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处衢方言若干特征词的地理分析.pdf_第1页
吴语处衢方言若干特征词的地理分析.pdf_第2页
吴语处衢方言若干特征词的地理分析.pdf_第3页
吴语处衢方言若干特征词的地理分析.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03 11 02 作者简介 王文胜 1968 男 浙江遂昌人 浙江丽水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硕士 现于北京语言大学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社会语言学方向博士学位 吴语处衢方言若干特征词的地理分析 王 文 胜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 浙江 丽水323000 摘 要 运用方言地图 在平面展示 肚子 等10个高频词在吴语处衢方言片的地理分布的同时 将这10词的 分布归纳为 上饶型 和 遂昌型 两种 并从非语言的角度对这两种类型的形成及地理分布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 吴语 处衢方言 特征词 上饶型 遂昌型 中图分类号 H1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2237 2004 02 0080 05 处衢方言系吴语的二级分类 本文所讨论的处衢方言分布于今浙江省西南部山区的处州和衢州 处州大 致为今浙江省丽水市所辖莲都 龙泉 遂昌 松阳 缙云 青田 景宁 云和 庆元等县市 以及金华市武义县以 柳城镇为中心的原宣平县所辖范围 衢州则大致为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 衢江 开化 常山 江山 龙游等县 市 以及江西省东北部的上饶 玉山 广丰等县市 本文暂不讨论福建浦城的吴语 本文以旧县名叙称 即 丽水县 宣平县 上饶县 衢县等 如图1所示 图1 处州和衢州方言地图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 选取了 肚子 脚 吃 柴 下雨 天冷 房子 哭 眼泪 水 等10个高频词 考察它们在处 衢18个方言点的地理演变情况 并试图从非语言因素对这一分布情况作出分析 所选取的点为每县非县城 的一个乡镇点 如开化县的 中村乡张村 龙泉县的 八都镇一村 等 因此 各点所反映的方言并不能完全 第24卷第2期 2004年4月 上 饶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 Vol124 No12 Apr12004 代表该县的权威方言 本文地图只标出县名和乡镇名 见图 1 一 处衢方言若干特征词概况 同义异形词在各个方言点选择A而不选择B的原因 本文无力考证 饶有趣味的是 正如地图所显示 的那样 肚 腹 等10组同义异形词在处衢18点的组合分布相当有规律 一般来说 肚 脚 吃 柴 落 冷 屋 哭 眼泪 水 为一类常规组合 腹 骨 交 口 至 樵 皿 汤 冫 青 处 叫 目汁 水 水 为另一类常规组合 前者以上饶 为典型 后者以遂昌为范例 其它各县的10词组合则或与上饶大同 或与遂昌小异 如表1所示 表1 10组同义异形词在处衢的组合分布情况 词 地点 肚子脚吃柴下雨天冷房子哭眼泪水 上饶 肚脚吃柴落冷屋哭眼泪水 du231t fi ia 5 t fi hiI 5 s 3121 23 1 231u 5 khu 5 a22li212 fi y53 广丰 腹骨 交口 至柴落冷屋啼目汁水 pu 5 kh 445 tie 5 z 231 l 23 l 24 u 5 diE231m 2z 231 fi y53 玉山 腹骨 交口 至柴皿 汤 冫青屋啼目汁水 水 po 5 kh 33 tie 5 z i212dI 31 tsh 53 uo 5 diE24mo 2z 24 y55 开化 腹骨 交食樵皿 汤 冫青屋哭目汁水 水 po 5 kh 44 iE24 31 t 53 tsh 35 uo 5 kho 5 m 2 i24 Y 24 常山 腹骨 交吃樵皿 汤 冫青屋叫目汁水 水 p 5 kh 55 t fi hie 5 i 341d 213 tsh 423 5 i 423m 2z 341 y53 江山 腹骨 交口 至樵皿 汤 冫青屋叫目汁水 水 po 5 kh 44ti 5 i 213d 31 tsh 53 u 5 i 53mo33z 213 y24 衢县 腹骨 交吃柴皿 汤 冫青屋叫眼泪水 水 p 5 kh 44 t fi hi 5 z 324 den22tsh 53 u 5 i 53 a 22m 2 y45 龙游 肚脚食柴落冷屋叫眼泪水 dut fi i i z l