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ppt_第1页
第六章 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ppt_第2页
第六章 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ppt_第3页
第六章 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ppt_第4页
第六章 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均衡 第一节开放经济的基本知识 一 开放程度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所谓开放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与国际市场相联系 不仅要受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影响 而且也要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状态 1 开放程度的衡量进口 GDP 进出口 GDP 贸易依存度 2 影响开放程度的因素经济发达程度 自然资源的赋予情况 经济结构的特征 历史文化传统 政治与经济政策 3 开放程度对经济的影响溢出效应 Spillovereffect 回波效应 Backwasheffect 二 国际收支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 如一年 一季 一月 所有由于对外政治 经济 文化活动和对外债权债务结算而引起的货币收支综合情况 就是通常所称的国际收支 按照特定的报表形成把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情况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 叫做国际收支平衡表 各国在编制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时 根据各自的情况来确定其格式和构成 但其主要项目还是一致的 即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平衡与结算项目 1 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贸易 服务 收益和经常转移收支四个子项 2 资本项目主要指资本的输出和输入 一般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的两大类长期资本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或未规定期限 如股票 的资本 短期资本是指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本 3 平衡或结算项目它包括误差与遗漏 官方储备等 错误和遗漏是一个人为的平衡项目 用于轧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货方的总额 官方储备是一个国家中央银行或其它官方机构持有的储备资产及对外债权 包括货币性黄金 外汇储备 储备头寸以及特别提款权等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的用于平衡成员国的国际收支逆差的纸黄金 三 外汇及汇率制度 1 外汇及汇率 在国际经济交易中 买方支付货款必须用卖方国家的货币 或者用卖方愿意接受的其他国家的货币 因为买方国家的货币不能在卖方国家流通使用 所以 为了能使国与国之间的交易顺利进行下去 必须辅以一种不同国家货币可以相互兑换的金融活动 这种金融活动叫做到国际汇兑 简称为外汇 这是外汇的动态含义 外汇还有一种静态的含义 它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信用凭证 包括可随时自由兑换的货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各种有价证券等 需要指出的是 外汇不同于外国货币 外国货币只有能够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 或在国际结算中充当支付手段时才算外汇 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 就叫做汇率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两种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2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在外汇市场上 汇率是经常变动的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 从长期来看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1 一国货币的购买力 2 国际收支 特别是经常项目收支 3 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率 从短期来看 影响汇率的因素主要包括这样几种 1 货币供给量 2 利率 3 心理预期 4 政府干预 3 实际汇率在长期中 两国之间的汇率取决于各自国家中货币的购买力 当一单位本国货币能够在本国或国外购买到同样的一篮子商品 则两国货币处于购买力平价 实际汇率测定两种货币的相对购买力 即以相同货币计量的外国价格与本国价格的比率 令e代表实际汇率 E为名义汇率 Pf为外国价格 P为本国价格 则有 e E Pf P如果实际汇率等于1 各种货币正好处于购买力平价上 当实际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时 市场力量会驱使它逐渐趋向于购买力平价 例如 真实汇率高于1意味着国外商品比本国要贵 但若其他情况不变 这又意味着国内外人们将增加对本国商品的购买 其结果不是国内价格上升 就是迫使名义汇率下降 从而使实际汇率更接近于购买力平价 然而 实际汇率趋向于向购买力平价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原因是 1 各国商品篮子中商品的构成不一样2 商品在国家间的移动存在许多障碍3 许多商品是 非贸易品 而且不能移动 3 汇率制度 1 固定汇率制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 其波动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在这种制度下 中央银行固定了汇率 并按这一水平进行外汇买卖 中央银行必须为任何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按官方汇价提供外汇 