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Vol 20 No 305 8 骨骼肌肉系统疾患的理疗与康复 1 下背痛的诊断 下背痛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症状综合征 是腰骶 臀部等解剖部位出现的疼痛症状 伴有或不伴有下 肢的症状 下背痛不是疾病的病理诊断 疼痛的起 因可能是局部的骨骼 间盘 关节 神经 肌肉 软组织等受到激惹 这些解剖结构引起的下背痛在 临床表现方面没有各自的特异性 尽管医学影像技 术已经达到很高的分辨水平 但是很难肯定影像检 查的阳性发现是否为真正的疼痛原因 因此 世界 卫生组织仍用下背痛作为标准术语 并逐渐规范下 背痛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世界上许多国家 如美 国 英国 德国 澳大利亚 瑞典等国都有下背痛 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下背痛作为症状综合征 包含以下三种类型 1 非特异性下背痛 引起疼痛的具体病理部位 不能十分肯定 涵盖了以往的腰肌劳损 肌纤维织 炎 肌筋膜炎等急慢性腰部病变的各种诊断 2 特异性下背痛 肿瘤 感染 骨折等具体的 病理变化引起的下背痛 3 根性下背痛 又称 坐骨神经痛 多数由椎间盘突出引起症状 在临床工作中面对下背痛的患者 首先需要尽 早排除特异性下背痛的可能 出现下列信号需要在 诊断中格外警惕 1 初次下背痛的发病年龄小于 2 0 岁或大于5 5 岁 2 有明显创伤史 或对有骨质 疏松可能的患者有轻微创伤史 3 伴有胸痛 4 伴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5 伴有鞍区麻 木或二便异常 6 伴有进行性肌无力 7 查 体发现多项神经学阳性体征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8 疼痛进行性发展或持续4 6 周以上 特异性下背痛仅占下背痛的0 2 它有具体的 病理变化 明确诊断后有其各自特殊的治疗方案 本文下述的下背痛分类 评定和治疗中不含特异性 下背痛的物理治疗与康复 P h y s i c a l a n d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e a t m e n t o f L o w B a c k P a i n 下背痛 而只包括非特异性下背痛和根性下背痛 世界卫生组织对下背痛的诊断建议和多国的下 背痛诊断指南中 非常强调对患者病史采集 注重 患者疼痛发生发展的特征 体格检查 尤其关注患 者的心理因素 影像学检查只有在怀疑患者有特异 性下背痛时才是必要的 2 下背痛的分类与评定 下背痛是临床综合征 患者的临床表现千差万 别 程度各不相同 在进行下背痛的临床治疗前 对患者进行分类和评定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分类和 评定 临床医师能够确定患者的严重程度并判定预 后 可以制定治疗方案 可以明确治疗效果 可以 进行临床研究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等 2 1 急性下背痛与慢性下背痛 世界卫生组织将急 性下背痛与慢性下背痛的分界线定在3个月 疼痛 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定义为慢性下背痛 主要原因 是3个月的时间超过了组织所需要的愈合时间 与 急性下背痛比较 慢性下背痛的治疗更为困难 效 果明显差 2 2 Q u e b e c 分类法 Q u e b e c 分类法是按照患者症状 的部位 神经检查的阳性体征 手术等情况将患者 进行分类 已经被证实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该方 法简单易行 已经成为对下背痛患者进行分类的常 用的方法 表1 是Q u e b e c 背痛分类法的具体描述 Q u e b e c 背痛分类法中分类编号越大 表示症状 程度越重 造成的功能障碍越明显 引起的生活质 量下降越突出 临床的下背痛患者绝大多数属于 Q u e b e c 背痛分类法中1 4 2 3 疼痛程度的评定 2 3 1 疼痛视觉模拟尺 视觉模拟尺长度为1 0 厘米 0 为无痛 1 0 为可想象的最剧烈的疼痛程度 由患者 顾新 女 北京医院康复 