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点13:机械效率的测量和探究2009年15(09赤峰)在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正确记录的测量结果如下表:小车的重力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50.441.0由上表的数据计算可知:(1)做的有用功为 j,(2)机械效率为 。答案:2 50%(09烟台)8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5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a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b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c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d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答案:c(09广州)10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a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b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答案:a(09湖北宜昌市)10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高是指a有用功多 b额外功少 c总功多 d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高答案:d(09广东湛江)11如图5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c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答案:a12. (09广西百色市)为了粉刷教室,需要将涂料运到五楼。工人师傅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用人直接搬运上去;用定滑轮提上去;用动滑轮提上去。在这几种方法中 a最省力的是 b最省力的是 c做有用功最多的是 d机械效率最高的是答案:b8(09枣庄)用动滑轮把一物体匀速提起,不计摩擦,下列说正确的是a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b提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c提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物体被提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答案:b38. (09淄博)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套装置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 f甲、f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甲、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小于物重) ( )a.f甲f乙 甲乙 b. f甲f乙 甲f乙 甲乙 d. f甲乙6(09广西贵港)分别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把同一个重物提升到同样的高度,使用 滑轮比较省力;使用 滑轮机械效率比较高。答案:动 定(09安徽).某同学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g,按图示组装好器材,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最后,根据公式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以上操作过程存在一处错误,请在错误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并写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2)为了提高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请提出两条措施:答案:(1)画线的文字:“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1分)正确的方法:在匀速拉动物体时读出拉力的大小(2分) (2)减轻动滑轮和绳的自重;减小轮和轴间的摩擦;在绳能承受的拉力范围内,增大物重。(写出其中两条)(09重庆)17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13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答案:(1)表中填 889 12 30 (每空1分) (2)匀速 (1分) (3)增加物重 (每空1分) (4)动滑轮重、绳与滑轮的摩擦等(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1分)(09江苏)29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次数钩码悬挂点钩码总重g/n钩码移动距离h/m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a点1.50.100.70.3071.42b点2.00.151.20.3083.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 ; 答案:(1)0.5 66.7 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 (2)不能 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 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09河南)是小松同学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小松同学实验中测量的有关数据如右表所示: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拉力fn细线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12.00.031.60.0623.00.050.175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2中画出实验时滑轮组的绕线情况,并填好表中的空格。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松在实验过程中,应当 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才能通过弹簧测力计准确读出拉力的大小。答案:(1)绕线图略 62.5 2.0 (2)变大 (3)匀速 (09四川遂宁)某实验小组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有用功w有/j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120.10.20.90.30.2774.1%240.10.41.60.30.4883.3%340.10.41.10.50.55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10中的甲、乙、丙所示。(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2)填写实验3中的机械效率,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果绳重不计,摩擦不计,丙图中钩码重为4n时,侧力计的拉力为1n,那么当钩码重为9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答案:(1)越高 (2)72.7% 越低 (3)90%(09贵州黔东南州)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图9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01 j,人做的总功为 j。(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 ;结合弹簧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为 。答案:(1)006 (2)有用功大于总功;弹簧测力计读数错误(3)833%(09湖北襄樊)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时,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实验第次斜面的倾斜程度小车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机械效率1较缓50.22.21452较陡50.53.61693最陡50.74.2183(1)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得出:当斜面_时,越省力;(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还可得出:当斜面_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最大;(3)该小组又做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为0.5m和lm,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这个小车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则他们测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把第4次与第_次的测量结果相比较,才能得出:当斜面越粗糙时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小。答案:(1)较缓;(2)最陡:(3)56(或填“556)、237. (09北京市)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则有用功跟总功成正比。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答案:. (2009福建惠安29)(4分) 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2)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n,(3)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m,所做的有用功是 j.