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单元综合检测(A)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单元综合检测(A)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单元综合检测(A)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单元综合检测(A)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4页
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单元综合检测(A)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a)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据此回答12题。1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a灾害种类多但灾次较少 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 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2下列自然灾害种类对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是()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火灾寒潮泥石流a b c d3虽然高寒的高原与高山地区和荒漠与半荒漠地区人类活动相对微弱,但造成的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原因是这些地区()a受到其他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 b生态环境脆弱c地质灾害频繁 d大量开采矿产产生的环境问题多4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5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是()a暴雨洪水 b融雪洪水 c冰凌洪水 d其他洪水读图甲和乙图,完成67题。62008年,造成安徽省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旱灾 b雪灾 c台风 d洪涝72008年底2009年初,安徽省可能出现的突出自然灾害有()a洪涝 b雪灾 c台风 d旱灾8下列形成洪涝灾害原因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气候异常热浪袭击洪涝灾害b上游植被破坏中下游泥沙淤积河流排水顺畅c围湖造田湖泊淤积湖泊调节径流功能下降d地形抬升地形雨丰富河流排水不畅92008年11月份,河南省豫北和中西部及驻马店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为880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60千公顷,受灾人口110 073人,有13万人、2万多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形成河南省此次旱灾的主要原因是()a热带气旋降水比往年少 b副高控制时间较长c水资源污染严重 d冬季风通道,蒸发强烈10造成川滇地区滑坡和泥石流多的人为原因是()a夏季暴雨集中,山体植被少 b人类滥砍乱伐山区林木,不合理采矿c山体地质构造不稳定 d没有建立灾情预警系统11下列关于我国干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年之内,旱涝在时间上交替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上游及珠江流域b“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是长江地区的农谚c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d在干旱多发地区,应选择耐旱农作物读“自然灾害与中国奶牛业发展示意图”,完成1213题。12关于草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原雪灾、火灾直接损毁草场资源,对奶牛业的发展没有影响b草原水灾、旱灾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对草场资源没有影响c草原鼠害、虫害通过破坏草场资源,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d草原病害、酸雨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13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过度放牧,使奶牛数量增多,促进奶牛业发展乱采、乱挖,导致鼠害猖獗,制约奶牛业的发展奶牛业的过度发展,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对草原的破坏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因素有草原灾害、社会化程度、奶牛品质等a b c d14我国东部最强烈的地震带与成因组合,正确的是()a台湾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燕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秦岭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天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15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受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是()有众多港口有众多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沿岸为泥质沙滩人口密集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海防林密集a b c d16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洪涝灾害多发的直接原因是()a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 b地形平坦,地势低,水流慢c植被破坏,覆盖少,调节差 d河流众多,水面窄,河床浅右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读图完成1720题。17图中出现低温区域的成因主要是()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b地势高c夏季风不受影响 d太阳辐射少18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c受海洋影响明显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19既能受暴雨、洪涝影响,又能受到风沙、春旱影响的地区是()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20华北平原暴雨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全年降水多 b降水集中、洼地积水 c人口稠密 d经济发达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 案二、综合题(共50分)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12分)图示区域地处长江中游,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见右图)。同时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区,经常发生暴雨、大风、冰雹、寒潮、连阴雨、高温等原生气象灾害和洪涝、干旱等次生气象灾害。该地区为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一是发展避灾农业,建立能够避开不利气候因素影响的农业生产结构和耕作制度;二是发展生态农业,尽量利用生物能资源及食物链关系发展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外来有毒有害物质对农产品及生态环境的危害。(1)简述避灾农业和生态农业特征的异同。(2)湖北每年都发生冰雹灾害,其发生频率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增大,简述原因。(3)a河段夏季洪涝频发,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22读右图回答问题。(14分)(1)图中、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2)2007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的特点和南方地区_的特点。(3)分析淮河流域内旱灾频繁的原因。(4)淮河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建议?(5)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湖”,成为淮河防洪的重要地段之一。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植树”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23下面是“三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上面三种地质灾害中属于泥石流的是_。(2)这三种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是什么?