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介学角度看鲁迅的异化翻译.pdf_第1页
从译介学角度看鲁迅的异化翻译.pdf_第2页
从译介学角度看鲁迅的异化翻译.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术 探 讨 从译介学角度看鲁迅的异化翻译 李丽伟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 2 1 0 0 8 摘要 译介学研 究的是翻译的结果作为历史事实的译本 而不是翻译的过程 是一种文学研究和翻译文学研究 的新的视角一 鲁迅当时采取直译或硬译的翻译策略必然存在其历史必然性 本文从译音 读者和接受环境 三方面审视了鲁迅的 异化 翻译 关键词 译介学 译者 读者 接受环境 中图分类号 1 0 4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5 0 7 8 2 0 0 8 0 2 0 0 8 7 0 3 一 译 介学 译介学研究的是翻译 的结果作为历史事实 的 译本 而不是翻译 的过程 是一种文学研究和翻译 文学研究的新 的视角 它并不局 限于对某些语言 现象 的理解与表达 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 只把翻 译中涉及 的语言现象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加 以考 察 比如 有些译文中充满 了误译 是对原文 明显 的不忠 而有些译文直白生硬 不符合本族语言习 惯 但却为广大译文读者所喜闻乐见 因而具有一 定 的文学研究价值 这其中固然有译者的作用 但 也肯定离不开读者和接受环境的作用 存在即为 合理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纯粹偶然的 二 鲁迅的 直译 或 硬译 用译介学理论研究或考察译文所依据的不仅 仅是语言上的对等 还要看译 者的翻译 目的和读 者的反应 译介学研究译者 读者和接受环境三个 内容 认为一部文学作品译成 另一种文字后所发 生的信息变形是 由译者 读者 和接受环境三方面 因素促成 的 鲁迅的 直译 或 硬译 便可从译介 学的这三个方 面进行研究 翻译首先是某文化 主 体在内部或外部刺激下所激发的文化需求 一 译者 每一个译者都有其各 自的翻译特点 或称个 性化翻译 译者 尤其是优秀的译者在从事文学翻 译时大都有自己信奉的翻译原则 并且也有其独 特的追求目标 鲁迅主张直译 强调的是忠于原 文 他翻译外国文学作 品的 目的 是为改造社会服 务 不是兴之所至或为翻译而翻译 在他写的 域 外小说集 序 中他曾表明 我们在 日 本留学时候 有一种茫漠的希望 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 改 造社会的 因为这意见 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介绍外 国新文学这一件事 正是在这种严肃思想的指导 下 他 的翻译态度非常认真严肃 既严格选择作品 的内容 又力求翻译时不失原作的文采和思想感 情 使人们从中受到教育 鲁迅主张译文应 尽量存 洋气 保存其外国情调 他用了 尽量 二字 表明 他在以忠实于原文为主的同时并非没有兼顾考虑 其他 问题 既然是翻译 它就应该把一件外族作品传达 过来 使人感觉到他是一件外族文学作品 否则又 如何能算是 翻译 通过外国作品的翻译 使国人 领略到某些本 国文学 中没有 的新的因素 但 1 9世 纪末 2 0世纪初的 中国译坛 直译 一词名声不 佳 往往给人 以 鲁莽从事 帅而操觚 的印象 因 此直译 派并 不直接打起 直译 的旗号 而是 以严 复的 信 达 雅 为依据 穿凿附会病不信 拘文 章又病不达 译者于是书虽微有改窜 然要 以无惭 信达为归 即使像林纾这样典型的意译派 在 理论 上他也认识 到 译书非著书也 若译 书 则述其 已成之事迹 焉能参以己见 2 而周 氏兄 弟认为 任情删易 即为不诚 故宁拂戾时人 移 徙具足而 3 收稿 日期 2 0 0 8 0 9 2 6 作者简介 李i g f b 1 9 8 3 一 女 河北 柯家 庄人 中闭矿业 夫 研究 生 研究力 翔为外潮语青 与文化 一 晋 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二 八 年 第 一卷 第 二 期 一总 第 二 期 一 正 日 域 职 业 技 长 釜 l 屯 r 报 班 i 辩 二 期 学 术 探 讨 各国的翻译大家对于直译的推崇让我们进一 步从侧 面理解鲁迅 采取直译的原因 老子说过 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 有研究者认为 因循本 旨 不加文饰 是中国最早的直译论 4 j 波伊提乌斯 主张翻译是以客观事物为 中心 的 译者应 当放弃 主观判断权 在某些著作的翻译中 