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 一 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以人为本”四个字家喻户晓。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儒家论述这种思想的文章比较多,而法家的相关论述似乎很少。其实,法家思想中也有以人为本的内容。 管子霸言篇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表明,“王”“霸”“霸王”等概念,在春秋时期就提出来了。战国时期,“霸王”作为褒义词使用得很普遍。孔、墨对“霸”基本是肯定的。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在孔子眼里,“王”与“霸”没有明显的对立,但“霸”指诸侯扮演了“王”的角色,比“王”稍逊一等。其后,“王”与“霸”分化为不同的政治路线。商鞅游说秦孝公,就明确分出帝道、王道与霸道,王道行礼,霸道行法。孟子把“王”与“霸”视为对立的政治路线,认为“霸”是对“王”的破坏与否定。在董仲舒以后,“王”与“霸”对立成为儒家的主流观念。 法家则在很大程度上认为“王”与“霸”相通,霸王之道的目的是“争人”。管子正世中说:“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这里虽区分了“王”与“霸”。但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等次关系。“争人”需要以利为纽带,让百姓获得切实利益;反之,不考虑民利,一味盘剥,只会引起百姓的逆反。说到利,最重要的是赋役问题。对此,正世篇和韩非子都有“齐”的说法,即不能“急”,也不能“缓”,要适中。这与孔子所说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意思基本相同。 爱民、利民、惠民、富民,是儒家和法家都认可的主张。法家主张凡事要依法行事,把法作为察言、观行、考功、任事的准绳;并从不同方面说明法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关于事物的一般、普遍的规定,因此又将法称为事之“常”。同时,法家有很多关于君主高于法的论述。管子君臣上说:“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所以从根本上说,法家所谓法治其实是人治;法家所认定的是等级法,没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 法家论述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用民”。管子法法中说:“计上之所以爱民者,为用之爱之也。”商君书算地说得更直白:“夫治国者,能尽地力而致民死者,名与利交至。”也就是说,治国者讲爱民、利民等不过是手段,目的在于用民。法家是“力”的讴歌者,而力量藏于民间,君主用“法”赏罚的目的就在于利用民间之力。其实孔子倡言道德,也是为了使民,正如他所说的:“惠则足以使人。”在使人这点上,儒法是相通的。我们今天讲以人为本,可以批判吸收法家爱民、利民的思想,但一定要摒弃其中包含的使民、用民的功利思想。 (摘编自刘泽华法家眼中的以人为本)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法家思想中有“以人为本”的内容,而在一般人看来,儒家对这种思想的论述较多,而法家相关论述较少。 b春秋时,“王”“霸”“霸王”等概念已经提出;战国时,“霸王”作为褒义词普遍使用,孔、墨对 “霸”基本持肯定态度。 c法家认为霸王之道的目的在于“争人”,以利为纽带,让百姓获得切实利益,而利的核心是赋役,所以法家主张要适度徭赋,以收民心。d孔子以后,“王”与“霸”的所指分化,在孟子眼里,两者是对立的;董仲舒以后,“王”与“霸”共同成为儒家主流观念。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法家把法作为察言、观行、考功、任事的准绳,认为法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关于事物的一般、普遍规定,称其为事之“常”。 b法家关于君主高于法的论述较多,因此,法家所谓的法治实为人治;法家主张要有等级,并不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法家所说的“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在于“用民”,君主用“法”赏罚的目的在于利用民间之力。这一点是和儒家思想相通的。d我们今天讲“以人为本”,对法家思想不能全盘接纳,可以吸收其爱民、利民的思想,但一定要摒弃其使民、用民的功利思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法家、儒家都有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相关论述,都认可爱民、利民、惠民、富民的主张,都有让百姓获得利益的相关说法。 b法家有很多关于君主高于法的论述,其所谓法治与现代意义的法治有根本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对其观点要批判性地继承。c法家论述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在于“用民”;孔子倡言道德,是为“使民”,儒家、法家在根本上是相通的。d儒家、法家对“王”“霸”含义的认识虽不同,但对“王”“霸”目的的认识相通,均以利为纽带争得民众支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窗子以外 林徽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有删改)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a. 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b. 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c. 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幽默的笔调来写学者们的考察有意义。d. 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6分)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3分)(一)文言文阅读(共22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711题。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离骚节选)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謇朝谇而夕替谇:谏诤 b固时俗之工巧兮 工:仔细c竞周容以为度 度:法度,准则 d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忽然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长太息以掩涕兮又申之以揽茞b怨灵修之浩荡兮 鸷鸟之不群兮c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d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将往观乎四荒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为( )(3分)a“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b“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d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10.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b“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至“又申之以揽茞”四句,既写了诗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又点明其原因是自己不注重修身。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说明当时楚国的混乱,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可言,朝廷上下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作者将古代的圣贤作为榜样,同时也透露了诗人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古代的圣贤。11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译文:_(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第13、14题。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选自诗经国风)注夭夭:形容草木茂盛。归:出嫁。蕡 (f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蓁蓁(zhn):草木茂盛的样子。12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桃之夭夭”,以丰富缤纷的夸张意蕴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诗歌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感。b“有 其实”本意是树上结的桃子又多又好。在这里它暗示了女子婚后生儿育女,让夫家人丁兴旺。c章法结构上的特点是重章叠句,每一章第二句的变化最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得以发展、加深,但也有重复单调之感。d全诗三章,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e此诗反复用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13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共10分) 14.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诗中体现这种鲜明对比的语句是 , 。 (2)氓中表现女子决绝而不留恋的心态和刚烈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 。 (3)采薇中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 , 。(4)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长声叹息,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两句诗是 , 。