(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匀速;(2)2.4;(3)0.6;(4)83.3%图7sh21(09四川南充)小明同学结“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跟:a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b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斜面的长有关;d物体受的重力有关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参看图7,表中两次实验所用斜面是相同的,设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请你替小刚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 (2)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 (填写字母)(3)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斜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值越 (4)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和 不改变答案:(1)706 14 (2)b (3)高 (4)粗糙程度39. (09宁夏)针对“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斜面的机械效率有怎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某同学利用同一木板,搭成不同倾角的斜面,将同一小车沿斜面匀速拉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小车重gn小车上升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小车移动距离s/m有用功w/j总功w/j机械效率1较缓4.00.20.91.20.81. 08742较陡4.00.31.21.21.21.44833最陡4.00.41.51.21.6(1)请你将该同学第三次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4)如果该同学还要进一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小车移动的距离、 和 不变。 答案:(1)(2分) 1.80(或1.8) 89%(2)(1分)斜面越陡越费力。(3)(1分)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4)(2分)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的高度(或斜面的倾角)。30(09辽宁十二市)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数据如下表:斜面的倾斜程度小车重g/n斜面的高度h/m拉力f/n斜面长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较缓40.21.810.81.844.4%较陡40.43.011.6最陡40.63.612.43.666.7%()请在上表中空格处填充正确数据。()分析上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斜面越 ,机械效率越 。()小明猜想斜面机械效率还可能与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请用图中的器材设计实验并验证他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过程及分析论证)实验过程: 。 。分析论证: 。答案:30(09厦门)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16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与所提物体的重力大小 ;(均选填“有关”或“无关” )(2)请用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写出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 ,并算出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3)如果换用图16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需要做的额外功更 , 所以机械效率更 :(4)关于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升越重的物体,机械效率越大 b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c.额外功越大,机擞效率一定越小 d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是恒定不变的27(09吉林)课堂上,小宇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完成了“测量定滑轮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钩码重2.5n、拉力大小为2.6n。回到家里,他又用图16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记录的数据如下:茶杯重2.5n、拉力大小为3.2n。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机械名称机械效率分析机械效率不同的原因设计一个验证该原因的实验,简述做法装置甲定滑轮96.2%装置乙29(09泉州丰泽)某小组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20。 实验次数物理量l23钩码重gn446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绳端拉力fn1.81.42.4绳端移动距离sm0.30.50.3机械效率745783(1)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图做的实验。(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套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甲乙(2)(越)小(3)增加钩码的重(2009湖南岳阳28)小岳阳和小君山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次数 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端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40.11.80.374%240.11.40.557%360.12.40.383%(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图做的实验。(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 甲,乙 (2)低 (3)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2010年(10自贡)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质量相同的物体匀速升高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a做的总功较少 b做的总功较多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10广安)11李玲玲同学用水桶从水井中提水做清洁,她在把水从井底提上来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b对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c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d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10广东)6、某建筑工地要将同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分别采用如图4所示的两种方式搬运,f1和f2做功的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两种方式机械效率一定相等b、两种方式功率一定相等c、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d、两种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10河北)图7f2f121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7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af1 f2,1 =2bf1 f2,1 2cf1 f2,1 =2df1 2(10莱芜)7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a乙升降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b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c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d乙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10赤峰)9、如图2所示,用一个重为9n的动滑轮来提升物体,在实际工作中竖直向上的拉力为3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a、一定等于85% b、一定大于85% c、一定小于85%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0西宁)10如图3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够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是 a改变绕绳的方式 b增加物体的提升高度 c减少物体的提升高度 d增加提升物的物重(10合肥)4. 