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临床与科研工作主攻方 向为颈肩腰腿疼痛的康 复临床与基础 运动功 能障碍的康复临床与基 础 物理因子治疗疾病 的临床与基础 顾新 北京医院康复医学科 1 0 0 7 3 0 G U X i n 继续医学教育 第2 0 卷第3 0 期 5 9 骨骼肌肉系统疾患的理疗与康复 在无刻度一面滑动浮标至与其疼痛相对应的位置 评测者读出反面的刻度作为疼痛的程度记录 2 3 2 等级法 应用0 4 五个等级对疼痛程度进行 记录 0为无痛 1为轻微疼痛 2为中等程度疼 痛 3 为重度疼痛 4 为剧烈疼痛 2 4 关节活动度评定 2 4 1 量角器法 患者站立位 以第5 腰椎棘突为 轴心 地面垂直线为固定臂 第7 颈椎与第5 腰椎棘 突的连线为移动臂 用量角器测量腰椎四个方向的 最大活动度 正常值屈曲为9 0 伸展为3 0 侧 屈为3 0 腰椎旋转的测量以非旋转侧的肩峰为轴 心 起始位双肩峰连线为固定臂 终点位双肩峰连 线为移动臂 正常值为3 0 2 4 2 腰椎前屈活动度的其它评定方法 1 简 易评分法 患者并腿直立位尽量前屈 以手指最远 能触及的下肢的位置进行评分 共分为7级 大腿 下段为 1 髌骨为0 小腿上1 3 为1 小腿中1 3 为2 小腿下1 3 为3 足背为4 地面为5 2 改 良的S c h o b e r 法 检查者首先让患者直立位 在患 者两侧髂后上棘连线的中点及其正上方1 5 c m 处皮 肤上分别作标志 然后让患者尽量前屈 在最大屈 曲位时测量原标记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用所测数据 减去1 5 c m 差值作为腰椎屈曲活动度的指标 正 常值大于4 c m 3 距离测定法 患者并腿直立 位 尽量向前屈曲 测量最大屈曲位时中指指尖与 地面之间的距离 4 电子测角器法 用电子测 角器可以直接读出腰椎前屈的角度 2 5 肌力评定 2 5 1 躯干屈肌的肌力 患者仰卧屈髋屈膝位 双手 抱头能坐起为5 级肌力 双手平伸于体侧 能坐起为 4 级肌力 仅能抬起头和肩胛为3 级肌力 仅能抬起头 部为2 级肌力 仅能扪及腹部肌肉收缩为1 级肌力 2 5 2 躯干伸肌的肌力 患者俯卧位 胸以上在床 缘以外 固定下肢 能对抗较大的阻力抬起上身为 5 级肌力 能对抗中等阻力抬起上身为4 级肌力 仅 能抬起上身不能对抗阻力为3级肌力 仅能抬起头 为2 级肌力 仅能扪及腰背部肌肉收缩为1 级肌力 2 5 3 躯干屈肌的耐力 患者仰卧位 双下肢伸直 并拢抬高4 5 测量能维持该体位的时间 正常值 为6 0 秒 2 5 4 躯干伸肌的耐力 患者俯卧位 双手抱头 脐以上在床缘以外 固定下肢 测量能保持躯干水 平位的时间 正常值为6 0 秒 2 6 功能评定 由于下背痛的反复发作的特点 下背痛对患者 的功能活动甚至工作的影响很大 因此对下背痛的患 者需要进行功能评定 常用的功能评定量表如下 2 6 1 O s w e s t r y 功能不良指数 t h e O s w e s t r y D i s a b i l i t y I n d e x O D I 应用O s w e s t r y 功能不 良问卷 该问卷共有1 0 各部分 分别是疼痛程度 个人照顾 提物 行走 坐位 站立 睡眠 性生 活 社交活动和旅行 每个部分都有6个陈述句 按轻重顺序排列 由患者选择与他的情况最吻合的 1 个陈述句 每个部分的得分是0 5 分 最轻的是0 分 最重的是5 分 整个问卷的最高分是5 0 分 用 患者实际的得分除以5 0 乘以1 0 0 之后得到O D I 2 6 2 R o l a n d M o r r i s 功能不良问卷 t h e R o l a n d M o r r i s D i s a b i l i t y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R D Q 包 含2 4 个陈述句 由患者标记出与他的情况相符合的 描述 每标记一条得1 分 得分范围0 2 4 分 评分 高提示功能不良 2 7 心理评定 慢性下背痛的发生 发展以及对各种治疗的反 应 与患者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因此对这类患者进 行心理评定是很必要的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慢性 下背痛的患者采用Z u n g 抑郁量表 表1 Q u e b e c 背痛分类法 Q u e b e c 背痛分类法 背痛 无放射症状 背痛 