数字串由多个数值组成,长度由各个监控数据进行限定,但不能够超过协议对通信包长度的要求。传输要求:按数字串自身的顺序,由左向右逐个字节传输。用途:同时传输多个相关的内容。比如时间等。.3 状态、bit类型(记为bit型)固定占用一个字节,如1.53 所示,定义如下:1.53 状态、bit类型监控数据格式Bit7Bit6Bit5Bit4Bit3Bit2Bit1Bit0保留保留保留保留保留保留保留0/1Bit0:信息位,可为0或1,表示不同的含义;Bit7Bit1:保留位,必须为0;传输要求:整个字节传输。用途:传输使能、告警、状态、开关等。Bit0的含义:当用于告警量上报使能时,用0表示禁止,用1表示允许。当用于告警时,用0表示正常,用1表示告警。当用于开关状态时,用0表示关闭,用1表示开启。.4 1个字节的有符号整数(记为sint1型)占用1个字节,为用补码表示的有符号整型数,可表示的范围:-127+127。传输要求:整个字节传输。用途:传输范围比较小的数值。.5 1个字节的无符号整数(记为uint1型)占用1个字节,为无符号整型数,可表示的范围:0255。传输要求:整个字节传输。用途:传输范围比较小的数值。.6 2个字节的有符号整数(记为sint2型)占用2个字节,为用补码表示的有符号整型数,可表示的范围:-32767+32767。传输要求:低字节先传输。用途:传输范围比较大的数值。.7 2个字节的无符号整数(记为uint2型)占用2个字节,为无符号整型数,可表示的范围:065535。传输要求:低字节先传输。用途:传输范围比较大的数值。.8 3个字节的无符号整数(记为uint3型)占用3个字节,为无符号整型数,可表示的范围:016777215。传输要求:低字节先传输。用途:传输范围很大的数值,比如频率等。.9 4个字节的无符号整数(记为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报废统计管理办法
- 东莞机械换人管理办法
- 落实专项债务管理办法
- 管理办法与标准区别
- 社区矫正法管理办法
- esd防静电管理办法
- 自动堆垛机管理办法
- 一事一议工程管理办法
- 要实施自动化管理办法
- 脱钩后资产管理办法
- 手术室无菌技术 课件
- 物业公司水电费收费表
- 商场撤场申请书
- 教育评价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 基础有机化学:第2章 饱和烃
- 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20篇)
- 台州方言百余年来的语音变化阮咏梅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竞赛考试
- T∕CPSS 1007-2021 公用交流电网稳态电能质量综合指标评估方法
- 风电项目升压站土建工程安全文明二次策划施工技术措施
- 小学美术课件-第4课诱人的水果-广西版(26张PPT)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