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新年画 新生活 龙年春节记忆之.doc_第1页
1.23新年画 新生活 龙年春节记忆之.doc_第2页
1.23新年画 新生活 龙年春节记忆之.doc_第3页
1.23新年画 新生活 龙年春节记忆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观众朋友,新年好!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已经度过了五个龙年,分别是1952年、1964年、1976年、1988年和2000年,今年又逢龙年。从今天开始,焦点访谈将播出系列节目龙年春节记忆。今天我们先从1952年春节说起。过大年贴年画,是我们的传统民俗。传统年画大多是代代相传的老题材,新中国新生活给年画增添了新内容,1952年龙年春节,千家万户五彩缤纷的年画里,有了更多的新年画。创造新年画 开始于延安时期1952年春节期间,人民画报刊登了一张农民刘金荣在春节时喜贴年画的照片。刘金荣是北京市海淀区六郎庄村人,当时40来岁,因为劳动生产成绩出色被推选为全国劳动模范。虽然他已经在上世纪1984年去世,但他的家人在60年后的今天,依然能记起那个龙年春节兴高采烈贴年画的情景。刘金荣的儿子刘刚说,当时,母亲、哥哥和他都在看父亲贴年画,记者前来采访父亲,于是就拍下了这张照片。从照片上看刘金荣贴的年画,是一张反映领袖和人民在一起的作品。当年,这样的作品在新年画的创作中是非常多的。一大批专业画家如林岗、叶浅予、董希文、李可染等都积极投入到这样的新年画的创作中。据年画专家徐震时介绍,解放以后,毛主席做出了第一个对文化部的批示,要对旧年画进行改造,要创作新年画。实际上,创作新年画从延安时期就开始了。新年画的特点是它要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风尚。1951年秋,当时的华东军政委员会,也就是当时的华东地区人民政府,下属的文化部,首先派工作队到著名的传统年画之乡山东潍坊杨家埠指导工作,成为了新中国传统年画产地改造的开端。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杨家埠不仅早在明代就开始了年画印制发行,历史悠久,与天津杨柳青、江苏苏州桃花坞等地并称为全国年画之乡,而且它还是历史上全国年画发行最多的地方,最多的一年曾达到过7000万张,对传统年画的全面改造创新首先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利用传统形式表现新时代内容今年已是八十多岁的施邦华老人,当年是年画改革工作队的成员,他回忆说,他们当时一共组织了20个人进行调查研究。当年的工作队员身体力行,不但积极对传统年画进行整理挖掘,而且自己也带头创作了一批新年画。施邦华就以传统年画摇钱树为样本,创作了合作果园等作品。在工作队员的带动下,一批老艺人也开始了尝试新年画的创作。杨明智老艺人,今年已经92岁了,当年30多岁的他,积极参加了新年画的创作,他把一幅灶王爷的旧年画,改画成了反映解放后农民生活的全家福。另外一位今年85岁的老艺人杨洛书,他当年创作的年画是胜利果实、农业合作社等。正是通过创新改造,50年代初新年画风靡全国,过年贴新年画成了一种时尚,人民画报发表的那张劳模刘金荣贴年画迎新春的照片就表达了人们的喜悦之情。除了传统的木板年画外,包括水粉画、摄影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也开始用于年画创作。有一张名为 我们热爱和平的摄影宣传画就曾经作为年画广为流传,照片上的孩子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小明星。她叫孟运 1952年时才4岁。她回忆说,她当时梳着小辫,可能就是这个原因让摄影记者叔叔看中了她。当年这张年画发行了几百万张,还被送到了朝鲜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手中,激励着他们为保卫和平,保卫孩子而战,孟运手中至今还珍藏着一位志愿军战士写给她的信。战士们说,他们冲锋陷阵就是为了保卫这些孩子,孩子是他们心中的希望。几十年过去了,直到去年这张年画还被制成了挂历出版,它延续着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到1952年底,全国解放后创作的新年画已达1000多种,发行4000多万张,是1950年的五倍。至此,反映当时社会变革和新生活的新年画,达到了一个创作高潮。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年画伴随着中国人度过了不平凡的岁月,过了一个又一个春节。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上世纪80年代它迎来了又一次创作发行高峰。据介绍,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有8亿多张,5000多个品种。传统年画之乡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等地的年画,也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80年代中期,在杨家埠共有画店120多家,整个销量在1800多万张。子承父业 创作反映自己时代风貌的作品现在在杨家埠,老一代的年画艺人杨洛书仍在创作新年画,他的儿子、女儿也加入其中,杨家成了名副其实的年画之家。木版年画大师92岁的杨明智,已经不能直接创作年画了,但是他的儿子杨乃东继承了他的事业,也成为了山东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他说,他作为一个年轻的创作者也应该感受时代的不同,创作出自己时代的风貌。在继承发展传统年画的同时,为了推动杨家埠新年画的创作,潍坊市寒亭区还专门成立了以创作新年画为主的木板年画院。时光流逝,当年照片上被大人们抱在怀里看年画的孩子,今天已年过花甲;当年摄影年画上的小女孩,已变成了退休教师。60年后的今天,过春节贴年画的习俗依然在一些地方延续,但更多的年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