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重庆四十九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9分)1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正确的是( )a呼吸一次用时1sb身高160mc步行速度12m/sd1min心跳75次2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微米b毫米c厘米d米3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星光闪闪b心潮澎湃c鲜花怒放d一江春水向东流4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的飞行员在战斗中看到身旁似乎有一个“小虫”,用手抓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颗子弹是从对面的飞机上射来的b这颗子弹是从地面上射来的c这颗子弹相对于这架法国飞机是静止的d这颗子弹和这架法国飞机具有相同方向,相同大小的速度6下列有关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和错误是一个意思b误差就是读数时产生的错误c通过改进测量方法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7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8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c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9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100m,那么它前5s内的速度是( )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11小明利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4cm、2.3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cmb2.355cmc2.35cmd2.4cm1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b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c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d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无关13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_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_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取决于选取的_15“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里提到的“纳米”、“光年”都是_的单位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_(后两空均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16速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猎豹运动的速度可以高达40m/s,读作40米每秒,它表示猎豹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_米17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两运动员中,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_m/s,合_km/h18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所选的参照物是_19小明从南京坐汽车到上海,途中驾驶员告诉他,现在汽车离上海还有160km,这里他看到驾驶员方向盘后速度计的指针如图所示如果汽车一直以这样的速度行驶,小明在_h后能到达目的地20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南京旅游,在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是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_h21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_m三实验题(22.23.24题和3分,25题10分,共21分)22(1)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图1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物体长度为_cm(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23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24用刻度尺测木块长度,如图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bcd2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sac=9.00dm);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填“大”或“小”)这样可让小车运动速度较_,(填“快”或“慢”),有的同学在实验中使用了金属挡片,其目的是_(3)你觉得在实验中小车运动路程是长些好,还是短些好,答:_好原因是_(4)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_cmtbc=_s,vac=_cm/s(5)由实验可知,小车作_运动,小车速度越来越_(6)若测量小车路程时,错误地从小车的尾端开始测量,则测得小车的平均速度将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四计算题(注意计算题格式,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依据共21分)26下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时间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徐州到站时间09:5110:3311:45发车时间09:1509:5310:3511:50里程/km084300648(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时间是多少h?(2)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7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以20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大桥共用时间100s,求:(1)火车通过的路程(2)大桥的长度28小明早上上学时,开始时小明以1.2m/s的速度步行,10min后小明发现快迟到了,以5m/s的速度跑完最后的300m,恰好到达学校没有迟到求:(1)小明在10min内步行的路程是多少m?(2)小明在最后300m所用的时间多少s?(3)小明在整个上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多少m/s2015-2016学年重庆四十九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9分)1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正确的是( )a呼吸一次用时1sb身高160mc步行速度12m/sd1min心跳75次【考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1min呼吸在25次左右,呼吸一次的时间在3s左右此选项错误;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此选项错误;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2m/s左右此选项错误;d、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75次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2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微米b毫米c厘米d米【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对pm2.5含义的掌握作答【解答】解:环保学规定:pm2.5是空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m)的可吸入固体颗粒物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pm2.5的了解,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3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星光闪闪b心潮澎湃c鲜花怒放d一江春水向东流【考点】机械运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星光闪闪是由于大气层对光线发生了折射形成的,与机械运动无关,不符合题意;b、心潮澎湃是一种心理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c、鲜花怒放是花的形状发生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d、一江春水向东流,水相对于地面来讲位置发生了改变,是机械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的物体发生了物理位置的变化,解题要从概念入手4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萤火一号”与“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火卫一”探测器为参照物,它们这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以地球、太阳、火星为参照物,位置都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选b【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的飞行员在战斗中看到身旁似乎有一个“小虫”,用手抓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颗子弹是从对面的飞机上射来的b这颗子弹是从地面上射来的c这颗子弹相对于这架法国飞机是静止的d这颗子弹和这架法国飞机具有相同方向,相同大小的速度【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当两个运动的物体相对静止时,这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应该相同,这样它们之间的位置才能不发生变化【解答】解:子弹在飞行员身旁,飞行员能够用手抓住,说明子弹和飞行员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即二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满足这种情况的条件是子弹和飞机运动的方向相同,并且二者的速度也一样,即子弹相对于飞机来说是静止的故选cd【点评】该题考查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注意两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保持相对静止,这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都相同6下列有关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和错误是一个意思b误差就是读数时产生的错误c通过改进测量方法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正确做法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产生的原因:刻度尺的原因、由于人在估读时造成的误差等;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采用精密仪器测量等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解答】解:(1)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故ab错误;(2)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7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考点】速度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运动快慢的比较 