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病夏治 对呼吸系统以外各类疾病的治疗研究 第一节冻疮第二节痛经第三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第四节慢性疲劳综合征 第一节冻疮 概述 冻疮 chilblain 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 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 其中主要是儿童 妇女及老年人 病因 系机体对寒冷发生的异常反应 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 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 如手 足 鼻尖 耳边 耳垂和面颊部 现代医学认为冻疮是因为患者的皮肤耐寒性差 加上寒冷的侵袭 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 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使得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的组织损伤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 外感寒湿之邪 使气血运行不畅 瘀血阻滞而发病 发病机制 体表远端皮下静脉毛细血管内的平滑肌遇到低温时发生痉挛时 便会降低血管的通透性 使血液产生滞留现象 并产生冻疮 临床表现 症状好发于手足 面颊 耳廓等末梢部位 皮损为瘙痒性局限性水肿性红斑 境界不清 可出现水疱 糜烂和溃疡 冻疮初起为局限性蚕豆至指甲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 边缘鲜红 中央青紫 触之冰冷 压之退色 去压后恢复较慢 自觉局部有胀感 瘙痒 遇热后更甚 严重者可有水疱 破溃后形成溃疡 经久不愈 临床表现 I度冻伤伤及表皮层 局部红 肿 痒 痛 热 约1周后结痂而愈 度冻伤伤达真皮层 红 肿 痛 痒较明显 局部起水泡 无感染结痂后2 3周愈合 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 早期红肿并有大水泡 皮肤由苍白变成蓝黑色 知觉消失 组织呈干性坏死 度冻伤伤及肌肉和骨骼 发生干性和湿性坏疽 需植皮和截肢 病理 由于受冻后人体血气不旺 贫血等原因造成血管瘀血 因为瘀血 所以有肿 因为瘀血 所以有痒 根治冻疮的唯一办法就是打通瘀血 别的办法都如隔鞋搔痒 只有瘀血打通了 肿才能消 痒才能止 冻疮才能根治 冬病夏治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 若能在夏季采用冬病夏治的疗法温通经络 散寒 通行气血 补养阳气提前进行预防保健 冬季就可免却冻疮之苦 正如经典记载 灵枢 刺节真邪 篇中说 脉中之血 凝而留止 弗之火调 弗能取之 灵枢 禁服 亦云 陷下者 脉血结于中 血寒 故宜灸之 冬病夏治 敷贴疗法贴敷疗法多在三伏天进行 有温阳活血通络之功 三伏是指初伏 中伏 末伏的合称 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 于三伏天各敷一次 连贴三年 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 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 常用炙甘逐 白芥子等数味药物共研成细末 用生姜汁和蜂蜜等物调和 制成硬币大小的圆饼 贴于背部俞穴 常选穴位有大椎 关元 血海 肾俞等 此方法是冬病夏治中最常用且疗效较好的一种 冬病夏治 针灸即 三伏针 或 三伏灸 在三伏天或针或灸 或针灸并用 能有效地缓解或治愈上述疾病 一般选取活血通瘀 扶助阳气的穴位 如大椎 关元 气海 合谷 太冲 肾俞 命门等穴位 针刺时10次一个疗程 每次留针30分钟 灸法每次5 10分钟 每日或隔日1次 十次为一疗程 艾卷点燃后 以雀啄灸法 直接将燃着端接触阿是穴 以每秒钟快速点灸2 3次为宜 冬病夏治 壮医药线点灸法 持线 以右拇指 食指挟持药线的一端 并露出线头1 2cm 点火 将露出的线端在乙醇灯上点燃 然后吹灭明火 只留线头珠火即可 施灸 将线端珠火对准选定的穴位 顺应手腕和拇指屈曲动作 拇指指腹稳健而敏捷地将带有珠火的线头直接点按在预先选好的穴位上 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 一个穴位灸一壮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手法分轻 中 重三种操作手法 点灸时间短于1秒且轻快迅速为轻法 点灸时间1 2秒且中等用力为中法 点灸时间超过2秒且较用力为重法 一般而言 轻病快速点灸 重病可点按片刻 本法常用穴位为大椎 四缝 八邪 阳溪 阳池 合谷 肾俞等以及病灶周围 点灸时注意 宜在线头火星最旺时点灼穴位 注意不要平按 要使线头圆火着穴 每日1次 10次为一疗程 冬病夏治 中药内服 即 三伏补 1 当归15克 桂枝12克 赤芍10克 细辛6克 通草6克 甘草6克 大枣8枚 加水煎服 本方可使阳气通 寒气散 气血通畅 2 当归60克 红花30克 川椒30克 肉桂60克 细辛15克 干姜30克 樟脑15克 用95 酒精1000毫升浸泡七天后外搽患处 3 生姜 当归 红花 川芎各10克 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 一周后即可服用 每次饮酒10毫升 每日2次 