(3)分析三种地质灾害的共同成因。(4)右图是某地发生地质灾害后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图内所示区域发生了什么地质灾害?与上面哪一幅图发生的地质灾害最相似?为什么?2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上图中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什么?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有何突出特点?(2)上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是哪一种?(3)2009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 523.7亿元。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严重国家之一的原因。答案解析1d2.b上述材料分析题属于记忆性题目,掌握好课本知识点就能迎刃而解。3b高寒的高原与高山地区和荒漠半荒漠地区因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如果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既使是很微弱的影响,也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况,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4d主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震发生时其释放能量的大小与震级有关,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增加30倍左右。地震、火山喷发主要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处。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除自然因素外,还与人类的某些活动,如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5a结合我国地形和季风气候特点可得出答案。由于我国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集中在夏秋,加上台风的影响,我国的洪水灾害主要为暴雨洪水。6b7.d第6题,根据图甲中各灾害所占直接经济损失的比重可知雪灾为正确选项。第7题,2008年底,安徽省气温高于多年当月气温的距平值,而降水远小于多年当月降水距平值,所以蒸发旺盛,很可能逐渐演变形成严重的旱灾。8c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一个因果关系。热浪长时间的出现是气候异常的表现,但不一定形成洪涝灾害。上游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升,造成河流排水不畅,而不是更加顺畅了。围湖造田,也造成水土流失,致使湖泊淤积,湖泊蓄洪功能下降,调节河流径流功能下降,可能形成洪涝灾害。地形抬升,不一定地形雨丰富,还要看是迎风坡还是背风坡,并且与河流排水顺畅与否也无直接关系。9d此次河南省干旱发生于冬季,主要与强冷高压中心有关,处于冬季风通道,降水少而蒸发强烈。10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地表结构遭到破坏,而导致滑坡、泥石流多发。a、c选项是滑坡、泥石流发生的自然原因。d项不属于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原因。11a东部季风区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为旱涝在时间上交替较多的地区,很容易出现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我国的旱灾区主要分布在常年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的广大季风区,a项中应为长江中下游。12c由图中内容可知,草原雪灾、火灾、水灾、旱灾、鼠灾、虫害、病害、酸雨都可直接损毁草场资源,从而对奶牛业的发展产生影响。13c图中显示,过度放牧,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对草原的破坏,最终会导致奶牛数量的减少;乱采、乱挖,导致草场资源的破坏,不会造成鼠害猖獗。14a解答该题要先搞清我国东部地区地震带和西部地区地震带,a、b、c三个选项是我国东部地震带,其中a项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的最前沿,所以地震最强烈。15d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主要从社会经济条件来分析,我国东部海岸地带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众多港口,这是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原因;海防林密集有利于减轻风暴潮的危害。16a解答本题首先搞清楚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然后分析洪涝多发的原因。气候异常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该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最直接的原因。17b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其原因是地势高,大气稀薄,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弱,大气的保温作用也较弱。18c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而夏季风给东部地区带来大量降水的同时调节了该地区气温,等温线走向基本与海岸线平行。19c华北平原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发生春旱,加上大风天气多,易形成风沙天气。20b夏季暴雨集中,加上地势低平,洼地较多,易出现洪涝灾害。21(1)相同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不同点:避灾农业主要是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和耕作制度,避开不利气候因素;生态农业主要是调整农业类型,保护生态环境。(2)海拔增高,气流上升幅度增大,降温迅速。(3)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变率大;上游来水量大;河流泥沙含量大,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河道弯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解析农业是自然灾害中最大的受灾体,图中的地区冰雹的形成和气流的运动和气温的分布有关,洪涝则与降水、地形、河道有关,这两种自然灾害和旱灾是我国农业基地重点防范的灾害类型。22(1)黄河长江北岸支流长而多,南岸支流短而少。(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暴雨历时长,强度大(3)自然原因:春季锋面雨带没有到达,往往形成“春旱”;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伏旱”严重;有些年份,当夏季风过强时,锋面雨带迅速北移,淮河流域降水偏少。人为原因:淮河流域垦殖指数高,农田面积大,农业用水量大;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差。(4)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5)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有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其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一般较大,以湖泊水、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一般较小。淮河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常形成洪涝灾害。“退田还湖”、“封山育林”可以利用湖泊的蓄水功能和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减少雨水补给的比例,增加淮河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的比例,从而减小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利于防洪。23(1)b(2)暴雨或地震。(3)成因:山坡较陡;缺乏植被保护。(4)滑坡。a。滑坡多发生在地势陡峭处;发生滑坡后,地形等高线相对平行;滑坡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在等高线图上表现出密集区与稀疏区相间分布。解析第(1)题,利用图中所展示的地质灾害的特点,即可判断出a为滑坡,b为泥石流,c为崩塌。第(2)题,这三种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都与暴雨或地震有关。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灾害的发生都与地形较陡、植被较少等因素有关。第(4)题,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特点与三幅示意图相对比,即可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