【分析】计算出小李的速度后,全部统一单位,比较就行【解答】解:小王速度10m/s=36km/h小李速度小张速度36km/h所以三人速度相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运动快慢的比较,单位的换算8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c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频闪照片中暗含的物理信息是每相连的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可根据两点间距变化判断做的是什么运动【解答】解:a车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一直不变,故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车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越来越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频闪照片的原理和打点计时器一样,即每隔相同的时间打一个点,可直接同两点间距的变化判断做的是什么运动9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100m,那么它前5s内的速度是( )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v=求出其运动速度,因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值是不变的【解答】解:物体运动速度:v=10m/s,因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前5s内的速度也是10m/s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和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甲或乙为参照物,判断乙或甲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由图象知甲乙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知v甲=0.2m/s,乙的速度v乙=0.1m/s,v甲v乙,故a错误b、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1.2m0.6m=0.6m处,故b错误;cd、因为v甲v乙,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车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东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找出两物体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是解题的关键;应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与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当然,具体分析时应细心找准对应关系11小明利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4cm、2.3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cmb2.355cmc2.35cmd2.4cm【考点】长度的测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对于给出的数据,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注意在求平均值时,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相同【解答】解: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为:l=2.355cm2.36cm故选a【点评】在求取长度测量平均值时应注意:最后的结果除不尽时要四舍五入;最终结果仍保留与原测量值相同的位数,即分度值的下一位1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b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c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d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无关【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该物体在任何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解答】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定值,不随时间、路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大小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大小跟比值有关,跟路程无关,跟时间无关13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此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定义,即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v等于在这段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因此路程s=100m,所用时间t=12.5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8m/s,因此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小明在整个百米比赛中做到是变速直线运动,因此a、b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利用公式v=进行计算平均速度,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运动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取决于选取的参照物【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要解决此题,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此题关键是看人相对于火车和路旁的树木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解答】解: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与火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乘客是静止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乘客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乘客是运动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取决于选取的参照物故答案为:静止;运动;参照物【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5“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里提到的“纳米”、“光年”都是长度的单位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cm,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s(后两空均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专题】应用题【分析】(1)“纳米”、“光年”都是长度的单位,“纳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小的单位,往往用在微观世界中,而“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是常用在宇宙中的长度单位;(2)人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cm,即0.5m;(3)上体育课时跑100m所需时间一般在15s左右【解答】解:(1)“纳米”即nm,是长度单位中最小的单位,1nm=109m;“光年”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是常用在宇宙中的长度单位;(2)人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cm(即半米),即0.5m;(3)体育课时跑100m所需时间一般在15s左右,世界优秀的百米运动员的成绩在10s以内;故答案为:(1)长度;(2)cm;(3)s【点评】对物理上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较清晰的认识,另外将题目中涉及的长度和时间单位,联系生活实际即可解答16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猎豹运动的速度可以高达40m/s,读作40米每秒,它表示猎豹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40米【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可顺利解答【解答】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猎豹运动的速度是40m/s,表示猎豹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40米故答案为:运动快慢;40【点评】了解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是顺利解答的关键,属基本概念的考查,难度不大17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两运动员中,乙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通过的