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典寓言故事范文 一 无数劫以前有一只猴子,它在深山中修行,它的心地非常仁慈、友爱,能够爱同在山林中的一切动物,心中常怀有大慈大悲的心念。 有一天它在树上采水果时,突然听到山谷中很深很深的地方,传来求救的声音。它内心就想:虽然断崖山谷很深,很危险,但不忍心不去救他。所以还是循著声音,想尽办法攀著树枝、草木,甚至是石壁,不断从上往下行去,终于在深谷中发现一个受伤的人。 它就说:“来!趴在我的背上,我背你上去。”这个人很重,但它把人背在背上,虽然猴子四肢敏捷,但山壁实在太陡峭了,就算是自己一个要攀爬上去都有困难了,更何况现在背后又背了一个人,最后仍在非常危险又很辛苦的情形下,爬上了山顶。到了安全之地后,它把人放了下来,就说:“你安全了!”猴子就累得倒在树下睡著了。 这个人一开始也很感恩,稍事休息后,就想到自己从跌入山谷至今,也是饥乏疲累,很需要食物补充体力。现在虽然离开了山谷,但要离开这座山,还有很长的山路要走,没有体力怎么离开呢? 他看到在树下的猴子睡得非常沉,突然心起歹念,就想:“它只是一只猴子,我是人,动物生来就是要给人吃的。我饿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我要填饱肚子,才有体力离开这座山。这里只有这只猴子可吃,如果吃了它的肉充饥,我就有力气离开了。” 主意打定后,他就拿起一粒石头,朝著猴子的头丢过去。猴子被石头砸到后,并没有死,只是头部受伤了。猴子马上敏捷地爬到树上去。它居高临下看著这个人,很怜悯的哭了。它的心一点都不怨恨,只是想不到人类的心,怎么会这么凶恶残酷?它在心里发愿:“我要赶紧修行,虽然我有慈爱的心,也有力气去救他的人;不过我的德还不能感化他,所以我要赶紧再修行,将来德行力量俱全时,我还要来度他。”这只猴子就是日后的释迦牟尼佛。 单纯是至上妙法佛陀在过去生中,不论是人身或是动物身,身形虽不同,却是心性统一,都是坚守那念清净的因,怀著慈爱的心态,不论碰到何种境界,这念爱,这念慈,始终不变,心还是很清净,丝毫不受到污染,因此能化周围污浊的缘为清流。 我们面对赞叹或是毁谤时,一定要时时保持住自己的心。听到赞叹要当成勉励,听到毁谤要当作警惕。如果能把是非当教育,不但不会受到境界影响,还能时时起感恩心,也会同情怜悯愚昧的人,要再发更大的心,更大的愿,期待有朝一日还要度他,希望有一天他能识得善恶的因缘。 学佛很简单,就是顾好清净的因缘。因就是内心的种子,缘是接触的外在境界。能让因缘清净,就能转恶缘为善缘,人事也就会圆融。佛陀的教育要好好把握,法是简单的,并不复杂,凡夫才会把法复杂化,如果是圣人,就能够单纯化,单纯就是最妙的清净法。例如不与人计较,保持自己的一念心没有起心动念,这就表示心没有受到外境污染;即使人家对我不好,但自己心中不起恨意,这也表示心没有被污染。 最简单的一句话:前脚走,后脚放。只要这条路是正确的,向前走去,就是精进。让心不受染著,这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 二 凡夫只看到别人外在的污点,却看不到自己内心的垃圾。 有一天,佛陀出去托钵时,看到一位贫妇,她是清扫街道的工人,身上很脏,穿的衣服又破烂。当她看到佛陀走过来,立即自惭形秽地躲到一处角落。 佛陀便走到角落把她找出来,慈悲地问她:妳为何要逃避我呢?有很多人一看到我,或听到我的名字就很欢喜,急于想亲近我。为何妳看到我,却跑得远远的呢? 贫妇回道:佛陀,我敬仰您!但我是一个低贱的人,身上又这么脏,怕污秽了您的清净,所以才不敢接近您。 佛陀说:在我的心目中,没有脏的人,也没有卑贱的人。妳回去沐浴更衣,再来听我说法吧! 贫妇非常高兴地跪下,向佛陀磕头说:佛陀啊!我真的可以跟其它人一样去听您讲经吗? 佛陀说:蠢动含灵,没有所谓的高下分别,妳尽管来吧! 在一旁的人,看到佛陀接近一个穿着褴褛的贫妇,很不以为然;觉得佛陀这么做,有辱身分。 佛陀就说:我说的清净并不是指形态,而是指心的清净。今天街道上能这么干净,是从何而来的呢?是因为有这些清扫工人啊!她的身上虽脏,但是她的心比你们清净。第一,她没有骄慢;其次,她无所求又有一分谦虚的心。 佛陀接着又说:你们自以为是社会上有地位的长者,所以骄慢自负,对人起分别心。因此,你们的心地一点也不清净。 佛陀刚说完,对面走来一位容光焕发、穿着端庄的庄严妇人。佛陀问大家:你们看看她是谁? 众人一看,原来她就是那位清扫街道的贫妇。