第二节痛经 概述 痛经 dysmenorrhea 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 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 甚至痛及腰骶 每随月经周期而发 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 冷汗淋漓 手足厥冷 甚至昏厥 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 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 故又称功能性痛经 多见于青春期少女 未婚及已婚未育者 此种痛经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缓解或消失 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 本病属妇科临床的常见病 据有关调查表明 痛经的发病率为33 19 病因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 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 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 两种痛经的原因不同 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 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 后一种情况叫做膜样痛经 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 也能引起小肚子痛 继发性痛经的原因 多数是疾病造成的 例如子宫内膜异位 盆腔炎 盆腔充血等 近年来发现 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时 也能引起痛经 临床表现 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 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 冷痛 灼痛 刺痛 隐痛 坠痛 绞痛 痉挛性疼痛 撕裂性疼痛 疼痛蔓延至骶腰背部 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 常伴有全身症状 乳房胀痛 肛门坠胀 胸闷烦躁 悲伤易怒 心惊失眠 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 胃痛腹泻 倦怠乏力 面色苍白 四肢冰凉 冷汗淋漓 虚脱昏厥等症状 分型与诊断 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常发生于有排卵月经因此在初潮后l 2年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 严重的痉挛性疼痛多发生于初潮1 2年后的青年妇女 如一开始即出现规律性痛经或迟到25岁后发生痉挛性痛经均应考虑有其他异常情况存在 分型与诊断 痛经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常为痉挛性绞痛 历时1 2 2h 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 约持续12 24h 经血外流通畅后逐渐消失亦偶有需卧床2 3d者 疼痛部位在下腹部 重者可放射至腰能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 以上的人伴有胃肠道及心血管症状 如恶心 腹泻头晕 头痛及疲乏感 偶有晕厥或虚脱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 可得出原发性痛经的诊断 分型与诊断 继发性痛经根据病史妇科检查及必要的辅助诊断方法明确痛经是由何种妇科疾病引起 一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卵巢 子宫骰骨韧带 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等处异位的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中同样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 分型与诊断 二 子宫腺肌病因为子宫内膜侵人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痛经为本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亦可有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 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呈球形 质地较硬 一般约为2个月妊娠大小可有轻压痛 分型与诊断 三 子宫肌瘤痛经不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但黏膜下肌瘤在月经期可因刺激子宫收缩而发生痉挛性疼痛 患者多伴有月经过多 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盆腔检查可发现子宫不同程度增大 表面光滑或有结节状突起 分型与诊断 四 