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doc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doc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doc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doc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州市2014年春学期各地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一)(2014年春学期济川实验初中和西城初中一模试题)阅读后汉书羊续传节选,完成14题。(14 分)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续谓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贼既清平 ( ) 续深疾之 ( )常敝衣薄食( ) 使与母俱归(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续受而悬于庭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孙叔敖举于海 c躬耕于南阳 d苛政猛于虎也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处朗读停顿。(2分)其 资 藏 惟 有 布 衾 敝 袛 裯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何以资尔母乎?_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_ 4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羊续是个什么样的人。(2 分)_ 答案:1已经 痛恨 破旧的 让(4 分) c (2分)2其 资 藏/ 惟 有/ 布 衾 敝 袛 裯 (2分)3(我)用什么来养活你的母亲呢? (2分)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分)4羊续是个清正爱民,廉洁自律的人。(要结合选文内容回答,2分)(二)(2014年春学期姜堰区九年级一模调研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心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溃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吕氏春秋顺民有删节)【注释】靡曼:美色。来:招徕,凝聚。袭:袭为双重衣。禽:同“擒”。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三年苦心劳力 ( ) 身亲耕而食( )流之江,与民同之( ) 必身自食之(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下养百姓,以来其心a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c太祖常劝以读书(赵普)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越 王 苦 会 稽 之 耻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2分)译文: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2分)译文: 11结合选文分析越王“禽夫差,戮吴相”主要有哪两方面的原因。(2分) 答案:8(1)使痛苦。本人,自己。共同享受。喂。(4分,一词1分)(2)d(2分,a项“以”表示结果的连词,以致。b项“以”意为“因为”。c项“以”意为“用,拿”。d项“以”表示目的连词,用来,来)9越王/苦/会稽之耻(2分,只划对第一处给1分,只划对第二处,不给分)10(1)于是,他日果然和吴王在五湖决战,吴军大败。(2分,其中倒装句式的调整、“异日”各占1分)(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分,其中“阡陌”“交通” 各占1分)11第一,他“苦心劳力,焦唇干肺”表明他严格要求自己;(1分)第二,他“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表明他顺应民心,依靠百姓。(1分)【译文】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吴国死战,就身体不安于枕席,吃饭不尝丰盛的美味,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听钟鼓音乐。三年里,煎熬身体,耗费精力,唇焦肺干。在内亲近群臣,在下供养百姓,用以招徕他们的心。如果有甜美的食物,不够分的话,自己就不敢吃;如果有酒,把它倒进江里,和人民共同享用它。自身亲自种来吃,妻子亲自织来穿。吃的禁止珍异,穿的禁止过分,色彩禁止使用两种以上。时常外出,跟着车子,载着食物,去看望孤寡老弱当中染病的、困难的、脸色忧愁憔悴的、缺吃少喝的人,一定亲自喂他们。于是,他日果然和吴王在五湖决战,吴军大败。继而大举围攻吴王王宫,城门失守,擒获夫差,杀死吴相。消灭吴国二年以后就称霸了。这是首先顺应民心啊!(三)(2014年春学期靖江实验、姜堰南苑、黄桥初中九年级一模试题)阅读刘义庆的为儿卖发一文,完成811题。(14分)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注释】陶公:陶侃,鄱阳人,早年为寻阳县吏,鄱阳孝廉范逵曾去探望他。后升至大将军、太尉。悬磬:比喻空无所有,很贫穷。髲(b):假发。锉(cu):铡碎。追送:跟随送行。羊晫(zhu)、顾荣:羊晫是豫章国郎中令,是陶侃的同乡,顾荣是中书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8.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范逵素知名( ) 汝但出外留客( )且百里许 ( ) 逵及洛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而逵马仆甚多a. 默而识之(论语八则) b.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c.