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 新人教版【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高考说明】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与老子的思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过程: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 “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2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1)经济: 大发展, 崩溃;(2)政治: 崩溃, 衰微,诸侯展开 ;(3)阶级: 的活跃和受重用;(4)文化: 兴起,“ ”到“ ”。3主要流派及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学派很多:三教九流。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4 影响:(1)“百家争鸣”是 ,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是 的重要阶段。(3)奠定了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4)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训练1 春秋战国时期,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出现了气势恢弘的“百家争鸣”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 )a频繁的战争 b生产力的发展c分封制的崩溃 d封建制的形成训练2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中国历史上一场 ( ) a政治运动 b启蒙运动c思想文化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1 孔子的思想及成就(1)思想核心“ ” 含义: ,人与人之间要 , ; 如何实现“仁”:待人宽容,“ , ”。子曰:“仁者爱人。”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2) 政治思想:主张 , , ,反对 和任意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主张“ ”,希望恢复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思考与探究: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礼的思想?主观目的: 客观上: (3)主张“ ”,首创 ,扩大 的社会基础;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中人之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之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4)整理“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训练3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 ( ) 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 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训练4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礼”的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孔子思想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 b孔子力图维护西周社会的等级秩序 c西周时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d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对民众的重视训练5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这一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而知新 d三人行必有我师2 孟子和荀子(1)孟子的思想: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性本善”。(2)荀子的思想:主张“仁义”和 “王道”, “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主张“性恶论”。(3)贡献:使儒家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训练6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训练7 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仍把他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主张 ( ) a“制天命而用之” b提出“人之性恶”c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 d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三 道家和法家1 道家:(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立,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2 法家: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1)主张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2)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训练8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道家主张的是 ( ) a“民为贵”,“君为轻” b自然无为,祸福相倚 c“性相近也” d“兼爱”、“非攻”、“尚贤”训练9 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d道家最受欢迎训练10 结合课本知识,在括号内写出下列言论应该属于谁的主张? 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这叫“无为而治”; (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 ( )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与天地万物一,旁观现实,欣赏自然 ; ( )性本善 ,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船民水,故人君者,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 ( )【巩固练习】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向量基底变换题目及答案
- 物业保安经理试题及答案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School life 校园生活(话题阅读)含答案
- 2025年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网络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80题)
- 2025年3月动物性食品检验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 物料泄露试题及答案
- 营销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公司借款合同纠纷起诉状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解除协议
- 争当排头兵心得体会争当排头兵
- 儿内科临床常见操作技术规范2023版
- 外墙翻新安全施工方案
-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协议
-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
- 汽轮机汽封系统
- 语言学纲要(全套课件354P)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案
- 湖北厂房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和横道图
- GB/T 7424.2-2008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