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探安禄山与安史之乱摘要:安史之乱被公认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更有甚者,把它认为是整个中国古代史的转折点。关于这场发生于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的叛乱起因,历来都是唐史乃至中国古代史研究者的焦点所在,本文试从安禄山如何拥有叛乱的实力和野心,以及叛乱的时机三个方面来分析,希望能以比较全面客观的角度探究这次叛乱的原因。 关键字:安禄山 安史之乱一、安禄山叛乱实力的拥有1、募兵制度的变革据新唐书记载:“府兵之制,起自西魏、后周,而备于隋,唐兴因之。”可见唐朝初期的兵制沿用的是前朝的府兵制,这种兵制优点就是防止将帅手握重兵,如果四方有战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以期“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但是此兵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唐朝用于均田的土地主要是无主荒地,而在唐初已露端倪,到高宗、武周时期全面盛行的土地兼并对均田制的基础逐步造成了破坏。在玄宗朝土地兼并越发激烈,农民负担日益加重,逃户、佃客不断增多。史载:“开元之际, 天宝以来, 法令驰坏,兼并之弊有踰于汉成哀之间。”,李林甫“京城邸第, 田园水磑, 利尽上腴”宦官“甲舍、名园、上腴之田为中人所名者半京畿矣。”正是以土地兼并为主的诸多方面的原因,国家直接掌握的土地日益减少,到天宝前期已基本上无田可均。均田制的破坏使得以此为基础的府兵制开始瓦解,这也让政府的兵源系统得不到保障,在这种形势下宰相张说上奏“乃请一切募士宿卫”于是“开元十一年,戊子,命尚书左丞萧嵩与京兆、蒲、同、岐、华州长官选府兵及白丁一十二万,谓之长从宿卫,一年两番,州县勿得杂役使”。而新唐书卷五零兵志记载:“天宝八载(749) ,停止折充府上下鱼书”,这是法令正式承认无兵可交,折充府的活动乃全部停止,至此府兵制彻底瓦解。从开元后期开始,各镇节度使所统领的军队都相继变成了募兵。并且朝廷下诏由各节度使自行招募军队,由政府提供军资。据史书记载当时各节度使所召募的士兵,主要是失去土地的流民, 以及亡命无赖、暴乱之徒, 多是走头无路或衣食无着而投军谋生的。当兵成了他们专门的职业。这些士兵一般是终身在籍,久而久之甚至达到了一家男子多在军中的情况。士兵残废之后, 子弟侄孙还可以被籍入伍, 世代以军旅为家。到了自天宝以后更是皆成了父子之军,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 这些士兵对长官、统帅有着极强的依赖性。此时的节度使已掌握着自行招兵、选任属吏、生杀赏罚的大权, 所属部队逐渐成了只知其将之恩威, 而不知道有天子的节度使私兵。值得一提的是,在节度使所专之兵中,特别培养了一支更加忠于自己的亲兵。亲兵是节度使所豢养的死士,也是他们麾下最精锐的武装。亲兵的设置, 更加加强了节度使的军事力量,成为他们割据自固、反叛朝廷的有力工具。后来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养同罗、奚、契丹降者八千余人,谓之曳落河”。“及家僮百余人,皆骁勇善战,一可当百”。从以上史实可以看出正是兵制的变革为安禄山开了叛乱的制度之便。2、节度使势力的坐大唐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太宗时,虽然统一了东突厥,打败了西突厥, 在西域设置了安西四镇,东北部的契丹、奚等族也相继内附。但西突厥仍然是唐在西北部的劲敌。东部的高丽也与唐处于敌对的状态,高宗即位后, 加强了对西突厥和高丽的用兵。面对日益增多的战事, 事事都由中央直接指挥,难免鞭长莫及。因此,必须提高方面军总指挥即行军大总管的地位, 授予他战时代表朝廷全权处置军务的特权,以免贻误战机。高宗永徽年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始在边境诸州设立节度使。由于唐王朝与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的战事互有胜负,处于对峙状态临时总领各路兵马出征的节度使, 只好率兵在边疆屯戍, 等待战机。