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幼时记趣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幼时记趣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幼时记趣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幼时记趣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时记趣导学案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词典,初步读懂课文并能正确朗读。2、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体现的童心。3、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第一课时预习自学:1知识储备收集作者及浮生六记的相关资料 沈复: 浮生六记: 2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并抄写(正确,美观)见mio( )小微物 鹤l( )云端 凹者为h( ) b( )山倒树童稚( ) 土砾( )项为之强( )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3.朗读文言文,要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试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能张目对日(2)故时有物外之趣(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4)作青云白鹤观4.写出本文的三个成语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二学习研讨:(一)检测预习 对照预习导学一一检订正栏:(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散读(要求:正确朗读课文,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子,注意语调、语气)2学生朗读 3老师范读(纠正字音和朗读节奏、重音、语调。)4学生齐读。(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结合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文中注解翻译全文。(四)反馈交流:在交流讨论重点词句的基础上翻译,师生评价,指正补充(五)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一共记了幼时哪些趣事?三、当堂训练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字(适当补充并提炼总结重点虚词用法)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故时有物外之趣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于素帐中 作青云白鹤观 于土墙凹凸处 常蹲其身 以从草为林 观之正浓 拔山倒树而来 盖一癞蛤蟆也 为所吞 方出神 鞭数十,驱之别院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空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6)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数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3补全下列句子省略的词语 (1)群 鹤 舞 空 (2)使 与 台 齐 (3)驱 之 别 院订正栏:四、巩固延伸:1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2什么是“物外之趣”?答:_ _ 。3“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4、没有想象就没有神游的感受,请用原文写出第三段中作者想象的句子。答:_。5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答:_。6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答:_。10、“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写出两个带有“鹤”字的成语或诗句。1、_2、_订正栏:第二课时复习导学:1解释加点字的含义:明察秋毫()私拟作群鹤舞空()徐喷以烟()又留蚊于素帐中( )2、翻译句子:心之所向译:则或千或译订正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昨天我们通过仔细的阅读课文,基本上读懂了文章的大意,今天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了解一下作者童年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外之趣”,“趣”又因何而来。二、学习研讨: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明确:(观蚊成鹤:群鹤舞空、鹤唳云端;神游山林;鞭打蛤蟆)4、小组合作学习:(1)讨论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班内交流。(找出文中能体现观察仔细的语句)。(2)文中所叙“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3)根据课文,你能说说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吗?5、齐读课文,注意体会文中的童趣。6、说一说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三、小结课文:订正栏:巩固延伸:一、课内阅读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给语段中下列加点字注音。砾( ) 壑( ) 怡( ) 庞(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使与台齐: 观之正浓: 盖一癞蛤蟆: 鞭数十: 3、将语段中出自想象的语句用横线划出。4、作者用“定”、“细”二字分别修饰“目”、“视”,强调了 。5、第2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在这里的意思是 ,现多用来形容_。二、课外阅读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1、“似有物制之”一句中的“物”就是_,“之”指代_。2、找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