l u i a li fi ye 遂昌 腹骨 交口 至樵皿 汤 冫青处叫目汁水 水 p kh ti i d tsh t fi hyE i m z 松阳 腹脚口 至柴皿 汤 冫青处叫眼泪水 pu t fi ia ti zad tshe t fi hy i le fi y 龙泉 腹骨 交口 至樵落冫青处叫目汁水 水 pu kh tiE i lu tsh l t fi hy i mu zIi 庆元 腹骨 交口 至樵落寒处叫目汁水 pu kh tiA si lo ku t fi hye i mu s sy 宣平 肚脚吃柴落冷屋叫眼泪水 dut fi i t fi hiI sal l u i ali fi y 丽水 肚脚吃柴落冫青屋哭眼泪水 dut fi i t fi hiI z l tsh khu a li 云和 肚脚吃柴皿 汤 冫青处叫眼泪水 dut fi ia tsh z d tsh t fi hy i a li fi y 景宁 肚脚吃柴皿 汤 冫青处叫眼泪水 tyt fi ia tsh zata tsh t fi hy i li fi y 青田 肚脚吃柴落冷屋哭眼泪水 t ut fi i tsh z l lEu khu li 缙云 肚脚食柴落冷屋叫眼泪水 dut fi ioz iz lola ui alis 表2反映的是各点之间10词相同率 1 词同为 1 2词同为 2 依此类推 18 第2期 王文胜 吴语处衢方言若干特征词的地理分析 表2 处衢18点之间10组词义异形词相同率 上 饶 广 丰 玉 山 开 化 常 山 江 山 衢 县 龙 游 遂 昌 松 阳 龙 泉 庆 元 宣 平 丽 水 云 和 景 宁 青 田 缙 云 上饶532213804129966108 广丰7445454456542255 玉山777727564233322 开化88627364132222 常山9828475334422 江山729586223312 衢县36553445533 龙遂昌697114401 松阳55558845 龙泉8223312 庆元323323 宣平87799 丽水7797 云和1066 景宁66 青田8 缙云 以上饶和遂昌为参照 各县与它们的接近率递升或递降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各县与上饶 遂昌方言接近率递升或递降情况表 上 饶 青 田 宣 平 丽 水 龙 游 缙 云 云 和 景 宁 广 丰 松 阳 衢 县 玉 山 开 化 庆 元 常 山 江 山 龙 泉 遂 昌 上饶10109988665433222110 遂昌0011114446677789910 从表3可以看到 上饶 广丰 龙游 宣平 丽水 云和 景宁 缙云 青田等9个方言点 肚子 等10个高 频词的说法相对比较接近 而遂昌 龙泉 江山 常山 庆元 开化 玉山 衢县 松阳等9个方言点的关系相对 比较密切 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作 上饶型 和 遂昌型 本文无意给处衢方言内部进行三级分区 因为这里只 是考察了仅有的10个特征词 而对语音和语法并没有考察 可谓证据不足 不过 通过这10个高频词的比 较 仍然能够看出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 图2所反映的就是这种亲疏关系 图2 上饶型 和 遂昌型 方言地图 根据图2 遂昌型的9个点形成一个整体 将上饶型的9个点分割成大小不一的东西两半 西部的上饶和 广丰 东部的龙游 宣平 丽水 云和 景宁 缙云和青田 28上 饶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04 第24卷 二 处衢方言若干特征词分布的地理分析 处衢方言是吴方言的二级分类 处衢方言内部的一致性 不仅是因为处州与衢州在地理上毗邻 更重要 的是历史上它们就有行政上的渊源关系 正如游汝杰 2001 所说 人口扩散是方言扩散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而古代的人口扩散往往和二级 政区 县的设置或析置密切相关 一个地区的居民说同一种方言 后来人口逐渐增加 就向临近地区扩 散 政府也就设置新的县来管理这些移民 方言也因此扩散到新的县 1 处衢方言分布地区各县政区沿革与方言地理关系如图3所示 根据游汝杰2001及相关县志材料增改 图3 处衢方言分布区各县政区沿革与方言地理关系图 另据游汝杰 2001 从历史上看 玉山是唐前期分衢州的常山和须江等县所置 本来跟衢州方言就同处 一个板块之中的 上饶 广丰虽然从未与衢州同处一个二级政区之中 但是可以推测这一带在历史上早就说 吴语 并不是晚近时代吴语才扩散到江西境内的 从南方方言地理演变的大势来看 在东晋至隋唐客家人第 一次南迁到达江西中部之前 吴语的西境应远在这三县以西 客家先民的南迁改变了江西原有方言的性质 并且迫使吴语的西境向东萎缩 1 