如图所示,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组用相同的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提起重为g1、g2两个物体,比较它们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不计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g1g2,则f1f2,甲昀机械效率较高b. 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较高c. 若g1g2,则f1f2,甲的机械效率较高d. 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较高第22题图(10无锡)22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动小于乙物体的物重g,则所用的拉力f甲 f乙(选填“”、“ (10扬州)21如图,滑轮重小于物重(绳重、摩擦不计)。使用甲图滑轮最大的好处是;若匀速提升相同的重物,则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10济宁)7、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若不计摩擦,比较1和2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比较1和3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图7动滑轮的个数(或动滑轮的总重) 提升的物重(10柳州)26.小聪用图10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 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他做的有用功为_j。若滑轮组的绳重及摩擦不计,他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9 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比提升4 n物体时提高了l0,此时的拉力为_n (已知动滑轮的重力小于4 n)。8 5(10本溪)8如图所示,物重g为600n,用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升5m,所用拉力f为25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若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提升,不计摩擦与水的阻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0%;变小(10铜仁)如图,用甲乙图两种方法提起相同重的物体,则: (1)使用 图的办法省力;机械效率高的是 图的办法。 (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 , 。(1)乙;甲。(每空1分) (2)办法:减轻动滑轮重量;减小摩擦,用同一滑轮组提升更重的重物(在承受范围)等(答对2个以内每对一个给1分,如答为减少额外功给1分,其它酌情给分)(10包头)1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同学分别用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30b)、一只滑轮和一些细绳构成的简单机械来提升重90 n的物体,如图甲、乙所示 (1)在不计机械重、绳重和部件间摩擦时,f1_n,f2_n. (2)使用图乙组合机械的好处有_和_ (3)在进行图甲的实验中,若测出 f1为50 n,则它的机械效率 _ 请你提出一条增大机械效率的办法:_ 答案:(1)45n 15n (2)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3)90% 增加物重(减小摩擦或减小滑轮重等)(10枣庄)32、(8分)张强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货物运送到楼上,图中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子重和摩擦。如果所送货物重g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且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的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以下问题:(1)每个滑轮的重是多少?(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3)当绳子的拉力最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解:(1)由乙图可知:当g=200n时,=50%(1分) g滑=100n (2分)(2)由乙图可知:当g/=1800n时,绳子刚好被拉断 (1分) 则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分)(3)当绳子的拉力最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分)(10梅州)图516如图5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4 24 83.3 (10龙岩)30.某实验小组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滑轮重g动/n钩码重g物/n钩码上升高度h物/m直接将钩码举高做的功w有用/j动力f动/n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动/m使用滑轮组动力做的功w总/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5310.10.10.70.30.2147.6%220.10.21.10.30.3360.6%340.10.420.30.666.6%图18(1)请你在图18中画出本实验的绕绳方法。(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 (填“相同”或“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由本实验 (填“能”或“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均有关。(1)图略(n=3) (2)相同;大;大 (3)c (4)不能(10泸州)9、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高低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小车,使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斜面顶端,如图所示。多次改变斜面倾斜程度,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斜面倾斜度小车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斜面的机械效率较缓100.1311333.3%较陡100.2412450%最陡100.416(1)当斜面“最陡”时,沿斜面拉力为 n;做的有用功为 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需要的拉力越 。(3)根据上面实验数据,你可以获得该实验探究的初步结论是: 。(10安顺)1 6、(8分)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8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写出表中标有编号、和的空格处的数据?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 (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4)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与其它哪些因素有关呢?(列举一例)(1)889,约2 2,30。 (2)竖直匀速向上 -(1分) (3)主要与所吊物重有关。 (1分) 因为,用同一滑轮组对不|司物体做功盯,其额外功基本小变, 根据可知,物重越重其越大,而越大 (2分)(4)动滑轮重 (1分)(10长春)16、(4分)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红用如图7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使用塑料滑轮,第二次使用铝制滑轮,第三次使用铁制滑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距离h/cm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cm机械效率13101.63062.5%231023050%33102.530 (1)这个实验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弹簧测力计。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3)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4)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1)刻度尺 (2)匀速 (3)40% (4)低(10眉山)某兴趣小组学习机械效率知识后,为“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机械效率”,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过程: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按如图所示组装好器材。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1)以上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处错误是_,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2)改正错误后,正确操作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应选择_。(3)使用动滑轮所做的有用功是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两种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同的原因是_.