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doc_第1页
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doc_第2页
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doc_第3页
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doc_第4页
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 课前练习 1.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高锰酸钾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 (2)碘酒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 (3)食盐水,溶质是 ,溶剂是 ; (4)油脂的汽油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 2.溶液和浊液的根本区别是溶液具有 性和 性。 3.将一些泥沙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得到的体系中溶质是泥沙,溶剂是水。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科学探究 实验 在烧杯中加约20毫升水,用酒精灯加热约至70,往烧杯中加硫酸铜晶体,每次加一匙,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结果看到加到一定时间 硫酸铜晶体不能再溶解了 。 讨论 上述实验说明什么问题?能得出什么结论? 上述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可以说明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溶解物质的能力是有限的,即溶解可以达到一个最大值。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涵义:在一定 下,在一定量的 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溶液。 2.在描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候,一定要强调: (1) ; (2) ; (3) 。 讨论 为什么要强调上述条件?你能设计实验来说明这一问题吗? 强调一定量的溶剂,可以在上述烧杯中再加水,原来不能溶解的又能继续溶解;强调一定的,温度,可以给上述烧杯再加热,原来不能溶解的又溶解了,说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加硫酸铜晶体不能再溶解,如果再加少量食盐还会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对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二、浓溶液和稀溶液 1.人们常把 的溶液称为浓溶液, 的溶液称为稀溶液。 2.溶液的浓和稀是溶质在溶液中含量的多少,它与温度的变化、溶剂量的多少无关,不受条件的限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则是指溶质的溶解是否达到最大程度,要受温度和溶剂量两个条件的制约。那么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间的关系如何呢? 实验 在两支试管中各盛约10毫升的水,分别加人10克蔗糖和0.2克熟石灰,可以看到蔗糖在水中全部溶解(浓度较大)却未达到饱和,而熟石灰却溶解极少(浑浊)已达到饱和。 从实验中可以得出溶液的浓稀和是否饱和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间的关系是: (1)浓溶液 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是不饱和溶液; (2)对于同一种溶质和溶剂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课内练习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肯定是较浓的溶液 C. 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D.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 )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3.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你能用什么方法使其成为饱和溶液? 答 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 加溶质硫酸铜晶体;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溶剂水; 降低适当的温度。 基础过关 1.现有一杯底部尚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溶液,在给烧杯加热或加水的条件下,原来未溶解的硝酸钾 溶解,这时溶液由 变为 。这说明,在改变条件的情况下,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在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时,应强调 和 两个条件,否则就会失去意义。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某温度下,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 C. 某温度下,从一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取出一半,则这半杯溶液仍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D.有一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下列方法中,可用来检验某种溶质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 A.将溶液适当加热 B.将溶液适当冷却C.再加少量溶剂 D.添加溶液的溶质 4.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还是饱和的 D.某溶液冷却到一定温度,能析出晶体,就可证明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深化提高 5.一定温度下,欲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增加溶剂;增加溶质。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只有 B.只有 C. D. 6.实验室现有相同体积且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你能将他们区别出来吗?请设计你的实验方案。 答 区别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的方法很多,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设计以下一些实验方1.7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二) 课前练习 1.在 下,在 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 溶液,还能再溶解 的溶液叫 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 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 溶液。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 一些 。2.某同学取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改变条件实验操作观察到的现象结论A.加溶质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试管底部有固体不能溶解都变成了饱和溶液B.蒸发溶剂恒温蒸发水直至有晶体析出试管底部有固体析出C.降低温度用冰块冷却 科学探究 一、溶解性 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大小叫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一般地,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可见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的大小主要是由 和 的性质决定的。