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新华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1)(1).doc_第1页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新华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1)(1).doc_第2页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新华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1)(1).doc_第3页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新华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1)(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2-3 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方式,描述其主要特点。3-1 描述社会生活中某种制度的延续和变迁。3-2 选用典型事例,分析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在活动与探索中体验求知和学习的快乐,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继续探索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材结构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礼乐文明的确立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在周朝得到发展和完善。教学难点: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度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课时安排:课时安排既要考虑教材内容结构,又要尊重教师的创新教学,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而灵活变化。同时也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的内容顺序安排教学。本课建议安排6课时. 礼乐文明的确立 1课时; 变革与争霸 2课时;百家争鸣 1课时; 秦朝一统 2课时。第一课时 礼乐文明的确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建议一:承上启下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古老文明,大家还记得这些欧亚国家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管理国家的?(提示:如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制、罗马帝国的元首制、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等国的管理体制)那么在农耕文明时代,我们中国的祖先又是如何来治理国家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建议二:联系现实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有哪几个吗?(省、县、乡)省的划分是从元代工始,那么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普遍在中国采用的呢?秦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秦朝的历史。”(新课教学)一、礼乐文明的确立1、历史背景【故事】大家都知道周文王请姜太公和周武王伐纣的故事吗?请同学讲周武王伐纣的故事。【归纳】商朝末年,最后一个国王纣荒淫无道,滥用民力,社会矛盾激化。公元前1046年,渭水流域逐渐强大起来的周族首领周武王,知道纣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联合800多个部落,请精通兵法的太公望做元帅,鼓励大家同心伐纣,最后在牧野大败商朝军队,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西周的建立【基础】时间:bc1046年 建国者:周武王 都城:镐京【承转】假如你是周武王,你将如何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周朝改革了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的礼乐制度。3、分封制封邦建国的统治秩序【活动】阅读课文p70页第二段,观察图41及说明文字,学生思考、讨论:周朝为什么要实现分封制?(为了有效地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有的邦国,大力推行分封制。)受封者有哪些权利?(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物品,建立诸候国。)受封者必须履行哪些义务?(服从国王命令,定期到周王室朝觐,缴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那么分封制有什么作用呢?【归纳】通过活动,我们发现周王利用分封制不仅确立了自己的权威,而且还加强了都城与各地,尤其是与偏远边境的联系,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和对周边部族的影响力,同时使国家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确实是一种好方法,比起夏商时期众邦林立、各地与王都之间关系松散来说,无疑是一个进步。实行分封制度后,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都归周天子管辖。周天子处于“天下公主”的权威地位。周王这样大规模地分封土地,时间一长,会不会有消极影响?他还能安枕无忧吗?(因为分封,使一部分诸侯权力越来越大,导致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读图分析】读图册p32页西周分封形式图,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当时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承转】那么,周王是如何进行分封的呢?他的依据是什么呢?引入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4、宗法制度-家族统治的等级秩序【读图分析】读图册p32页西周分封与宗法关系图,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什么是宗法制?就是嫡长子继承、诸子分封制度,是周初建立政权、巩固政权的一个重大措施。它不仅巩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巩固了他们共同对下层民众的统治。【角色扮演】读教材p71图4-2“西周等级示意图”,周王分封,选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周天子、嫡长子、诸侯、卿大夫(功臣) 、文士、庶民、奴隶,然生让学生回答问题。【讨论】想一想:各角色分别代表的是当时哪个等级?最上面一层是周天子,其次是诸侯,第三层是卿大夫,第四层是士,第五层肩扛劳动工具的为平民,压在最底层弯着腰的是奴隶。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产生了什么影响?确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那么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下,周王与诸侯间的关系能用形象的图示来表示一下吗?(如:树干与树枝)(2)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怎么决定的?(由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利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3)议一议: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现代社会崇尚民主、平等、公平竞争和个人的奋斗,当时重视人的出身。)(4)找一找这样的例子:西周形成的宗法等级制在近现代社会还留有影子?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必然在传统文化中留下深深的印记。用人上的论资排辈,任人唯亲,权威政治等;家族制度得以维系,祭祀祖宗、不断烟火,成了家族的头等大事;父系单系世系原则盛行,在民间,在某种专业特种技艺的传授方面,甚至有“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习俗等。【承转】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形成了西周的等级制,在分封制度、宗法制度下,同样是贵族,也有很多的等级,那么,周朝是怎样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和地位呢?(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将宗法等级制具体化、生活化。5、礼乐制度-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叙述】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如食,堂内礼节性活动,以南向为尊,而在室内的礼节性活动,“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座北向南,再次是座南向北,最卑是座东面西,如鸿门宴上的项羽“东向坐”。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人们对“死”,自古到今都讳莫如深,为避讳起见,取了诸多别称。不同等级的贵族也不一样。【活动】比比看:“死”之别称种种,关于古代对“死”的不同说法。你知道多少?天子驾崩 诸侯薨 大夫卒 士不禄 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严格的等到级制度。【提问】出示图片(编钟)你认识它吗?它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编钟,它用来演奏音乐的。举行祭祀、宴饮等活动中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叙述】除了“礼”,“乐”也是周朝等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礼”的器物表现形式:礼器青铜器鼎,而“乐”的器物表现形式: 乐器青铜器钟 西周时,有了成套的乐器。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并称。不同等级贵族使用的礼器,其组合各不相同。这是中国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西周的等级差异。【活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p71材料第2段、p72阅读卡“乐”文化【补充】季氏即鲁国大夫季孙氏,当时鲁君衰微,鲁国的军政大权在他手。八佾周代的一种大型团体舞蹈,表演分八行,每行八人。按照周礼的规定,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是可以忍,孰不可以忍”,因为季氏只是一个大夫却“于庭舞八佾”,是严重的越礼行为,逆反之心,昭然若揭。所以孔子表现出极度的愤慨:连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都可以忍受,还有什么不可以忍受的呢!孔子召天下百姓共诛无道季氏。想一想: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议一议:你认为礼乐制度有什么用处或者有什么害处?(所有这些关于礼乐的规定,一方面起到了维持秩序、巩固统治的作用;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总结】我国西周王朝的统治阶级就是以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度为工具,来维持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的。【活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分封制度“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什么?主张王权专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反映了什么?礼只实用于统治者内部,庶人没有资格讲礼,对庶人只有用刑来约束。贵族犯法,要么特赦,要么从轻;刑罚不约束贵族。说明礼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钟鸣鼎食” 是什么意思?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活动】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还能感受到礼乐文明?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周礼的许多细则被废止,政治色彩,社会地位逐渐减弱。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礼仪更大程度上属于一种社会公德,由周礼的强制执行变成了公民自觉去遵守。我们能感受到周礼奠定的“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的精神传统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感受到二十一世纪,礼仪仍然是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我们要废除和改革那些繁文缛节、形式主义的礼仪,因为它不仅浪费人们的财力、物力、精力,甚至会招致人们对礼仪的逆反心理。然而,我们同时也要建立和提倡那些简洁隆重、内容充实的礼仪。一次开蒙启智的小学入学典礼,一次充满朝气的成年典礼,一次学成报国的毕业典礼,一次隆重热烈的成婚典礼,一次,往往会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而对社会来讲则是一种有序而和谐的表现,它将产生一种强大的而无形的凝聚力,对整个社会发生深远的影响。【作业布置】:收集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成语典故,以备下节课的学习。(课堂小结)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按照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