(5)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诗句是: , 。 第卷(表达题 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 共20分)15下列各句中划横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诚实守信,一言九鼎历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篇目。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随着孙杨、宁泽涛等人的强势崛起,中国男子游泳项目的实力和过去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宵衣旰食,励精图治,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发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abc d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a如果一味的升级南海问题并诉诸于武力,“两会”提出的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一系列富民强国的大政方针就无法落实。b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c现今很多青少年学生发生脊椎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坐姿不端正等诱发的。d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瑜伽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一项重要运动,在人们保持身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7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3分)所谓陶然亭,并不是一个亭,而是一个土丘,丘上盖了一所庙宇。又采用了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句子,称它作陶然亭。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工部郎中江藻,它看此地还有点野趣,就在这庙里盖了三间西厅房。后来此处成为一些文人在重阳登高时的宴会之所。据说这一带地方是饱经沧桑的,早年原不是这样,有水,有船,也有些树木。登这廊子一望,隐隐约约望见一抹西山,近处就只有芦苇遍地了。不过西北南三面,都盖了一列房子,靠西面还有廊子,有点像水榭。a. b.c. d.18.认真观察这幅题为“摇钱树”的漫画,分析并写出其寓意。(5分) _ 19.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50字)(6分)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是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农历五月初五那一天人们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逐渐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是_四、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跳,唤醒了多少有骨气的文人,这一跳,为他们树立了坚守的榜样;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一跃,警醒了多少固执己见的家长,这一跃,让他们明白了坚守爱情的力量;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守拙”二字,让多少人明白了坚守品节的高尚。请以“坚守”为中心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选择题答案:1、d 2、d 3.c 4.bc(选对一个给3分,共6分) 7.a 8.a 9.d 10.b 12.ac(选a3分,选c2分) 15.c 16.d 17.b详细解析:1、d【解析】根据原文是“董仲舒以后,王与霸对立成为儒家主流观念”,不是“共同成为”。2、d【解析】原文是“批判吸收法家爱民、利民的思想”,选项漏掉了限定成分表达不严密。3、c【解析】原文是“在使人这点上,儒法是相通的”,并不是“在根本上是相通的”。4【答案】b c【解析】b项,“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不对,原文中结尾说“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c项讽刺的笔调写出了学者们的考察的肤浅。5 有形的各种窗子;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 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需要学生筛选信息,仔细阅读原文,找出相关语段,提炼中心意思即可。(答出三条即给满分,满分6分)6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显出“窗”对人们的无所不在的约束;以拉家常的口吻娓娓道来,更显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易与心灵深处的交流;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真诚态度,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每点2分,共6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人称的使用非常讲究。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7、b “工”的意思是“善于”。 8、a “以”:连词,表并列关系;介词,用。b项,“之”都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而”都是表并列的连词。d项,“乎”都是介词“于”。9、d10、b “原因是自己不注重修身”说法错误,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很注重修身洁行的。11、每小题5分,踩点给分。(1)这是我心所向往的美德啊,即使多次死去也不后悔。(所善:美德向往的,虽:即使 九死:多次死去)(2)世俗本来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法则而任意改变措施。(固:本来 偭:违背 错:通措,措施 )12.选aca项,“以丰富缤纷的夸张意蕴开篇”错,是以丰富缤纷的比喻意蕴开篇;c项,“有重复单调之感”错,重章叠句是诗经的常用手法,有着韵律美和节奏感。13.参考答案: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共6分)14、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5、c【解析】不合语境。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这里应改为“一诺千金”。正确,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也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这里用原意,符合语境。对象错误。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不能用来形容“舞者形体”。正确。同日而语: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符合语境。正确。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符合语境。感情色彩不当,笔走龙蛇: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褒义词,这里误用作贬义词。16、d【解析】a项成分赘余,“诉诸于”中“诸”和“于”语义重复,可删除“于”。b项搭配不当,“解决的风险”不能搭配,应改为“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难题和克服的风险”。c项句式杂糅,“发生脊椎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坐姿不端正等诱发的”这一句将“发生脊椎病的主要原因是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坐姿不端正等”和“发生脊椎病主要是由劳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552-2:2015+AMD1:2020+AMD2:2025 CSV EN Household refrigerating appliances - Characteristic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2: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 新解读《GB-T 30713-2014砚石 显微鉴定方法》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8单元过关卷(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7-Unit8基础知识过关演练-2024中考英语一轮复习课课练(学生版)
- 老年人肾衰竭相关课件
- 老年人知识培训理论背景课件
- 金字塔原理-最重要的五个关键词vera5x
- 《英语模仿秀》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儿科疱疹性咽峡炎整体护理查房规范与实操指南
- 醉花阴李清照课件教学
- 2025医院防控试题及答案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期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
- 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校园“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2025-2026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年合肥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人笔试备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 厨房用火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N1叉车司机模拟考试1000题及答案
- 微循环障碍与健康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