佛陀因此说:现在她与你们又有什么差别呢? 三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时,统治者文茶王钟爱的皇后不幸逝世,侍臣立即禀报:“大王!皇后今日命终!”听到这个噩耗,国王怀着忧愁告诉侍臣:“速用麻油将皇后的遗体保存起来,让我可以时常看望。”侍臣依大王的命令,将皇后的遗体浸泡在麻油中。 悲伤的文茶王终日不思饮食,也无心治理国家大事。当时,大王身边有一位执剑的侍从,名为善念,禀白文茶王:“大王!国内有一位名为那罗陀的高僧,已证得阿罗汉果,不但博学多闻、辩才无碍,也很和蔼可亲。愿陛下拜望尊者,聆听开示,如此大王的愁忧苦恼便能烟消云散。” 文茶王回答:“善哉!你的建议很好!善念,你现在就先去通报那罗陀尊者。“谨遵王命!”善念马上前往竹园,恭敬地顶礼尊者后,说道:“尊者!国王所钟爱的皇后去逝了,他为此苦恼得不思饮食,也无心治理国事,所以想觐见尊者,唯愿您善加开导,使国王不再忧愁苦闷。” 尊者慈悲回答:“大王现在来正是时候。”善念得到应许,顶礼尊者之后,回去禀白文茶王,王随即命令善念:“快去整备宝饰华羽的车队,本王现在就去参拜尊者。”文茶王乘着御驾出城,下车步行入竹园中。参拜前,国王取下五种象征皇室威仪的宝物,然后恭敬地顶礼圣者,侧坐一旁。 那罗陀尊者开示:“大王当知,世事无常如梦如幻,亦如泡沫、飞雪般易逝,乃至执着虚幻的妄想,而心生忧愁。如来说过,世间有五件事最不可得,是哪五件事呢?世间一切终归有尽,想要其不尽,是不可能的;世间一切终归变灭,想要恒常不灭,是不可能的;衰老是世间常理,想要不老,是不可能的;生病人皆有之,欲使人不病,是不可能的;有生就有死,欲求不死,是不可能的。大王,这是如来所开示,这五种事最不可得。” 此时,那罗陀尊者复以偈开导:“不以愁忧恼,而获其福祐,设有怀愁忧,外境得其便。若使有智者,终不思惟是,外敌便有愁,而不得其便。威仪礼节具,好施无吝心,当求此方便,使获其大利。设使不可得,我及彼众人,无愁便无患,行报知如何。” 尊者进一步说明:“大王,应当失去的事物,因缘到了自然就会消逝,为其忧愁苦恼,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如果执着不舍,而心生忧悲苦恼,只会让自己深陷无法言喻的痛苦中。大王,这是世间第一种愁刺,由贪爱染着心意,凡夫为此常在轮回,殊不知这就是生、老、病、死的根源。 然而,当如来的贤圣弟子失去所有物时,并不会因此心生愁忧苦恼,所以当如是学,思惟:不独有我会失去所有,其他人也有同样的经历;假使一味耽溺于忧愁,又有何益呢?只会徒增亲友的担忧、冤家的欢喜,或因为饮食不消化而罹患疾病,严重者还会导致四大不调而丧命。如此思惟,就能拔除心中的忧畏毒刺,远离生、老、病、死,乃至种种灾患苦恼。 同理,应当变灭的事物,因缘到了自然就会变灭,若为此愁忧苦恼,便会深陷无法言喻的痛苦中,此是如来所说的第二种愁刺;若能像释门贤圣弟子一般思惟,不起愁忧苦恼,就能拔除这种愁刺。 大王!世间万物也会渐渐衰老、生病、死亡,最后只留下个躯壳,如果为老、病、死而愁忧苦恼,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这就是如来所说第三、四、五种愁刺;若能学习释门贤圣弟子思惟:这世上非独有我会遭遇老、病、死,一切众生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假使一味沉溺于忧愁之中,只会令亲友忧愁,冤家欢喜,导致饮食不消化,甚至罹患重病,四大不调而身亡。如此思惟,当下即拔除心中的愁刺,解脱生、老、病、死之苦。” 闻法当下,国王心开意解地问道:“尊者所开示的是什么法门?该如何依教奉行?”尊者回答:“这部经名为除忧之患,应当忆念不忘,如法奉行。” 文茶王感恩地说:“诚如尊者开示,能除愁忧苦恼,听闻您所说之法,所有愁苦今日永除!日后,如果尊者有所教诲,恳请您常来接受供养,俾使国土人民受福无穷。请尊者弘扬此法门,得以永远流传世间,使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昼夜身心安稳。我愿自今日起,皈依于那罗陀尊者座下。” 尊者道:“您应当皈依佛陀。”国王问道:“请问佛陀今在何处?” 尊者回答:“大王当知,迦毗罗卫国转轮圣王种姓的释迦王族,有一位太子名为悉达,出家学道,成佛后号为释迦文佛,您应当皈依此佛。”国王立刻又问:“佛陀今在何方?距离这有多远?”尊者回答:“释迦如来已经涅槃了。”