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后备母猪的隔离和适应.doc_第1页
4后备母猪的隔离和适应.doc_第2页
4后备母猪的隔离和适应.doc_第3页
4后备母猪的隔离和适应.doc_第4页
4后备母猪的隔离和适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备母猪的隔离和适应 新华扬集团 蒋玉财一、 隔离和过渡的主要目的:1、 使本场畜群的健康状况得到保护;2、 使引入猪群对本农场中存在的复合病原体逐渐产生免疫并适应;免疫包括自然接种(胎衣、木乃伊、死胎;粪便;与本场畜群接触等)和人工接种(免疫疫苗);3、 使引入种群对新农场的饲料、畜舍、建筑、水土以及管理系统得到适应;4、 使猪生产流程按计划安全地进行。二、 不进行隔离适应的后果:1、 若把高度健康的后备公母猪(如无MH、PRRS、PRV、AR、HPS等)直接饲养在一个有病原存在且病原活跃的猪群中,就会出现问题,导致引入的后备公母猪发病,后备母猪会不发情或不怀孕;后备公猪则表现为性欲低、精子活力差等;2、 若把比本场畜群不健康(含本场无的病原)的后备公母猪直接引入本场畜群中,就会造成本场畜群感染发病。即使本场畜群感染未发病,也要对本场畜群进行必要的全群免疫引入后备公母猪所含的病原的疫苗,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三、 隔离和过渡所作的工作程序:(按时间顺序阐述)1、 隔离期一般最少30天,即4周;适应期一般最少30天,最好4060天,即68周;若隔离适应一共为30天,那么加药2周,第三周开始自然接种;一般来说隔离适应要求最少6周;2、 对新引进的后备猪现代又有一种新的观点,新引进的猪至少隔离30天,最好在现生产场所外进行隔离观察;若时间允许,最好再在现生产场所里(隔离舍)再隔离一段时间进行观察,然后最终混群;3、 最好从已检测主要传染病为阴性猪群或来之非阴性猪群但已检测为阴性的猪场引种;4、 在进入猪场前,引进猪应予疾病检测。检测项目根据种猪来源确定。最少应该检测波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PRV和PRRS。若这些猪来自有HCV(CSF)、非洲HCV和TGE、PED的国家,这些病也应该检测。根据生物安全措施的严格程序,某些猪场可能还需检测SIV、MH、APP和HPS等。不过,如果接受场已存在这些疾病,就没有检测必要;5、 到场后前几天所应该做的工作:A、 饮水中加VC或VB1或健康维他等100ppm等;B、 料中或饮水中加适量小苏打或大黄苏打片等;C、 料中可加药物:“病必灵(林可+头孢)”同类型的药物;D、 到达后前几天饮水中加健康维他200ppm和病必灵(防呼吸道)。6、 到达后前23周饲料拌药:倍达克菌(恩诺沙星)+病必灵(林可+头孢)+扶正解毒散+健康维他,观察猪只健康状况(临床症状);加药目的:A、 一系列应激造成体质弱,防止传染病发生;B、 一系列应激造成体质弱,为了避免营养性腹泻和应激咳嗽(特别是饲料、水等的改变);C、 种猪场一般不会把病猪售出,但是一系列应激(新气候、新环境、饲料改变、水土改变、长途运输、饲养方式等)可造成亚临床感染,如下痢或轻度咳嗽等发生较多。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场家在售出种猪之前要免疫MH疫苗原因(特别是冬、夏季节)等;7、 到达后35天,开始免疫疫苗,5天一种(饲料拌药影响不大,因为为预防量,再说疫苗主要为病毒型的,即使为细菌型的也不防碍,菌苗最好在饲料停药后进行);8、 制订隔离适应期免疫的疫苗和免疫程序,最好以血清学抗体检测为准以及种猪来源地的免疫程序和所引的种猪已免疫过哪些疫苗为准;并且要求所引的后备母猪应与本猪场内的猪群猪只采用一致的免疫程序;9、 隔离适应期疫苗免疫顺序原则:A、 优先免疫近年来本场或周围常发传染病疫苗;B、 菌苗最好在饲料停药后开始;C、 优先用联苗;D、 疫苗全免完一遍后,驱虫一次,再接着免疫需第二遍免疫的疫苗,根据体内外寄生虫情况,可考虑第二次驱虫;JE、PPV要求二免,其他疫苗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免疫次数,因为大多疫苗在猪100日令以前已免疫过两次或一次,在隔离适应期免疫次数多反而不利,会造成免疫失败;10、 有选择相对性的免疫疫苗,对AR、MH、HPS、PRRS、APP等视引入猪群与本场猪群病原来决定。