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 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遂 称 之 于 羊 晫、顾 荣 诸 人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1)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2分)答: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2分)答: 11. 请结合全文,分析陶母这一人物形象。(2分)答: 答案:8.(1)向来,一向 只 将要 到 (2)c与例句均表示转折。(a项表修饰,b项表并列,d项表承接)9. 遂称 之 于 羊 晫、顾 荣 诸 人10.(1)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 (2)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11.聪明睿智。“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陶母的这句话表明她才思睿智,临事不乱,能够当机立断抓住可使儿子扬名天下的机会。因为身为孝廉的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赢得范逵的好评,自然会对陶侃的前程极有好处。远见卓识。“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这里以陶侃终因范逵举荐获得良好声誉的结局侧面表现陶母的远见卓识。【译文】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极贫困,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曾有一次到陶侃家投宿。当时,已下了好几天的雪,陶侃家已空无所有,可范逵所带的马匹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出去把客人留下,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一直拖到地上。她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了剪下的头发,换回几斛米。又把每根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碎了做草料喂马。等到太阳落山,终于摆上了精美的饮食,就连范逵的仆人们什么都不缺少。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第二天早晨范逵离开时,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出百里左右的路程了。范逵说:“你已送这么远了,你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忍回身。范逵说:“你可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要为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获得了很好的名声。(四)(2014年春学期高港区一模考试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注释】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豪右:豪强。覆按:复审案件。丰裁:风纪。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盗蜂起( ) 与语奇之( )灌诣军门谒见( ) 寻命筑城泰州(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创户帖以便稽民a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b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c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d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9用“/”画出下列句与句之间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盗 不 敢 入 一 乡 赖 以 全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11结合本文所列举的事件,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8像蜂 以为奇 到,到去 不久 (4 分) c (2分)表目的连词,来(a项动词,认为,b项介词,把。d项介词,因为)9灌率武勇结屯兵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10陈灌建立学堂,邀请老师,选出有才的年轻后辈(学生)跟随老师学习(接受学习)。(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11从他在世将乱前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保全一乡人可以看出他智慧过人,有先见之明;从他建学校邀请老师教育学生看出他重视教育;从他访问疾苦、禁止豪强兼并可见他体恤额民情,关心百姓疾苦。(3分)(五)(2014年春学期兴化一模考试试题)阅读和氏璧,完成811题。(14分)楚人和氏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注释】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薨:古代诸侯死叫“薨”。 理:雕琢,加工玉石。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及厉王薨( ) 献诸武王 ( ) 使人问其故( ) 遂命名曰“和氏璧”(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例句:王又以和为诳a策之不以其道 b以光先帝遗德c以中有足乐者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9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 和 乃 抱 其 璞 而 哭 于 楚 山 之 下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4分)(1)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1从故事中你看出卞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案:8.