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长兴葡萄生产中遇到问题和对策.doc_第1页
2008年长兴葡萄生产中遇到问题和对策.doc_第2页
2008年长兴葡萄生产中遇到问题和对策.doc_第3页
2008年长兴葡萄生产中遇到问题和对策.doc_第4页
2008年长兴葡萄生产中遇到问题和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长兴葡萄生产中遇到问题和对策高福明一、避雨模式和露地葡萄缩果病问题发生区域:夹浦红旗村、雉城曹家桥村、龙山留下村等危害时间:6月5日前后,保温棚较早一点发生原因:葡萄园地下水位高,平时氮肥使用较多。叶大、叶组织柔软,叶片气孔关闭机能迟钝,碰到突然高温使葡萄叶片水分散发。地下水位高,地温高,养份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属生理性失水症状。我县已连续三年大面积发生了。采取对策:降低地下水位,控制使用氮肥,补施钙、硼肥。扩大保温葡萄面积,邀请专家进行专题培训。二、露地葡萄霜霉病侵果问题发生区域:雉城曹家桥、龙山西丰坝村、涧塘村、小浦高地村。危害时间:6月1日前后,发生整串掉青果。发病原因:在开花前后,碰到霜霉病病菌侵染,影响果柄正常生长。采取对策:1、在花前花后用二次预防霜霉病的药,冬季清园时应注意残枝病叶或蔬菜霜霉病叶,并带出葡萄园外。三、白腐病个别园发生,并感染枝条发生区域:龙山车渚村。发生原因:树体小,挂果多,目前我县感病机理不明确。采取对策:使用高浓度的三唑类杀菌剂加抗生素防治。加强病情测报工作,对我县白腐病进行跟踪监测。四、炭疽病引发的酸腐病问题发生区域:露地葡萄栽培都有,避雨模式裂果品种也较多。发生原因:没有转变老的防病观念,炭疽病治疗不及时,膨大后期灌水引起裂果等等。采取对策:交替使用三唑类杀菌剂,为保证葡萄食用安全,加进口歼灭进行果蝇杀灭。不提倡使用溴菌清、代森锰锌、退菌特等农药。五、新种户霜霉病感染,久治不愈的问题发生区域:新种植户,和平、虹星桥、夹浦、雉城欧亚种都有发生原因:氮肥过多,枝条过旺,嫩梢较多,喷药不周到,农药类型相同。采取对策:控制氮肥,增施有机肥,霜霉病发生后应细致周到喷药,每次治疗剂应交替使用,也一定要加好一点的保护剂。六、金龟子危害的问题发生区域:在洪桥、和平、雉城较多发生原因:靠近荒地、荒坡的葡萄园较多,现还不清楚虫害的来源。采取对策:采用农药防治,包含杂草上也要喷,人工捕捉,诱饵引诱杀灭,这个虫害应引起我县葡萄产业的重视。七、药害问题1、草甘膦药害问题这是个别现象,这二年禁用草甘膦后,相对危害少了。但一些老果园老果农还在使用,萌芽期使用对根部生长也有影响,前期葡萄长势较弱。2、新药药害问题这二年新农药的引进,对整个产业是一个防病技术的革命。但新农药的前期使用还是出现了很多药害问题,如:百泰、世高在花前低温下使用,药害较多。后期激素处理不当造成掉果。拉长剂,赤霉素在花前使用出现落花落果等等现象很多。采取措施:加强新药的试验使用。参照说明书、平时应对田间管理进行详细的记录,在下一年生产中可以借鉴使用。葡萄落花落果、花后果实黑点问题的调查报告与防控技术建议 今年很多地区的葡萄,尤其是种植的巨峰和巨峰系品种,落花落果严重,造成果穗形状不好、产量基础受到影响。我们收到咨询邮件20余个和咨询电话25个以上;在邮件中,许多朋友附加了症状照片。5月份,我们在田间也观察到一些情况,结合以前的经验和工作,现就有关情况进行总结。在巨峰系品种上,落花后的小果粒上出现小黑点;在保护地栽培的绿色品种:森田尼无核、奥古斯特、意大利亚、白牛奶等品种上出现小黑点;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的3位及团队成员,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开始进一步研究,现将分析结果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商榷。# U; A0 g2 f% + J4 u一、落花落果2 - 3 X3 E+ a* g2 # F(一)原因分析, u* L) I. E$ |根据作者的理解,落花落果有以下原因:2 B8 i7 I/ 7 n$ k# h3 b2 a. N1、授粉不良造成的落花落果* A e/ C2 9 x3 r+ r营养问题:缺硼造成的授粉不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造成的营养分配不良或授粉不良。极端天气:花期低温造成的授粉不良;花期雨水造成的授粉不良。管理问题:氮肥的过量使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时,没有及时采取修剪、调整等措施。