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背影教学案新人教版- 1 -教与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词语,学习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理解关键词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 3.情感目标:体味文章真挚感人的父子深情,增进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心孝心.教与学重点抓住文中父亲的语言、动作、形象的刻画,指导学生深刻地体会文章真挚感人的父子深情.教与学难点:理解文章质朴、含蓄、动人的语言,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教与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整体感知精读品析欣赏体味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师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俗话说:“母爱似火,父爱如山.”作为母亲她会更直接更热烈地表达对子女的爱,而作为父亲则更内敛,更不善于表达情感,因此如大山般深沉的父爱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去感受那份深沉的父爱. 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及作品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他5岁入私塾,18岁中学毕业考入北大,22岁毕业于北大,1925年在清华任教,这篇背影是他在清华任教时回忆在北大读书时的事.2.检查预习情况(1)着重强调以下字词:交卸( _) 狼籍(j ) 簌簌( ss) 琐屑(_ )蹒跚(pn shn) 差(chi)使学法指导:小组长交换检查,教师抽查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理清文章结构,领会关键词句,体会感情. 明确: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以时间为依据紧扣“背影”来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 开篇设疑,惦记背影(1) 结构 第二部分 回忆往事,刻画背影(26) 第三部分 别后思念,再现背影(7)(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学生放声朗读,勾画出文中最感动自己的地方并作简评.探究、讨论:(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背景是怎样的?(2)文章以“背影”为线索,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其中那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3)文中几次描写“我”的眼泪?体会眼泪与父亲背影之间的联系.明确:(1)祖母死了,父亲赋闲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特定背景.(2)四次背影:第一次是在开头点题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第三次是离别时的背影;第四次是结尾思念中的背影.一般是第二次的背影印象最深刻.(3)文中四次描写“我”的眼泪,正与父亲的背影相互映衬,表现一种相互理解的父子深情.(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1、背影这篇散文因其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一主题而被人们广为传诵.读完这篇散文之后,你觉得作者是通过选取什么角度来表达“父爱”这一主题的? 明确:作者是通过选取“背影”这个角度来表达“父爱”这一主题的.2、 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的离别来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 明确: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真是“祸不单行”.父亲还账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3、文中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明确应该是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让指名学生单个朗读,评价哪个学生朗读得比较好,教师在朗读技巧(轻重音)上加以指导,找出应重读的词,加以体会,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然后,教师适时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 明确: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刻画:a. 父亲的衣着: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描写父亲的穿着突出了什么颜色?(黑色)为什么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b. 父亲走路的姿势:(让学生齐读课文)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动手写一写这个词,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用“蹒跚”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c. 动作.找出动作描写的词,(“攀”、“缩”、“倾”)为何用“攀”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用“缩”字有什么好处?(“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归纳:从衣着、走路姿态和动作方面对特定环境下的背影进行刻画,从这黑色的、蹒跚的、艰难的背影中我们看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要求学生齐读这几句话,要突出应重读的词.) 4、我们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比如:“皱纹很深”,“两鬓苍苍”等等,本文的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而只写父亲的背影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适当予以肯定) 讨论后明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擅长选取表达感情的聚焦点.本文的聚焦点就是“背影”.这张“背影”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日常生活中,蕴含父爱的事例还有很多,而作者只去写“背影”,正好获得了以少的材料表达丰富感情的效果.这个聚焦点“背影”留给我们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张背影对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不平常的背景下.文章前三段已作交待: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偿还欠债,光景惨淡.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父亲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然而此时的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学业,便宽慰儿子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还决定亲自送儿子上火车.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深深理解了父亲对自己深深的爱,但作者更加爱自己的父亲.作者这时看到父亲的背影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这是心疼的泪水,这是感激的泪水.) 三、教师总结: 这篇文章通过运用抓住“背影”这个聚焦点的写法,运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父爱”这一主题.让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去走近这位父亲,感受这份亲情.