例如,食盐容易溶解在 ,而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而油脂容易溶解在 中,而不易溶解在 中。 二、溶解度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方法 1.固体溶解度的涵义。 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克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 。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就表示在 时, 水中最多(即达到 状态)能溶解食盐 。 2.对固体溶解度涵义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强调在一定的温度下,因为 变化对溶解度大小有一定影响; (2)各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对溶剂量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涵义中以 作为标准; (3)因为每一种溶质,在一定量溶剂里达到饱和和不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量是不同的,所以应规定 状态; (4)这里指的质量用 作单位,与溶剂单位一致。 3.溶解性等级的划分。 (1)溶解性等级的划分依据: 。(2)等级的划分。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10克110克0.011克AC的温度范围是 ; (4)Q点表示t2时在 克水中已溶解A物质 克,此时的溶液是A物质的 溶液。 第15课时1.7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三)学习目标1.巩固对溶解度的涵义的理解。2.理解溶解度计算的基本思路。3.学会对有关溶解度的简单计算。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在 一定的温度下,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 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单位是 克 。 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主要由 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决定,还与 温度 有关,与 溶质和溶剂的多少 无关。 3.M、N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见图137。现有两杯各盛20饱和M溶液和固体N溶液的烧杯,杯底各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M和固体N,现将两杯溶液升温到40,杯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B )A.溶液中M减少,N增加 B.杯底固体M减少,N增加C. 溶液中M、N均减少 D.溶液中M、N均增加 科学探究 一、探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与温度的定量关系 1.提出问题:温度与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定量关系怎样? 2,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大试管、玻璃棒、大烧杯、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硝酸钾、蒸馏水等。 (2)实验时注意: 为保持温度恒定,应该用水浴加热; 为便于计算,水可定量为10毫升(可看成10克); 加入KNO3粉末的质量应精确称量。 (3)为测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分别选择20、40、60等。 3.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可计算出硝酸钾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如果用S表示溶解度,m质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m剂表示溶液中溶剂质量,则有:S100克 二、根据溶解度的计算 1.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可知,要计算物质的溶解度,溶液一定要是 饱和 的。 2.由于在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和饱和溶液的质量比是确定的,因此溶解度跟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和溶液质量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定量关系:或3.根据上述关系式,可以进行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但计算时还应注意格式的规范化。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10时,将50克氯化铵溶于水,正好制成200克饱和溶液,求此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 解析 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可知:m质50克,m液200克 所以m剂m液m质200克50克150克根据公式可以计算:S100克100克=33.3克 答 略 例2 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求此温度下的40克水溶解多少克硝酸钾才能得到饱和溶液。 解析 20时,100克水可溶解硝酸钾31.6克,设20时4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x,那么: 100克:31.6克=40克:x x= =12.6克 答 略 例3 2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92克,现要配制此温度下的硝酸铵饱和溶液500克,需要硝酸铵和水各多少克? 解析 由溶解度定义可知,20时192克硝酸铵溶于100克水中,可得到292克硝酸铵饱和溶液。 设500克硝酸铵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铵质量为x,则 292克:192克500克:xx 329克 所以需要水的质量为500克329克171克 答 略 例4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现有20时100克氯化钠溶液,其中已溶解氯化钠20克,问此溶液是否饱和?如果不饱和,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使其成为20时的饱和溶液? 解析 从题中所给条件可知,20时100克氯化钠溶液中已溶解氯化钠20克,则含有溶剂水80克,设20时8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最多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x 则100克:36克80克:x, 解得x28.8克 所以可以判断原溶液为20时的不饱和溶液,要使其成为20时的饱和溶液,具体方法有: (1)加溶质氯化钠,则应再加氯化钠28.8克20克=8.8克; (2)蒸发溶剂,设应蒸发水的质量为y 则36克:100克20克:(80克y) 解得y24.4克 即应蒸发水24.4克,才能刚好成为20时的饱和溶液 答 略 课内练习 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回答下列问题: (1)60时,把30克硝酸钾加到50克水里,能得到 80 克硝酸钾的 不饱和 溶液; (2)60时,把30克硝酸钾加到20克水里,能得到 42 克硝酸钾的 饱和 溶液; (3)60时,84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有 40 克水和 44 克硝酸钾。 2.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克,5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 ( A ) A.1:2:3 B.2:3:1 C.3:2:1 D.1:3:2 3.将15.8克硝酸钾加到60克水中全部溶解,若在20时,恒温蒸发10克水后溶液恰好饱和,则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 解 设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x,则 x31.6克 课时小结重点和难点:学会溶解度的有关计算。