上述历史行政区划的变更 对今处衢方言格局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各县方言之间也基本上可以从这 一历史变更中看出亲疏关系 但是 史料所记载的人口迁移情况并不能反映事实的全部 实际上的人口迁移情况肯定要比方志所记载 的要复杂得多 要不然 处衢一带的方言应该是铁板一块了 然而 表1和图2所反映的情况 说明了 肚子 等10个高频词的说法 在处衢片一般都有两种 而且从地理上看也并非是泾渭分明 形成绝对反差的只有 上饶 青田和遂昌 其余则分别或与上饶 青田大同 或与遂昌小异 如果完全是按照图3变迁的话 应该不 会是这种局面 语音和语法方面的情况暂且不论 单是通过本文所选的10个高频词的比较结果 理论上我 们可以认为 处衢方言在形成的过程中 既可能源于两种不同的方言 又可能是受到至少两种不同方言的强 烈影响 而图3所反映的情况 排除了前者的可能性 而后者才是处衢方言产生分化演变的真正原因 同时 错踪复杂的居民迁移 包括几户人家的迁移或是妇女出嫁 使得持这两种类型 上饶型和遂昌型 的方言发 生杂交 情况也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如前所述 遂昌型位于处衢片的中部 而上饶型则位于遂昌型的东西两侧 东部的龙游 宣平等7个县 分别与说婺州方言 台州方言和温州方言的金华 台州 温州相邻 西部的上饶 广丰位于处衢片西端 与赣方 言区毗邻 金华 台州 温州以及赣方言10词的音形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金华等四地方言10词的音形情况 词 地点 肚子脚吃柴下雨天冷房子哭眼泪水 金华 肚脚吃柴落冷屋哭眼泪水 tut fi i t fi hi z 1o n l o kho 5 li fi y 黄岩 肚脚吃柴落冷房子哭水 d u23t fi ie 5 tshy 313 zA311 2 1 113 v 23ts 31 kh 5 s 31 温州 肚脚吃柴落冷屋哭眼泪水 t y35t fi ia313tsh 313 za31lo212li 24 u313khu313 a42lei11s 34 38 第2期 王文胜 吴语处衢方言若干特征词的地理分析 词 地点 肚子脚吃柴下雨天冷房子哭眼泪水 南昌 肚脚吃柴落冷屋叫 哭眼泪水 tu213t fi i k5t fi hiak5 tshai24l k21la 213 uk5 t fi i u24 khuk5 an24li21sui213 由于地缘关系的影响 与它们相邻的龙游 宣平 丽水 缙云 青田 景宁等县的方言 自然会或多或少地 受到金华 台州 温州方言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力也会或多或少地向处衢纵深处渗透 云和 上饶型 与松阳 遂昌型 的情况就是这样 上饶 广丰受赣语影响的情况也是如此 如帕默尔 1983 所说 决定语言接触的社会交际从根本上来说是在空间中进行的接触和运动 所以言 语像一切文化现象那样 为地理因素所决定并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 2 P17 由于地理位置与地形的因素 自南 宋都城偏安杭州之后 古吴语成分在吴语区的保留是自南而北呈骤降态势 属遂昌型的这9个县多属山区 位于龙泉县的黄茅尖 海拔1929米 为浙江省最高峰 自古以来 这一带的交通条件非常差 群山环绕的县 与县之间往往被高山所阻隔 以庆元为例 曹志耘等 2000 庆元 地皆天设之险 野少夷旷之区 深僻幽 阻 舟车不通 名人游历足迹之所不至 20世纪50年代以前 从庆元去丽水需要走七天的山路 由此可 以想见古人行路之难了 3 P22 崎岖险峻的自然地形地貌 对维持遂昌型方言的存古性起到了重要的天然保 护屏障的作用 遂昌型地域西南出口即为闽北辖地 北部闽语 建瓯 10 词音形如表5所示 表5 北部闽语10词音形情况 词 地点 肚子脚吃柴下雨天冷房子哭眼泪水 建瓯 腹骨 交食樵落冫 青厝 啼目汁水 pu24khau54i 42 tshau33l 42 tshei 33 tshi 33 thi33mu42ts 42 sy21 闽语的前身是古吴语 今天的闽语仍然有很多古吴语的成分 这对维护遂昌型方言的存古性也起到了不 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游汝杰 吴语地理在历史上的演变 J 香港 北京 中国语文研究 2001 1 43 56 2 L R 帕默尔 语言学概论 M 李荣 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 3 曹志耘 秋谷裕幸 太田斋 赵日新 吴语处衢方言研究 M 东京 好文出版 2000 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