因此, 睿宗景云年间以后,在东北、西北边地划分出军事防区,设置边防重镇,令节度使镇守,可见节度使职长期化、辖区化、镇所固定化是应对边境军事形势的需要。军事统帅在战时权力相对集中,可以便宜从事,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而节度使制度最突出的优越性就在于事权专一,很少有牵制的力量来影响其战事。应该说从高宗永徽年间直至玄宗天宝年间, 节度使的设置, 对唐王朝保卫边防、开拓疆域、弘扬国威, 是起了重要作用的。正因为如此,节度使职百年不废,并且节镇愈来愈多,职权愈来愈大。实践证明节度使制度是行之有效的。正因如此玄宗遵循前代旧制也在边州设置节度使,开元时为八个,天宝时有沿边九节度使(即范阳、平卢、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剑南、安西、北庭)及一经略使(岭南)。但同一切事物一样,任何好的东西超过了极限就要走向反面,由于唐玄宗推行穷兵黩武政策导致节度使权力的集中达到了极端,“及开元中,天子有吞四夷之志,为边将中十余年不易,始久任矣。”。睿宗景云年间,节度使虽然是任职辖区化,镇所固定化,但在当时他们仍然是只管军事指挥,而不兼管钱粮,更不涉足地方行政。到了开元时节度使权渐重,除军事外兼支度使,营田使、采访处置使、已兼民政、财政和监察。至天宝年间节度使几乎囊过了边州的所有军、政、财、监等大权,从此节度使“既有土地,又有人民,又有甲兵,又有其财赋”,最终造成尾大不掉之势,这就使得日后身兼三镇的节度使安禄山从根本上拥有了叛乱的实力,成为了由朝廷的保卫力量而变成了祸乱的因素。3、守边将帅的变化众所周知,唐王朝的统治中心在关陇地区,唐太宗开元天宝年间,吐蕃强盛,严重威胁唐西北边防和关陇地区,为了集中力量对付西北吐蕃,唐王朝“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遂被迫在东北边境实行退守防御政策,当时唐王朝在东北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是退守紧缩边防;是“以夷制夷”,也就是利用胡人番将守边。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宰相李林甫奏言:“文臣为将, 怯当矢石, 不若用寒畯胡人; 胡人则勇决习战,寒族则孤立无党, 陛下诚以恩洽其心, 彼必能为朝廷尽死。”于是“诸道节度尽用胡人。”任用番将守边无论是出于上述所说边防形式的需要,还是真如史书上所说的是“林甫固位,志欲杜出将入相之源”最终都使得“素习山川井泉,常以麾下三五骑生擒契丹数十人”,“每益以兵,擒贼必倍,所向无不披靡”的胡人安禄山得到了重用并相继兼领平卢、范阳以及河东节度使,直接掌握武装超过十五万的部队,据史书记载其兵力约占全国镇兵总数百分之四十,其中军马约占全国总数三分之一,从此安禄山成为了能够影响帝国安定的极不稳定因素。二、安禄山野心的膨胀1、唐玄宗的信任对于身居要职手握重兵的安禄山在叛乱之前始终得到玄宗的信任。以致安禄山“常与妃子(杨贵妃)同食,无所不至”,“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玄宗信任他竟到了这种地步, 当别人说安禄山和扬贵妃有丑闻时仍然不怀疑。玄宗还怕外人以酒毒之,遂赐金牌子系于安禄山臂上。每有皇宫召宴,欲沃以巨觥,禄山即以牌示之云:“准敕断酒。”可以说安禄山受到的宠幸无人能比,连杨贵妃的兄弟当朝宰相杨国忠也难望其项背。安禄山得到玄宗的如此信任,也无怪乎他的政治野心会膨胀到极点。2、唐玄宗的重用胡人安禄山能得到玄宗重用的原因主要是在以夷制夷的思想下进行的,由于东北地区战事比较特殊,具有高度机动的游牧或半游牧民族契丹和奚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侵扰唐边,而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安禄山等蕃将,既对游牧民族的战术战法非常熟悉,熟悉边境山川地理,恰好符合了唐玄宗在东北边境委任骁勇善战之蕃将来安抚、钳制两蕃的要求。因此,天宝初年,唐王朝为了避免两面作战的压力,倾全力对付吐蕃,重用蕃将安禄山坐镇河北以防御契丹、奚族来稳定东北局势。