慢性盆腔炎下腹部疼痛和不育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在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或因月经诱发炎症急性发作 可引起腹痛加剧 患者多有不育及急性盆腔炎史盆腔检查子宫多为后位 活动度差 甚至完全固定 分型与诊断 五 生殖道畸形在胚胎发育中一侧副中肾管可以发育良好 形成发育较好的单角子宫 而另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好形成残角或始基子宫 与对侧不贯通 也不通向体外始基子宫一般无宫腔 或有宫腔也缺乏子宫内膜 如果始基子宫有功能反应 表现为周期性出血则可因宫腔积血而引起痛经 患者多为少女 分型与诊断 六 宫内节育器痛经亦可见于宫内安置节育器的妇女此类痛经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产生的前列腺素增加而引起的 也可能是节育器刺激子宫肌肉的排异性收缩 导致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患者常有下腹部或腰骰部不适 经期症状加重 表现为痛经节育器的放置位置不当或过大也易引起子宫收缩 导致下腹疼痛及痛经 分型与诊断 七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本病是由慢性盆腔静脉淤血引起的女性内生殖器官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盆腔坠胀 下腹部及腰能部疼痛 并常伴有月经过多白带增多及痛经 劳累 性交久坐 久立后或便秘时 症状往往加重有的患者还有乳房胀痛及膀胱 直肠刺激症状等 中医辨证分型 一 肾气亏损型主要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 喜按 月经量少 色淡质稀 头晕耳鸣 腰酸腿软 小便清长 面色晦黯 舌淡 苔薄 脉沉细 证候分析 肾气本虚 精血不足 经期或经后 精血更虚 胞宫 胞脉失于濡养 故小便隐隐作痛 喜按 肾虚冲任不足 血梅满溢不多 故月经量少 色淡质稀 肾精不足 不能上养清窍 故头晕耳鸣 肾亏则腰腿失养 故腰酸腿软 肾气虚膀胱气化失常 故小便清长 面色晦黯 舌淡苔薄 脉沉细 也为肾气亏损之征 中医辨证分型 二 气血虚弱型主要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 月经量少 色淡质稀 神疲乏力 头晕心悸 失眠多梦 面色苍白 舌淡 苔薄 脉细弱 证候分析 气血本虚 经血外泄 气血更虚 胞宫 胞脉失于濡养 故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 气血虚冲任不足 血海满溢不多 故月经量少 色淡质稀 气虚中阳不振 故神 疲乏力 血虚不养心神 故心悸 失眠多梦 气血虚不荣头面 故头晕 面色苍白 舌淡 苔薄 脉细弱 也为气血虚弱之征 中医辨证分型 三 气滞血瘀型主要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 胸胁 乳房胀痛 经行不畅 经色紫黯有块 块下痛减 舌紫黯 或有瘀点 脉弦或弦涩有力 证候分析 肝郁气滞 瘀滞冲任 气血运行不畅 经前经时 气血下注冲任 胞脉气血更加壅滞 不通则痛 故经行小腹胀痛拒按 肝气郁滞 故胸胁 乳房胀痛 冲任气滞血瘀 故经行不畅 经色紫黯有块 血块排出后 胞宫气血运行稍畅 故腹痛减轻 舌紫黯或有瘀点 脉弦或弦涩有力 也为气滞血瘀之征 中医辨证分型 四 寒凝血瘀型主要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 得热则痛减 经血量少 色黯有块 畏寒肢冷 面色青白 舌黯 苔白 脉沉紧 证候分析 寒客冲任 血为寒凝 瘀滞冲任 气血运行不畅 经行之际 气血下注冲任 胞脉气血壅滞 不通则痛 故痛经发作 寒客冲任 血为寒凝 故经血量少 色黯有块 得热则寒凝暂通 故腹痛减轻 寒伤阳气 阳气不能敷布 故畏寒肢冷 面色青白 舌黯 苔白 脉沉紧 为寒凝血瘀之征 中医辨证分型 五 湿热蕴结型主要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 痛连腰骶 或平时小腹痛 至经前疼痛加剧 经量多或经期长 经色紫红 质稠或有血块 平素带下量多 黄稠臭秽 或伴低热 小便黄赤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或濡数 证候分析 湿热蕴结冲任 气血运行不畅 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 胞脉气血壅滞 不通则痛 故痛经发作 湿热瘀结胞脉 胞脉系于肾 故腰骶坠痛 或平时小腹痛 至经前疼痛加剧 湿热伤于冲任 迫血妄行 故经量多 或经期长 血为热灼 故经色紫红 质稠或有血块 湿热下注 伤于带脉 带脉失约 故带下量多 黄稠臭秽 湿热熏蒸 故低热 小便黄赤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或濡数 为湿热蕴结之征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利用夏季阳气旺盛的有利时机来治疗因阳气不足 阴寒内盛而引起的冬季好发或加重的疾病 虽然痛经算不上冬季好发的疾病 但是多数痛经遇寒加剧 得热痛减 并且多见于虚寒体质的患者 冬病夏治正好可以补益阳气 祛除阴寒 运用此治疗虚寒性痛经能够取得很好疗效 冬病夏治 正如朱丹溪说 血见热则行 见寒则凝 灵枢 刺节真邪 篇中说 脉中之血 凝而留止 弗之火调 弗能取之 因此 凡是一切气血凝涩 没有热象的疾病 