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20时,将9克食盐溶于25克水中,刚好制得饱和溶液34克,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 B ) A.36 B.36克 C.26.5 D.26.5克 2.20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7,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C ) A.28.6克 B.28.6 C.40克 D.40 3.在20时,将某物质w克完全溶解,制成V毫升饱和溶液,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克厘米3,则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 B )A.克 B.克 C. 克 D.克 4.在20时,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溶解在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溶解度最大的是 ( D ) A.3克物质溶解在30克水里 B.100克溶液中含有溶质20克 C.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溶液 D.1.2克物质溶解在1.5克水里 5.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要配制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计算: (1)40克硝酸钾应溶解在多少克水中刚好饱和? (2)4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硝酸钾多少? (3)配制4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解 (1) x126.6克(2) y12.64克(3)设需硝酸钾的质量为z z9.6克需水40克9.6克30.4克 6.在2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4克,现有20时蔗糖溶液100克,其中已溶解蔗糖50克,问此溶液在20时是否饱和?若不饱和,应再加多少克蔗糖才能饱和?解 x=102克因为102克50克, 所以不饱和应再加蔗糖102克50克52克 深化提高 7.2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100克,要使其成为20的饱和溶液,可以恒温蒸发20克水或加入8克溶质,求20时A物质的溶解度。 解 本题可以思考第一种方法中恒温下蒸发20克水即剩下80克饱和溶液,第二种方法中加入的8克溶质溶解在第一份蒸发出来的水中刚好应该成为饱和溶液,这样易求解,易分析。设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x x40克第16课时1.7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四)学习目标 1.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涵义。 2.会进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表达式的变形。 3.初步进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4.懂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溶解度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定温度下的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称为 浓 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称为 稀 溶液。 2.浓溶液 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稀溶液 不一定 是饱和溶液。(填“一定”或“不一定”)在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 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3.要配制5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5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2.6克)。 (1)25克氯化钾应溶解在多少克水里? (2)在25克水里能溶解多少克氯化钾? (3)配制71.3克饱和溶液,需氯化钾和水各多少克?解 (1) x58.7克(2) y10.65克(3) z21.3克(氯化钾)需水50克 科学探究 一、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的意义 1.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中, 很多情况都需要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如:(1)我们人体胃中的胃酸过多或过少都会使人得胃病;(2)医院用的生理盐水、消毒用的酒精;(3)农业上施肥、配农药等。这些情况如果只知道溶液的浓稀是不够的,需要知道溶液浓稀的程度,即需要对溶液的组成进行定量具体的表示。 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 。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1.涵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 溶质 质量与 溶液 质量的比值。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只是一个比值, 没有 单位; (2)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小数或 百分数表示; (3)公式的变换形式:m质m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固体溶解度的比较。 (1)固体的溶解度是在 一定的温度下 ,100克溶剂中达到 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它有单位,单位是 克 。大小主要由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界 温度等条件有关,与溶质、溶剂的多少 无关 ,溶液一定要 饱和 。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在整个溶液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无单位,大小由溶质、溶剂的多少决定,与溶质、溶剂的性质 无关 ,与外界温度等条件 无关 ,溶液不一定 饱和 。 2.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P)与溶解度(S)的关系: P或S100克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现有40克食盐溶液,经蒸发得到食盐固体8克,求这一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题中已知溶质(食盐固体)的质量为8克,溶液(食盐溶液)的质量是40克,根据关系式可解: 溶质的质量分数0.2或20 答 略 例2 医院里配制生理盐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o.9的食盐溶液)100千克。求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 解 m质m液P100千克 0.9=0.9千克 m水m液m质100千克0.9千克99.1千克 答 略 例3 t时10克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蒸发5克水,保持温度不变,刚好能成为t时A的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求: (1)t时A物质的溶解度; (2)10克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 (1) S100克100克=60克 (2)m质m饱液P5克37.51.875克 所以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8.75 答 略 课内练习 1.(1)10克食盐溶于90克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2)将上述溶液倒出一半,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又是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