四、布置作业 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 2. 熟记生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在课文后的“读读写写”中任选五个造句.五、教后记:学后记: 第二课时教与学目标: 1、重点语段阅读,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2揣摩文章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与学重难点: 揣摩文中对父亲的语言描写,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特色.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 梳理文章:难忘背影(思念父亲)刻画背影(望父买橘)惜别背影(父子惜别)再现背影(别后思念). 2、上节课我们见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背影,这个背影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那些在默默操劳着、默默关心着我们的父亲.这是一个怎样让人心动的背影呀!请大家拭去眼际感动的泪花,用我们的双眼来捕捉这清晰的瞬间,用我们的心灵来感悟这博大的父爱吧!二、合作交流,感悟探究: 1. 再读课文,围绕“五句话”和“四次流泪”进行课堂讨论交流.提问: (1)送别过程中,父亲共说了几句话?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和含义?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明确:是对儿子的劝解和宽慰.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明确:“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是说叫别人去不放心.体现了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明确:细心关照之后,又想起儿子路上口渴的问题.担心橘子买来之后找不到儿子.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明确:惦记儿子一路是否安全,叮咛儿子来信好让自己放心. “进去吧,里边没人.” 明确:不让儿子送他,催促儿子回车厢里去照看行李,事事为儿子着想. (小结:父亲的话虽寥寥数语,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深刻地揭示了父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爱.) (2)文章除了写父亲外,还写了自己的感受,作者是通过什么细节表现出来的?你认为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表现出怎样的感情? 明确: 睹家境、想父母悲哀 望父买橘感激 父子离别不舍 再现背影伤心泪(体贴父亲) (以上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并交流,教师归结. ) (3)根据以上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你能具体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父子情”吗? 提示:父亲疼爱儿子,儿子体贴父亲.(展示课件)3. 教师小结 1、齐读全文.2、有人说:“父爱象一张弓,折弯身躯蓄一生之势把孩子射向远方”.父爱如山般厚重,如海洋般深沉,如天空般广阔,如郁金香般含蓄.在这种爱的光环笼罩下,我们应该知道: 我们都是幸福的!请说说写父母之爱的名言警句.分组竞赛,看谁说得又多又好.3、有人认为背影:“仅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父爱子孝的文章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已显苍白无力,缺乏刺激,读来味同嚼蜡.而文风又朴实无华,好似一杯白开水.”谈谈你们学习这篇文章后的理解.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四、写作训练: 一个山里的孩子写道:“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你也试着用几句形象化的语言来描写一下养育你的亲人.五.当堂训练 1.朱自清,字_ ,我国著名、学者、民主战士.(2分)2.给加点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狼j()tu唐()琐屑()晶莹()3.“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感情也有所不同.请把感情写在横线上:(4分)开篇点题“背影”,是一种 _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出现“背影”是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_ 感情.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是表达 _的感情.在泪光中再次出现“背影”是表达 _的感情.4.作者几次流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答.(3分)不禁籁籁地流下眼泪:_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_在晶莹的泪光中:_5.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6.本文开头借点题点出背影,中间叙事描写背影,收笔处借回忆照应背影,因此可以说背影是全文的 _,在结构上起了 _的作用.(2分)7.本文多次写背影,哪些是写眼中的背影?哪些是写心中的背影?(3分)8.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看到后,心里感到悲伤.( )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感情聚积在心里得不到发泄.( )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 9.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再三、终于:_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拣定、嘱我、又嘱托:_5 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开篇设疑,惦记背影(1) 结构 回忆往事,刻画背影(26) 别后思念,再现背影(7) 衣着 黑色-沉重 刻画背影 姿势 蹒跚-年迈 特定环境下人物形象 动作 攀爬-艰难 (表现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六、教后记:学后记: 参考答案佩弦;散文家;诗人2.略3.依次是:浓厚、深厚、依恋、思念4.看到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惨淡而伤心地流泪.儿子清楚地看到父亲竟为自己做着力不胜任的工作,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那颗仁爱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详解)
- 毕节辅警招聘考试真题2023
-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2025年化学高二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海南省八校联盟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S9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工地应急演练活动方案
- 工会户内活动方案
- 展览延伸教育活动方案
- 师德论坛活动方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期末复习
- 2025年中电科太力通信科技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呼伦贝尔市国企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
- 苏教版 五年级 数学 下册《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课件
- 《解读临床医学认证》课件
- 《城镇用水单位智慧节水系统技术要求》
- 一体化装置性能测试标准-洞察分析
- 2025年围产期保健工作计划
- 战地记者职业生涯规划
- 手术应激反应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怀柔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