PRRS若本场存在,对引入猪群可将其暴露于保育舍612周令的仔猪中,初次暴露至少应在配种前68周开始,使其有足够的时间产生坚强的免疫力;612周令仔猪相对来说比较健康(保育舍的猪相对来说是整个猪场各生产区最健康的猪群),免疫器官正在逐渐趋向发育完善,主动免疫未完全建立起来,抗体较低,机体抵抗力弱,那么此时的610周令仔猪正在进行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环境中的病毒产生抗体来增强自身抵抗力,同时向外排毒,那么对引入的后备猪(抵抗力比612周令仔猪强,也就是说用仔猪自然感染引进的后备猪,不会导致引进猪发病,并感染适应和产生抗体,又有可能检测出所引进的猪本场无的疾病);用仔猪进行自然感染的原因:A、 有些疾病现无可靠疫苗,即使有,也不敢轻易使用,尤其是活苗,害怕引进新病毒;B、 感染PRRS或发生PRRS并不可怕,害怕的是发生继发感染发生其他病,那就麻烦了。因为PRRS会导致免疫抑制(患过PRRS的母猪,其繁殖性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11、 引种后第四周开始进行自然感染(用本场产房的胎衣、木乃伊、死胎、断奶后的仔猪粪便或基础猪群粪便等,以及本场断奶仔猪或本场老母猪等),若本场猪群曾发生过猪痢疾、球虫病、C型魏氏梭菌病、猪丹毒等,不要使用粪便进行自然接种。可用木乃伊、胎衣、死胎等来达到此目的。若本场猪群有传染性胃肠炎,那么引入的后备公母猪在隔离期要进行初次接种疫苗(或不用疫苗),并再使其暴露于有本场断奶猪的粪便的环境中;因为粪便含有大量不同种类的细菌,一旦感染,就会出现大片猪发病拉痢,而胎衣、木乃伊、死胎等含的细菌较少或极少(胎衣、木乃伊、死胎等上主要含有各种不同种类的病毒)。自然接种,主要针对的是繁殖障碍病(如PRRS、PRV、JE、PPV、PEV等)感染产生免疫力,那么至少可以保证第一胎不会发生繁殖障碍病。第一胎以后就可以靠免疫疫苗、机体自身抵抗力、机体耐受力来保证。12、 引种后的第四周开始放入本场的不可作种用的青年母猪或断奶母猪,比例为5:1(3:1;10:1)。原因:A、 充分自然感染,对免疫过的疫苗可起到免疫促进;B、 适应本场畜禽,为进入基础种群作准备;以上1113项,都是为了使引入畜群与本场畜群病原复合体逐渐充分接触,产生坚强而充足的免疫力,并适应新环境。13、 隔离舍的后备母猪要群养510头/栏;后备公猪单栏;14、 转到配种房在配种前后备母猪也要群养,不能混养;在隔离舍是一栏的母猪转到配种房仍放在一栏内;15、 隔离舍要施行全进全出制,因为先前引进的后备母猪对本场病原体的免疫反应相对于刚经过运输应激、低免疫能力的后备母猪来说是个挑战(不同批的后备母猪);16、 引入的后备公母猪暴露不能太快或太大,要循序渐进。否则畜群会死于疾病或永远达不到他们遗传的生产潜力。因为引入的畜群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产生具有充分保护力的抗体。刚引入畜群,机体抵抗力弱暴露太快/大畜群感染快,免疫器官产生抗体慢(产生抗体速度远远低于病毒大量繁殖感染的速度,造成病毒在机体内畅通无阻)低抗体抵抗不了大量病毒的侵蚀,导致疾病发生。疾病发生取决于:A、 病毒数量;B、 病毒强弱;C、 环境条件;以上只要有两个条件发生改变,疾病就有可能发生,否则只会感染无症状。同时也说明生物安全搞的再好,疾病的发生也不可避免,只是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而已。四、 后备母猪的饲喂:为了达到初配目标,后备母猪体重在50100kg时应自由采食,到100kg时至少每天需要饲喂3kg含1313.5MJDE/kg和0.550.65%赖氨酸的妊娠母猪料或哺乳料,使其在适应期的增重为56kg/周,背膘会增加4mm。即如下:A、100kg,自由采食;B、100kg,每天要饲喂3kg妊娠母猪料或哺乳料(最好),使其适应期增重1kg/天;C、在发情周期的前7天减料至2.75kg/天.头;D、在配种前14天增加采食量(增加能量),即3.53.75kg/天.头或实行自由采食,能增加排卵量,即所谓的催情补饲;E、断奶后母猪增加采食量,有助于排卵,特别是初产母猪,能增加怀孕率。五、 后备母猪的光照及时间:50Lux(勒克司)即能满足(比利时斯格育种公司要求100 Lux)(让猪能看清楚东西即可即人可以看报纸为准)。后备母猪要求16h光照(成年10h即可),不足人工光照补充。现已证实,适当充足的光照对刺激发情有确切的效果,有利于发情鉴定。 