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doc_第1页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doc_第2页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doc_第3页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doc_第4页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3级20112012学年度10月月考 语文试题试卷说明:1. 全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为150分钟。2. 请把16小题的答案用铅笔填涂在机读卡上,其他题目的答案请用黑色笔答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一、积累与运用(4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教坊(fng) 堵塞(s) 砧板(zhn) 义愤填膺(yng) B. 忖度(cn) 吮吸(shn) 江渚(zh) 便宜行事(bin) C. 坐褥(r) 笑靥(y) 管弦(xun) 物阜民丰(f) D. 嫉妒(j) 盥洗(kun) 省识(xng) 悄声细语(qi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贬谪 沧茫 追溯 蘖根祸种 B. 九洲 敕造 湍急 字字珠矶 C. 膏梁 红绡 宵柝 扪参历井 D. 潦倒 漂沦 纨袴 不经之谈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他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秋浦歌等,有李太白集。 B.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C.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D.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由于他的诗作文学价值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4.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与例句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使人听此凋朱颜 A. 雄飞雌从绕林间 B. 猿猱欲度愁攀援 C.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D. 砯崖转石万壑雷 5下列句子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3分) A.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 送客临浦口 C.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 主人忘归客不发6 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3分) A艰难苦恨繁霜鬓 B整顿衣裳起敛容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独留青冢向黄昏7. 阅读下列文字,在横线处将文段补写完整,注意保持语意连贯。(4分) 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白, ;读杜甫, ;读白居易, ;读李商隐,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仿写:读李白, ; 读杜甫, ; 读白居易, ; 8. 我国古典诗词作品中常有很多“留白”,留给后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在杜甫客至中用“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描写了客人到来后邀请邻翁作陪饮酒、以尽地主之欢的场景。请运用想象,描写主客和邻翁在餐桌上畅饮后的情景,50字左右。(6分)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注释】这首诗大约作于上元二年(761)。这时,杜甫住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较安定。诗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过,拜访。缘:因为。蓬门:蓬草编织的门。飧:熟食。兼味:多种美味佳肴。旧醅:没过滤的陈酒。呼取:叫,招呼。取,语助词,用于动词后,无意义。50(二)名篇名句(10分)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0.5分,共10分)(1)_,_!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_。地崩山摧壮士死,_。”(李白蜀道难)(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李白蜀道难)(3)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4)_,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5)_,不尽长江滚滚来。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6)千呼万唤始出来,_。(白居易琵琶行)(7)座中泣下谁最多?_。(白居易琵琶行)(8)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9)锦瑟无端五十弦,_。_,望帝春心托杜鹃。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李商隐锦瑟)(10) _,当时七夕笑牵牛。_,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其二)(三)名著导读(10分)10. 曹雪芹,名 ,字梦阮,清朝伟大的文学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创作出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1分)11.红楼梦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判词所指的人物是 。“三春”指小说中的 、 、 。(4分)12. 名著导读简答题(注意:以下两题任选一题)。(5分)(1)林黛玉进贾府初见宝玉,两人都觉得似曾相识,为什么会这样?请简要阐述。(100字左右)(5分)答: (2)请简析晴雯在抄检大观园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100字左右)(5分)答: 二、阅读与鉴赏(42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3题。