都可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冬病夏治 三伏贴敷贴疗法三伏贴是预防和治疗痛经的一种方法 采用细辛 甘遂等药研成细末 生姜汁调成糊状 再取直径约4厘米的塑膜共6块 将药糊摊上 其中每次药糊直径为2 5厘米 分别贴于神阙 关元 三阴交血海 肾俞 命门等穴位上 然后用胶布固定 一般成人贴6 8小时 儿童2 4小时 如贴后局部烧灼疼痛 可以提前取下 如局部有微痒或温热舒适感 可以多贴几个小时 每伏1次共3次一般可以收到显著效果 耳穴压丸取穴主穴 内生殖器 肝 胆 肾 腹 内分泌 肾上腺 耳背沟 耳迷根 皮质下 配穴 恶心呕吐加胃 心烦不安加心 神门 治法 主穴每次选3 4穴 据症加配穴 用王不留行子 以胶布固定于所选的耳穴上 每次一侧穴 双耳轮替 嘱患者每日自行做不定时按压 每天按压10次左右 每次按压2 3分钟 耳穴出现发热效果更佳 每周换贴2 3次 治疗的起始时间及疗程 同毫针法 穴位贴敷取穴主穴 中极 关元 治法 灸药制备 斑蝥 白芥子各20克 研极细末 以50 二甲基亚砜调成软膏配 主穴每次取1穴 可交替使用 每次于经前5日贴敷第1次 月经始潮或始觉腹痛贴第2次 两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贴时 取麦粒大之药膏置于胶布上贴敷 一般贴3小时揭去药膏 可出现水泡并逐渐增大 2 3日后渐干瘪结痂 如水泡擦破 涂龙胆紫药水以防感染 温针取穴主穴 太冲 足三里 三阴交 内关 肾俞配穴 关元 命门 治法 主穴每次取二穴 均双侧 配穴酌加1穴 以28号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 选一对主穴行温针 其方法为 用薄铁皮卷成高3 5厘米 直径2 4厘米园筒 在筒壁上穿5 7排孔 每排8 10孔 在筒下端1 5厘米处作一铁篦上装满艾绒 先将鲜姜片中间穿孔套于针体贴放在皮肤上 点燃筒下端艾绒套在针体上 并行固定 随时从底部用吸淮橡皮球打气助燃 当皮肤有灼热感时再加姜生片垫上 保持筒内一定温度 于月经来潮3 5日行第1次温针 以后每周1次 3次为一疗程 第三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概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 RA 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 以慢性 对称性 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 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该病好发于手 腕 足等小关节 反复发作 呈对称分布 病因 西医病因暂时尚未明了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多由风寒湿邪气乘虚侵入人体 或素有蕴热 风寒湿郁久化热 留滞经络 闭塞不通而成 若日久不愈 肝肾亏损 筋骨失于濡养 以致关节畸形僵硬 临床症状 1 关节疼痛与压痛绝大多数患者是以关节肿胀开始发病的 肿胀是由于关节腔内渗出液增多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而致 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 手指近端指关节的梭形肿胀是类风湿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 关节疼痛的轻重通常与其肿胀的程度相平行 关节肿胀愈明显 疼痛愈重 甚至剧烈疼痛 临床症状 2 关节肿胀凡受累的关节均可出现肿胀 关节肿胀提示炎症较重 典型的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 例如近端指间关节的梭形肿胀 关节肿胀在四肢小关节最易检查出来 而肩髋等大关节肿胀却不易发现 临床症状 3 晨僵95 以上的患者有关节晨僵 晨僵是指病变关节在夜间静止不动后 晨起时出现较长时间的受累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 晨僵常是关节受累的第一个症状 大多出现在关节疼痛之前 病情严重时全身关节均可出现僵硬感 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晨僵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晨僵常伴有肢端或指 趾 发冷和麻木感 临床症状 4 关节摩擦音类风湿性关节炎症期 运动关节时检查者的手常可感到细小的捻发音或有握雪感 以肘 膝关节为典型 此表明关节存在炎症 有的关节炎症消退后 活动关节可以听到或触到嘎嗒声响 这在指和膝关节 髋关节最明显 可能是类风湿伴有骨质增生所致 诊断 类风湿的确诊是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的 常见有手 脚的小关节疼痛 并有对称性的特点 手指部和靠近跟部的关节肿胀疼痛 手腕关节肿痛 且这种肿痛休息后加重 尤其在早上起床后疼痛加重 关节发僵发板 活动一会儿以后可有所好转 患者滑膜炎严重时关节肿胀 局部皮温增高 一般不红 无论是疼痛还是肿胀持续时间都比较长 往往超过6周以上 这一点有别于其它原因引起的关节炎 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可有下述几个方面 晨僵至少持续1小时 患者晨起后感到手指僵硬 手不能握紧拳头 晨僵时间越长表明病情越重 关节受累常是对称性的 最常侵犯的关节依次为腕 近端指间关节 掌指关节 跖趾关节 膝 踝 肘 其次侵犯肩 髋关节等 掌指近端指间 