译者所寻求的 是准确的内容 而不是优雅 的风格 因此 为了表 达 出 没有讹误的真理 译者应 当采取逐 字对 译 力 口 切奇拉泽指出 译作应该对译者所属的语 言文学来说具有充分的艺术价值 费特在一篇 译序中明确宣称 主要的任务是尽可能地逐字翻 译 不管这种翻译在外国语文基础上显得如何累 赘和生硬 敏感 的读者总会在这种译文里猜 出原 著的力量的 别林斯基也反对随意性的 意 译 他指 出 在文艺作品的翻译里 不允许有删 节 增添或改动 如果原作有缺陷 那么也应该把 缺陷原封不动地表达出来 这种翻译 的目的是尽 可能地以译本代替原著 从而使不能阅读原著的 人也有欣赏并评论原著的手段与可能 1 9 5 1 年 基亚 G u y a r d Ma r i u s F r a n c o i s 指 I J 水平最差的 译者也能反 映一个集团或一个时代的审美观 最 忠实的译者则可 以为人们 了解外 国文化的情况做 出贡献 L s 作为译者本人 鲁迅采取 的翻译策略带有明 显的 目的性 这与 目的论的 翻译是一种 目的性行 为 耦合 为了达到他的翻译 目的 即引入新文学 新文化及新思维 鲁迅倡导 异化 翻译策略 翻译 是有社会性的 译者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 中 他的翻译意识和翻译行为受到社会的制约和 影响 在我国 翻译是按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 译 者最大限度地表现原作 其 目的是要促使我 国政 治思想建设 文学艺术繁荣 科学技术进步 译者 在翻译之时总是心中已有一定 目的要借助译本达 到他 的目的 或者当时社会有某种需求 译者是为 了满足当时社会的这种需求进而翻译 鲁迅就是 要借助译本达到他的 目的 二 读者 从读者方 面来说 鲁迅较早对 读者 因素进 行了界定 他把读者根据层次分为三类 甲 有很 受 了教育的 乙 有 略能识字 的 丙 有识字 无几 的 而其中的丙 则在 读者 的范围之外 启发他 们是图画 演讲 戏剧 电影的任务 但就 甲乙两 种 也不能用 同样 的书籍 应该各有供给阅读 的相 当的书 供给乙的 还不能用翻译 至少是改译 最 好还是创作 至于供给 甲类的译本 无论什么 我 还是至今主张 宁信而不顺 的 由此可见 鲁迅 在使用其 异化 翻译策略时 是充分考虑了读者 因素的 他对 甲类读者 的预期表 明了他对这类 读者接受能力的期待 鲁迅针对甲类读者群提 出 运用异化译 法来 保存原作 的丰姿 是有充分理 据 的 他相信民众的见识 或者发展 的视野 这是 具有前瞻性的 甲类读者是 很受 了教育的 因而 可以 容忍多少的不顺 久而久之 也就顺 了 康 拉德说 翻译是充实译 国语言 的有力手段 是丰 富它的新的表现手法的有力手段 是掌握新的修 辞手法的有力手段 对文学翻译来说 是掌握新 的 问题的有力手段 因此 语言是能够克服翻译 中的 困难的 1 0 一 般而言 作者在从事其文学创作时 心 目中 总有其特定的对象的 而且 自信其作品能被他的 特定对象所理解 同理 译者在翻译作品时 心中 也是有其特定对象的 译者在遣词造句时所考虑 的不但有篇章词句和狭义的上下文 而且还有本 时代本 民族本阶级读者的需要 对鲁迅而言 这个 本阶级读者 显然是 甲类读者 这也表明鲁迅先 生对于他的 目的读者是抱有充分信任 的 他相信 读者随着民族间文化交流的 日益增多 随着读者 接触外来文化的 1 3 益增多 当时的甲类读者是有 能力接受带有外来文化印记的全新表达法的 并 对其表现 越来越浓厚 的兴趣 因此大可不必越 俎代庖把 p i e派 改做成包子或馅饼 三 接 受环境 2 0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 一切新鲜事物都从 国外传进 了国门 国民可以接受西方的科技 那么 当然也可 以接受与之在相 同的地域里 的文化 语 言 而且语言的被接受必然导致西方思想在 中国 的接受 这些又都可以促进中国吸收国外先进科 学技术 而且饱受文化专制主义之苦 的读者强烈 渴望重新步人世界文学的殿堂 五四 运动是一 场启蒙运动 而为了启蒙为了新文化就迫切需要 引进大量的外来文化 外来思想 外来文学样式 五 四 之前 的译文语 言多以文言为主 翻译的内 容多以能迎合读者趣味的黑幕 侦探 言情小说为 主 而 五四 之后这种情况已发生了极大 的改变 我国在选译外 国文学的过程中 13益明显地显示出 自我独立和救 国救亡的意识 这一时期的文学翻 译 的 目的性变得明确 了 编者和译 者多怀着一种 介绍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 以对抗 当时 中国的 封建文化为 目的 正如中国现代 文学史家王瑶所 指 出的 由 五四 开始的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 作 就是 由鲁迅 以 自己的介绍翻译 和创作实践来 奠定了基础的 在这一点上来看 鲁迅对文学作 品的翻译 策 略采取 的 直译 或者 异化 是一些超文学的因素 