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政治.doc_第1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政治.doc_第2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政治.doc_第3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政治.doc_第4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政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2015年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2015江苏南通、扬州、淮安、泰州三模8)“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a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b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政协的召开 【解析】据“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可知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故a项正确;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但与“北平”不符,故b项错误;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与“北平”不符,故c项错误;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与“北平”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2(2015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0)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共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这一举措()a初步确立多党合作制度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解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故a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宪法起草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可知,这一举措体现了民主协商,故c项正确;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治国方略,故d项错误。【答案】c3(2015江苏泰州二模9)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下列对材料中“有事好商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人民直接当家作主b对话协商有利于广泛凝聚共识、科学决策c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价值相契合d适应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解析】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依据材料“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执政理念,这有利于凝聚共识、科学决策,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有事好商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价值相契合,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应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2015江苏南京三模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a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 b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c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 d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解析】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是在199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由“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故d项正确。【答案】d2(2015江苏淮安四模11)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解析】“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坚决纠正冤假错案,但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故a项错误;材料中审判坚持疑罪从无,本质上反映出法律内容的进步,法制建设日益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也反映出审判程序“有法必依”,严格司法,但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司法过程贯彻民主决策,故d项错误。【答案】b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2015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三模10)2009年全国人大为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发文:“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提出一系列重要政策两岸政党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中,“良好势头”主要包括() 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九二共识”的达成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两地“三通”的实现a bc d【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解析】是在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中正式提出,与题中之后“两岸政党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不符,故错误;都是在告台湾同胞书后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事件,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1(2015江苏泰州一模9)游艳丽在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中论述:“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下列解读与材料不符的是()a过于倚重苏联使新中国的发展走了弯路b不利于中国利用更多的外部条件和良机发展自己c加剧了中美的紧张对抗d有利于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一边倒”)【解析】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等信息说明a项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的信息说明不利于中国利用更多的外部条件和良机发展自己,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说明加剧了中美的紧张对抗,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及一边倒积极影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2(2015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一模8)194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访问苏联,会见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1950年2月14日,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方此举()a支持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b希望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承认c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d借助苏联恢复在联合国席位【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解析】维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总原则,而不是争夺世界霸权,故a项错误;建国第一年社会主义国家与我国建交,故b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友谊与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故c项正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式197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3(2015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二模10)1949年,毛泽东强调,“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1957年,毛泽东又宣布,“从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据此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有革命思维的惯性特征c因实际的需要而随意改变 d意识形态大于国家利益【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解析】“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国家利益处理外交关系,与革命思维的惯性特征无关,故b项错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没有随意改变,故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国家利益为前提,故d项错误。【答案】a4(2015江苏南通、扬州二模9)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形成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该外交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a推动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共识 b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d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1955年日内瓦会议,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印度支那问题,与建交高潮无关,故a项错误;“新型区域外交合作”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故b项错误;1953年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国际外交的原则,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故c项正确;“主要得益于”问的是原因,“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答的是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c5(2015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0)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c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日内瓦会议) 【解析】“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是在万隆会议,而万隆会议是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材料中有英国和法国,故a项错误;不结盟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材料中有英国、法国和苏联,故b项错误;推动印度支那问题解决的是日内瓦会议,“柬埔寨”“越南”都是属于印度支那地区,中国、苏联、法国和英国都是日内瓦会议的参加国,故c项正确;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此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故d项错误。【答案】c6(2015江苏南通一模10)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a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 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反映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万隆会议) 【解析】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亚洲的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这里是亚非国家国际会议,故a项错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该会议是五大国而不是亚非国家主导的,故b项错误;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符合材料所给的信息,故c项正确;“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不是亚非国家,故d项错误。【答案】c7(2015江苏盐城三模10)20世纪50年代,在评论某一国际会议时,美国舆论认为,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据此可知,这一会议()a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b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c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d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万隆会议) 【解析】材料中“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信息说明会议主要是以亚非国家参加为主,舆论导向亚非国家,是万隆会议的精神,故a项正确;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不是万隆会议的精神,故b项错误;万隆会议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故c项错误;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的是日内瓦会议,不符合材料中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1(2015江苏泰州二模10)菲力普肖特在毛泽东传中说:“在当年(1970年)国庆节那天,周恩来带着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夫妇,去和毛在天安门上拍照。这是一种空前的姿态:从未有一个外国人获得过如此殊荣。很不幸,基辛格以后承认,他们的表达方式太曲折了,我们西方人粗疏的心灵完全错失了这一关键点,在过了一段长时间后,他才意识到。因此,第二年春天,毛做出一个甚至连鲁笨的美国人都能够理解的姿态“。材料表明()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即将打开 与美国的对话得到毛泽东的支持中美关系的改善存在一些障碍 中美关系的改善既有渐进性,也有曲折性a b c d【考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即将打开”符合时间信息“1970年”,故正确;“周恩来带着埃德加斯诺夫妇,去和毛在天安门上拍照”,表明中美对话得到毛泽东的支持,故正确;从基辛格的“他们的表达方式太曲折了”可知,中美关系的改善存在一些障碍,故正确;从埃德加斯诺夫妇访华到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方式来看,中美关系的改善既有渐进性,也有曲折性,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2(2015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2)下列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两段讲话,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美国对华由敌视到寻求合作b国际形势推动美国对华政策转变c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d中国的外交僵局逐步被打破【考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61年,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1972年,把我们带到一起”可知70年代,美国对华由敌视走向寻求合作,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可知国际形势推动美国对华政策转变,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是真正实现正常化要等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中美关系改善说明中国的外交僵局逐步打破,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3(2015江苏南通、扬州、淮安、泰州三模10)“中国人感到在会谈中赢得了一大胜利。他们在公报中只作了最小限度的让步;而美国则面临微妙的任务:即作为执行一项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军的承诺。在至关民族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人认为他们没有为了中美和解而出卖原则。”此次中美“会谈”()a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进程 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重大转机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d取得了中美两国建交的成果【考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析】据“在公报中”、“作为执行一项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军的承诺”、“中美和解”等,可知是指1972年在上海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时序颠倒,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故b项正确;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建交,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故c项错误;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