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AII》作业 No.3 波的干涉.pdf_第1页
《大学物理AII》作业 No.3 波的干涉.pdf_第2页
《大学物理AII》作业 No.3 波的干涉.pdf_第3页
《大学物理AII》作业 No.3 波的干涉.pdf_第4页
《大学物理AII》作业 No.3 波的干涉.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 AII 作业作业 No 3 波的干涉波的干涉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1 1 S和 2 S是波长均为 的两个相干波的波源 相距 3 4 1 S的相位比 2 S超前2 若 两波单独传播时 在过 1 S和 2 S的直线上各点的强度相同 不随距离变化 且两波的强度 都是 0 I 则在 1 S 2 S连线上 1 S外侧和 2 S外侧各点 合成波的强度分别是 D A 0 4I 0 4I B 0 0 C 0 0 4I D 0 4I 0 解解 在 1 S的外侧 两波源引起的分振动的相位差 2 2 3 2 2 12 12 rr 合振动振幅 0 2AA 波的强度 0 4II 在 2 S外侧 两波源引起的分振动的相位差 2 3 2 2 12 12 rr 所以合振动振幅 0 A 波的强度 I 0 2 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 其波动方程分别为 2cos 1 xtAy 和 2cos 2 xtAy 在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 各处的振幅是 D A A B 2A C 2cos2xA D 2cos2xA 解解 两列波叠加后形成的驻波方程为 txAt x Ayyy 2cos2cos2cos2 21 振幅为 x AxA2cos2 3 在一根很长的弦线上形成的驻波是 C A 由两列振幅相等的相干波 沿着相同方向传播叠加而形成的 B 由两列振幅不相等的相干波 沿着相同方向传播叠加而形成的 C 由两列振幅相等的相干波 沿着反方向传播叠加而形成的 D 由两列波 沿着反方向传播叠加而形成的 P1 S 2 SQ u 1 l43 2 l 解解 驻波形成的条件 振幅相等的两列相干波沿同一直线相向 反方向 传播 4 有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相干波 其波动方程分别为 2cos 1 xtAy 和 2cos 2 xtAy 叠加后形成驻波 其波腹位置的坐标为 C A kx B 212 kx C 2 kx D 4 12 kx 其中的 3 2 1 0 k 解解 驻波方程为 t x Ayyy 2cos2cos2 21 波腹处满足 k xx A x A 2 12cos 22cos2 所以 2 1 0 2 k k x 5 在弦线上有一简谐波 其表达式为 3 4 20 100cos100 2 2 1 x ty SI 为了在此弦线上形成驻波 并且在 x 0 处为一波腹 此弦线上还应有一简谐波 其表达 式应为 D A 320 100cos100 2 2 2 x ty SI B 3 4 20 100cos100 2 2 2 x ty SI C 320 100cos100 2 2 2 x ty SI D 3 4 20 100cos100 2 2 2 x ty SI 解解 设另一波的波动方程为 20 100cos100 2 2 2 x ty 则驻波方程为 2 3 4 100cos 2 3 4 5cos100 4 2 21 txyyy 又 x 0 处为波腹有 2 1 02 3 4 kk 取 k 0 则 3 4 则另一波的波动方程为 3 4 20 100cos100 2 2 2 x ty 二二 填空题填空题 1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过程中 当一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的相位是2 时 它的弹性势 能的相位是2 解解 因为波的动能和势能同相位 所以弹性势能的相位也是2 2 一个点波源位于 O 点 以 O 为圆心作两个半径分别为 1 R和 2 R的同心球面 在两个球 面上分别取相等的面积 1 S 和 2 S 