玄宗和李林甫虽然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对安禄山等蕃将节度使“以恩洽其心,彼必能为朝廷尽死”但也意识到边将手握重兵的危险,因而采取了一些手段加强对节度使的制,但这些手段都比较传统,诸如由朝中重臣兼领节度使等手段,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开元二十六年(738)“以林甫领陇右节度副大使”,。由于没有切实的有效的措施钳制坐拥三镇的安禄山,后来安禄山又相继兼领闲厩、陇右群牧等使。应该说玄宗尽量满足了安禄山的权力欲望,作为一个封建君主,他只能用传统的御臣之术驾驭边将,再通过各镇番将控制各地的镇军。因此对玄宗来说,杨国忠屡言安禄山要反,他也权当是杨国忠以为安禄山权势太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相位而采取的限制手段。玄宗本身除了愈加信任也提不出任何行之有效的手段钳制安禄山势力的膨胀。相反安禄山很清楚当时的帝国边境形势,知道自己的位置在整个唐王朝边防体系中重要性,因此一边不断与东北契丹,奚等民族制造边境摩擦,凸显自己的重要性,一边以此来不断向朝廷索要政治、经济利益,野心也随之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三、安禄山叛乱的时机1、朝廷的军事虚弱我们知道在初唐时期,唐王朝执行的是“强干弱支”的军事政策,以期维护王朝的统治。与起初的府兵制相适应,全国兵力的重心在都城长安。而且起初唐太宗采取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战略方针,对于少数民族不是采取主动进攻,以达到稳定国内政局,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的目标,因而国家的局势是稳定的,在兵力的布局上是安全的,然而此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如吕思勉先生在隋唐五代史中所说,“唐自太宗时,本无迫切之外患,而开边不已,高宗已后,国力日衰,而终不肯有所弃。“唐自太宗时,本无迫切之外患,而开边不已,高宗已后,国力日衰,而终不肯有所弃。于是玄宗继起,不得不重边兵,边兵重而安、史之乱作,节镇偏于内地,大局遂不可收拾矣”确切的说是到了太宗后期唐朝就开始对少数民族主动进攻;高宗时,唐朝东西两面都已遭受挫折;到了武则天,韦后时,府兵制度逐渐衰落,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势力不断崛起,尤其是位于西北的突厥与吐蕃,势力更是日益强大,这引起了边疆局势的恶化。玄宗时期,府兵制度已经不能提供充足的兵员,唐的军力布局随之调整,全国兵力的重心逐渐向西北转移,而长安所处的关中地区,其护卫兵力则日渐衰弱。通过募兵招募起来的军队,大部分集结在边境的节度使手中。如上所说,唐朝在边境集结大规模边兵的同时也逐渐瓦解着旧有的军事体制 。由于唐朝在云南地区的民族政策的失误,导致归顺唐朝的南诏在750年南诏叛唐,在唐军宰相杨国忠的领导下,先后于751年和752年两次出征南诏,“凡举二十万之众弃之死地,只轮不换。人衔冤毒,无敢言者。”两次出征南诏军事行动使关中各地的精兵而尽陷于云南,唐帝国的军事实力因此大大削弱。2、朝廷的政治腐朽在唐玄宗执政的前期,他深知皇位来之不易,勤于政事,积极进取,选贤任能,虚心纳谏,励精图治,从而使当时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唐朝也由此进入了全盛时期。当时的朝廷上有英明贤主下有贤才宰相,整个朝廷政治局势一片欣欣向荣。但是到了开元晚期尤其是进入天宝时期,整个唐朝中央统治集团出现了严重奢侈腐败的现象,其表现具体来说:玄宗失政。到了开元后期玄宗一反开元初年的虚心勤谨,日渐奢侈腐化,贪图享乐,并开始贬斥完不迎合自己的朝臣,宠信佞臣。在他身边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宦官、奸臣组成的腐朽官僚集团。宰相任免。开元后期,唐玄宗对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的宰相韩休和张九龄,心生厌恶,分别于开元二十一年( 733 年)、二十四年( 736 年),将他们相继罢相。