(7分)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 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3.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7分)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题。(7分)画堂春 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捻(nin):持取,捻弄。14.(1)上阙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答: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5分)答: (三)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题。(6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15.(1)“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2分)答: (2)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2分)秋天的音乐 冯骥才 你每次上路出远门千万别忘记带上音乐,只要耳朵里有音乐,你一路上对景物的感受就全然变了。它不再是远远呆在那里、无动于衷的样子,在音乐撩拨你心灵的同时,也把窗外的景物调弄得易感而动情。你被种种旋律和音响唤起的丰富的内心情绪,这些景物也全部神会地感应到了,它还随着你的情绪奇妙地进行自我再造,你振作它雄浑,你宁静它温存,你伤感它忧患,也许同时还给你加上一点人生甜蜜的慰藉,这是真正知友心神相融的交谈它河湾、山脚、烟光、云影、一草一木,所有细节都浓浓浸透你随同音乐而流动的情感,甚至它一切都在为你变形,一幅幅不断变换地呈现出你心灵深处的画面。它使你一下子看到了久藏心底那些不具体、不成形、模糊或被时间湮没了的影像。于是你更深深坠入被感动的漩涡里,享受这画面、音乐和自己灵魂三者融为一体的特殊感受 秋天十月,我松松垮垮套上一件粗线毛衣,背个大挎包,去往东北最北部的大兴安岭。赶往火车站的路上,忽然发觉只带了录音机,却把音乐磁带忘记在家,恰巧路过一个朋友的住处,他是音乐迷,便跑去向他借。他给我一盘说是新翻录的,都是“背景音乐”。我问他这是什么曲子,他怔了怔,看我一眼说:“秋天的音乐。” 这曲名,也许是他看到我被秋风吹得松散飘扬的头发,灵机一动得来的。 火车一出山海关,我便戴上耳机听起这秋天的音乐。开端的旋律似乎熟悉,没等我怀疑它是不是真正的描述秋天,下巴发懒地一蹭粗软的毛衣领口,两只手搓一搓,让干燥的凉手背给湿润的热手心舒服地磨擦磨擦,整个身心就进入秋天才有的一种异样温暖甜醉的感受里了。 我把脸颊贴在窗玻璃上,挺凉,带着享受的渴望往车窗外望去,秋天的大自然展开一片辉煌灿烂的景象。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生过婴儿的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晴空下、躺着、丰满而柔韧的躯体!从麦茬里裸露出浓厚的红褐色是大地母亲健壮的肤色;所有树林都在炎夏的竞争中把自己的精力膨胀到头,此刻自在自如地伸展它优美的枝条;所有金色的叶子都是它的果实,一任秋风翻动,煌煌夸耀着秋天的富有。真正的富有感,是属于创造者的;真正的创造者,才有这种潇洒而悠然的风度一只鸟儿随着一个轻扬的小提琴旋律腾空飞起,它把我引向无穷纯净的天空。任何情绪一入天空便化作一片博大的安寂。这愈看愈大的天空有如伟大哲人恢宏的头颅,此时,哲人也累了,沉浸在秋天的松弛里。它高远,平和,神秘无限。接下去的温情和弦,带来一片疏淡的田园风景。秋天消解了大地的绿,用它中性的调子,把一切色泽调匀。和谐又高贵,平稳又舒畅,只有收获过了的秋天才能这样静谧安详。几座闪闪发光的麦秸垛,一缕银蓝色半透明的炊烟,这儿一棵那儿一棵怡然自得站在平原上的树,这儿一只那儿一只慢吞吞吃草的杂色的牛。在弦乐的烘托中,我心底渐渐浮起一张又静又美的脸。我曾经用吻像画家用笔那样勾勒过这张脸:轮廓、眉毛、眼睛、嘴唇这样的勾画异常奇妙,无形却深刻地记住。你嘴角的小涡、颤动的睫毛、鼓脑门和尖俏下巴上那极小而光洁的平面近景从眼前疾掠而过,远景跟着我缓缓向前,大地像唱片慢慢旋转,耳朵里不绝地响着这曲人间牧歌。 一株垂死的老树一点点走进这巨大唱片的中间来。它的根像唱针,在大自然深处划出一支忧伤的曲调。心中的光线和风景的光线一同转暗,即使一湾河水强烈的反光,也清冷,也刺目,也凄凉。一切阴影都化为行将垂暮秋天的愁绪;萧疏的万物失去往日共荣的激情,各自挽着生命的孤单;篱笆后一朵迟开的小葵花,像你告别时在人群中伸出的最后一次招手,跟着被轰隆隆前奔的列车甩到后边春的萌动、颤栗、骚乱,夏的喧闹、蓬勃、繁华,全都消匿而去,无可挽回。不管它曾经怎样辉煌,怎样骄傲,怎样光芒四射,怎样自豪地挥霍自己的精力与才华,毕竟过往不复。人生是一次性的;生命以时间为载体,这就决定人类以死亡为结局的必然悲剧。谁能把昨天和前天追回来,哪怕再经受一次痛苦的诀别也是幸福,还有那做过许多傻事的童年,年轻的母亲和初恋的梦,都与这老了的秋天去之遥远了。一种浓重的忧伤混同音乐漫无边际地散开,渲染着满目风光。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 突然,一条大道纵向冲出去,黄昏中它闪闪发光,如同一支号角嘹亮吹响,声音唤来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森林,像一支金灿灿的铜管乐队,奏着庄严的乐曲走进视野。来不及分清这是音乐还是画面变换的原故,心境陡然一变,刚刚的忧愁一扫而光。当浓林深处一棵棵依然葱绿的幼树晃过,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 它不过在寒飙来临之前把生命掩藏起来,把绿意埋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与浓缩,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远远山坡上,坟茔,在夕照里像一堆火,神奇又神秘,它那里是埋葬的一具尸体或一个孤魂?既然每个生命都在创造了另一个生命后离去,什么叫做死亡?死亡,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旋律的变化,画面的更迭吗?那么世间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庄严、更神圣、更迷人!为了再生而奉献自己的伟大的死亡啊 秋天的音乐已如圣殿的声音;这壮美崇高的轰响,把我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净化了。我惊奇地感觉自己像玻璃一样透明。 (文章有删改)16.“秋天的音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秋天”给了作者哪些生命的感悟?结合全文概括作答。(8分)答:含义: 感悟: 17.结合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1)作者为什么说“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 ”?