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状物散文情感把握的策略人们常说,“文以情生,情以事发”、“无情不成文”。语文课本中的作品总是直接或间接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其实是接受作者传情的过程,是一段以自己的感情去领会体察,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情感历程。状物散文兼具语言美与托物言志的特质,阅读教学中,把握好这两个方面,也就把握住了这类体裁文章的情感,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一、整体感知,为文本把脉, 确立情感基调。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因为状物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所以理清文路有助于领会作者的立意。应教给学生整体阅读法,让他们抓住文章线索,并顺着线索层层领会。如教学莫高窟时,首先应引导学生为文本整体把脉,理解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写作顺序是什么,理清脉络,弄清这篇文章是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它是历史与艺术的双重咏叹,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文本最后一句话“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开头相呼应,由此让学生头脑中清晰地留下一个整体、概括的莫高窟形象, 油然而生出对中国古代艺术和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确立了学习此文的情感基调。 二、品词析句,感受语言美,体会作者情感。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集中体现了散文语言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范希文对床夜语),景物呈现于作家眼中,经过艺术化的选择提炼,再用文字描写出来,不能不带上作者的主观感受。文章不是无情物,行文中一定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比如词语的色彩(褒义词或贬义词的使用),往往表现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词语是语言的基础,而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表达。品词析句是教学重要手段,可以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体会作者情感。品味语言,首先要品味修辞手法的运用。莫高窟的作者采用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了两千多尊彩塑鲜明的个性,各异的神态和莫高窟壁画的灿烂辉煌,连串丰富词语描写,静物动态的写法,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给了读者无限联想与想象的空间。教师应该“咬”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如文中多次运用排比句“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 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等等无不透露出作者对古代艺术的赞叹与对劳动人民智慧结晶赞美,在此,和学生一起反复赏读这些词句,借助富有灵性的文字展开想象,来品味语言美,让自己进入到文章中的意境中去,便能透过文本,把握文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一种情感,一种思想。另外,状物散文的目的是为了托物言志,也常常使用拟人句、比喻句。如课文花潮中,“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显示着自己的喜悦心情。”作者在这里已经赋予海棠花以人的动作、神态,他已将树和花人格化了。“炫耀”“喜悦”“鼎盛时代”和“喜悦心情”形象地表现了海棠花生命力之旺盛。 “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的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作者把花的动态比作潮水,比作大海上的波浪,可见海棠树之多,海棠花之美。教学这两个比喻句,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作者将什么比作什么,然后着重体会为什么“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作者这里要表现的是生命力很强的海棠花蕴涵着勃勃生机,是作者对生命魅力的感悟。品味语言,就是要重点品味那些能一字传神的词句,品味这些词句对描摹景物,传情达意的表达效果。三、展开想象,与文本对话,身临其境悟情。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写道:“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境”便指“意境”。“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主观情思,“境”是作者寄托情感的客观的景、物、 事。因此,“意境”是作者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或自然环境的结合,是行神合一的艺术境界。把握“意境”美,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凭借联想和想象,与文本进行对话,进入作者创作的意境中去,情由境生,让学生由境察情,产生共鸣。如在教学秦兵马俑这篇状物类散文,教学伊始,就播放反映秦兵马俑壮观景象的录像让学生观看。当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映入学生眼帘以及雄浑的音乐回荡在学生耳际的时候,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冲击使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了亲近感。课未始,情已生。再如教学莫高窟中“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这句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前面对彩塑学习的基础上,当一当游客来赞一赞看到的这些彩塑,激发起学生和作者同样强烈的赞叹之情。在学习“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时,教师可借助彩图,发挥学生的想象,使飞天的轻盈、飘逸以及教强的动感视觉透过语言文字如在眼前,学生借助文本得以和伟大的艺术瑰宝如此近距离地接近,真情使然。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有意识地走到散文中去,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想象、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感情流程和作者的思想融合在一起,以体察作者的情感,探明散文的内在精髓。四、抓住重点,找中心句,反复体验中提升情感状物散文中有些重点句子具有言外之意,含而不露,留给我们想象的余地。如白杨一文中“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这一句话,表面上看是说爸爸在表白自己的意愿、志向,实际上这里爸爸的“心”应指自己像白杨一样,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同时希望自己的孩子们长大后也像白杨一样,在边疆安居乐业,也就是希望边疆建设事业后继有人。对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时务必引导学生一步步品析、体会,反复体验提升情感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再如莫高窟最后的总结句“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教师可紧扣这句话,抓住重点词“艺术宝库”、“智慧的结晶”,与第二、三段对彩塑、壁画精彩描绘的语句结合,反复诵读,使情感的体验层层提升。五、感情阅读,品出情理,升华积淀情感。感情朗读就是通过读出词语和句子的声音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因为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把储存信息的文字符号载体变成带有朗读者情感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往往会还原出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意,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感染。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把情感通过各种不同的声音表达出来,读书声音的高低、强弱、轻重、缓急,节奏的快慢,也就是语速语调和节奏感的问题。还可以结合态势语言运用,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品出情理,升华积淀情感。就这样,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的脉络,揣摩其抒情的技巧,体味其情感色彩,准确掌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态度。