大王感叹地说:“如来为何这么快就入灭呢?若还住世,即便距离十万八千里,弟子定不辞辛劳前往朝拜。” 此时,大王从座而起,长跪合掌至诚说道:“我愿皈依如来、佛法及比丘僧众,终生为优婆塞弟子,不再杀害生灵。感恩尊者,但因国事繁多,弟子现在得回宫了。” 尊者回答:“今正是时。”文茶王起身,顶礼尊者、绕行三匝而后离去。从此以后,文茶王依循那罗陀尊者所开示,欢喜奉行。 四 久远前,有一屠儿欲发心供养一修行人,但见此人有许多过失,于是只供给斋饭。日后又遇一初入道的新学沙门,具足威仪,特准备美味肴馔供养,斋毕更祈请沙门久住其舍,终身受其供养。沙门慈愍屠儿一念真诚,于是接受屠儿的提议,留了下来。 屠儿家中以屠宰为生,沙门住于此处,时时见屠儿之父杀害牲畜,心中虽然倍感不舍,却没有劝诫杀生之过。而后屠儿之父生年已尽,堕入鬼道,成了河中水鬼,日日以刀割身,受割肉之苦,直至昏死;待清醒时,复以刀割身,日月更迭,终日处于割身至死、醒复割身的境界之中,苦不堪言。 一日,沙门欲乘船渡河,忽遇一水鬼捉住船舷,愤恨地说:船上没有这位沙门,才放你们的船过河。遇此景象,船夫等人皆十分惊慌害怕。水鬼告诉众人:过去我家供养这位沙门,数年以来,从未告诫我杀生之过,令我今日受此苦报,心中着实怨恨。船夫听了,感叹地说:无知之人杀生尚有过失,何况修道之人知道因果却不说。水鬼又说:若能为我布施修福,于河畔呼我名号,为我祝愿,我就放你们过河。船夫应许为其布施设斋,水鬼才予以放行。 平安上岸的沙门,立即为水鬼启建法会,且于河畔呼其名,为之祝愿,并询问此鬼:已得福报吗?水鬼回答:我已不再受过去苦痛。隔日,船夫又为其修福立功,并予以回向。水鬼得此福德,免离所有痛苦,化作婆罗门身来到沙门前,亲自供养沙门,接受祝愿;沙门且升座为其开示法要,当下心有所悟,即得须陀洹果,欢喜而去。 五 有一天,佛陀在毗舍离国猕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向诸比丘说法。 过去世中,有一丑陋至极的夜叉鬼,一日,大剌剌地坐在天帝释提桓因的宝座上,天人见了很不是滋味,全都起了嗔心。没想到天人们嗔心愈重,夜叉鬼就愈端正,天人们感到非常奇怪,便赶紧报告天帝。释提桓因告诉他们,这个鬼叫做嗔恚对治鬼。 接着,天帝前往鬼所,整了整衣衫,偏袒右肩,合掌恭敬地说:仁者,我是释提桓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布草定制生产与酒店连锁集团采购合同
- 2025版城市配送公司司机招聘与管理合同文本
- 2025年度燃料油代理采购与新型燃烧装置合作开发合同
- 2025版水果新品开发与市场推广合作合同下载
- 2025年拆迁安置房买卖合同合同履行及变更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特色园区厂房租赁居间服务协议范本
- 2025版食品行业食品安全认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汽车安全信息共享与应急处理服务合同
- 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营销转型中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报告
- 2025版企业生日蛋糕卡采购及服务协议模板下载
- 广告创意与用户体验-第3篇-洞察阐释
- 幼儿园一日常规安全培训
- 5G基带芯片算法验证平台:从设计到实现的关键技术与实践
-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课件
- 2025年高考生物辽宁卷真题解读及复习备考指导(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适用)
- 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
- 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板书设计优化策略
- JG/T 237-2008混凝土试模
- JG/T 232-2008卫浴型散热器
- 灭火员初级习题库
- T/CAQP 001-2017汽车零部件质量追溯体系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