当国际收支有顺差时购入外汇 当国际收支有逆差时售出外汇 以维持固定的汇率 实行固定汇率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 也有利于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国际经济交往的正常进行 但是 实行固定汇率制要求一国的中央银行有足够的外汇或黄金储备 如果不具备这一条件 黑市的汇率要远远高于官方汇率 这样反而不利于经济稳定与外汇管理 2 浮动汇率制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 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 自由浮动 也叫 清洁浮动 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 管理浮动又称 肮脏浮动 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 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 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 以通过对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实行浮动汇率制有利于通过汇率的浮动来调节经济 也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 尤其是在中央银行的外汇与黄金储备不足以维持固定汇率的情况下 实行浮动汇率对经济较为有利 但浮动汇率不利于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稳定 会加剧经济波动 从战后情况看 西方各国在70年代以前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 此后则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至今 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 各国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则存在很大的差异 IMF曾经把成员国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归纳为八大类 第二节国际贸易和收入变化 一 进出口函数国际贸易的涨落 对外经济部门的兴衰对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有着重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进出口函数实现的 一国的进出口函数由出口函数 进口函数和净出口函数三个部分组成 1 出口函数出口主要取决于三项因素 1 国内商品的相对价格亦即一国商品竞争力的大小 e 2 本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 3 其他国家的收入水平 所有这些因素都与本国的收水平关系不大 也就是说 一国的出口与该国国民收入的大小无关 是自发变量 故一国的出口函数为 X X0 2 进口函数一国的进口同样取决于相应的三项因素 1 国外商品的相对价格 e 2 国际间贸易政策 3 本国的收入水平 在这些因素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第 3 项 它把一国的进口数量与该国的国民收入水平间联系起来 即进口是收入的函数 用公式表示为 M m0 jY其中 m0为自发进口 j为边际进口倾向 这两点可以看作是自发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自然而然的延伸 3 净出口函数净出口 X M X m0 jY该式表明 净出口也是收入的函数 如果把实际汇率的影响考虑进来 则净出口函数可以一般地表示为 NX X e M Y e NX Y e 参见教材658页 净出口函数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净出口也是收入的函数 并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 当收入为Yx M时 净出口等于零 此时的收入水平叫做外贸平衡收入 二 考虑到进出口函数的国民收入决定 现在要问 在三部门模型的基础上 加入净出口后 均衡收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根据Y C I方法 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曲线C I G与45 线的交点 如果加入净出口后 交点沿45 线上移 则均衡收入增加 反之则减少 如果交点不变则均衡收入也不变 那么 如何判断交点的移动方向呢 如果全部净出口都与收入无关 从而净出口函数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则这种情况很容易判断 因为这时加入净出口等于使总需求曲线平行移动 或上移 或下移 或不变 相应地交点右移 左移或不变 相应地均衡收入也增加 减少或不变 但是 现在净出口是收入的函数 其曲线的形状为向右下方倾斜 且在X M 0时与横轴相交 这时 加入净出口后 总支出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这时 总支出曲线不再是平行移动 而是一部分上移 一部分下移 如果X M 0 则交点的位置上移 如果X M 0 则交点的位置不变 如果X M0如果Y0 YX M 则X M 0如果Y0 YX M 则X M 0 因此 当净出口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时 在三部门均衡收入决定模型中加入净出口后 如果Y0 Yx M 则均衡收入不变 亦即交点的位置不变 如果Y0 Yx M 则均衡收入减少 亦即交点的位置下移 如果Y0 Yx M 则均衡收入增加 亦即交点的位置上移 三 对外贸易乘数可以通过建立包括净出口函数的国民收入均衡模型而求出对外贸易乘数 加入净出口函数后的国民收入均衡模型为 均衡条件 Y C I G X M 消费函数 C a b Y T 投资函数 I I0政府购买 G G0税收函数 T T0出口函数 X X0进口函数 M m0 jY 求解得Y a b Y T0 I0 G0 X0 m0 jY假定出口增量为 X 由 X引起的收入变动为 Y 则有 Y Y a bT0 I0 G0 X0 X 两式相减 即得 Y 1 1 b j X或 Y X 1 1 b j 第三节国际收支均衡 一 国际收支函数当一国经常项目的差额加资本项目收支差额等于零时 也就是官方储备差额等于零时 一国的国际收支达到均衡 设B为国际收支差额 Z为经常项目差额 X M H为资本项目差额 资本流出减去资本流入 即净资本流出额 则有B Z H 0若B 0 表示国际收支顺差 即Z H 若B 0 