并放射至肢体近端 背痛 并放射至肢体远端 背痛 并放射至肢体远端 且伴有神经检查阳性体征 影像检查可能有神经根受压 不稳定或骨折 通过特殊影像技术肯定神经根受压的论断 椎管狭窄 手术后 月以内 手术后 月以上 1 0 慢性疼痛综合征 1 1 其它诊断 恶性肿瘤转移 血管疾病 骨折等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Vol 20 No 306 0 骨骼肌肉系统疾患的理疗与康复 3 下背痛的物理治疗与康复 3 1 下背痛的临床治疗原则 3 1 1 出现任何可以怀疑特异性下背痛的症状或体 征 及时转介至临床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诊断与治 疗 3 1 2 健康教育 在下背痛的急性发作期就应开始 对患者教育 告知患者下背痛不是一种严重疾病 多数下背痛预后良好 指导患者保持活动 逐渐增 加运动量 尽早恢复工作 早期指导患者克服恐惧 心理及病态行为 能够减少慢性下背痛的发病率 由于下背痛的反复发作性 指导患者预防复发至关 重要 除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之外 还应指导 患者维持正确的站立姿势和坐位姿势 保持腰椎的 生理前凸 避免长时间弯腰弓背 同时要注意工作 姿势 不要长时间同一姿势工作 避免弯腰侧转时 用力 提重物时应用正确的姿势 即屈膝直腰搬重 物 并将重物尽可能地靠近身体 3 1 3 卧床休息 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结果都不支持 指导下背痛的患者卧床休息 只有在急性下背痛 且患者疼痛较剧烈时 可指导患者短时间的卧床休 息 一般不超过2 3 天 严格的卧床休息不仅对下 背痛的恢复无积极治疗作用 而且会使患者产生过 多的心理负担等问题而延误功能恢复 造成慢性下 背痛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可采用轻度屈髋屈膝平 卧位 此时椎间盘的内压最低 有利于突出过程的 停止及修复 有利于神经根水肿的消除 3 1 4 腰围的使用 腰围多用帆布或皮革陈以钢片 制成 上起肋弓 下达腹股沟 起支撑作用 减少 腰椎过度活动 减少肌肉和韧带的负担 可减轻症 状 腰围不应该长期使用 佩带期间根据情况可增 强腰腹肌训练 3 1 5 药物治疗 3 1 5 1 止痛药物仅短期用于中度以上疼痛的患 者 一般应用时间要短于2周 首选解热镇痛药 其代表药物为对已酰氨基酚 胃肠道副作用小 其 次选择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 N S A I D 如吲哚美 辛 布洛芬等 其它药物可酌情选择肌肉松弛剂 麻醉性镇痛药 各种复方药物 近年研究小剂量三 环抗抑郁药物对慢性下背痛有效 3 1 5 2 神经营养药物 常用的有维生素B 1 维生 素B 1 2等 3 1 5 3 中药治疗 中医根据辨证施治 多采用散 风祛湿 活血化瘀 舒筋止痛等法 常用的成药 有 丹参注射液 祖师麻片 仙灵骨葆 根痛平 肾骨胶囊 活血止痛胶囊等 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止 痛汤 独活寄生汤 桃红四物汤 骨刺汤 伸筋活 血汤等 3 1 5 4 外用药物 局部应用止痛擦剂或外用膏 药 对减轻因肌肉筋膜炎和肌肉劳损所引起的疼痛 有良好的效果 如松节油 冬青油软膏 正骨水 骨友灵 正红花油 关节止痛膏 麝香壮骨膏 辣 椒痛可贴等 3 1 5 5 药物注射疗法 可局部痛点封闭 硬膜外 注射 骶管注射 常用的药物为激素和局麻药 3 1 5 6 髓核化学溶解术 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或胶 原蛋白酶椎间盘内注射 使椎间盘溶解 促使其纤 维化并缩小体积 3 1 6 手术治疗 下背痛患者有以下情况需考虑手 术治疗 患者有马尾综合征 神经根受损体征逐渐 加重 出现肌肉萎缩 经非手术治疗症状加重 功 能严重受限且M R I 明确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 3 2 下背痛的物理治疗与康复 3 2 1 物理因子的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缓解局部 无菌性炎症 减轻水肿和充血 缓解疼痛 解除粘 连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下背痛的治疗 