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秋高二文科单元检测考卷 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的变化趋势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下图是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设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a.abb.abc.a=bd.ab3下列实验中,最适合用标志重捕法的是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b调在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d调查上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4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及生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种间竞争c影响群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水分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5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土壤ph6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7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8右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其中丙为分解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b图中包含两条食物链 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 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9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10如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d和e共同构成群落 b.b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 d.c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1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13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措施的是( )a.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有害昆虫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 c.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d.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14以下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荒漠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苔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15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最高峰,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16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17为了保护朱鹮及其生存环境,在山西洋县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为了防止数量极少的野马灭绝,对其进行集中圈养。以上措施分别属于()a就地保护、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易地保护c就地保护、易地保护 d易地保护、就地保护18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以下3种: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培育了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森林生态系统被喻为“地下水库”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 a.和 b.和 c. 和 d.和19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20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二、综合题21(8 分)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 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 j/(hm2a)。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 演替的结果。(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 1 hm2 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0 只田鼠, 第二次捕获 20 只,其中有标记的 10 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小/偏大)。(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 ,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 3%5%用于自身的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 的形式散失。(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 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2右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_,含有_条食物链。(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蛇是_消费者,属_营养级。鹰同时占有_个营养级。(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_关系。(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 _。(5)蛇每增加千克体重至少需_千克蜥蜴,所消耗的绿色植物至少_千克。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年龄结构具有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的作用,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故a正确;种群密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故b错;研究发达城市的人口密度时,一定要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故c正确;种群数量与环境气候有关,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2b【解析】由a、b两图可以看出,a地区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b地区的年轻个体所占的比例非常多,年老的个体所占比例很少,属于增长型。故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大于a地区。3a【解析】试题分析: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生物。田螺和蚯蚓用样方法,大肠杆菌用抽样检测法,选a。考点: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4c【解析】试题分析: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a正确;群落的分层现象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和食物等资源,缓解种间竞争,故b正确;影响群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故c错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和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b【解析】试题分析: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下面各层要比上层的光照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影响生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6c【解析】试题分析:种间关系包括:共生、捕食、竞争、寄生,从题干可知,所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选c。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的关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7a【解析】试题分析:甲地原有植被虽因火灾毁灭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在这个地方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类型;乙地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在乙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类型,两地演替类型不同,a错误;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发生演替到森林这一最高阶段,b正确;乙地发生初生演替,在火山岩上首先出现的是地衣,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以分解火山岩表层,形成细小颗粒,为苔藓提供了可以附着生长的一层土壤,c正确;自然演替的结果是生物种类越来越多,营养关系越来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对能量的利用率越来越高,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c【解析】试题分析:已知丙为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成分,a错误;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b错误;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c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而丙不属于食物链,应该是甲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c【解析】生产者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流入生态系统中,所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提供生态系统能量的保证,缺少生产者,生态系统将无法存在。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缺少消费者,也可维持平衡。10d【解析】试题分析: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a错误;从题干可知,b属于分解者,分解者不一定全是原核生物,b错误;3代表光合作用,c错误;c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1a【解析】试题分析:每条食物链都要从最低营养级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图中食物网由6 条食物链构成,a错误;野兔、鹿及昆虫均为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b正确;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第三营养级,即同一营养级,c正确;由生物富集现象可知,污染物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随营养级的升高而增加,鹰为最高营养级,其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2b【解析】试题分析:粪便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植物不能利用,a错误;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生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b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下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多,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3c【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发生的信息交流,不包括生物体内的调节过程,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是生物体内的调节,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4b【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上述森林生态系统组分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5c【解析】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正因我国人口较多,我们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6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选c。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7c【解析】试题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属就地保护,数量极少的濒临灭绝的物种要易地保护。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8a【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如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培育了高产抗病杂交水稻)、美学价值等。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生态功能,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如森林生态系统被喻为“地下水库”)、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我们对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还未发现、未研究、未开发利用的部分。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19b【解析】试题分析:“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时间的关系,ac错。种群增长率经历由0到最大到0的变化,b正确。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和其他环境因素制约,d错。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长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b【解析】试题分析:据题意分析,在种群的数量达到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是最大的,所以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1(1)次生(2)60 偏大(3)逐级递减 3%(4)生长、发育和繁殖 热能(5)生物的种间关系【解析】试题分析:(1)弃耕的农田中有土壤条件,因此弃耕的农田上开始的演替是次生演替。(2)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该地区田鼠数量为302010=60(只),由于面积为1 hm2,故种群密度为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楼道长管理办法
- 业务付款管理办法化工
- 资产损失税前管理办法
- 视频监控项目管理办法
- 专人服务酒店管理办法
- 交通违章考核管理办法
- 规范售卖摊位管理办法
- 业务代理机构管理办法
- QC主管现场管理办法
- 中国国土管理暂行办法
- 英语初高中衔接音标
- 第十四章滚动轴承相关设计
- 第1章 数据与统计学-统计学
- GB/T 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
- GB/T 14456.1-2017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 远离电子烟主题班会课件
- 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 ZYHZYHC系列自控远红外电焊条烘干炉使用说明书
- 外科学课件: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
- 高中政治统编版(2022)必修3(教案)我国法治建设历程(完整文档)
- 市场营销策划(第五版)第08章 促销策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