路程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10m/s,合36km/h【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甲乙两人运动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不同,据此比较快慢(2)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乙的速度,然后根据1m/s=3.6km/h进行单位换算【解答】解:(1)甲、乙两人运动时间相同,乙在甲前方,通过的路程大,所以速度快(2)乙的速度:v=10m/s=36km/h故答案为:(1)乙;通过的路程;(2)10;36【点评】此题考查了相同时间内,运动快慢的比较,以及速度的计算公式,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8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所选的参照物是帆船【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解答】解:以“帆船“为参照物,“青山”和“帆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青山”是运动的;故答案为:帆船【点评】该题通过古诗句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的选择和能量的转化,属于基础题19小明从南京坐汽车到上海,途中驾驶员告诉他,现在汽车离上海还有160km,这里他看到驾驶员方向盘后速度计的指针如图所示如果汽车一直以这样的速度行驶,小明在2h后能到达目的地【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所显示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v=就可求出所用的时间【解答】解:速度计显示的速度为80km/h;由v=得小明到达目的地的时间:t=2h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计的认识和对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常见的基础知识考题20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南京旅游,在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是在此路段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km/h,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2h【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交通标志牌“50”是限速的标志,速度不能超过50km/h;(2)已知速度和到北京的距离,根据公式v=可求所需时间【解答】解:(1)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在此路段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km/h;(2)标志牌“南京100km”表示从此标志牌到南京的路程为s=100km,v=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的时间:t=2h故答案为:在此路段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km/h;2【点评】本题考查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关键是明白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21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30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450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由题知,两辆汽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辆车同时、同向、异地出发,出发时相距300m;由图得出甲车在某一时间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车的速度;由图得出甲车追上乙车的时间,再行驶30s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相距【解答】解:由图得出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55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s甲=1650m,v甲=30m/s;由图得出行驶20s时甲车追上乙车,甲乙相遇后再经过30s,甲车行驶了1500m600m=900m,乙车行驶了1050m600m=450m,两车相距s=900m450m=450m故答案为:30;450【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会识图、能从st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三实验题(22.23.24题和3分,25题10分,共21分)22(1)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图1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长度为1.85cm(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是337.5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7.8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7.856.00cm=1.85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5min=3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330s+7.5s=337.5s故答案为:(1)1mm;1.85;(2)337.5s【点评】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23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在测量长度时,有时不能直接测量,需间接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类【解答】解: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需要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这几类特殊的测量方法需要掌握,一定要灵活处理24用刻度尺测木块长度,如图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bc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被测对象,0刻度线磨损的可任选一刻度线作为0刻度线;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解答】解: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使刻度尺有刻线的一边靠近被测物体,刻度尺必须放正与被测长度平行,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易错题,出错的地方是刻度尺的放置方法,习惯的放置方法是甲图所示,没有使刻度尺有刻线的一边靠近被测物体2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sac=9.00dm);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填“大”或“小”)这样可让小车运动速度较慢,(填“快”或“慢”),有的同学在实验中使用了金属挡片,其目的是阻止小车运动(3)你觉得在实验中小车运动路程是长些好,还是短些好,答:长些好原因是长些比短些更容易掌握时间(4)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5cmtbc=1s,vac=3.33cm/s(5)由实验可知,小车作加速直线运动,小车速度越来越大(6)若测量小车路程时,错误地从小车的尾端开始测量,则测得小车的平均速度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公式v=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2)(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4)从图中读出ab、ac的长,通过bc、ac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5)分别求出小车在上半段和下半段的速度,判断小车的运动状态;(6)根据v=,通过分析时间和路程的变化分析速度的变化【解答】解:(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测量的(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可让小车运动速度较慢,通过的时间更长实验中使用了金属挡片,其目的是阻止小车运动;(3)在实验中小车运动路程长些好,因为长些比短些更容易掌握时间;(4)由图可知,sab=5cm,sac=10cm,tbc=15:35:2315:35:22=1s,tac=15:35:2315:35:20=3s,vac=3.33cm/s(5)小车在上半段速度:v1=2.5cm/s,小车在下半段速度:v2=5cm/s,通过计算可知,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大(6)若测量小车路程时,错误地从小车的尾端开始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南通初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丹东生物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阳江公务员考试题目及答案
- 枝江生物地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 云南音乐中考试卷及答案
- 消防常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 油漆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 上海高二考试试题及答案
- 急救培训知识大全课件
- 消控室考试试题及答案
- 脚手架工安全技术交底(完整版)
- DB14-T 3095-2024 致密砂岩气开发排采水回注技术规范
- 接触网运行与检修 课件全套 薛艳红 第1-9章 电气化铁道概述-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
- 2024-2030年中国抗衰老产品和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 酒店实美学 课件全套 杨卉 第1-13章 酒店美学概述-酒店服务之美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
- 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 建筑用砂石料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中华护理学会成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团标解读
- 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