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的安全防护PPT课件.ppt_第1页
手术室的安全防护PPT课件.ppt_第2页
手术室的安全防护PPT课件.ppt_第3页
手术室的安全防护PPT课件.ppt_第4页
手术室的安全防护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室的安全防护 摘要 近年来 职业安全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节奏快 任务繁重无规律 加之手术室内每天都不可避免地受感染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手术室职业危害很大 因此加强职业防护尤为重要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 手术室护士因职业的特殊性 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 如各类传染性疾病 消毒剂 放射线 器械性损伤及心理压力等 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同时也严重损害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 1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存在的问题 1 1锐利器械的使用及处理不当和屏障隔离缺陷护士职业感染传染病主要经血液 乙肝病毒 甲肝病毒 艾滋病 传播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存在用手直接传递锐利器械 用手直接上 卸刀片等使用方法的不当 手被刺现象常有发生 在日常工作中 缺乏应用的防护屏障 忽视一次性塑料围裙的屏障隔离作用 导致手术护士刷手衣甚至内衣被污染的现象 使用防护眼镜缺失 因此 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危险因素增加 1 2颈椎病身体较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体位是发生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手术室器械护士在配合手术时 拿取器械需转动身体或只转动颈部及倾斜上身 传递器械时 转动颈部和倾斜上身 特别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 必须全神贯注于术野 使上身前倾 颈部偏转 相对固定在20 85 的姿势 若术野离护士越远 颈部转动角度越大 长时间的固定姿势极易使肌肉 肌腱疲劳 受累的有斜方肌 颈颊肌 头半棘肌 颈半棘肌 胸锁乳突肌等 这些肌群由于长时间张弛失调 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形成组织水肿 渗出或增生 严重的可压迫椎动脉和脊神经根 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1 3麻醉废气手术室护士每日暴露于存在低浓度挥发性消毒剂和残余吸入麻醉药的工作环境中 专家指出 麻醉气体将导致手术室工作人员不良的生育结局 如吸入较高浓度的麻醉气体会引起流产 麻醉废气主要是指氨氟醚 异氟醚 可从面罩活瓣 螺纹管等衔接处漏出并污染手术室空气 根据美国职业健康委员会的要求 单独使用各种笑气 卤代类吸入麻醉时 其空气污染水平不应超过2 5ppm 长期接触可导致麻醉废气在机体组织内逐渐蓄积而达到危害机体健康的浓度 并可产生慢性氟化物的中毒和遗传的影响 包括致突变 致畸和致癌 及其他影响 如白细胞减少等症 1 4噪声噪声能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 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二者常同时发生 互为因果 噪声干扰严重者可使机体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 交感神经活动功能亢进 工作人员沟通效果差等 影响工作效率 1 5放射损伤随着影像学增强器的改进 手术室医护人员经常受到X线的照射 如颅脑外科及骨科半闭合手术的广泛开展等 使器械护士 巡回护士不可避免地受到发射损伤 尤其是器械护士 长期接触X线可以对人体造成很多损害 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造成功能低下 晶状体混浊 甚至诱发肿瘤 1 6消毒灭菌剂的影响 1 环氧乙烷 可强烈刺激眼及呼吸道 致白血病 癌 孕期能引起流产 2 戊二醛 戊二醛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内镜浸泡消毒的一种冷消毒液 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和刺激性 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容易引起眼灼伤 头痛 皮肤过敏 胸闷气喘 咽喉炎及肺炎 流感样症状 腹痛腹泻 荨麻疹和手部棕褐色色素沉着等症状 1 7燃爆因素手术室有多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和化学制剂 如高频电器 酒精 碘酒等 1 8其他 1 臭氧 臭氧是眼和肺最危险的刺激剂之一 长期接触可导致肺气肿和肺组织纤维化 2 触电 手术室电器非常多 常引起触电的原因有接线板损坏 盐水浸湿或无安全用电知识 均可引起触电 3 乳胶手套 乳胶成分本身也会引起各种反应 如皮疹 荨麻疹 瘙痒 哮喘 极少数情况下还可以造成休克 对乳胶过敏的人还可出现鼻涕 打喷嚏 眼痒 气短 面肿等 2高危科室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2 1利器损伤防护建立防利器损伤的规范 