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课件18张】.ppt_第1页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课件18张】.ppt_第2页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课件18张】.ppt_第3页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课件18张】.ppt_第4页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课件1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复习 1 人类是从一种进化而来的 2 目前所知我国生存最早的是万年前的人 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人 3 北京人过着和生活 使用石器 懂得使用 古猿 170 元谋 北京 采集 狩猎 打制 天然火 猜谜语 白如玉 穿黄袍 只有一丁大 却是宝中宝 打一植物 水里生来水里长 小时绿来老时黄 去掉外壳黄金甲 煮成珍珠喷鼻香 打一植物 粟 水稻 第2课 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 探究问题 半坡人种植粟这种农作物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关系吗 为什么 想一想 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半坡人在生活中学会了什么 一 北方的农耕文化 半坡原始聚落 农业 种植庄稼 粟 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手工业 磨制石器 制作陶器 磨制石器的出现标志着进入 新石器时代 畜牧业 饲养家畜 猪 狗 有 半坡原始聚落生活在大约8000年前后 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当时该地气候温暖 土地肥沃 适宜农作物生长 居住 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 探究问题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这种农作物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关系吗 为什么 想一想 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河姆渡人在生活中又学会了什么 二 南方的农耕文化 河姆渡原始聚落 农业 种植庄稼 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手工业 磨制石器 制作陶器 磨制石器的出现标志着进入 新石器时代 畜牧业 饲养家畜 猪 狗 居住 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 有 河姆渡原始聚落生活在大约六 七千年前后 处于长江下游地区 这里气候湿润 土地肥沃 适宜水稻作物的耕种 新石器的曙光 考古学上称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为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打制石器 动脑筋 1 这个陶器叫什么 2 半坡人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取水瓶 半坡尖底瓶 想一想 这是什么样的房子 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 为什么 半地穴式 1 左图住房样式叫什么 2 你认为这是南方还是北方的住房 理由是什么 干栏式房屋 实物考察 这两件文物都来自河姆渡遗址 从这两件文物上你可以知道哪些历史事实 河姆渡人饲养猪等家畜 河姆渡人掌握了原始纺织技术 动脑筋 这是姜寨原始聚落复原图 你认为原始聚落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条件 农耕和饲养家畜的发明 居住房屋的出现 根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 早期人类告别洞穴 搭建住所定居下来 形成原始聚落 三 大汶口文化 想一想 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墓葬中发现随葬品差距很大 这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 当时社会已经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 已处于阶级社会的边缘 问题探究 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了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 这和山顶洞人平均分配劳动果实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进步了 因为私有财产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黄河流域 北方 长江流域 南方 黍 粟 猪狗 水稻 猪狗 半地穴式 干栏式 陶器 磨制石器 总结 1 比较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2 之处大汶口文化晚期与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最大不同点 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 已处于阶级社会的边缘 一 填空 1 半坡聚落遗址是农耕文化的代表 半坡人种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之一 2 河姆渡聚落遗址是农耕文化的代表 河姆渡人种植 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的国家之一 3 半坡人所居住的是的房屋 河姆渡人所居住的是的房屋 这种建筑对后世和样式的出现有所启发 4 南 北方居民都已会制作和 考古学上称使用的时代为 新石器时代 5 大汶口文化因发现于而得名 期晚期的墓葬中随葬品的差别说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和现象 已经处于的边缘这是的结果 北方 粟黍 粟 南方 水稻 水稻 半地穴式 干栏式 阁楼 楼房 磨制石器 陶器 磨制石器 山东大汶口 私有财产 贫富分化 阶级社会 生产力发展 选择题1 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2 你认为半坡人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 生活在黄河流域B 学会了种旱地作物C 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D 这些先民生活的地方气候比较温暖3 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