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4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学习目标定位1.掌握必要的防震准备和避震措施。2.了解自救与互救的方法。3.了解防洪准备、洪水应急和洪水中的救助等知识。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1防震准备在地震危险区,通常以家庭为单元进行防震准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防震会是一种好办法,围绕家庭的防震、避震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对策,使全家每一个成员都树立起防震意识,清楚震时逃生的途径,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方法。2避震(1)人们从感到晃动到意识地震发生需要35秒,然后以最快速度躲避的时间只有79秒。(2)方法室内:平房或一楼,可逃到安全空地;其他情况,就地躲避。室外:尽量到开阔空地躲避,要远离高层建筑、墙壁和桥梁等,注意保护好头部。3震后自救与互救(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2)保护好呼吸系统,减少体力消耗。(3)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思维活动1在学校如何避震?答案(1)正在上课时,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3)不要回到教室去。(4)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5)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1防洪准备(1)关注汛期的天气预报。(2)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3)准备逃生物资。2洪水应急(1)若能逃脱,应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2)若不能逃脱,应借助木制家具、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3洪水中的救助(1)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常见方式有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2)抢救溺水人员: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思维活动2若发现有人落水后,自己不会游泳,该怎么办?答案抛救生圈、救生衣、划船等,或是大声呼救。探究点一在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探究活动根据下列各图中反映的正确的避震方法,分别总结在室内或室外避震的共性。答案室内避震的共性是“伏而待定”,迅速躲避到一个相对牢固的桌椅下或三角空间处,蹲或趴下,护住头部。室外避震的共性是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反思归纳地震灾害的防避位置正确的避震方法注意事项室内避震室内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来得及应充分利用10多秒的时间,跑到室外的空旷区能跑则跑,要掌握时机,但不能乱跑来不及最好的选择就是镇静地就地躲避,躲避要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室内应蹲、坐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这样的地方容易形成三角空间,利于避震不能乱跑,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单元楼房内厕所和厨房承重墙性能较好,是比较安全的地方家中用被子、枕头等柔性物体护住头部,用衣服、手帕等捂住口鼻,如有可能,迅速关闭家中的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能跑则跑,要掌握时机,但不能乱跑车站、商店等公共场所保持镇静,就地躲避切忌拥向出口,以避免踩伤、挤伤室外避震迅速向地形开阔的地方转移,寻找上风向并靠近水源的地方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狭窄巷道、围墙,尽量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烟囱;山区的居民还应注意山崩、滚石、滑坡、泥石流的威胁迁移应用1有关室内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内“伏而待定”避震法只适用于城市,不适用于农村b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c门、窗边、阳台、厕所、走廊都属于死亡线,应该避开d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答案d解析室内“伏而待定”避震法既适用于城市,又适用于农村;避震时应选择室内空间小的房间躲避,因此厕所是避震比较安全的场所。探究点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3年7月5日至7日湖北武汉遭遇今年最强持续降雨过程,城区主干道不少路段大面积积水,雨水漫入临街、店铺与民房,大量车辆在水中熄火抛锚,导致全城“大堵车”。截至7日16时,强降雨天气过程已造成湖北9市29县18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人,紧急安置转移11.4万人,国家减灾委,民政部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开展救灾工作。(1)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防洪准备包括哪些方面?(2)遭遇突发性洪水,应怎样逃生?(3)遇到溺水者,应如何将溺水者救上岸?答案(1)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防洪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2)遭遇突发性洪水,应尽量逃往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物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3)可以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者划船、游泳去救人。反思归纳地震与洪水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比较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而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相关,因此具有可预报性,通常在水灾之前能把人、牲畜、财物转移到安全地带。地震的救助主要是在震后进行的,并且以自救为重点,因为地震的发生是瞬间的,只有先救己才能救别人;而洪水的救助主要是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的,并以互救为重点,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迁移应用2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3)题。(1)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训练爬高能力预备钢制家具听汛期天气预报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学会游泳学会救生演习的知识a bc d(2)下列洪水应急方法错误的是()a爬上大树 b爬到电线杆上c抓住木板等漂浮物 d尽量跑到高坡上(3)下列洪水互救方法不正确的是()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b对溺水人员进行人工呼吸c划船、游泳去救人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答案(1)b(2)b(3)d解析钢制家具易沉入水中,不适宜防洪;爬到电线杆上,可能导致触电;对落水人员应及时救治。据媒体介绍,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 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数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据此完成14题。1桑枣中学的师生在地震发生时无一伤亡,成功避险,关键之一是充分利用了逃生时间。地震防灾中,有一个名词叫“黄金12秒”,具体指 ()a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b纵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c人在地震中从意识到灾害到躲避所用的最短时间d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到地震的时间2下列室内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a b c d3有关室外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迅速下车躲避b桥梁一般比较坚固,可以躲到桥底下c在百货商场,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躲避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选择作躲避场所4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a不停地大声呼救b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c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d不停地祷告答案1.c2.d3.c4.c解析第1题,地震来临时,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到地震发生需要35秒,然后以最快速度躲避的时间也只有79秒,这个时间被称为“黄金12秒”。