表示国际收支逆差 即Z H 因此 B Z H就是国际收支函数 二 国际收支均衡曲线在国际收支函数中 Z X M X m0 jY 可以简化为Z Z Y 假定资本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则资本项目差额可以看作是国内利率水平的函数 即H H i 于是国际收支均衡条件可以写成Z Y H i 据此就可以推导出国际收支均衡曲线 简称BP曲线 BP曲线的含义 第一 BP曲线表示的是使经常项目差额等于资本项目差额的国际收支均衡的各种利率的国民收入水平的组合 第二 BP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它表明 在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下 一个较高的利息率水平 将对应一个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 相反 一个较低的利率水平将对应一个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 第三 BP曲线以外的任何一点都是国际收支失衡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具体说 在BP曲线左上方的所有点都是表示国际收支顺差 即Z H 在BP曲线下方的所有点都表示国际收支逆差 即Z H 三 国际收支均衡曲线的移动 BP曲线是由净出口函数与净资本流出函数推导出来的 如果这两个因素发生了变化 那么必将使得BP曲线移动 一般来说 物价水平的变化和汇率的变化将引起净出口函数或净资本流出函数的变化 例如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本国货币贬值 将促进出口增加 同时抑制进口 从而引起净出口增加 进而导致BP曲线右移 反之 本国货币升值将会引起净出口减少 BP曲线左移 注意 1 J曲线效应 2 马歇尔 勒纳条件 第四节IS LM BP模型一 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包括进出口函数的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为Y C I G X M 也可以写成I G X M S T或者I G X S T M 由此可见 出口的作用类似于投资和政府购买 而进口则类似于储蓄和税收 根据IS LM模型分析 投资和政府购买的增加将使IS曲线向右移动 储蓄和税收的增加将使IS曲线向左移动 因此 在包括进出口函数的IS LM模型中 增加出口使IS曲线右移 增加进口则使IS曲线左移 由于部分收入会用于购买进口品 进口的多少取决于边际进口倾向 对于既定的利率下降 只需要增加较少的收入就可以恢复商品市场的均衡 所以 IS曲线将比封闭经济中更为陡峭一些 又由于实际汇率的贬值将增加净出口 国外收入的增加也会提高净出口 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下 需要收入更大的增加与之配合 才能实现商品市场均衡 因此 IS曲线将会向右移动 反之则向左移动 开放经济中IS曲线方程式Y A Y i NX Y Yf R A C I G 参见教材664 665页 宏观经济学在考察开放经济时 通常假定货币需求函数和国内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 因此 LM曲线也不变 二 IS LM BP模型在IS LM模型中加入BP曲线后 就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即IS LM BP模型 参见教材665页 如下图所示 当IS LM BP三条曲线恰好都经过E点时 将会有唯一的一组利率i 和国民收入Y 可以使商品市场 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同时达到均衡 即内外经济同时均衡 三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内外经济同时均衡只是一种理想 通常的情况下 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并未同时实现均衡 假定国内经济实现了均衡 而BP曲线高于IS LM曲线的交点E 这时国际收支就是失衡的 具体表现为国际收支逆差 相反 如果BP曲线位于IS LM曲线的交点之下 则国际收支失衡表现为国际收支顺差 这时 可以通过不同的调整方式对国际收支进行调整 以实现国际收支的均衡 进而实现内外经济同时均衡 一般来说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 可以通过汇率变动来调整 汇率变动可以影响净出口项目来改变LM及IS曲线 BP曲线的位置 从而达到最终的均衡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可以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来调整 因为为了不使汇率随外汇供求关系而变动 中央银行必须买进多余的外汇 或卖出不足的部分 这意味着国内货币供给的变化 货币供给的变化会使LM曲线变动 从而也达到最终的均衡 1 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 浮动汇率制下的调整 固定汇率制下的调整 2 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 浮动汇率制 i O Y E0 LM0 BP IS LM1 E1 固定汇率制下的调整 四 内外均衡的冲突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个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均衡 前三者属于一国内部均衡 后者为外部均衡 由于经济增长是长期 动态的经济问题 故在短期内一国内部均衡就是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外部均衡就是国际收支均衡 为实现内外部均衡目标 可供一国政策当局选择使用的政策工具有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 其中对于直接管制措施 除非迫不得已 西方国家一般不轻易采用 传统上 人们按其功能不同把上述政策分为两类 财政 货币政策主要都是通过改变国内支出总量来发挥作用的 通常被合并视为一种工具 即支出变更政策 而汇率政策则为支出转换政策 即使总需求从国外产品转向国内产品或者相反 那么 一国当局如何运用这两类政策来实现其内外均衡目标呢 获得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丹麦经济学家J 丁伯根 J Tinbergen 提出了所谓 经济政策理论 被称为 丁伯根原则 即实现几种目标需要有相互独立的几种有效政策工具 根据这一原则 在一国可灵活调整汇率水平的条件下 