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edhat:system-config-kdumpRHEL6.2 的 Kdump 图形配置工具:system-config-kdump。它需要安装 system-config-kdump 的 rpm 包。system-config-kdump 主要包括基本设置、目标设置、过滤设置、高级设置四个部分,下面通过具体实例介绍相关桌面配置。另外,此工具需要 root 权限方能在界面窗口中启动。启动该图形工具 ( 内核转储配置 ) 有两种方法:(1) 在面板主菜单上,选择 System - Administration - Kernel crash dumps。(2) 在 GNOME 终端中键入 system-config-kdump 命令。 基本操作在 system-config-kdump 包安装后,如果该工具已是禁用的状态,必须先把启用它才可以进行下面的配置 ( 点击 Enable 按钮 )。Apply 按钮是使得你改变后的配置生效。Reload 按钮是恢复你的操作变化到原始状态。如下图 1, 图 1. 基本设置 基本设置。kdump 的基本设置,包括相关内存总量。 目标设置。保存 kernel dump 到本地磁盘或远程通过 ssh/nfs 连到 server,选择路径。 过滤设置。过滤级别。 高级设置。给 kernel 加命令行参数,选择 dump 时行为,配置 core 收集器。基本设置在基本设置中,介绍系统总内存,当前实际预留给 Kdump 的内存,期望预留给 Kdump 的内存,预定后的可用内存等。如上图 1,自动 kdump 内存设置会根据系统内存情况自动选择最优参数配置。手动 kdump 内存设置有以下几个字段: Total System Memory:系统总内存。 Current kdump Memory:当前 kdump 预留的实际内存。 New kdump Memory:手动设置 kdump 预留内存,需要人工手动输入。 Usable Memory:可用内存目标设置在目标设置中,介绍本地文件系统转储,原始设备转储,网络转储等几种方式转储的设置。如下图 2, 图 2. 目标设置1. Local filesystem:本地文件系统 如想把 vmcore 保存到本地目录,则选择这一项进行配置。在 Path 里配置 vmcore 被保存的本地目录,一般设置为 /var/crash。在 Partition 里可以指定它的分区。 2. Raw device:裸设备 如果想把 vmcore 作为裸数据保存以而不依赖于文件系统,可以用这种方法。这使得即使触发 kernel dump 时文件系统瘫痪也可以完好地保存 vmcore,相当于 dd /proc/vmcore 操作。 3. Network:网络 如果你想把 vmcore dump 到远程主机上,可以用这种方法。这里支持 NFS 和 SSH 两种方式。1. NFS:需要指定主机名和路径,同时也支持 DNS。此图例中,会把本地的 /proc/vmcore 拷贝到远程主机的 /var/crash/%HOST-%DATE/ 中2. SSH: 需要指定远程主机名,远程路径已被默认指定为 /var/crash/%HOST-%DATE,同时也支持 DNS。相当于把本地的 /proc/vmcore 远程拷贝到 userserver:/var/crash/%HOST-%DATE/过滤设置在过滤设置中,介绍如何配置过滤级别和转储文件的格式。这里主要可以设置过滤级别和输出文件格式。过滤级别取决于零页面 (zero page)、缓存页 (cache page)、专用缓存 (cache private)、用户数据 (user date)、可用页面 (free page) 的选择。输出文件格式可以选择 ELF 格式 (ELF file format) 或磁盘转储文件格式 (diskdump file format),如下图 3。 图 3. 过滤设置高级设置在高级设置中,如何选择 initrd 和 capture kernel,如何为所选内核配置命令行参数,以及如何配置转储的默认操作。如下图 4, 图 4. 高级设置 initrd selection:initrd 选择,有默认 initrd 和自定义 initrd。 Capture kernel selection:捕获内核选择,有默认内核和自定义内核。 Command line options:命令行选项,有”原始的”和”编辑的”两种,对所选内核追加命令行执行参数。 Default action:默认动作。 o mount rootfs and run /sbin/init:默认动作。先 mount root 文件系统,然后运行 init。o reboot:简单重启系统。o shell:掉进 shell 里。o halt:在捕获 vmcore 之后,无论成功与否,都简单地 halt 系统。o poweroff:系统关闭。 Core collector:核收集器。指定核收集器以 makedumpfile 开头的命令。回页首SUSE: yast2 kdumpSLES11SP2 的的 Kdump 图形配置工具:yast2 kdump,配置工具 yast2 工具的一部分。Yast2 是 SUSE 的配置管理工具。它可以通过 kdump 管理套件来启动 kdump 图形配置界面。它包括主要包括启动选项、转储过滤、转储目标、邮件通知、高级配置五个部分,下面通过具体实例介绍相关桌面配置。 启动选项如下图 5,在启动选项中,主要配置 Kdump 启禁用、Kdump 的内存等。 图 5. 启动选项 启禁用:此设置须在重启系统后生效。启用后,启动参数会多出 crashkernel 部分;禁用后,则反之。 kdump 内存:指 kdump 内核分配的内存大小。转储过滤在转储过滤中,指定转储需要的页面类型和创建转储文件的格式,这些页面会被拷贝到转储文件里,如下图 6。 图 6. 转储过滤 Dump 级别 : 选择作为分析用途的页面。这些被选到的页面在 dump 时会拷贝到 dumpfile 中。 Dump 格式:分 ELF 格式和压缩格式两种,可指定其一。转储目标在转储目标中,配置保存转储文件的位置,可以是本地,可以是远程机器,如下图 7。 图 7. 转储目标 远程目标:可以通过 FTP、SSH、NFS、CIFS 等方式远程保存转储文件,同时需要指定远程主机和路径。 本地目标:如果想把转储文件保存到本地,可以通过”Browse”按钮选择指定保存目录,默认是 /var/crash。邮件通知在邮件通知中,可以配置转储之后的邮件提醒,以便让用户更及时地知道机器系统崩溃。这个功能也是 SUSE kdump 的特色,如下图 8。 图 8. 邮件通知高级配置在高级配置中,配置选择 initrd 和 capture kernel,如何为所选内核配置命令行参数,如下图 9。 图 9. 高级配置1. custom kdump kernel:用户可以输入 custom kernel,比如:/boot/vmlinuzx-.gz2. 命令行参数:可以编辑传递给 kexec 的参数,也可以在命令行参数指定的情况下追加一些额外的参数。3. 转储设置:o Enable Delete Old Dump Images:如果转储文件在超过了 Number of Old Dumps,则自动删除最旧的一个。o Number of Old Dumps:指定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空作业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实操仿真考试题库及答案
- Umbralisib-hydro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京安全c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大计算能力考试题库及答案
- 山东编导考试题目及答案
- 街道社工考试题及答案
- 高校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保安员考试00题题库及答案
- 蚌埠二中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
- 路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4篇)
- keycloak中文使用文档-Keycloak使用手册(打印版)
- 手术标本固定
-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 心灵的色彩》教学设计
- 舞蹈家长会课件
- 2024-2025学年中职历史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
- 【完整打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表格)
- 港珠澳大桥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课件
- NB-T 10435-2020 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锁止机构通.用技术要求
- gcp机构办公室工作计划
- 1.1.3茶云纹叶枯病识别与防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