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铝合金超精密车削残余应力的仿真及试验.pdf_第1页
硬铝合金超精密车削残余应力的仿真及试验.pdf_第2页
硬铝合金超精密车削残余应力的仿真及试验.pdf_第3页
硬铝合金超精密车削残余应力的仿真及试验.pdf_第4页
硬铝合金超精密车削残余应力的仿真及试验.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7卷第 7期 2 0 1 5年 7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J OUR NAL OF HAR BI N I NS T I T U T E OF T E CHN0L OGY Vo 1 4 7 No 7 J u 1 2 01 5 d o i 1 0 1 1 9 1 8 j i s s n 0 3 6 7 6 2 3 4 2 0 1 5 0 7 0 0 6 硬铝合金超精密车削残余应力的仿真及试验 常艳艳 孙 涛 李增强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1 5 0 0 0 1哈尔滨 2 哈尔滨工程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1 5 0 0 0 1哈尔滨 摘要 为满足超精密车削加工零件低表面应力的使用性能要求 采用有限元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硬铝合金进行微 米级的超精密车削仿真和试验 分析切削过程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 研究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及残余应力的 性质 得到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对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 仿真结果表明 金刚石刀具车削硬铝合金 切削温度 低 切削力小 但是单位切 削力大 切削力是 已加工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的主导因素 表层残余应力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 而变大 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反而有减小的趋势 在微米级硬铝合金 的超精密切削过程中 切削深度对 已加工表面残余 应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进行微米级的超精密车削试验 采用 X R D对表层残余应力进行测量 对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了验 证 为硬铝合金超精密车削表面残余应力的控制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 超精密车削 残余应力 硬铝合金 有限元仿真 切削试验 中图分类号 T G 5 0 1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 3 6 7 6 2 3 4 2 0 1 5 0 7 0 0 4 1 0 6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e x p e r i me n t s o f r e s i d u a l s t r e s s e s o n u l t r a p i e c i s i o n t u r n i n g o f ha r d a l u mi nu m a l l o y C H A N G Y a n y a n l S U N T a o L I Z e n g q i a n g 1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t r o n i c s E n g i n e e r i n g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1 5 0 0 0 1 H a r b i n C h i n a 2 C o l l e g e o f Me c h a n i c a l and E l e c t r i c al E n g i n e e ri n g H a r b i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1 5 0 0 0 1 Ha r b i n C h i n a Abs t r ac t T o me e t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1 O W s ur f a c e r e s i d ua l s t r e s s e s o n t h e p a r t s ma d e b y u l t r a p r e c i s i o n t ur n i n g b y fin i t e e l e me n t a n a l y s i s a nd t e s t s t he mi c r o n l e v e l u l t r a pr e c i s i o n t u rn i n g a n d s i mu l a t i o n o f a l u mi n u m a l l o y we r e d o n e Th e c u t t i n g f o r c e a nd t e mp e r a t u r e we r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c a u s e a n d n a t u r e o f ma c hi n e d s u r f a c e r e s i d ual s t r e s s e s we r e s t ud i e d a nd t h e i n flu e n c e l a ws o f t h e c u t t i n g d e p t h a n d c u t t i n g s pe e d o n r e s i d u a l s t r e s s e s we r e g o t t e n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i n t h e c u t t i n g p r o c e s s t h e c u t t i n g f o r c e w