(1)(4分)等到之于(兼词,可拆开解释)原因,缘故于是,就 (2)(2分)d与例句都是“认为”的意思(a项介词,按照。b项目的连词,来。c项介词,因为)9.(2分)和 /乃 抱 其 璞 /而 哭 于 楚 山 之 下(每处1分)10.(4分)(1)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怎么)哭得这么伤心?(2分)(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2分)11.(2分)文中楚人卞和虽一时蒙冤受屈,但他坚持“奉而献之”而不改其忠诚,终使沉冤大白于天下。(或:勇于坚持真理。)【译文】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为“和氏璧”。(六)(2014年春学期兴化二模考试试题)阅读鲁宗道不欺君,完成811题。(14分)(鲁)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酒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之。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注释】少容:不肯容忍。谕德:教育太子的官。偶:恰遇。亟:通“急”,紧急。即:如果。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为谕德时( ) 尝微行 ( ) 宗道方自酒肆来( ) 故就酒家饮(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例句:然则公当得罪a杂然相许 b吴广以为然c然往来视之 d然后知生于忧患9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 即 上 怪 公 来 迟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4分)(1)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11请结合选文全段概述文中真宗认为鲁宗道“可大用”的原因。(2分) 答案:8.(1)(4分)做、当、担任 曾经 才 到,到去 (书中例句:及为相、尝奏荐某人、方两三级、持就火炀之。提示:要引导学生关注书下注释。)(2)(2分)d与例句都是“这样”的意思(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项对的,正确的。c项然而,可是)9. (2分)即 上 怪 公 来 迟(每处1分)10.(4分)(1)真宗果真(果然)问了,使者详细地把(用)鲁宗道所说的告诉(回答)了皇上。(2分)(“果、具、以、对”为关键词)(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2分)11.(2分)(1)为人刚直;(2)遇事敢言;(3)待君忠实。(答到2点即可)【译文】鲁宗道做人刚正,正直,嫉恶如仇很少容忍,遇到事情敢于直言,不拘谨。作教育太子的官时,家住得离酒店很近,有一次穿着便衣到酒店中,恰巧真宗急召(他)入宫,使者到了(鲁宗道家的)门口,过了很久,鲁宗道才从酒店回来。使者先回宫了,约定说:“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用什么来回答?”鲁宗道说:“(你)只管说实话。”使者说:“你这样是会有罪的。”(鲁宗道)说:“喝酒,人之常情。欺骗君王是做臣子的大罪阿!”真宗果真问了,使者详细地把鲁宗道所说的告诉了皇上。皇帝问鲁宗道,他道歉说:“有老朋友从乡里来,我家贫穷得没有杯盘,所以到酒店去喝。”皇帝认为他忠诚诚实可以重用。(七)(2014年泰兴济川实验初中和高港区二模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完成811题。(14分)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好力:喜欢勇士。遂邑:今山东宁阳县。柯: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同“背”,违背。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颜色不变 ( ) 辞令如故 ( ) 曹沫三战所亡地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a. 太祖乃悟 (赵普) b.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d.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桓 公 与 庄 公 既 盟 于 坛 上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译文:_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译文:_ 11说说“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8(1)答应 脸色 原来 丢失 (2)b与例句连词,于是,就(a项时间副词,才。c项判断词,是。d项竟,竟然)9桓 公 与 庄 公 / 既 盟 / 于 坛 上10(1)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意,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2)略11迫使齐桓公归还曹沫与齐国三次作战中丢失的土地。【译文】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力侍奉鲁庄公。庄公十分喜好勇士,曹沫是鲁国将军,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鲁庄公害怕了,就献上遂邑这块地方求和,但仍然用曹沫为将。齐桓公答应和鲁国在柯地会盟订约。桓公与庄公已经在坛上订了盟约,曹沫手持匕首胁迫齐桓公,桓公左右没有人敢动手,问道:“你想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鲁国弱,而贵国侵犯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桓公说完话,曹沫就扔掉匕首,走下盟坛,朝北回到群臣的位置上,脸色不变,言辞从容如故。