腕关节中至少1个肿胀积液 也就是有肿胀或积液 肿胀关节呈对称性 皮下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因子阳性 X片改变 在化验室检查上 类风湿患者检查血清类风湿因子 阳性率只占类风湿的70 左右 但类风湿因子阳性也不能判定 一定就是类风湿 大约有5 的正常健康人或老人类风湿因子也可出现阳性 如果类风湿因子是阳性结果 要进一步检查类风湿因子的滴度 滴度越高越有诊断意义 冬病夏治 类风湿病的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 所选用药物均有祛风除湿 通经活络之功效 通过穴位经络或者局部给药 可以同时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 药物通过透皮吸收 在局部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 并且刺激局部经络穴位 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作用 夏季三伏为人体经络气血旺盛之时 此时配合穴位药物敷贴 可达到最佳疗效 敷贴疗法风湿病的中药穴位敷贴疗法 适应于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寒性关节痛 强直性脊柱炎 骨关节炎 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疾病 采用细辛 甘遂等药研成细末 生姜汁调成糊状 再取直径约4厘米的塑膜共6块 将药糊摊上 其中每次药糊直径为2 5厘米 分别贴于膏肓 关元 气海 脾俞 肾俞 命门等穴位上 然后用胶布固定 一般贴4 6小时 如贴后局部烧灼疼痛 可以提前取下 如局部有微痒或温热舒适感 可以多贴几个小时 每伏1次共3次一般可以收到显著效果 一年四季中 夏季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季节 患者在夏季应在下列方面多加注意 坚持治疗常规治疗外还应在医生指导下 应用具有健脾 化湿 通络作用的中药 如四君子汤 四物汤 六味地黄丸 参附汤等 以改善关节疼痛 肿胀 僵硬等症状 同时 可以祛除湿邪 益气养血 明显增强患者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 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及形成活性花环 温针取穴主穴 太冲 合谷 足三里 三阴交 内关 肾俞阿是穴 配穴 关元 命门 治法 主穴每次取二穴 均双侧 配穴酌加1穴 以28号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 选一对主穴行温针 其方法为 用薄铁皮卷成高3 5厘米 直径2 4厘米园筒 在筒壁上穿5 7排孔 每排8 10孔 在筒下端1 5厘米处作一铁篦上装满艾绒 先将鲜姜片中间穿孔套于针体贴放在皮肤上 点燃筒下端艾绒套在针体上 并行固定 随时从底部用吸淮橡皮球打气助燃 当皮肤有灼热感时再加姜生片垫上 保持筒内一定温度 于月经来潮3 5日行第1次温针 以后每周1次 3次为一疗程 第四节慢性疲劳综合征 概述 慢性疲劳综合征 ChronicFatigueSyndrome 简称CFS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全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87年正式命名的 现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采用的是1994年国际慢性疲劳综合征小组的会议上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解释 1 排除其它疾病的情况下疲劳持续6个月或者以上 并且 概述 2 至少具备以下症状中的四项 1 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 2 咽痛 3 淋巴结痛 4 肌肉酸痛 5 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疼痛 6 新发头痛 7 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 8 体力或脑力劳动后连续24小时身体不适 病因 其病因尚不明确 本病多发于20 50岁 与长期过度劳累 包括脑力和体力 饮食生活不规律 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过大等精神环境因素以及应激等造成的神经 内分泌 免疫 消化 循环 运动等系统的功能紊乱关系密切 病因 中医学认为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主肌肉 四肢 主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 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损伤脾胃 脾失健运 则气血生化乏源 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四肢肌肉失养故见四肢酸痛无力 头晕头痛 食欲不振 腹胀腹泻等 临床症状 1 心理方面的症状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有时心理方面的异常表现要比躯体方面的症状出现得早 自觉也较为突出 多数表现为心情抑郁 焦虑不安或急躁 易怒 情绪不稳 脾气暴躁 思绪混乱 反应迟钝 