(3分)答: (2)理解“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一句的含意。(3分)答: 18.文中第6段开头写“一株垂死的老树”有什么作用?(4分)答: 19.文中作者说:“真正的富有感,是属于创造者的;真正的创造者,才有这种潇洒而悠然的风度。”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答: 三、表达与交流(60分)20. 按要求作文。 秋天,有人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有人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有人认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有人却是“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秋天在你眼中是什么样子的?请以“说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须在话题范围内,不得抄袭、套作。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3级20112012学年度10月月考语文试题答题卷7. (4分)读李白, ; 读杜甫, ; 读白居易, ; 508.(6分)9. (每空0.5分,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0. (1分) 11. (4分) 12.(注意:两题任选一题)。(5分) 选第( )题 答: 13.(7分)答: 14.(1)(2分)答: (2)(5分)答: 15.(1)(2分)答: (2)(4分)答: 16.(8分)答:含义: 感悟: 17. (1)(3分)答: (2)(3分)答: 18. (4分)答: 19.(4分)答: 20.(60分)按要求作文。400800成都石室中学高2013级2011-2012学年度10月月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1. (3分)B(A项中的“教坊”应读“fng”。C项中的“管弦”应读“xin”。D项中的“盥洗”应读“gun”)12. (3分)D(A项中的“沧茫”应为“苍茫”;“蘖根祸种”应为“孽根祸种”。B项中的“九洲”应为“九州”;“字字珠矶”应为“字字珠玑”。C项中的“膏梁”应为“膏粱”)13. (3分)C(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14. (3分)D(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D转: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滚动;A 雄:形容词作名词,雄鸟;B愁: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 C名词作状语,下:在下面)15. (3分)D(A宾语前置,“胡为”应为“为何”;B省略介词“于”以及状语后置,应为“送客于湓浦口”-“于湓浦口送客”C状语后置,应为“于上青天难”)16. (3分)D(A苦恨:古义,极遗憾;B整顿:古义,整理;C颜色:古义,容颜)17. (4分)【答题指导】仿写要注意审题,判断被仿句子的句式、主题、修辞、语言色彩等内容。这一段是扩展式仿写,特别要注意上下文内容、语境要保持一致。(1)通过审题可知所选的主题应该在诗人“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给我们的“有所感,有所悟”上,所以重点是引用的诗句能否体现人物本身的思想或情感,以及自己的感悟能否与之相契合;(2)修辞:引用诗句;(3)句式:排比(字数相对即可)。本题共4分。能正确引用诗句并与诗人思想、情感相契合各1分,句式1分。 【参考答案】读李白,我懂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一种不屈的傲骨;读杜甫,我懂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读白居易,我懂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一种心灵的共鸣。18. (6分)【答题指导】这是一道情景转换式扩展题,主要形式是以提供的诗句为依据,扩写成一段话。这种题目特点是:既结合课本(文本),又有二度创作的空间。一般方法:(1)必须尊重原作的基本内容、保持原作的基本风格特色;(2)想象合理,不能违背生活事理逻辑(如饮食、衣着等);(3)注意题干要求。客至拓展重点:突出因朋友到访的“喜悦”之情。注意题干要求描写主客和邻翁在餐桌上畅饮后的情景,如可以描写写桌上已经杯盘狼藉,邻翁醉瘫在椅子上,客人醉卧在桌子上,主人斜着醉眼笑看二人的醉态等。本题共6分。描写能反映原作基本内容2分,想象合理2分,意境契合原作、文采优美2分。19. (10分)(1)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3)剑阁峥嵘而崔嵬 (4)江间波浪兼天涌 孤舟一系故园心 (5)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 (6)犹抱琵琶半遮面 (7)江州司马青衫湿 (8)别有幽愁暗恨生 (9)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10)此日六军同驻马 如何四纪为天子20. 霑 11.元春 迎春 探春 惜春12.(1)(5分)木石前盟(1分):林黛玉本是仙山上的绛珠仙草(1分),而贾宝玉原是神瑛侍者(1分)。一天,神瑛侍者无意看见了快被枯死的绛珠仙草,于心不忍,便用仙水精心灌溉它,终于让它重又存活,后来绛珠仙草得了仙水的灵气,投胎转世为一女子,就是林黛玉。所以贾宝玉第一次见了林黛玉,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绛珠仙草林黛玉也因为神瑛侍者贾宝玉上辈子的有恩于自己,所以决定这辈子要用眼泪来偿还。(2分)(2)(5分)晴雯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2分)。抄检大观园时,怡红院的丫头们无不战战兢兢、俯首贴耳,任人来搜查。晴雯却出人意料,把自己的箱子往地上一倒,还顶撞了领头抄检者,以示反抗(1分),这些充分表现出她对“主子们”的蔑视,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敢于反抗的倔强性格(2分)。13.(7分)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1分)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1分):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1分)鞭挞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1分):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