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县中学季期高一历史周测试题(三)(含解析)(1).doc_第1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季期高一历史周测试题(三)(含解析)(1).doc_第2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季期高一历史周测试题(三)(含解析)(1).doc_第3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季期高一历史周测试题(三)(含解析)(1).doc_第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季期高一历史周测试题(三)(含解析)(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4年春季期高一历史周测试题(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2.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等。这主要是因为a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3传统和民居虽为居住建筑,却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是a四合院 b“别墅” c“新村” d“公寓”4.“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名为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中国社会出现这种现象开始于a明末清初 b鸦片战争前 c鸦片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5.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c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 6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7.中国近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a男子流行中山装,女子则以旗袍为日常着装 b.京津地区出现欧化住宅c男子普遍留长辫,女子大多缠足 d中西餐并行于世8.1897年,中国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9.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看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10.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人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报刊等途径迅速了解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的国庆盛典。那么,国庆10周年时,人们不能通过哪种途径及时了解北京的国庆盛典 a看电视 b上互联网 c听广播 d看报刊11.2008年8月14日上午10点,待在家中的新加坡居民为及时掌握北京奥运会第一手资讯,并就某一项赛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好选择哪一媒介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互联网12.右图是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的妇女杂志。该杂志设有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和调查等栏目。该杂志大量发行对人们的影响有开阔视野关注国事减少文盲传播新知识a b c d13.“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的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行婚礼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选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d许小姐爱好很多,如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等14.下面是18951898年中国创办报刊的报刊总数和中国人自办报的比例对表中信息的正确表述有年份当年创刊总数中国人自办报刊总数所占百分比18957342.9%1898473985.9%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报业的主体维新变法推动了报业发展言论自由的局面已经出现报刊成为新思想传播的载体a b c d15.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作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地了解重大事件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16.19世纪后期,一位中国人从欧洲买回一种设备,他称之为“神镜”。后来,杭州有人利用这种设备做生意,招牌上写着“第二个我”。这种设备是a望远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电视机17.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了a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能促进其它文学艺术形式的推广c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18.2011年4月14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五国金砖会议在海南三亚市举行,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到开幕式应借助 参考消息 新华网 电影 电视新闻a b c d19.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助理陈梁认为“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也已经被网站、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破”这段话说明通讯手段发展的趋势是a数字化 b多元化 c网络化 d日常化20.2008年12月15、16日,央视新闻30分连续两天报道百度搜索的竞价排名黑幕,百度竞价排名被指过多地人工干涉搜索结果,引发垃圾信息,涉及恶意屏蔽,被指为“勒索营销”。这表明a信息技术逐渐失去活力 b网络信息要辨别使用c我们应该远离网络 d可以杜绝垃圾信息21. 清末民间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文化教育日渐衰落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 b c d22.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剧摄制于19世纪末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 23.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1904年在芜湖创办,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由于陈独秀不仅是该报的创办人,还是该报的主编兼主笔,他的思想无疑会对该报的宗旨和宣传内容产生重大影响。它的创办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开阔视野 关注国事 启迪民众 传播新知a b c d 24.“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是在a. 鸦片战争后 b. 辛亥革命后 c. 新中国建立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5.据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a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b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26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发展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d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271914年的一份中国报纸在一则告示中说道:“更有一般孤僻的人,自己觉着不肯趋时,他那里晓得孔子是时中的圣人。他若生在这个时候,也是要剪了辫子,同大家一样。”