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相关资料介绍.doc_第1页
冬至节气相关资料介绍.doc_第2页
冬至节气相关资料介绍.doc_第3页
冬至节气相关资料介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至节气相关资料介绍 导语:20XX冬至在公历12月21日,星期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接下来给大家整理更多关于冬至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二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20XX冬至公历:20XX年12月21日 20XX冬至农历:十一月廿三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每年夏历冬至这天,岂论贫富,饺子是必不行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怀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著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克不及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旋里,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煎,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门生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满身温暖,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品,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失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谨慎的节日。在二十四骨气中,冬至也最受器重。昔人以为到了冬至,固然还处在寒冷的季候,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现年末有所归宿。闽台民间以为每年冬至是百口人团圆的节日,由于这一天要祭拜先人,要是外出不回家,便是不认祖宗的人。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很多人家使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厥后的春节前夜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现年还没过完,但各人都已经长了一岁。 我国各地的民俗民情虽各有差异,但大抵是雷同的。作冬至圆时,常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山君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开心。吃冬至圆曩昔,在门窗桌柜床灯的背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比及送灶以后才气烤食。要是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不然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祥。吃到末了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快意,剩下一颗,只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遂。另有些家庭在薄暮,用合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便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1、冬至送温暖:福临黑茶礼盒 冬至天气天气寒冷,这个时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防寒,因此,冬至送礼物,可以根据冬至的气候特点来选,而说到防寒,在冬至送身边的人一套茶礼,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司礼,都可以通过喝热茶来取暖。 2、冬至送养生:养生煲 冬至是冬天第4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到来。如果冬至不注意养生,可能会引发各种季节疾病。因此,冬至送礼物可以送身边的人一个养生煲,提醒他们冬至来了,注意养生。 3、冬至送时尚:时尚蓝牙腕表 随着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电子产品也随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