a s s ma l l a n d t h e c u t t i n g t e mp e r a t u r e wa s l o w b u t t h e u n i t c u t t i n g f o r c e wa s h i g h Th e c u t t i n g f o r c e wa s t h e l e a d i ng f a c t o r i n f o r mi n g t h e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s s o n t h e ma c h i n e d s u r f a c e Th e ma c h i n e d s u r f a c e r e s i d u a l s t r e s s e s i n c r e a s e d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c u t t i n g d e p t h a n d d e c r e a s e d 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c u t t i n g s p e e d T h e c u t t i n g d e p t h o b v i o u s l y i n flu e nc e d t h e r e s i du a l s t r e s s e s T he e x p e r i me n t s o f u l t r a p r e c i s i o n t u r n i n g i n mi c r o n l e v e l we r e d o n e a n d t h e ma c h i ne d s u r f a c e r e s i d ua l s t r e s s e s we r e me a s u r e d b y XRD Th e r e s u l t s o f s i mu l a t i o n we r e v e r i fie d Ke y wo r d s u l t r a p r e c i s i o n t u r ni n g r e s i d u a l s t r e s s a l u mi n u m a l l o y fin i t e e l e me n t a n a l y s i s t u rni n g t e s t 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是加工表面质量的一个 重要标志 对机械零部件 的使用性能有着重要影 响 并 日益受到 国内外 的关注 经超精密车削 收稿 日期 基金项 目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 2 01 4 1 2 2 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H E U C F 1 4 0 7 1 4 常艳艳 1 9 7 7 一 女 博士 讲师 孙涛 1 9 6 4 一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常艳艳 c h a n g y a n y a n h r b e u e d u c a 加工 的零件多服役于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的如航空 航天 核工业 精密仪器等领域 这些尖端工业领 域对机械零件使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 高 不仅要 求尺寸精度 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而且要求加 工表面的残余应力也能达到规定要求 因此 分析 超精密车削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原因 研究其分 布规律对超精密车削表面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的 理论与实际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车削表面残余应力的研究多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第 4 7卷 中于传统车削 J 目前 由于实际的超精密车削 多采用微米级的切削尺度 而对微米级超精密车 削表面残余应力的报道并不多见 需要进一 步系统研究 本文选用航空常用材料 L Y1 2硬铝合金作为 研究材料 使用有 限元仿真和切削试验相结合的 方法 采用微米级的切削深度 对超精密加工表面 的残余应力进行研究 通过对 L Y 1 2 超精密车削过 程的有限元模拟 分析切削过程的切削力和切削 温度 研究已加工表面残余 应力 的产生原 因及残 余应力的性质 仿真得到了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 对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 的影 响规律 针 对切 削深 度和切削速度对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进行 试验 对有限元模拟的结果进行验证 1 超精密车削的有限元模型 选用 T h i r d Wa v e S y s t e ms 公 司 的 A d v a n t E d g e 对超精密车削过程进行模 拟仿 真 A d v a n t E d g e在 建立二维切削有限元模型时遵循以下规则 1 1 材料本构模型 A d v a n t E d g e中的材料本构模型 o r T g 厂 式中 g 为应变硬化 函数 厂 占 为应变率敏 感 函数 为热软化函数 为塑性应变 为 塑性应变率 为温度 1 2材料断裂准则 A d v a n t E d g e中断裂准则为 式 中 D为失效参数 为瞬时应变增量 为 瞬时失效应变 在切削过 程中网格单元 的应变值 不断累积增加 当失效参数 D 1 时单元失效 1 3 摩擦模型和自适应网格划分 A d v a n t E d g e中采用库伦摩擦模型 Ff 式 中 为摩擦力 F 为法 向作用力 为摩擦 系数 A d v a n t E d g e 软件基于显式动力学和热力耦合 建立金属切削的有 限元模型 并采用了 自适应 网 格划分技术 1 4 正交切削仿真参数 在 A d v a n t E d g e中建立二维 正交 切削有限元 模型如图 1 所示 长 8 0 m 高 3 0 f x m 工件材料 选取美国标准的 A L 2 0 2 4 T 3 5 1 1 该牌号对应中国 硬铝合金牌号 L Y 1 2 刀具材料选择天然单晶金刚 