但是目前 应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 还没有足够的肯定证据 支持它的疗效 临床常根据患者的症状 体征 病 程等特点选用高频电疗 低中频电疗 药物离子导 入 超声波 光疗 热疗 磁疗等 治疗方法举例 如下 1 低频调制中频电疗 腰骶部痛区并 置 止痛处方 1 5 2 0 分钟 每日1 次 1 5 2 0 次 为1 疗程 2 超短波 腰腹对置或腰与患侧小腿 后并置 无热 微热量 1 5 2 0 分钟 每日1 次 1 5 2 0 次为1 疗程 3 超声波 腰骶部 坐骨神 经走行 接触移动法 0 8 1 5 W c m 2 1 0 1 5 分 钟 每日1 次 1 5 2 0 次为1 疗程 治疗前先做直流 电导入可增加疗效 4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 用 继续医学教育 第2 0 卷第3 0 期 6 1 骨骼肌肉系统疾患的理疗与康复 中药或维生素B类药物 作用极置于腰骶部 非作 用极置于患侧小腿后 2 0 分钟 每日1 次 1 5 2 0 次 为1 疗程 5 水疗法 气泡浴 温度3 8 1 5 2 0 分钟 每日1 次 每周2 3 次 1 5 2 0 次为1 疗 程 6 红外线 腰骶部照射 距离3 0 c m 左右 2 0 3 0 分钟 每日1 次 1 5 2 0 次为1 疗程 7 石 蜡疗法 盘蜡法 敷于腰骶部和患侧下肢痛区 温 度4 2 3 0 分钟 每日1 次 1 5 2 0 次为1 疗程 8 磁疗 脉冲电磁疗 腰骶部放置治疗极 2 0 分 钟 每日1 次 1 5 2 0 次为1 疗程 3 2 2 牵引治疗 腰椎牵引可以使椎间隙加宽 椎间盘所受的压力 减小 甚至椎间盘可产生负压 有利于突出物回纳 使椎管容积增加 减轻对神经根的压力 使关节突关 节上下滑动 关节间隙加宽 使后纵韧带张力明显增 大 对突出物特别是中央型突出产生向腹侧的压力 有利于突出物的回纳 使松弛的黄韧带伸张 改善黄 韧带血循环 增加了黄韧带与椎间盘之间的间隙 松 解神经根周围粘连的软组织 缓解肌肉痉挛 因此腰 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的方法 常用的 腰椎牵引方法 1 骨盆重锤牵引法 患者仰卧屈 髋屈膝 骨盆牵引带固定在髂嵴 通过床足端的支架 滑轮放置牵引重锤 可从每侧5 k g 开始 每1 3 日增 加1 2 k g 牵引时间可从1 小时开始 逐渐增加至持 续牵引 2 动力骨盆牵引法 电动牵引床提供持 续或间歇两种牵引方式 患者仰卧 用胸 骨盆牵引 带固定 牵引重量从体重的60 开始 逐渐增加至 8 0 1 5 3 0 分钟 每日1 次 1 5 2 0 次为1 疗程 腰 牵引前或同时做热疗效果好 3 屈曲旋转快速牵 引法 需使用特定的设备 为患者设定个体化的参 数 为瞬间大力度的牵引 3 2 3 手法治疗 国际上较著名的治疗下背痛的手法治疗方法有 C h i r o p r a c t i c M a i d l a n d M c K e n z i e G r i e v e M u l l i g a n T r a v e l l 等 手法的主要作用是缓解疼 痛 改善脊柱的活动度 各种手法治疗都各成体 系 有独特的操作方法 3 2 4 运动疗法 指导下背痛的患者最好不卧床 尽可能保持活 动已经成为共识 活动对缩短病程 减少慢性下背 痛的发病率 改善功能有重要作用 具体的运动疗 法有肌力训练方法 牵伸 William体操 M c K e n z i e 自我运动方法 治疗性锻炼 肌肉能量技 术等等 对下背痛患者应采用哪种运动最佳 目前 还没有循证医学的结论 一般来说 下背痛的急性 期疼痛较重时 患者不进行特异性的腰背活动 只 是尽可能保持日常活动 尽可能坚持工作 而疼痛 减轻后以及慢性下背痛的患者除了进行有氧运动以 外 还应该着重于腰腹肌的训练和腰及下肢的柔韧 性训练 参考文献 1E h r l i c h G E L o w b a c k p a i n J B u l l e t i n o f t h e W o r l d H e a l t h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2 0 0 3 8 1 6 7 1 6 7 6 2L o n g A D o n e l s o n R F u n g T D o e s i t m a t t e r w h i c h e x e r c i s e