第2题,地震来临时,不同地点应选择不同的避震方式:在家里、教室里,如果不能立刻出去,应选择牢固的遮挡物,“伏而待定”;在人数多的影剧院,不能盲目外出,以防踩踏,应躲在椅下;应选择物体结实、有支撑的、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的地方。第3题,在室外行驶的汽车上应等地震过后再下车,应避开高大的建筑物,不应躲在桥下。第4题,不停大声呼救,会导致体力的大量消耗;睡觉可能错过营救机会。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图反映的是_救助措施,其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一方面是_,另一方面是_。(2)按图示内容完成下表。图所属救助过程具体方法abc(3)同地震的救助相比,洪水中的救助,主要是在_进行,其中_更为重要。答案(1)洪水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如何抢救溺水人员(2)图所属救助过程具体方法a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向落水者抛救生圈b如何抢救溺水人员科学控水c如何抢救溺水人员拉直喉管做人工呼吸(3)洪水发生过程中互救解析从图中的信息提示可以看出,此图反映的是洪水救助措施,此措施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二是如何抢救溺水人员。其中a图展示的是向落水者抛救生圈,救人上岸,b图和c图展示的分别是科学控水和人工呼吸,抢救溺水人员。基础过关当地时间2010年3月2日,在智利强震发生整整三天后,救援人员在重灾区康塞普西翁市一座倒塌的大楼废墟中一次救出79名幸存者。据此完成12题。1被埋三天后能够生还关键是有正确的自救措施。下列关于地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2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先救近,后救远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先救“生”,后救“人”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a bc d答案1.b2.c解析第1题,被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第2题,灾后互救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医务人员、青壮年;先救“生”,后救“人”。3对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灾情大小,特别是对人员伤亡多少有决定性作用的是()a有无防洪准备b有无正确的洪水应急方案c有无准确的洪水预报d有无正确的救助方法答案a解析有无防洪准备,对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灾情大小,特别是对人员伤亡多少有决定性作用。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据此完成45题。4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 ()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排去呛入体内的水救上船或陆地送医院抢救a bc d5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a抱紧电杆b躲在巨石之下c尽量逃向高处、大树、山丘和高坡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答案4.d5.c解析抢救溺水者首先要把其救到岸上,清除口、鼻内异物才有利于排水,紧急救助之后再送到医院。抱紧电杆易被电击,躲在巨石之下可能会遭岩石倾覆砸伤,洪水汹涌时危险太大,游泳难度系数高。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洪水、滑坡和泥石流、地震都是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在遇到这些灾害时,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才能在灾害中获得生的希望。材料二(1)材料二所示的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_(填名称),属于气象灾害的是_(填名称)。(2)材料二中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_,原因分别是什么?(3)下列关于洪水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室内进水前,要及时切断电源b洪灾时中小学生应以抗灾为主,积极参加抢险活动c洪水围困时,可用手电筒、哨子、旗帜等发出求救信号d在旅游景区遭遇洪水时,要沿山谷中的旅游线路撤离(4)下列关于避震的做法正确的是(多选)()a若在商场、超市内,要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出去b若在家中,要迅速转移到管道较多的房间c若在空间较大、人口拥挤的区域,可就地蹲下d若在空间较小的地方,尽量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等e若在公交车上,要迅速下车f若在室外,要躲避高大建筑物答案(1)泥石流、山崩、地震水灾(2)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会被掩埋,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3)ac(4)bcdf解析本题借助图示,考查在不同灾害来临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具体分析如下:灾害正确逃生方法位置方法泥石流在山区往高处逃,避开山谷洪水被洪水围困室内进水前,切断电源,巧借身边物品发求救信号地震家中躲到厨房、浴室、厕所等管道较多的房间,避开玻璃门窗、橱窗等空间较大,人口拥挤的场合就地择物躲藏,切忌夺路乱逃在车上不可迅速下车室外空旷地带避开高大建筑物火灾浓烟处贴近地面能力提升冀东地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完成78题。7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c处地势陡峻,林木茂密;且c处位于背阴坡,蒸发量较小,水分条件较好。8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处等高线稀疏,地形比b、c两处平坦开阔,方便学生宿营且安全,d在山顶,取水不便,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910题。9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10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答案9.c10.b解析第9题,答案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第10题,临时建筑物的牢固程度和安全性差,不适合避险。d项中的做法是合理的,因为台风系统中的旋涡风雨区在台风中心(台风眼)的外围,其危害和破坏性最大。11读图判断下列防雷电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答案d解析雷电天气时,在野外游泳、划船;站在大树或高压线下都容易触电,在室内靠近门窗看书容易被雷击。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2年5月10日,近日湖南连续遭受强对流天气袭击,从5月8日到5月10日早晨,湖南省气象台连续拉响55个气象预警,湖南369个乡镇降暴雨,湘中西部地区出现暴雨洪涝。湖南逾12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8.63亿元人民币。材料二洪水应急图(1)根据图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描述突发洪水时,如何获得逃生机会。(2)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因此具有_性。(3)同地震的救助相比,洪水中的救助主要是在_进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_。答案(1)尽量逃向高处,如不能逃脱,则要借助漂浮物脱身。(2)可预报(3)洪水发生过程中互救解析根据图上信息,能够发现当洪水来临时,要逃向房顶、树上、山丘和高坡等高处地带,如不能逃脱,则要依靠水中漂浮的木制家具或树木脱身。洪水水位上涨与降雨量多有关,气象灾害具有可预报性。洪水灾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在灾害发生过程中救助,以互救为主。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新西兰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第二大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