石 刀具几何角度设置为 前 角 0 后角 9 切削 刃钝 圆半径 为 6 0 n m 刀具 和工件 的初始 温度为 2 0 选择微切削仿真 不使用冷却液 根据金刚 石和铝合金的摩擦系数范围 0 0 6 0 1 3 设置摩 擦系数为 0 1 4 0 王2 O 0 2 0 4 O 6 0 8 O x l 1 m 图 1 正交切 削有限元模型 2 超精密车削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设 置 机 床 的 切 削 参 数 为 切 削 速 度 1 2 5 6 m m i n 进给量 6 n l r 切 削深度 1 m 超 精密车削 L Y1 2的模拟仿 真过程如图 2所示 从 图 2中可以看出 随着刀具的切人 工件材料首先 被刀具前面推挤 之后 在工件 的未加工表面形成 一 个突起 突起逐渐增长 开始 与前刀面分离 形 成一个卷曲的切屑 当切削到指定的切削长度 时 切屑断裂 刀具 回到初始位置 金 刚石切削硬铝合 金 L Y1 2时将产生连续的带状切屑 2 1 超精密车削切削力分析 在 A d v a n t E d g e二维仿 真 中可 以输 出主切 削 力和吃刀抗力 超精密切削过程中 由于切 削深度 和进给量小 切削面积很小 切削力的数值很小 虽然金 刚石车削时的切削力不大 但 由于切削面 积很小 单位切削力很大 如图 2中的切削参数设 置 当进入稳态切削时 主切削力约为0 0 0 6 6 N 吃 刀 抗 力 约 为 0 0 0 1 2 N 单 位 切 削 力 可达1 1 0 0 MP a 切削过程 中输 出的切 削力如图3 所 示 2 2 超精密车削切削温度分析 在 A d v a n t E d g e二维仿 真 中可以输出全部切 1 l IJ 过程 的切削温度 如图 2所示 从图 2的温度输 出可以看出 在全部切削过程中切削温度不高 仅 为2 5 左右 略高于初始温度 2 0 同时 最高 切削温度集 中在第一变形区 而不是位于刀具 和 工件接触的区域 这主要是 由于金 刚石切 削硬铝 合金时 切削面积小 摩擦系数小 切削过程中产 生的切削热少 而同时金刚石具有较高的热导率 铝合金本身的导热系数也较大 因此 金刚石切削 铝合金时切削温度较低 第 7 期 常艳艳 等 硬铝合金超精密车削残余应力的仿真及试验 4 5 温度增加 切 削力随切削速度 的增加变化不大 从 图 8 可看出 工件表面冷却 卸载后 表层存在残余 压应力 采用不 同的切削速度进行超精密车削 随 着切削速度的增大 表层的残余压应力有减小趋 势 另外 残余应力随着距表面距离的加大 应力性 质由压应力转化为拉应力 随着距表面距离继续加 大 残余应力的绝对数值逐渐减小 并且 不同切削 速度其转化规律基本一致 4 超精密车削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 切削机床为实验室 自行设计制造的超精密金 刚石车削机床 刀具选用英 国 C o n t o u r T o o l s 公 司 制造的天然单 晶金 刚石刀具 刀具前角为 0 后 角为 9 实验样件材 料为国产 的 2 A1 2 样件采用 端面切削 切削前 选用 P C D刀具 在一定 的切削 参数下进行端面平整 然后 对切削样件进行去应 力退火的热处理 最后 选用不同的切削深度对样 件进行超精密车削 得到镜面 使用 X S T R E S S R O B O T应力分析仪 采用 x 射线应力测定方法 测量样件的残余应力 该仪器 所测应力为二维平面应力 测量深度为 1 0 Ix m以 内 残余应力 的测试如 图 9 所示 图 9残余应力测试 设定机床切削速度为 1 2 5 6 m mi n 进给量 为 6 I x m r 切削深度分别为 1 3 5 8 1 0 m 工 件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检测结果如图 1 0 所示 设定进给量 6 Ix m r 切削深度为 3 m 切削 速 度 分 别 为3 1 4 6 2 4 9 4 2 1 2 5 6 1 8 8 4 m mi n 工件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检测结 果如图 1 1 所示 从图 1 0和图 1 1 残余应力 的检测结果可 以看 出 采用不同的切削深度或切削速度 工件已加工 表面残余应力的测量值都为负 说 明加工表面存 在残余压应力 工件表面 的压应力随着切削深度 的增加有 增 加 的趋 势 另外 切 削深 度 为 1 m 时 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 明显减小 对 比图 1 O和 图 1 1 切削深度的改变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 响比 切削速度的改变对表面残余应力 的影响要 大 与 上述有 限元仿真的结果是一致的 同时 有限元仿 真因为能显示残余应力距表面深度的分布情况 对切削试验是一个有力 的补充 实验与仿真数值 上的偏差与加工材料 工件的初始残余应力以及 检测误差有关 另外 笔者认为在有限元 仿真 中 提取的残余应力消除了切削力和切削热 的影响 与实际存在差异 仿真只能定性说明切削参数对 残余应力的影响 图 1 O 切 削深度对 残余应力的影响 图 1 1切 削 速 度 对 残 余 应 力 的 影 响 5 结 论 1 采用 A d v a n t E d g e对微米级切削深度的超精 密车削过程进行了模拟 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金刚石 刀具车削硬铝合金 切削温度较低 切削力很小 但 单位切削力大 切削力是已加工表面产生残余应力 的主导因素 已加工表面将产生残余压应力 2 通过有限元仿真 得到了切削深度和切削 速度对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 切削深 度增大 切削温度升高 切削力增大 表面残余压 应力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变大 应力性质由压 应力转化 为拉应力 随着距 表面距离继续加大 残余应力的绝对值逐渐减小 在 1 0 m以内的超 4 6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第 4 7卷 精密车削中 切削深度对 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有 明显影响 切削速度增大 切削温度增加 切 削力 随切削速度 的增加变化不大 表面残余压应力有 减小趋势 切削速度对表面残余应力 的影响 比切 削深度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要小 3 针对切 削深度和切削速度对 已加工表 面 残余应力的影响进行了车削实验和应力检测 检 