A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t r i a l o f e x e r c i s e s f o r l o w b a c k p a i n J S p i n e 2 0 0 4 2 9 2 5 9 3 2 6 0 2 3M c G u i r k B K i n g W G o v i n d J e t a l S a f e t y e f f i c a c y a n d c o s t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e v i d e n c e b a s e d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a c u t e l o w b a c k p a n i n p r i m a r y c a r e J S p i n e 2 0 0 1 2 6 2 6 1 5 2 6 2 2 4F r i t z J M D e l i t t o A E r h a r d R E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b a s e d p h y s i c a l t h e r a p y w i t h t h e r a p y b a s e d o n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l o w b a c k p a i n A R C T J S p i n e 2 0 0 3 2 8 1 3 6 3 1 3 7 2 5K o e s B W T u l d e r M O s t e l o R e t a l C l i n i c a l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l o w b a c k p a i n i n p r i m a r y c a r e J S p i n e 2 0 0 1 2 6 2 5 0 4 2 5 1 4 6F a i r b a n k J U s e o f O s w e s t r y D i s a b i l i t y I n d e x O D I J S p i n e 1 9 9 5 2 0 1 5 3 5 1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耕种土地租赁合同(2025版)
- 2020-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卷A卷含答案
- 农村电商扶贫资金申请政策背景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财务顾问与投资分析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合作建房互助共建协议
- 2025年旅游区充电桩场地租赁与推广协议
- 2025版商业地产项目场地租赁及管理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贷款居间服务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贾含与配偶离婚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协议
- 2025年度装配式建筑承包施工合作协议
- 肿瘤患者夏季养生指南
- 海关政策培训课件
- 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
- 2025年劳动关系协调员(四级)考试大纲与试题
- 培训机构招生办管理制度
- 中国节能灯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2025-2030版)
- 保密方案管理制度
- 2025年《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 教育事业十五五(2026-2030)发展规划
- 2025年艺术设计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消防检测和消防评估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