桓公大怒,要背弃自己的誓约,管仲说:“(你)不能这样。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意,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这样,桓公就割还了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三次战役所失去的土地,全部都还给了鲁国。(八)(2014年春学期济川初中二模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初,大兴人史可法,幼贫贱,奉其父母居于穷巷。左光斗为督学,可法以应童子试见光斗。光斗奇之曰:“子异人也,他日名位,当在吾上。”固召之读书邸第,而时时馈遗其父母资用。一日光斗夜归,风寒雨雪,入可法室,见可法隐几假寐,二童子侍立于旁。光斗解衣覆之,勿令觉。其怜爱之如此。及光斗逮系,可法已举于乡矣。可法乃衣青衣,携饭盂,佯为左氏家奴橐鳣者,贿狱卒而入。见光斗肢体已裂,抱之而泣,乃饭光斗。光斗呼可法曰:“道邻宜厚自爱,异日天下有事,吾望子为国柱石。自吾被祸,门生故吏,逆党日逻而捕之。公子出身犯难,徇硁硁之小节,而撄奸人之锋。我死,子必随之,是再戮我也。”可法泣且拜,解带束光斗之腰而出。【注释】橐鳣(tu zhn):奴仆。 道邻:史可法的字。硁硁:浅陋、固执的样子。撄:触犯。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光斗奇之 ( ) 可法已举于乡矣( ) 及光斗逮系( ) 佯为左氏家奴橐鳣者(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奉其父母居于穷巷a 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b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c 泥于掌故(治水必躬亲)d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可 法 以 应 童 子 试 见 光 斗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 异日天下有事,吾望子为国柱石。(2分)译文: (2)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2分)译文: 11通读全文,你认为左光斗是怎样的人?(2分) 答案:8(1)(4分) 对感到惊奇 被举荐 等到 假装 (2)b与例句都是介词,在(a项介词,比。c项介词,都,对于。d项介词,从)9可 法 / 以 应 童 子 试 / 见 光 斗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他日天下有大事的时候,我希望你能成为国家的柱石。(2分)(2)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2分)11爱惜人才,忧国。( 2分)【译文】当初,大兴人,史可法,年幼时贫穷地位低贱。住在穷人巷中供奉他的父母。光斗做督学,可法因为参加童子试而拜见光斗,光斗感到惊奇说:“你跟平常人不一样,以后名气和地位一定比我高。”于是招引他在自己宅子里读书,也常常送给他父母钱财物资。有一天,光斗晚上回来,天刮哲大风下着雪。来到史可法的房间,看到他在几案下睡着了,两个童子在两旁站着。光斗解下身上的衣服盖在他身上,没有让他发觉。对他的爱惜到了这种地步。到了左光斗被捕的时候,史可法已经中了乡试。史可法知道事情无可挽回(指营救左光斗的事情),于是穿上青衣(扮成仆人),带上一盂饭,装成左家送饭的家奴,给狱卒行了一点小贿,才得以进去。进去之后,看到左光斗已经被打得骨肉开裂,抱着左光斗哭了一会,才喂他吃些东西。左光斗呼叫史可法的名字,写给他看:“道邻(史可法的号),你要好好保重自己,将来天下有大难的时候,我希望你能成为国家的柱石。自从我遭祸以来,逆党每天都搜罗我的门生故吏,逮捕他们。现在你挺身而出,抵抗这灾祸,只不过是遵从了见识浅薄的小节,但却触犯了奸党们的锋芒,(这样一来),我死了,你必须也跟着我死了,这就等于是再杀我一次啊!”史可法看了这些话,大哭一场,再向左光斗下拜。解下自己的腰带束好左光斗的腰(我想,应该是包扎),然后才出去。(九)(2014年春学期泰州二附中二模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临安北门外西巷,有卖熟肉翁孙三者,每出,必戒其妻曰:“照管猫儿,都城并无此种,莫令外人闻见,或被窃去,绝吾命矣。我老无子,此与我子无异也。”日日申言不已,乡里数闻其语,心窃异之,觅一见不可得。一日,忽拽索出到门,妻急抢回,其猫干红色,尾足毛须尽然,见者无不骇羡。孙三归,责妻慢藏,棰詈交至。已而浸淫达于内侍之耳,即遣人啖以厚直,孙峻拒,内侍求之甚力。反复数四,仅许一见,既见,益不忍释,竟以钱三百千易。孙涕泪,复棰其妻,竟日嗟怅。内侍得猫喜极,欲调驯然后进御。已而色泽渐淡,才及半月,全成白猫,走访孙氏,已徙居矣。盖用染马缨法积日为伪。 (选自智囊)【注】棰:用棍子打。詈:责骂。啖:拿利益引诱人。三百千:即三十万。8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4分) 或被窃去( ) 见者无不骇羡( ) 竟日嗟怅( ) 才及半月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乡里数闻其语 a其一犬坐于前(狼) 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c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d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盖 用 染 马 缨 法 积 日 为 伪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既见,益不忍释,竟以钱三百千易。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1请你说说文中孙三是怎样设计让猫的价格大增的。(2分) 答案:8如果,假使 惊吓,惊惧 整天,终日 到,等到 d9盖 用 染 马 缨 法 积 日 为 伪10(内侍)已经看到(猫)了,更加不忍心放下,终于用三十万钱交换。你的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不如。11为了使猫变得珍奇,显示故意秘不示人;又故意放出,借口打骂妻子,使人相信,猫价格大增。(或:卖猫以后,立即搬家。)