可制定一套缝合过程中缝针位置放置 传递 使用 用后收回的规范程序 进行防利器损伤的岗前培训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恰当处理用后的各种利器等 2 2预防颈椎病 1 合理用力 洗手护士的踏脚凳高度适当 以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强直姿势 搬运患者时 采用患者转运板 可使护士免受腰背部扭伤 2 平时加强腰背肌及颈部运动 均有助于预防颈椎病及腰背损伤 3 在手术过程中 因配合手术长时间低头操作 长此以往 会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建议在手术过程中 在操作不太紧张的情况下 适当地做一些颈部摇摆动作并变换一下姿势 使颈部肌肉得到放松 从而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4 器械护士在手术台拿取和传递器械时 尽量做到身体与颈部同时转动 以减少颈部转动的幅度和次数 5 手术结束或下班后 进行15 20min的颈 肩 背部的活动 以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 减轻水肿或渗出 6 晚上临睡前可用电磁波治疗器照射30min 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改善血液循环 使组织酸痛消失 减轻水肿和渗出 也可用热水袋热敷 7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加强肌肉 韧带等组织的韧性及抗疲劳能力 可请理疗科医师指导做颈部保健操或健美操 使颈 肩等部位的组织受到较大刺激 2 3噪声预防 1 加强宣教 噪声在医学领域所造成的危害之所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键是缺乏对噪声的认识 因此 加强教育和宣传是首要任务 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确保行动上自觉控制 手术室平均噪声是60 65dB 经常接近90dB 这是国内允许的最高水平 噪声主要有以下来源 一是麻醉呼吸机 约65dB 它贯穿手术的始终 二是吸引器 约73dB 三是电凝 约65dB 四是工作人员对话 约60dB 五是电话铃声 约60 70dB 其他还有空调声 麻醉报警 应用手术器械 患者的呻吟 物品及仪器移动的声音等 2 隔音设计 对于新建手术室 在声学设计方面对手术间 墙壁门采用隔音设备 洗手间和无菌间设隔音装置 建立闭路电视 可视电话 减少参观人员 对现用手术室 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 用最经济的方法将环境中噪声控制在允许的标准 3 加强不定期检修 对科室所有仪器 设备进行普查 检修 淘汰部分陈旧设备 以消除异常噪声 每周定期对器械台 麻醉机 推车等的活动部件上润滑剂 同时尽量减少其推 拉的次数 手术操作台全部使用82cm 50cm规格以上的 器械较多时准备2个操作台 以免器械碰撞 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 麻醉监测信号统一调至不影响或分散手术人员注意力的水平 电话移至半污染区 2 4麻醉废气的管理重视麻醉废气的排放 建立完好的排放系统 使用密闭性良好的麻醉机减少泄露 根据麻醉种类及手术大小合理安排手术间 孕妇不安排进手术间工作 应从造成麻醉废气泄露或污染的各个环节着手 主要包括 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麻醉机并进行定期检测 防止气源管道的漏气 尽量采用低流量紧闭式复合麻醉 选用密闭度适宜的麻醉面罩 往蒸发罐加药过程中防止麻醉咬洒落等 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对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视 并加强责任心管理 也是降低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要环节 加强麻醉废气排污设备 改善手术室的通风条件 将泄露的麻醉废气尽可能排放至室外 采用麻醉废气吸收器或将麻醉机的废气连接管道通至室外是加强麻醉废气排污的有效措施 麻醉废气排除系统是目前最有效的排污设备 可使手术室麻醉废气的污染减少率 90 也是现代手术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有少数医院的手术室已经装备了麻醉废气排除系统 但大多数的手术室连麻醉机废气排放的简单措施都未得到落实 国内对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视以及具备的排污设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内镜室同样必须使用气体交换设备 以尽可能减少所有人员与有害气体的接触 2 5化学消毒剂灭菌防护不提倡使用甲醛消毒灭菌 特殊情况下使用必须在无菌箱中进行 消毒后一定要去除残留甲醛气体 室内安装有过滤网的排气扇 随时排放 注意开窗通风 选用环氧气烷灭菌器 12h可自动排放毒物 需有专用的房间消毒和排放毒物系统 灭菌后的物品按规定放置一段时间 接触戊二醛时应戴橡胶手套 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 尽量选用其他高效广谱对人体无害的消毒剂代替戊二醛 在臭氧照射期间尽量避免直入被消毒区域 定期测定空气中臭氧浓度 2 6放射防护操作熟练 减少曝光时间 能减少放射损伤 因为短时间内暴露于X线下对身体的不良影响非常小 不违反原则下 透视时远离球管 穿防护衣如铅衣 参加手术的护士定期轮换 2 7乳胶手套的防护1995年5月 美国感染控制护理协会发表了 手套使用原则 并承诺停止不适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