则通过它们的平均能流之比 21 P P 2 1 2 2 RR 解解 球面波振幅 1 2 2 1 1 R R A A r A 又平均能流 SuAP 222 2 1 所以 2 1 2 2 2 2 2 1 2 1 R R A A P P 3 如图所示 1 S和 2 S为同相位的两相干波源 相距为 L P 点距 1 S为 r 波源 1 S在 P 点引起的振动振幅为 1 A 波源 2 S在 P 点引起的振动 振幅为 2 A 两波波长都是 则 P 点的振幅 A rL AAAA 2 2cos2 21 2 2 2 1 解解 P 点相位差 rLrrLrr2 222 12 P 点振幅 rL AAAAAAAAA 2 2cos2cos2 21 2 2 2 121 2 2 2 1 L r 1 S P 2 S 4 如图所示 P 点距波源 1 S和 2 S的距离分别为 3 和 10 3 为两列波在介质中的波长 若 P 点的合振幅总是极大值 则 两波源应满足的条件是 振动方向相同 频率相同 S2的 相位比 S1的相位领先 2 3 解解 两列波合成后有稳定的强弱分布 必须满足相干条件 振动方向相同 频率相同 相位差恒定 0 3 3 10 22 12 12 12 rr 所以 3 2 12 5 一简谐波沿 Ox 轴正方向传播 图中所示为该波 t 时刻的波形图 欲沿 Ox 轴形成驻波 且使坐标原点 O 处出现波节 在另一图上画出另一简谐波 t 时刻的波形图 解解 设向右传播的波的波动方程为 11 2cos x tAy t 时刻 x 0 处 0 0 00 vy 所以 2 2cos 2 11 x Ayt t 欲形成驻波 向左传播的波应为 2 2cos 2cos 12222 x Ay x tAy t 驻波方程为 2 cos 2 2cos2 1212 21 t x Ayyy tt t 时刻 x 0 处 0 0 y 取 22 12 则 2 3 2cos 2 x Ay t 波形如上右图所示 u x y O A 1 S 2 S 3 1 r P 310 2 r u x y O A 三三 计算题计算题 1 如图所示 S 为点波源 振动方向垂直于纸面 1 S和 2 S是 屏 AB 上的两个狭缝 1 S 2 S a 1 SS AB 并且 1 SS b x 轴以 2 S为坐标原点 并且垂直于 AB 在 AB 左侧 波长 为 1 在 AB 右侧 波长为 2 求 x 轴上干涉加强点的坐标 解解 坐标为 x 的 P 点 两列波引起的分振动的位相差为 2 22 1 22 2 axxbba 代入干涉加强的条件 2 1 022 2 22 1 22 kk axxbba 解出干涉加强点的坐标为 02 1 0 2 21 22 2 2 2 1 222 xk kbba kbbaa x 2 设入射波的方程式为 T tx Ay 2cos 1 在 x 0 处发生反射 反射点为一固定端 设反射时无能量损失 求 1 反射波的方程式 2 合成的驻波的方程式 3 波腹和波节的位置 解解 1 反射点是固定端 反射时有半波损失 且振幅不变 所以反射波的方程式为 T tx Ay2cos 2 2 合成的驻波的方程式为 2 2cos 2 2cos2 21 T tx Ayyy 3 波腹位置满足 3 2 1 2 2 nn x 2 1 2 1 nx 波节位置满足 2 1 0 2 12 2 2 nn x nx 2 1 A x a b S 1 S 2 S B 1 2 xP A x a b S 1 S 2 S B 3 如图所示 一平面简谐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BC 为波 密介质的反射面 波由 P 点反射 OP 3 4 DP 6 在 t 0 时 O 处质点的合振动是经过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 动 求 D 点处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合振动方程 设入射波 和反射波的振幅皆为 A 频率为 解解 以 O 点为坐标原点 设入射波方程式为 x tAy2cos 1 入射波在 P 点引起振动的振动方程为 2 3 2cos 43 2cos 1 tAtAy P 反射时有半波损失 2 2cos 2 tAy P 反射波方程式为 x tA x tAy2cos 2 43 2cos 2 合成驻波方程式为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