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 做事缺乏信心 犹豫不决 临床症状 2 身体方面的症状体型容貌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体型常呈现为瘦 胖两类 应该说多数为身体消瘦 但也不能排除少数可能显示出体态肥胖 后一类患者在现代社会中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并非少见 面容则多数表现为容颜早衰 面色无华 过早出现面部皱纹或色素斑 肢体皮肤粗糙 干涩 脱屑较多 指 趾 甲失去正常的平滑与光泽 毛发脱落 蓬垢 易断 失光 临床症状 3 运动系统方面的症状 全身疲惫 四肢乏力 周身不适 活动迟缓 有时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 肌痛 关节痛等 如果时间较长 累积数月或数年 则表现得尤为明显 可有一种重病缠身之感 4 消化系统方面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 对各种食品均缺乏食欲 尤以油腻为著 无饥饿感 有时可能出现偏食 食后消化不良 腹胀 大便形状多有改变 便秘 干燥或大便次数增多等 临床症状 5 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 表现出精神不振或精神紧张 初期常有头晕 失眠 心慌 易怒等 后期则表现为睡眠不足 多梦 夜惊 中间早醒 失眠等 甚至嗜睡 萎靡 懒散 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6 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症状 伴随精神异常 可以出现尿频 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 此外 疲劳过甚的人 在容器中排尿最容易起泡沫 且泡沫停留时间长久 生殖系统症状 在男子出现遗精 阳痿 早泄 性欲减退 女子出现月经不调或提前闭经 性冷淡等 长此下去 可能发生不孕不育症 临床症状 7 感官系统方面的症状 在视觉系统主要表现为眼睛疼痛 视物模糊 对光敏感等 在听觉系统则主要表现为耳鸣 听力下降等 诊断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标准 判断自己是否患慢性疲劳综合症 须符合以下两项标准 1 排除其它疾病的情况下疲劳持续6个月或者以上 2 至少具备以下症状中的四项 1 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2 咽痛3 淋巴结痛4 肌肉酸痛5 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疼痛6 新发头痛7 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8 体力或脑力劳动后连续24小时身体不适 冬病夏治 根据中医理论 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 也是人们驱散体内寒气的最佳时间 三伏天灸就是在此时选用某些辛温走窜通经且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人体特定经络穴位 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 潮红或起泡 通过脏腑经络穴位的调节作用 可驱使体内风 寒 湿邪外出 达到祛寒逐痰 补肺健脾 益肾平喘 从而起到 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胎盘前置护理周立蓉50课件
- 跨境电子商务双语教程 课件 第1章 跨境电商绪论
- 水稻全程机械化课件
- 水电站行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用药护理47课件
- 2025版进出口石材贸易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物流企业借款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科技股权投资保密及资源共享协议
- 2025版国内货物公路运输货物保险合同集锦
- 二零二五年校园纯净水设备安装及维修服务合同
- 2025年内河船员考试(船舶辅机与电气2203·一类三管轮)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农村土地确权课件
- 2024年黔西南州畅达交通建设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高清版)T∕CES 243-2023 《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技术规范》
-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员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2025年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 大气监测培训课件
- 财政分局对账管理制度
- 202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 工程量计算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