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高一语文《拿来主义》第一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高一语文《拿来主义》第一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高一语文《拿来主义》第一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高一语文《拿来主义》第一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拿来主义第一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2.体味作者独特的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认识。过程与方法1.品味重点语句,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2.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3.充分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客观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领会“拿来主义”的真正含义,懂得在文明对话中必须具有自主意识,懂得怎样选择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教学重点1.真正领会“拿来主义”的含义。2.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3.学习本文运用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尤其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教学过程一、检查课前预习1.填空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鲁迅共有三部小说集,分别为、。另外,鲁迅还创作了两部散文集,分别为、。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自诩()吝啬()()国粹()残羹()冷炙()()进 脑()()头3 词语解释自诩:自己夸耀。诩,夸耀.冠冕:冠冕堂皇的省语,意思是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冕:古代帝王的礼帽。孱头:懦弱无能的人。玄虚:空洞不可捉摸的东西,文中指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国粹:原指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文中是反语。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烤肉。4.文章总的论题是什么? 5.初读课文后,请思考:本文为什么要以“拿来主义”为题?二、课堂练习1.拿来主义一开始开头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是()a.使人们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先从历史的发展谈起。b.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是对比烘托的手法。c.文章主要立足于破,因为是驳论文。d.拓宽思路,使文章产生波澜。2.“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的正确理解是()a.反映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b.中国人信奉“小国寡民”的思想,习惯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c.对别国的先进经验自己不去学习,也不许别人来传播。d.反映有些中国人对外国人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排外思想。3.对以下句意理解正确的有()a.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奉行的是闭关自守的政策。)b.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鲁迅先生充分肯定了“送出去”。)c.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先生十分形象地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d.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只要坚持和实行了拿来主义,文艺就会成为新文艺。)4.下面一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a.比喻论证b.对比论证c.类比论证d.举例论证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义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长歌当哭 得当当天b.无缘无故变故事故c.博而不精精华酒精d.举一反三举例列举6.“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这段文字使用的修辞方法有:。三、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7-10自然段,完成下面13题。1.从节选的这一部分来看,“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话,从内容上和结构上各起什么作用?2.鲁迅先生用“孱头”“昏蛋”“废物”三个形象,尖锐而生动地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请说说他们的态度各是怎样的?(各用四个字来说明。)3.“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它们又有区别,请说说它们指的是糟粕中的哪一部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关于“精神”近来于报刊浏览得少了。每天晚上看看电视,渐渐觉得“精神”多了起来。说“精神”多起来,远的不论,去年夏秋开始是一阵“亚运精神”,这一阵随着亚运会结束,亚运村交付北展总公司经营,而“亚洲雄风”风流云散,不大有人再提了;又听说要发扬“民航精神”以至“运七精神”;同时,纪念学习雷锋运动28周年,三月份重提“海迪精神”,配合影片焦裕禄发行,“呼唤焦裕禄精神”。张海迪癌症开刀,又一次战胜死神,“海迪精神”更见光辉。报载现在成立了一个“延安精神研究会”,刚刚开过盛会不久,依我的理解,延安精神中自然包括了“南泥湾精神”,不知这个研究会下是否设有“南泥湾精神”以及其他精神的分会。还有人撰文阐述“西柏坡精神”,不知这些精神比起“井冈山精神”来何所后先。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真有一点精神就很不错,也很不容易,没想到现在有了这么多“精神”,如果没有点精神准备,怕会无所适从,因为这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过于庞大,子系统支派杂出,仰之弥高,叹为观止。记得孙中山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言去世后,每逢集会,讲话中流行一句曰:“总理精神不死。”有个新军阀临会训示,最后高呼:“总理不死。”满场愕然;听了亲信侍从悄声提示,连忙补充:“还有精神!”一时传为笑柄。可见精神两字成为口头禅,是早有的事,甚至可以从那个军阀所在的民国年间,溯源到宋明以上。这也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一脉。说是包袱,则要清理;说是财富,也当点清。文天祥正气歌所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正气就是一种精神。而精神之为气也,或氤氲于庙堂之上,或沆瀣于寰宇之中,捉之无物,视之无形,仿佛凌虚蹈空,形诸言语。也最容易成为空话。相信这种精神万能,不过是以为空话万能。以为空洞的精神说教能化为精神凝聚力或者其他物质力量,也是一厢情愿;因为所谓“精神变物质”。不但要有一定的条件,且要看那是什么精神,那精神有没有物质基础,是否来自过去的社会实践并经得起当年实践的检验。光是叨咕这“精神”那“精神”,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终于好精神即正气不见发扬,坏精神即邪气占了上风,此中消息,倒是该反省一下的。还是毛泽东的语言朴素,“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诚然是不刊之论。人若没有精神,就成了行尸走肉。我相信中国人民就总体说是有这“一点精神”的,它无须借助于玄言妙理、术语名词,不是徒托空言、清谈“精神”者所有,而是基于常情常识、代代相传,时见熠耀。亲爱的小读者,你说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亲爱的大读者,你心中能没有这种精神吗?4.第一段中画线的两句话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讽刺了哪些现象?5.这篇杂文有三处引用:新军阀闹笑话、文天祥正气歌、毛泽东的话,请分别说明这些引用的作用。6.作者对新闻媒体不断提倡某种“精神”的做法,从哪几方面进行了评析?请写出内容要点。7.作者认为人应有的一点精神应是“基于常情常识、代代相传、时见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