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一语文期中试卷(6).doc_第1页
2008年高一语文期中试卷(6).doc_第2页
2008年高一语文期中试卷(6).doc_第3页
2008年高一语文期中试卷(6).doc_第4页
2008年高一语文期中试卷(6).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2008年高一语文期中试卷(时间:12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竹笋(shn) 钦差(chi) 先导(do)B、 谬论(mi) 亲缘(yun) 槲(h)栎C、 趋(q)向 硕(shu)大 萦(yn)绕D、 摇曳(y) 帐幔(mn) 炫(xun)目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遁辞 秉性 陈词乱调 B、琐屑 狭隘 瞬息万变C、萦绕 耀班 复手为雨 D、遗憾 苍桑 名符其实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的一项是()A、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B、就某一狭隘的意义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提取树皮里的昆虫,仅仅归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C、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曲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D、毕竟,他们在“过去”的9920年前就去世了(假定人的寿命为80岁)。4、下列句子中,括号内按顺序应填的一项词语是()( )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经进行了这一工作,( )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 )是近百年的( )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A、虽则 但是 不论 和B、虽然 可是 尽管 还是C、虽则 而 无论 还是D、虽然 而 不管 和5、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1)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 而来。(2)极光卵处在 不断的变化之中,时明时暗,时而向赤道方向伸展,时而又向极点方向收缩。(3)所以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 ,但我却相信它的价值重大。A、演变连续忽略 B、演化持续忽略C、演变持续忽视 D、演化连续忽视6.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项是()(1)这昔日的荒山野岭,如今果树满坡,一片 的景象。(2)日常的语言不够劲,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人 。(3)他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一张瘦脸 。(4)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一格,景色优美,令人 。A、生气勃勃 心旷神怡 生机勃勃 回肠荡气B、生气勃勃 回肠荡气 生机勃勃 心旷神怡C、生机勃勃 回肠荡气 生气勃勃 心旷神怡 D、生气勃勃 心旷神怡 生机勃勃 回肠荡气7、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不但他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B、农业稳定,是关系到各项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能否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等。 C、教育界人士认为,注意人的个性的健康发挥,创设更为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是百年树人的大计。 D、乌云四合,弥漫了山谷,抹掉了山下的村落,只有几座高峰的峰顶浮在云头,仿佛海上的几座小岛。8、选出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文句最恰当的一项( ) 马克思曾把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有利条件,归结为“英国博物馆堆积着政治学史的大量资料,伦敦对于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方便的地点”。马克思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两个有利条件,既掌握了大量的书本知识,又获得了足够的实际知识。 A、这两者相结合,使我们具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知识力。 B、这两者相反相成,使我们具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知识力。 C、这两者相反相成,才形成了他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知识力。 D、这两者相结合,才形成了他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知识力。9、注释有误的一项( ) 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景,大。B、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露天的谷仓。 C、落霞与孤骛齐飞 骛,野鸭。 D、小学而大遗 遗,yi,赠送。10、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俨骖fi于上路 B、或师焉,或不焉C、简能而任之,择善从之 D、所赖君子见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吾从而师之 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B、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C、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2、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A、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 董之以严刑貌恭而心不服 D、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13、选出加点词活用现象不同类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D、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14、选出对加点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必竭诚以待下()择善而从之()振之以威怒、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也相同、两个“而”不同,两个“以”相同、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不同、两个“而”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5、选出不是倒装句式的一项()、臣闻求木之长者、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大王来何操、铸以为金人十二 6、下列句子,从修辞角度分析,不相同的一项是()、雄州雾列,俊采星弛 爽簌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7、下列各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余嘉其能行古道我赞许他能够推行古人的道德修养。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现在君子们的才智竟反倒赶不上 (他们)C、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时学过的东西长大就遗忘了,我看不出他聪明在哪里。D、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地位低下就觉得羞愧,官 职尊贵了就喜欢阿谀人。18、下列句子的停顿,标法正确的一项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是故无贵无贱。、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9、下列成语与出处对应正确的一项是()钩心斗角、居安思危、人杰地灵、载舟覆舟、阿房宫赋、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荀子王制篇、阿房宫赋、荀子王制篇、滕王阁序、谏太宗十思疏、荀子王制篇、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阿房宫赋、阿房宫赋、滕王阁序、荀子王制篇、谏太宗十思疏、20、选出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魏郑公文集是魏征的文集,“郑公”即“郑国公”,是魏征的封号、吴越为战国时两个敌对的诸侯国。、“神器”指帝位。、“载舟覆舟”语出荀子王制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二、现代文阅读(分)苏联科学院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地球上大洋底部的裂陷扩展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是沿着北极到南极纵向绕地壳的山脊状裂陷经常进行。这种裂陷扩展在太平洋底部最为迅速,在太平洋和南极的海洋扩展速度就慢一些,地球南北断面呈椭圆形也与些(a)有关。这(b)个发现也解答了另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是基本不变的。同时科学家有发现,地球每年的时间都比前一年延长1700秒,即每过一年,一天的时间就要延长05秒,每过一个世纪,一天大约延长分钟。古生物学家在距今五亿年的珊瑚的化石中发现,珊瑚虫身上反映年轮的条纹表明,当时一天只有21个小时,每一年有420天。地球的这(c)种变化,现在也没有停止,我们可以预测,再过亿年,一年将只有250天了。通过对地球自身体积的变化来解释地球上时间组合的变化似乎还并不完全。日本的科研人员根据对过去大陆分布情况的计算证明,大陆的漂移也在引起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我们还十分明确地指出,月球的引力使地球海洋出现潮汐现象,由潮汐产生的摩擦力又使地球的自转速度逐渐变慢。21、对第一、二两段中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与c相同,a与b、c不同。、a、b、c互不相同。、a与b相同,c与a、b不同。、a、b、c均相同。22、第二段中“另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指的是()、地球上每年时间在减少的原因。 、地球上每年天数在减少的事实。 、地球上每天时间都延长的原因。、地球上的这种变化到现在也并没有停止。2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地球自身体积的逐渐增大使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变慢,从而引起一天内时间的延长。 、地球上大洋底部的裂陷扩展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导致了地球自身体积的逐渐增大。 、大陆漂移及月球引力造成海洋潮汐而产生的摩擦力同样使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古生物学家发现的亿年前珊瑚虫身上反映年轮的条纹表明,地球自身体积的变化以及地球上时间组合的变化至今没有停止。24、对苏联科研人员与日本科研人员的研究情况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两国科研人员,从不同的方面解释了地球自转速度的逐渐变慢,是地球上每天时间在延长的根本原因。 、日本科研人员认为,苏联科研人员所作的解释是不正确的,他们认为应从大陆漂移和海洋潮汐产生摩擦力方面解释地球上时间组合变化的原因。 、两国科研人员对地球上每天时间都在延长的原因的解释的着眼点有很大的差距,苏联科研人员是从内因上考虑的,而日本科研人员是从外因上考虑的。 、日本科研人员认为,苏联科研人员所作的解释不够明确,于是在苏联科研人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了重要的补充。 三、文言阅读(分)阅读下文,完成25-29题。 F bn 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注)踬:zhi 跌倒。艾:停止。 25、选出与“卒踬仆不能起”中的“卒”意义相同的一项()、戍卒叫,函谷举、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公子季友卒、兵之胜在于篡卒。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物积因不散因:()人或怜之或:()而贪取滋甚而:()以近于危坠以:2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日思高其位、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以厚其室、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2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答: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答:29、作者借F bn这种小虫讽刺了当时什么社会现象? 答:四、默写(每格分,共分。添、漏、错字均不得分)1、 ,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2、 ,宁移白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