而善于迎合奉承又颇有才干的李林甫于开元二十二年( 734 年)被委任为宰相,不可否认李林甫解决了当时唐朝面临的一些问题,但是他为了保持权力和职位,打击排斥贤能大臣、由于此时玄宗继位已有三十余载,实在无心朝政,而李林甫又对玄宗表现了自己的忠诚,得到了玄宗的极大的信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天宝三载( 744 年)的时候,唐玄宗对宦官高力士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 悉以政事委林甫, 何如?后来被高力士所谏止。大臣迎合。一位善于征敛的大臣王鉷“岁贡额外钱百亿万,贮于内库,以供宫中宴赐”当玄宗问他这钱怎么来的时候,他说这些钱都不是出于国家的租庸调, 所以不用担心朝臣议论,可以放心花销。唐玄宗因此升了他的官,对他的宠信也仅次于对李林甫的宠信。李林甫死后,唐玄宗又宠信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据史载杨国忠无才无能,是个奸佞小人,他先趋附李林甫,后代李林甫为相, 领四十余使职,并且“立朝之际,或攘袂扼腕,自公卿已下,皆颐指气使,无不詟惮”。宦官权重。唐玄宗在位的后期将大部分政事交给了宦官处理,他违背了当年唐太宗所下的内侍省不置三品官的定制,对顺其意的宦官授予三品的左右监门卫将军, 致使五品以上的宦官至千人,这样便开启了宦官干政的先河。在宦官之中唐玄宗最宠信高力士,高力士善骑射,在诛灭韦武集团与太平公主党羽时立有大功,唐玄宗将他迁右监门卫将军、知侍省事。“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因此朝臣大臣也都附会高力士,如宇文融、李林甫、李适之、杨慎矜、王鉷、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等都是因其而取将相高位,其他小职位的更是多不胜数。综上所述,安禄山正是看到了当时朝廷的军事虚弱以及朝廷的政治腐朽,认为凭借自己的三镇之力就可以攻占唐都,攫取最高统治权。3、安禄山的最后叛乱天宝年间,因为以夷制夷才任用安禄山等番将守边,为了笼络安禄山,天宝十三载玄宗“欲加安禄山同平章事,已命张垍草制。,但是杨国忠为了绝边帅入相之路,谏曰,“禄山虽有军功,目不知书,岂可为宰相!制书若下,恐四夷轻唐。上乃止。” 因此杨国忠以禄山不识文字为由断绝了安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0589:2025 EN Glass in building - Determination of the emissivity
- 2025年哈尔滨市团结小学校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气敏元器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巩义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佛山市平洲二中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布局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融资政策支持报告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质量评估与教学评价标准制定研究报告
- 2025年新能源微电网稳定性优化与智能调度系统研究报告
- 2026届山东省曹县三桐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电站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汇编
- 经典分镜教程-电影分镜头画面设计机位图设计课件
- Test Plan Template:测试计划模板
- 心衰病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JJF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资助业务工作培训
-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培训精品课件
-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全册教案
- 金属封闭母线
- 道路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