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咀嚼出情感的汁液。在此过程中,多方面调动学生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参与教学中来,进行语言的实践,使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是对所学内容简单重复的过程,而是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活泼的情感互动过程。写景状物文章的特点:首先,写景状物散文中的“景”“物”是主角,是情感表达的具体实在的载体。比如,五年级下册的草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情景交融,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其次,表达方式上以描写为主,辅以议论、抒情、记叙等手法。比如,五年级上册的珍珠鸟就主要运用了记叙,抒情的手法。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课文前半部分写了两件事,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诚的、无微不至的爱。第一件事,是为刚来家的小鸟,精心布置了一个幽静的居室。第二件事,是珍珠鸟做爸爸妈妈妈,作者决不去惊扰它们。课文后半部分,生动地继续了小珍珠鸟与作者之间逐渐挨近,直至熟睡在他的肩头,对作者真诚信赖的变化过程。小鸟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这种人鸟之间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作者,由此作者很有感慨,抒情: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再次,抓住和突出景物的特征,写出主题独特真诚的感觉和情怀。比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作者文章一开头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但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紧紧抓住一点:“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朵脊梁。”“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继而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哲理。最后,情感在显与隐之间,曲折含蓄地传达。写景状物类散文的景、物虽是主角,但其景其物所蕴含的灵气、情意是作者赋予的,而文贵含蓄,这种情感的表达要含而不露。以五年级下册白杨为例,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达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教学策略:一、整体感知,把握情感。教师不要先入为主,作提示,贴标签,越俎代庖,把文章讲析得支离破碎;应把文章原原本本的交给学生,让他自己去读、去体验、去感悟,力求对文本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整体的”感知,对文章思想感情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感知、把握的准不准呢?这时教师再介入,指导引领学生从文本中查寻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发展变化等,从而对文章情感做出比较准确的定位。整体感悟的方法有三:首先,作者的语言形成过程,就是作者的情感表露过程,文章的言与意是水乳交融的,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通过阅读文章语言,初步感受其内容。其次,是将自己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与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世界,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情感态度,避免千篇一律的肢解分析与千人一面的阅读结果。再次,文章的语言具备了使读者进行整体认读和理解的优势。我们应该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从整合出发到整合终结。二、反复朗读,欣赏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集中体现了散文语言之美, “赏析美景”可以通过品味语言进行,“体会美情”也可以通过品味语言来进行。如果在散文阅读中罔顾对语言认知、品味的必要性,直接攀登形而上的“空中楼阁”,只能是茫茫然、昏昏然,1、品味语言,品味词语的表现力。“以一字为工,自然灵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有时,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的使用,就能让景物变得鲜明生动。品味语言,要重点品味那些能一字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品味这些词对描摹景物,传情达意的表达效果。比如以桂花雨为例,“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一个“浸”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2、品味语言,品味修辞手法的运用。写景状物中,作者多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来加强景物的形象性,让读者留下鲜明具体的印象。如草原这一课的句子:“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回味”意思是细细地回忆,品味。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三、细读文章,初步了解描写顺序,抓住事物特点。刘勰说:“灼灼状桃李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写景状物,只有随物附形,神貌皆肖,才能栩栩如生,真切感人,从而激发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再创造,然后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个中妙诀,关键是能抓住景物的特征,用生动的笔墨表现出它们的深刻内涵。我们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细致地分析写作的角度,可以更好地感受写景状物的层次之美,获得更加丰富的心灵感受。以与象共舞为例,与象共舞是按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第一自然段概述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第2-5自然段分别展开叙述。并且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的主要意思的中心句,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方式。如,“象是泰国的国宝”,“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在泰国,大象用它们的行动证实了这种说法”,“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文章也紧紧抓住了大象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性格、聪明、善于表演等方面的特点。1.找“要素”。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2.理顺序。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理工学院《数控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网店运营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中国通信服务湖南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浙江温州瑞安市瓯飞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圆形小猪创意美术课件
- 挥手怀念我的父亲
- 点亮创业之星-掌握市场策略遵循法律规定
- 迎接未来-固体饮料制造年终总结-固体饮料发布会
- 家装设计方案讲解要点
- 房产领域年度峰会
- 博物馆学概论:第十讲 数字博物馆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课件
- 体育科研方法试卷试题答案
- 客户退货处理流程图
-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反事故措施(试行)》实施细则
- 中国民主同盟入盟申请表(样表)
- 毕业设计(论文)-轴向柱塞泵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 公安机关通用告知书模板
- 山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命题要求
- 年贴现值系数表
- 《呼吸机的使用管理》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