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二中第yi 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衡阳市二中第yi 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衡阳市二中第yi 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衡阳市二中第yi 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衡阳市二中第yi 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阳市二中高二科技班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 (20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防 怂()恿 怏怏() 气喘吁吁()B.剜()肉 蘸()酒 娇嗔() 一惊一咋()C.讥诮() 踹()水 蠕()动 颠沛()流离D.酒馔() 角隅() 埋()怨 车轮辗轧()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喝彩 通宵 惆怅 温馨 没精打彩B.庇祐 拮据 车篷 玷辱 唉声叹气C.佑护 览绳 磨蹭 吸吮 窸窸窣窣D.洗漱 祈祷 悸动 鞭苔 战战兢兢3.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各班的黑板报都办得形形色色,煞是好看。B.我随旅游团登上了泰山极顶,面对万顷云海,游目骋怀,真是心旷神怡。C.在生活中做人要正派,到处刺探他人隐私传播小道消息是极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D.上周的年级足球赛上,我们班踢了三班一个41,踢得他们心悦诚服,不得不服。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径就荒 金就砺则利 B、引壶觞以自酌 控蛮荆而引瓯越C、临帝子之长洲 下临无地 D、请息交以绝游 去以六月息者也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屈贾谊于长沙C、臣具以表闻 D、眄庭柯以怡颜7、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乐夫天命复奚疑A、复驾言兮焉求 B、田园将芜胡不归C、莫之夭阏者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8、下列“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鹏之徙于南冥也A、感吾生之行休 B、之二虫又何知C、悦亲戚之情话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9、下列“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以供养无主A、诸侯以惠爱为德 B、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D、谨拜表以闻10.下列骈偶句的读法,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龙光/射/牛斗之墟。 B.落霞与/孤鹜/齐飞。C.接/孟氏/之芳邻。 D.天柱高/而/北辰远。二、课内阅读 (4分,每题2分):阅读课文选段,回答1112题。话不絮烦,两个相别了。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11.对文中画线句的含义,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持续不断,风大,时间长 B.雪花之大,时间长,范围广C.雪花飞扬,风烈,范围广 D.持续不断,风雪交加,时间长12.对上文中风雪描写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渲染严酷的气氛 B.推动故事情节发展C.暗示一场危险正袭来 D.给人物的活动作了铺垫三、文言文阅读(18分。其中,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豫让论方本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日:“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侍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馀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覥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注】豫让,眷秋战国时晋国人,为晋卿智伯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前435)年,赵、韩、魏共灭智氏。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被捕,后伏剑自杀。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光百世,照耀简策 史册B眩世炫俗 眼花C声名烈烈 显赫D伯虽顽冥不灵 愚昧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盖尝因而论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B段规之事韩康 奈何取之尽锱铢 C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 胜败乃兵家常事15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B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C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D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1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豫让的评论,说明了真正的忠诚烈士应该具有政治预见性,敢于犯言直谏,防患于未然。而不能在祸患发生之后,凭血气之勇,沽名钓誉。 B作者虽然责备豫让不能事先进谏,尽臣子之道,不足以称为国土,但在篇末还是对豫让赞赏有加,认为他远远强于那些朝为仇敌暮为君臣的厚脸皮者。 C段规、任章、郄疵三人,没听说谁对他们待以国士,但他们都尽到了国土的忠心和责任。包括郄疵的进谏和忠告,其主君智伯固然没听,但就郄疵而言,大可问心无愧的。 D文章以“国士”作为全文立骨字眼,采用对比的手法对豫让进行了冷静深入的剖析,说理透辟,评论有分寸,抑扬得体。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3分)译文:_ (2)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3分) 译文:_ (3)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4分)译文:_ 四、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8分)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1)此诗是怎样写风的活动?(3分) (2)从此诗的整体上看,采用了什么写法?此诗寄托着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分) 19古诗文默写。(12分,每空1分)(1)三径就荒, 。携幼入室, 。(2) ,亦崎岖而经丘。(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4)潦水尽而寒潭清,_ (5)固知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6)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诗经卫风氓)(7)虽趣舍万殊,_,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_,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王羲之兰亭集序)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20分)母亲的中药铺甘典江(1)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2)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3)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4)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5)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6)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7)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8)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9)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文有删节)20. 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3分) 21. 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3分) 22. 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4分) 23.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24. 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六、语言表达(10分)2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词语。(3分)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植物体内。答 2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7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诚故信,无私故威。(张载集正蒙天道)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物理论)【注】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大车,拉货的牛车。小车,作战和乘人的马车。大车两辕,小车单辕,为套牛马,车辕要与前面一横木联接,而輗(n)、軏(yu)就是用作联接的类似销子的零件。此零件虽小,却不可缺,否则车无法被牛马拉着前行。(1)请简要概括上面三段文字中关于“信”的观点。(4分)答: (2)孔子以“輗、軏”喻“信”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3分)答: 六、作文 (60分)2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衡阳市二中高二科技班第一次月考语文答题卷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3分)译文:_ (2)(3分)译文:_ (3)(4分)译文:_ 18、(7分)(1)此诗是怎样写风的活动? (2)从此诗的整体上看,采用了什么写法?此诗寄托着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19古诗文默写。(12分,每空1分)(1) , 。(2) (3) , 。(4)_ _ _ (5) , 。(6) , (7) , 20(3分) 21(3分) 22(4分) 23(5分) 24. (5分) 25. (3分) 26. (7分)(1)(4分) (2)(3分) 衡阳市二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 A (B. 娇嗔C. 讥诮o D. 埋怨)2. B (A. 没精打采C. 缆绳D. 竞争)3. B (A. “形形色色”意为“各种各样”,在此不妥,应为“有声有色” “目不窥园”是形容埋头读书 D. “心悦诚服”与“不得不服”矛盾。)4D A缺少动词,应在群众前加“提高”;B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需要”;C句式杂糅,应将“选配了”改为“选配的”。5-10 A A B A B B 11. C (联系语境) 12.C18、解析:(1)要注意“驱烟”、“ 卷雾”、“ 起松声”等解题信息。(2)本文的写法是托物言志,要注意“风”中寄寓的情感。答案:(1)写风的活动,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她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2)此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风咏怀,抒写了诗人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19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躁不同及其所之既倦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0. 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3分) 解析:题目考查了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动作描写,整个“抓药”的细节只用了几个传神的动作就刻画出三个阿姨抓药的娴熟。答案示例: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21. 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3分) 解析:引发的联想或者是引用等等的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