2、病害造成的落花落果(1)病毒病造成的葡萄树势衰弱,是导致严重落花落果、果穗形状不整齐、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2)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白粉病,是花前花期造成花序、花序轴、花果等腐烂的重要原因。从这几年作者在田间观察或调查、室内病原分析的情况看,巨峰及巨峰系品种在大田以穗轴褐枯病为主 与灰霉病混合发生,个别以灰霉病为主 与穗轴褐枯病混合发生;保护地栽培、南方避雨栽培,以灰霉病为主 与白粉病或穗轴褐枯病混合发生;西部干旱区,遇到花序腐烂或脱落情况很少,但从采集到的标本看,以灰霉病为主。( |# K: K1 Z0 D, n* i3、其它黑痘病、蔓枯病、花期绿盲蝽严重危害等,都有造成严重落花落果的记录;但属于个别现象。(二)防止落花落果的措施# L& 9 / s4 C# b1、种植脱毒苗木是基础; j* B4 S) k5 V7 s1 S8 C2、栽培管理是关键硼肥的合理使用;容易落花落果的品种花前摘心;水肥调控等,都是关键性措施。当然,不同的品种,应采取对应性措施。这是栽培科学家的内容,在此不赘述。; A* ; G) T7 x f, M3、花前药剂的使用& l4 c+ s5 C- E m o花前是最重要的防治病害的时期。应根据栽培方式、地域不同、不同品种,明确造成落花落果的病害的种类,采取对应化合物和剂型。以下是几种情况的建议:& c6 o0 G& 3 _: X9 s& Q一般果园:50%多菌灵500倍或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8 m S, 6 T( i, Q避雨栽培或保护地栽培:以控制灰霉病为主,兼治杂菌。保护性杀菌剂+防治灰霉病药剂,比如50%保倍福美双1500倍+40%嘧霉胺800-1000倍保护地栽培的白色品种:以控制灰霉病、链格孢为主,兼治杂菌。50%保倍福美双1500倍+10%多氧霉素800-1000倍;或50%保倍福美双1500倍+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露地栽培的巨峰系品种:42%代森锰锌600-800倍+10%多氧霉素800-1000倍;或50%保倍福美双1500倍+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二、小黑点问题) _- W# B! A+ 2 n, q 2 Z1、露地栽培的巨峰或巨峰系品种谢花后在果粒上出现小黑点。小黑点在果皮外面,不进入果肉,随着小黑点的生长,形成粗皮,类似于牛皮癣,随着果实的生长粗皮脱落。如果小黑点比较小或果粒比较大的时期出现的小黑点,粗皮脱落后,还能形成光滑的果皮,但一般没有果粉;如果小黑点比较大或果粒比较小的时期出现的小黑点,有些果粒会出现裂果、种子外露等,没有裂果的果粒,成熟时虽然粗皮脱落,但果皮粗糙、没有果粉、容易裂果诱发酸腐病。原因:据资料介绍,是链格孢造成的。规范防控的试验园,没有此类现象。今年病虫害防控研究室采集标本检测,观察、分离、鉴定。欢迎、感谢大家提供标本。( t0 0 s; b2 G防治方法:花前、花后使用药剂。3 h6 t3 h* Z9 _5 2、绿色或品种上出现小黑点在幼果期至成熟前,果实的表面形成小黑点。小黑点很小,一般为圆形;不腐烂;不扩展;不进入果肉。成熟后小黑点依然存在,不腐烂,但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外在品质。# r4 D( J% C: 2 * u) g原因分析:有些专家说是缺素症;有些专家说是蓟马危害;有些专家说是药害。病虫害防控研究室认为是一种病害,由一种或多种病原菌造成。从国内外的资料看,小叶斑病(已经鉴定出3种以上病原菌)、链格孢,都能造成类似症状。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已开始采集标本观察、分离、鉴定。欢迎、感谢大家提供标本。防治方法:花后进行2-3次规范防治。50%保倍福美双1500倍、42%代森锰锌600-800倍等广谱、保护性杀菌剂为基础,结合1-2次内吸性药剂,比如10%多氧霉素800-1000倍;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 g0 8 Z6 $ d附:以上为作者提供的现有信息,我们正在对这些情况进行跟踪、实验,会及时向大家通报新的进展。/ X4 % R6 g | 8 y国家现代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