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 了有限元仿 真的结论 二者相结合 为超精密车削表面残余 应力的控制 打下 一定基 础 参考文献 1 B E N MO U S S A N S I D HO M H B R A H A M C N u m e ri c al a n d e x p e r i me n t a l a n aly s i s o f r e s i d u a l s t r e s s a n d p l a s t i c s t r a i n d i s t ri b u t i o n s i n ma c h i n e d s t a i n l e s s s t e e l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2 0 1 2 6 4 82 9 3 2 A G R A WA L S J O S H I S S A n a l y t i c a l m o d e l i n g o f r e s i d u a l s t r e s s e s i n o r t h o g o n a l ma c h i n i n g o f AI S I 4 3 4 0 s t e e l J J o u r n a l o f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P r o c e s s e s 2 0 1 3 1 5 1 6 7 1 7 9 3 C A P E L L O E R e s i d u a l s t r e s s e s i n t u r n i n g P a r t I I i n fl u e n c e o f t h e m a c h i n e d mat e r i al J J o u r n a l o f M a t e ri a l s 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2 O O 6 1 7 2 3 3 1 9 3 2 6 4 徐飞飞 张效栋 房丰洲 金刚石刀具单点切削单晶 硅加工表面特性的实验研究 J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 程 2 0 1 3 6 4 8 5 4 9 1 5 F A N G F Z WU H L I U Y C M o d e l l i n g a n d e x p e ri m e n t a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n an o me t r i c c u t t i n g o f mo n o c r y s t all i n e s i l i c o n J I n t e ma fi o n a l J o u rna l o f Ma c h i n e T o o l s Manu f a c t u r e 2 O 0 5 4 5 1 5 1 6 8 1 1 6 8 6 6 孔庆华 于云鹤 车削加工残余应力的实验研究 J 同济大学学报 1 9 9 9 2 7 5 5 4 9 5 5 2 7 S A S A H AR A H T h e e ff e c t o n f a t i g u e l i f e o f r e s i d u al s t r e s s a n d s u r f a c e h a r d n e s s r e s u l t i n g f r o m d i f f e r e n t c u t t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0 4 5 C s t e e l J I n t e rna t i o n a l J o u rnal o f Ma c h i n e T o o l s a n d Ma n ufa c t u r e 2 0 0 5 4 5 2 1 3 1 1 3 6 8 J A C O B S O N M S u r f a c e i n t e g r i t y o f h a r d t u rne d M5 0 s t e e l J J o u rna l o f E n g i n e e ri n g M a n u f a c t u r e 2 0 0 2 21 6 1 4 7 5 4 9 S A S A HA R A H O B I K A WA T S H I R A K A S H I T Pr e d i c t i o n mo de l o f s urfa c e r e s i du al s t r e s s wi t hi n a ma c h i n e d s ur f a c e by c o mbi ni n g t wo o r t ho g o na l p l a ne mo d e l s J I n t e rna t i o n a l J o u rna l o f Ma c h i n e T o o l s a n d Ma n u f a c t u r e 2 0 0 4 4 4 7 8 8 1 5 8 2 2 1 0 Y A N J i w a n g Z HA O H o n g w e i K U R I Y A G A WA T E f f e c t s o f t o o l e d g e r a d i u s o n d u c t i l e ma c h i n i n g o f s i l i c o n a 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b y F E M J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2 0 0 9 2 4 1 1 1 1 1 N G C K ME L K O T E S N R AH MA X M e t a 1 E x p e ri me n t al s t u d y o f mi c m an d n a n o s c ale c u t t i n g o f alu mi n u m 7 0 7 5 一T 6 J I n t e rna t i o n al J o u r n al o f Ma c h i n e T o o l s Ma n u f a c t u r e 2 0 o 6 4 6 9 2 9 9 3 2 1 2 赵云琨 钛合金金刚石精密切削表面质量研究 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 大学 2 0 1 3 1 3 王神洲 徐人平 郭淼 L Y 1 2硬铝合金高速切削加工 残余应力的研究 J 机械设计与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