答案:(1)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在匀速提升物体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2)省力 滑轮组(3)0.2 83.3,提升动滑轮多做额外功(10漳州)29如图12所示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请同答以下问题: (l)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应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物上升一定高度。 (2)利用滑轮组(甲)和(乙)将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甲、w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甲、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w甲_w乙,甲_ 乙。(选填“”、“=”或”(3)小于(10石家庄)16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五次实验,实验中读数准确,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提升速度v/(m/s)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0.1632.51220.1652.72030.1682.53240.2682.53250.3682.532(1)请画出实验中所使用滑轮组的绳子绕法;(2)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不合理的,此数据是 ;(3)修正不合理数据后,由表中数据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4)若仍用此滑轮组提升重为6n的物体,在滑轮的轮轴处加润滑油,则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答案:(1)图略 (2)第二次测力计示数2.7n (3)提升速度、物体上升的高度 (4)增大 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减少,所以机械效率增大(10聊城)1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将杠杆从实线位置匀速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为 n,测力计移动距离为0.3m,钩码总重为1.0n,钩码上升高度为0.1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0.5 66.7 克服杠杆自重(10陕西)21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a、b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1)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实验次数滑轮组物块重gn物块上升的高度hm有用功w有j拉力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1a0.500.20.100.200.40.081252a1.900.20.380.950.40.381003b0.500.20.400.250.64b1.900.20.380.750.60.4584.4 (2)实际中机械效率_ 1(选填“”、“=”或“”),而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00和125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观察中图和右图,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中图中指针在零刻线的下方(3)经过分析,找到了机械效率为100和125的原因是:用滑轮组a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的拉力要_,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功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功要_,因此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4)实验总结: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_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指针调至零刻线处。答案:(1)0.15 66.7 (2) (3)小 小(或少) (4)上(10宁德)33(4分)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所用的装置如图15所示。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记下钩码和绳子自由端的位置,然后向上匀速拉弹簧秤,读出 的大小,测出钩码和绳子自由端上移的距离。 (2)请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l位小数)。答案:(1)拉力(弹簧秤示数) (2)0.6 0.3 (3)83.3%2011年一、选择题(11苏州)12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b有用功一定是150jc总功一定是250j d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答案:a(11无锡)12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b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答案:c(11广州)10用图3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答案:d(11烟台)10在不计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定、动、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组动定 b 定动组 c 动定组 d 定组 g2,则所用的拉力f1 f2(选填“”、“”或“=”),其机械教率1 2填“”、“”或“=)答案: (11海南)15工人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滑轮把同样一种沙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甲、f乙,滑轮机械效率分别是 甲、乙,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且沙子的重力大于动滑轮重力,则f甲 _ f乙 , 甲_乙。(选填“”、“”或“”)答案: (11哈尔滨)46如图所示,小聪用桶、小明用口袋,各装重120 n的砂子从一楼运上三楼小聪做的有用功为j,小聪与小明所用机械的效率之比为(不计绳重及摩擦) 答案:720 9:10(11吉林)23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为4.2n的重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机械效率为 。写出一种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提高机械效率的一种方法 答案:2.7 77.8%减小动滑轮的重力(或增大所拉重物的重力;或减小绳子的重力;或减小摩擦)(11山西)34如图所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匀速提升质量相等的物体。且物体质量大于滑轮质量,不计绳重和摩擦。比较甲、乙两种方式可知_更省力,_机械效率更高 (均填 “甲”或 “乙”)。答案:甲 乙(11乌鲁木齐)22如图所示的装置是用实验室中滑轮组成的滑轮组。(1)若用3n的拉力可使重6n的物体匀速上升,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如果动滑轮重是2n,除动滑轮外,摩擦和绳重等产生的额外功始终是总功的10%,要使该滑轮组的效率满足50%,求所吊物体重力的范围。答案:(1)(2)设动滑轮重为g动,当机械效率为50%时,gh50%w总,g动h(1-50%-10%)w总40%w总,又g动2n,解得g2.5n当当机械效率为80%时,gh80%w总,g动h(1-80%-10%)w总10%w总,又g动2n,解得g16n所吊物体的重力的范围2.5ng16n(11宿迁)29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钩码重/n动滑轮重/n拉力/n钩码上升的高度/m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有用功/j总功/j机械效率/%40.52.30.20.40.80.9287.040.92.50.20.40.81.080.060.53.30.20.4(a)(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械设计工程师中级面试题集
- 2025年高级养老护理员技能证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法律法规)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配送计算试题及答案
- 国安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英语游戏化教学培训课件
- 贵商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业协会法务面试模拟题集
- 2025年法律顾问职业技能鉴定面试模拟题解析
- 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承插盘扣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
- 物流无人机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
- DB14∕T 1822-2019 旅游景区安全评估规范
-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保政策制度
- 床边护理查体内容
- GB/T 44670-2024殡仪馆职工安全防护通用要求
- DB34T 3709-2020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安全作业规程
- THXCY 001-2024 草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技术规程
- DB61∕T 1856-2024 国土调查成本定额
- 地基沉降量计算-地基沉降自动计算表格
- 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精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