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是不成问题的 即以汇率政策来完成外部均衡目标 以支出变更政策来完成内部目标 然而 在固定汇率制下 一国难以运用汇率政策来实现外部均衡目标 只有支出变更政策可供当局使用 这样 内外均衡目标在对支出变更政策的要求上就存在着冲突的可能 这一情况被称为 米德冲突 Meade sConflict 例如 当外部均衡要求实行紧缩性政策 内部均衡却可能要求实行扩张政策 同样 当外部均衡要求施以扩张性政策时 内部均衡却可能要求施以紧缩政策 内部不均衡和外部不均衡有以下四种情况 1 国内通胀和国际收支逆差 2 国内失业和国际收支顺差 3 国内通胀和国际收支顺差 4 国内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 上述几种情况中 第 1 和 2 两种情况较好解决 第 1 种情况下 采取紧缩性的政策 这就可以使总需求得到抑制 国民收入减少 消灭通胀 国民收入的减少又会使进口减少 从而消除国际收支逆差 在第 2 种情况下 采取扩张性政策 这就可以刺激总需求 使国民收入增加 经济摆脱衰退 消灭失业 国民收入增加又会增加进口 从而消除国际收支顺差 但在第 3 和 4 种情况下则存在着政策上的矛盾 例如 第 3 种情况 如采用紧缩性政策 可以制止国内通胀 但国民收入减少则会减少进口 从而使国际收支顺差更多 而采取扩张性政策 增加国民收入固然可以增加进口 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但却又加剧了国内通胀 第 4 种情况与此相似 采用扩张性政策可以摆脱国内失业 但却加重了国际收支逆差 采用紧缩性政策 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但却加剧了国内失业 无论是达到内部均衡还是外部均衡 都势必以加重另一种失衡为代价 五 政策搭配论 上述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在50年代为人们所接受 到了60年代 加拿大经济学家蒙代尔 R A Mundell 打破了这种看法 指出只要适当地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可以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 而不用担心米德冲突的发生 这是因为在蒙代尔看来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和经常项目收支有着同样的影响 但是 它们对利率和国际收支资本帐户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 紧缩性财政政策趋向于降低利率 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提高利率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本国利率提高会改善资本项目收支 而本国利率下降则会恶化资本项目收支 因此 这两种政策对国际收支就有不同的意义 如果能够合理地配合使用 就可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可以用IS LM BP模型来说明蒙代尔的政策搭配原理 假定一国内部经济实现了均衡但却存在失业 同时又存在国际收支逆差 如图所示 Yf代表充分就业收入水平 即内部均衡所要达到的目标 初始状态为 IS0 LM0 BP0 由于IS0与LM0的交点位于Yf直线左边 故这是低于充分就业均衡 即经济中存在失业 由于IS0与LM0的交点不在BP0线上 故这是国际收支失衡 又由于交点处在BP0曲线下方 故这是国际收入逆差 如果政府目标仅仅是实现充分就业或仅仅是实现国际收支均衡 则政策选择非常容易 只需单独使用货币政策或单独使用财政政策即可 而为了达到国际收支均衡 可以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把LM曲线移动到IS与BP的交点即可 但是 如果政府的目标是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均衡 即内外同时均衡 则需要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具体说 已知BP曲线与Yf相交于A点 即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均衡的同时均衡点在A点 如何达到A点呢 与IS LM曲线的交点相比 A点意味着更高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更高的收入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达到 它使IS沿LM曲线右移 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以使利率稍稍提高 更高的利率可以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达到 它使LM沿IS曲线左移 紧缩性货币政策同时使收入会稍稍下降 这种政策配合的结果将使IS与LM的交点不断接近A点 从而实现内外同时均衡 需要指出的是 上述分析都是以经济水平不变为前提的 事实上 IS与LM变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从而价格水平的变动 在这里 由于IS与LM变动的结果是交点向右上方移动 从而总需求曲线也向右移动 价格水平将会上升 价格水平上升将造成净出口减少 从而使BP曲线左移 BP曲线与Yf曲线的交点将上移 假定移至B点 这时要实现内外同时均衡 政府必须采取更加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紧缩的货币政策 才能使IS LM的交点达到B点 总之 在低于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同时出现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以减少资本净流出 从而实现外部均衡目标 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以提高收入 从而实现内部均衡的目标 但是 政策配合论 只是一种理想 实际情形要复杂得多 首先 在资本主义国家 财政货币政策的制定 需要考虑政治因素 大量削弱开支或大大提高利率 都是难以做到的 其次 各国为实现充分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 都倾向于采取膨胀性措施 而膨胀性措施往往是国际收支发生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 国际资本流动并不一定是由于利差关系 投机活动会使问题复杂化 总之 在错综复杂的开放经济中 一国要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