在起作用 社会各个方面 不论是科技还是意识形 态 都在积极吸收外来的新鲜事物 语言当然也不 会落后 也要吸收异域的新鲜血液 直译恰 巧承担 了这一历史任务 而翻译过程 中出现的误译或不 顺显然是为了强行引入或介绍外来文化的模式和 语言方式这一 目的的必然产物 翻译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我们不必苛求古人 他人与 己相 同 也不能对那些在历史上起过作用 的译者 译本视而不见或嗤之 以鼻 为 了强行引人 异族文化模式 定会有违本 民族 的审美趣味 用陌 生 不顺的表达法翻译作品 虽然需要付出一定的 代价但并非是徒劳无益的 这种翻译恰如鲁迅所 称 不 但在输入 新 的内容 也 在输入新 的表 现 法 中国古典诗对美 国新诗的影响已经是众所周 知的事实了 而这种影响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通过 庞德等人引入全新 的表达法产生 的 故意用 中 学 术 探 讨 国式的英语 甚至用根本不通的英语翻译 中国古 典诗 引发 了美 国诗坛上大批 意象诗的产 生 那么拗 口晦涩的外语式 中文同样也能在中国土壤 上引发一场革命 参考文献 1 小仙源 凡例 J 1 绣像小说 1 9 0 4 1 6 2 林纾 鲁宾逊漂流记 序 M 北京 商务印刷馆 1 98 4 3 周氏兄弟 域外小说集 M 重印本 长沙 岳麓书 社 1 9 8 6 4 翻译通迅编辑部 编 翻译研究论文集 C 北京 外 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1 9 8 4 2 2 5 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 M 北京 商务 印刷馆 1 9 91 4 3 6 谢天振 译介学 M D r 切奇拉泽 文学翻译理论概 要 第比利斯大学出版社 1 9 7 0 2 8 4 0 7 别林斯基 别林斯基文集 俄文版 C 第 2卷 1 955 23 7 8 基亚 比较文学 M 颜保泽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 版社 1 9 8 9 6 2 1 9 林煌天 中国翻译词典 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 9 97 1 0 康拉德 语言表达体系与翻译理论 c 翻译技巧 论文集 9 莫斯科大学出版社 1 9 7 3 4 7 1 Di s c u s s i o n o n Ln Xun S Di s s i mi l a t i o n o f Tr a ns l a t i o n i n t he Li g ht o f t he The o r y o f M e di o Tr a n s l a t o l o g y Ll I i we i 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7 l L m g u a g e s C h i n a U n i t e r s i 0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o X u Z h o u J i a g S M 2 2 1 0 0 8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Me di o t r a n s l a t o l o g ma i n1 f o c u s e s o n t h e r e s u h o f t r a n s l a t i n g a c t i v i t y a s a f a c t o f h i s t o r y i n s t e a d o f t h e t r a n s l a t i n g pr o c e s s I t i s a D e w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l i t e r a r y r e s e a r c h a n d r e s e a r c h o f t r a ns l a t i o n l i t e r a t ur e Lu Xu I 1 s t r a ns l a l i o n t a c t i c s o f wo r d f o 卜 wo r 1 t r a n s l a t i o n mu s t h a v e h a d i t s li i s t o r i c a l i h e r i t a b i l i t v T hi s p a p e i h a s a s u r v e y o f Lu Xun S Di s s i n fil a t i o n o f Tr a 1 1 8 l a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