后备公母猪 断奶后母猪 成年公母猪时间 16h 16h 10h 强度(PIC) 50Lux 50Lux 50Lux 强度(斯格) 100 Lux 100 Lux 100 Lux 六、 后备母猪的早期诱情(在隔离舍进行,结束于适应期结束,即转入配种房结束):A、后备母猪年龄:160日令开始(也可灵活往后推迟);B、诱情公猪年龄:10月令以上,最好性欲较强的成年公猪(公猪赶入母猪栏内);C、诱情时间:将公猪赶入母猪栏内接触,20分钟/次/天。注意监视,以避免计划外配种;D、避免习惯:诱情公猪经常替换,以让母猪保持兴趣,发情更明显。否则因母猪熟悉公猪而失去对公猪的兴趣。若后备母猪发情后没被发现,并继续与邻近的公猪接触,就会因熟悉公猪而失去对公猪的兴趣,在以后的发情中,发情症状就不明显。最好的办法是公猪单独饲喂,而将公猪赶到母猪栏内诱情;E、禁用激素:激素刺激发情不可靠,最好不用;七、 注意记录每头猪的耳刺、耳牌、发情症状及发情次数,以便及时掌握配种时间: 最少 目标 配种日令(日令) 200-210 210230 体重(kg) 120 135145 背膘厚(mm) 12 1618 发情次数 2 3 催情补饲(日喂3.53.75kg)(天) 10 14(配种前)后备母猪群有3%不发情属正常(生理性机能和病理性机能方面的原因)八、 通风:后备母猪在集约化条件下所需通风为最低16平方米/h,最高为100平方米/h。九、 饲喂设备: 采用有隔栏的料槽应使每头后备母猪有0.4米的采食空间。后备母猪经常群养,把饲料撒于地面上可以尽量减少打斗。而饲喂方式因猪舍类型而异,有的需要单独饲喂,以保持种用体况。十、 饮水:饮水器最低流量为1升/分钟,每只饮水器最多只能供应8头猪,连接饮水器的供水管,最好经过睡卧区域,以免冬天冻坏。饮水器应按在排粪区域或漏缝地板上方,高0.7米,以保证睡卧区域的干燥。十一、刺激发情:发情可通过许多日常管理,包括同成熟公猪的接触来刺激,这种方法可使发情日令提前。有效刺激发情的方法是定期与成熟公猪接触,看、听、闻、接触公猪就会产生静立反射。十二、温度:温度需求取决于猪体重、采食量、猪群密度、地板类型和空气流速等。后备母猪饲喂在水泥地面时的最低临界温度为14,最适为1820。十三、基础种猪群中母猪淘汰更新原因及分布规律分析:更新率=淘汰率+死亡率淘汰原因分布规律:流产 2.8% 不发情 4.5% 返情 20.1% 肢蹄病 7.0% 产仔数 11.2% 哺育能力 7.2% 健康状况 4.5% 年龄 23.9% 死亡 9.4% 其他 9.5%十四、对于作为后备母猪,从50kg开始,改变饲料配方:A、 不要使用育肥料(包括育成料),因其Ca和可消化P低,研究 表明可消化P、Ca稍微缺乏对肥育猪健康和生产性能无负面影响(生长周期短),但肯定对骨的强度和矿物质化有负面影响。骨的矿物质化对母猪延长利用年限和提高泌乳量是必不可少的(不足会动员骨内的Ca、P等),所以,对后备母猪供给充足的P和相应数量的Ca是很重要的;B、 也不主张用妊娠母猪料,因其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较低;C、 可专门使用后备母猪料(配方类似于泌乳母猪料)或泌乳母猪 料。因泌乳母猪料能量高、矿物质平衡。我们不想迫使后备母猪每天增重最高(不象肥育猪那样),所以必须氨基酸(Pro)的水平可适当降低。D后备母猪料中要加入霉菌吸附剂防止霉菌毒素对生殖系统的破坏。十五、母猪体况差可导致以下后果:A、 第一次发情周期延迟;B、 返情率高;C、 寒冷天气流产机会增加;D、 利用年限变短;E、 窝产仔数少;F、 为泌乳准备的贮存降低。十六、Smedi症状由5种不同的肠道病毒(PEV)引起,S代表死产,M代表木乃伊,E、D代表死胎,I代表不育 :1、 后备母猪的母体免疫力(母源抗体)最迟可持续到6月令。为了让畜群(后备猪)建立对这些疾病的持续抵抗力,那么后备猪在配种前要与现存的本场母猪群、老母猪的粪便以及断奶仔猪的粪便充分接触(130180日令之间,自然接种一个月即可),这样做,青年母猪可产生针对Smedi症状的终生抵抗力。2、 若在配种前不进行自然接种,那么血清学呈阴性反应的母猪在妊娠期间感染肠道病毒,就会导致Smedi症状。十七、PPV(Parvo病毒):A、 后备母猪、经产母猪感染PPV,本身并不发病表现出症状。仅当其血液中无保护性抗体时,病毒便可进入子宫,造成对胚胎或胎儿的侵害,从而导致死胎和木乃伊仔猪;B、 后备母猪在隔离适应阶段,若未接触PPV或未免疫PPV疫苗,青年母猪母体免疫力(母源抗体)可能消失已尽。这就是我们通常要在隔离适应阶段接种疫苗以产生相对低滴度疫苗免疫力的原因,以获得保护;C、 母猪的初乳可提供仔猪滴度很高的抗体,一直持续到56月令,同时,仔猪感染P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