(十)(2014年春学期洋思初中二模试题)阅读宋史杨时传节选,完成811题。(14 分)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注释】属(zh)文:写文章。绝学:宏伟独到的学术。河、洛:黄河与洛水,也指这两条河之间的地区。翕(x)然:统一或调协的样子。寝门:内门。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 ) 颐偶瞑坐 ( )颐既觉 ( ) 德望日重(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至是,又见程颐于洛 a孙叔敖举于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c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d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时 河 南 程 颢 与 弟 颐 讲 孔、孟 绝 学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_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里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1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2 分)【链接】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送东阳马生序)选文与链接材料都写到了“雪”,试分别回答写“雪”的作用。_ 答案:8(1)以为师,师从,拜某人为师 闭眼 睡醒 一天天地 (2)b与例句都是介词,在(a项介词,从。c项介词,到。d项介词,比)9. 时/河 南 程 颢 与 弟 颐/讲 孔、孟 绝 学10(1)杨时当时调动官职,但没有前去赴任,而是到洛阳以师礼拜见程颢,相处非常愉悦。(2)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为千里马。11选文“程门立雪”的故事,充分表现了杨时对老师的尊重和求学的虚心真诚。(1分)链接材料:表现了求学的艰难和求学的决心。(1分)【翻译】杨时,字中立,是剑南将乐人。小的时候就异常聪颖,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拜师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概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睡醒的时候,那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杨时的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士不远千里与之相交游,其号为龟山先生。(十一)(2014年春学期省泰中附中、靖江外国语学校二模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捕猿戒邓艾征涪陵,见猿母抱子,艾射中之。子为拔箭,取木叶塞创。艾叹息,投弩水中。范蜀公载吉州有捕猿者,杀其母之皮,并其子卖之龙泉萧氏。示以母皮,抱之跳踯号呼而毙,萧氏子为作孝猿传。先君向守鄞江,属邑武平素产金丝猿,大者难驯,小者则其母抱持不少置。法当先以药矢毙其母,母既中矢,度不能自免,则以乳汁遍洒林叶间,以饮其子,然后堕地就死。乃取其母皮痛鞭之,其子亟悲鸣而下,束手就获。盖每夕必寝其皮而后安,否则不可育也。噫!此所谓兽状而人心者乎!取之者不仁甚矣。故先子在官日,每严捕弋之禁云。8.(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并其子卖之龙泉萧氏( ) 先君向守鄞江( )小者则其母抱持不少置( ) 以饮其子 (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子亟悲鸣而下” 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野芳发而幽香 b号呼而转徙 c学而不厌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分) 属 邑 武 平 素 产 金 丝 猿10翻译下列句子。(4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噫!此所谓兽状而人心者乎!取之者不仁甚矣。 11文章题为“捕猿戒”,读了本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 答案:8(1)一起、共同 从前 稍微 使饮(2)b 9. 属 邑 武 平/ 素 产/ 金 丝 猿10(1) 略(2) 唉!这就是所说的外形是兽却有人的心灵啊!猎取它们的人太不仁义了。11. 野兽也有情感,真挚的亲情令人感动。珍爱每一个生命,不要丧失仁义之心。(十二)(2014年春学期泰州二附中三模试题)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sh)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bi)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n),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宗。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y)焉。” 节选自刘向:说苑理政【注】东阿:齐国的阿邑,地名。 数:责备 诛:责罚 内(n):纳 便:顺左右:君之宠幸 便僻:恭敬得很 强:勉力 与(y):参预,干预。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臣请死之 ( ) 属托不行( )君反以罪臣( ) 再拜,便僻(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寡人将加大诛于子a积于今六十岁矣b苛政猛于虎也 c管夷吾举于士d万钟于我何加焉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当 此 之 时 饥 者 过 半 矣 君 乃 反 迎 而 贺。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1)景公迎而贺之曰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