这则告示的直接目的是a劝导大家剪掉辫子b倡导移风易俗c批判儒家传统道德 d鼓吹反满革命28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正确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断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a b c d 29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在这里康有为提出应 a.剪辫易服 b.实行君主立宪 c.发展近代交通 d.采用机器生产302011年1月,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的“中国文化符号调查”结果公布,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项依次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而周杰伦、韩寒均排在200名之后,这一结果反映a中国传统典范及遗产深刻影响青年一代 b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c现代传媒带来的“追星”现象已不复存在 d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甚微二、非选择题(第31题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以来,年画除了传统题材外,有了新发展。中国民间造像史纲称,19世纪中后期,地主大户不断涌向新开辟的商埠,“发财还家”类年画大量出现。围绕女权的年画也逐渐增多,左图杨柳青年画中文字为:“中国有家眷的男子,大半受累的多。诸位知道这毛病在那里吗?并不是男子不能赚钱,一男子养着好几口,女子裹了两只小脚,诸事不能用力现在的形势,无论男女必须自食其力,方能自保。若是男女一样做活赚钱,还有不好过的吗?”材料二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三1909年大公报:“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吗”?材料四 这两天谁最红?小沈阳。“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迟毓凯这样认为。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能够自发营造社会效应的网民,他们借“造浪”实现自我社会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中国经济网综述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说明19世纪中后期年画题材的更新的社会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什么?报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12分)(3)材料三报道中使人“开眼界”的是什么?比听戏强得多”的表现是什么?(10分)(4)据材料四,指出当今大众传播的媒介有什么重大变化?小沈阳一夜走红的原因有哪些?(10分)2014年春季期高一历史周测答卷(三)班别: 姓名: 座号: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非选择题(第31题40分)26(1)(8分) (2)(12分) (3)(10分) (4)(10分) 2014年春季期高一历史周测答案(三)1.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清朝末年妇女的服饰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相继发生,对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答案:c2.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在当时的上海,许多商家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答案:b3.解析:“别墅”“新村”和“公寓”是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并且是富贵人家修建的。答案:a4.解析:注意题目的关键词“开始于”。鸦片战争后,西方的东西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社会才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答案:c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原因的探究能力。近代中国的开放首先在沿海地区,西方的思想、文化、生活习惯对沿海地区城市居民影响较大,西餐即代表了其中一个方面。答案:b6.解析:注意题干“民国时期”这一时间限制。“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反映了婚姻习俗虽已发生变化,但旧的婚姻礼仪仍居主导地位,这说明习俗变迁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材料并未反映出“旧式婚礼”“简便节约”的特点,而且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a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民国政府成立后,颁布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答案:c8.解析: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因此该现象与它无关。 答案:c9.解析:由1909年可排除a、d两项,由“亲历其境,亲眼看见一样”可确定该媒体为电影。答案:b10.解析: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时间为1959年10月1日,故当时人们无法通过上互联网这一途径及时了解国庆10周年庆典。答案:b11.解析互联网具有及时性、互动性、广泛性等特点,人们上网除了可以观看节目,还可以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答案:d12.解析20世纪初期这份由革命党人秋瑾创办的杂志,其主要宗旨不是为了减少文盲,而是要传播新知识,开阔人们的视野,引导人们关注国事。答案:b13.解析我国最早的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建于建国后,因此许小姐不可能看到上海本地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答案:d14.解析:本题以表格的形式提供有关我国报纸发展的相关数据信息,实质是考查同学们对该时期政治思想等历史背景的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在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下,言论自由的局面不可能形成。思维流程:答案:b15.解析:本题以京报的一个专门报道为题,考查了报刊的社会功能和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报刊的社会功能较多,可以传播时事新闻,可以进行舆论监督,也可以通达民情。本题中a项错在“声像俱备”,c、d两项中的社会功能在本题中得不到体现。答案:b16.解析:19世纪后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属于这一 时期的科技成果是照相机、电影放映机。同时根据“神镜”“第二个我”也可直接选择c项。答案:c1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目反映了电影对文学艺术的推动作用,b项符合题意。答案:b18.解析:本题考查主要信息媒介的特点。解题时注意题干要求“第一时间看到”,报纸一般不会刊载当天新闻;电视和网络都可以进行实时报道;电影时效性更差。答案:b1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结合材料内容,几种媒介相互具有彼此的特点,使文字、声音和图像通过多种媒介传播,即通讯手段具有多元化。答案:b20.解析:现代信息技术是具有生命活力的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需要网络技术的发展,故a、c两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不能体现题意。人们对待网络信息正确的态度应是辨别使用,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21.解析:本题选自2010年山东高考卷。清末民初成立了很多新式学堂,传授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出现了“大足板子毕业生”,比以前的“烂秀才”只会埋头攻读四书五经有较大进步,是文化教育的显著进步,排除第项。其它选项很容易从材料中分析。通过歌谣中“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反映当时山西人有抽洋烟的习惯和使用电话这种新式通讯工具,说明出当时山西的传统习俗收到了冲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变,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答案:d。22.解析:从题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