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永年师碑刻学讲堂侧记曹旅宁整理我听黄永年先生讲碑刻学,是就读研究生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具体时间是1986年3月6月间,地点在陕西师大西门新建的E字型教学大楼的三楼,究竟是几号教室,时间过去二十一年,也已记不准确了。黄先生此次讲课大概应是正式开讲此课后的第二次授课,与首次开讲不同的是还发给大家每人一本新油印的16开讲义,青色书衣,上面印着“碑刻学、黄永年著、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所、一九八六年二月”等四行字,讲义不厚,由于用文言文撰写,篇幅不大,只有42页,二万四千余言,但内容异常丰富,是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业余从事碑刻学,特别是拓片鉴别的心得。先生晚年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显然是由于他在版本、碑刻鉴定上的不凡造诣。记得前来听讲的同学除本校古籍所、历史系、中文系的研究生外,还有一位以研究隋唐兵制著称的日本访问学者气贺泽保规,他是带了家小来西安留学的,他后来还将黄先生碑刻学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表(黄永年碑刻学,气贺泽保规译补注,京都书论二五、二七、二九,1989、1991年、1995年)。我现在略具碑刻学常识,并能够尝试以碑刻证史,皆是出于先生所赐教。先生上课时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次曾携带自己收藏有代表性的碑刻拓片到课堂让学生鉴赏,有的册页还有启功先生亲笔题签。由于原典碑刻学已公开发表在新美术1999年第3期,后又收入鹭江出版社2003年版的古文献学四讲中,读者自可覆按。先生讲的碑刻学分为五大部分:一、绪论;二、分类;三、拓片;四、史料;五、书法。我以下的讲述也是根据这五大部分展开。我这里行文完全依据当年的听课笔记,目的是使大家对黄先生的碑刻学有更多、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所引先生话语悉据当年笔录,以后所知,不敢阑入,如有错讹,当由我负全责。2007年9月1日受业曹旅宁谨记。 一、绪论历史与现状早就有了,开始研究在北宋。在宋之前,是很少纯粹研究学问的,确切一点,太讲学以致用了,骈体文就是一种应用文,考据学以前也是没有的。金石学,包括今日的许多学问,也包括碑刻学(清末称矿物学,亦用这个名称,毫不相干)。青铜器,主要研究铭文,文人之故,形制花纹,欣赏而已。碑,主要搜集拓本,一是欣赏书法,二是提取史料。元太短,明不搞考证(有明一代值得研究),清代大盛,今日流传著作多系清人所为。出现了一种新情况,宋人不讲究收藏原件,清人开始收藏,开始收藏比较轻便的,墓志。光绪,渭南赵乾生收集了五十余方,乾隆时毕沅带了四方唐墓志到苏州,以财力之差,地位之差,可看出一种风气。端方(陶斋)也收藏,赵乾生所藏几乎尽归于他。最后收藏石头的周进印了一本“居贞草堂刻拓片”;(宁谨案:周季木名进,周馥之孙。平生酷爱金石收藏,辑有居贞草堂汉晋石刻墨影,名家说他的收藏远胜端方匋斋藏石记。方地山曾撰赠周季木联:“所得石碑堪作屋;要收秦印比封泥”)张钫,河南新安人,专藏洛阳出土的墓志,东汉以来的古墓多极了。清偶有出土,大清律,盗墓是要处死刑的,北魏(墓志)二三百大洋,此公没有这么多钱,唐墓志五块钱,千唐志;于右任,很多北魏的,鸳鸯(夫妻墓志)七志斋,全部送给了碑林,相当一大批。在这样一种空气之下,一般的文人不算,要成为高级知识分子,会做诗、散文还不行,还要做骈体文,经学亦要懂一点;字,古雅,北魏书最好,馆阁体不行;版本,碑刻;不作论文,题跋式,观堂集林、寅恪的短文都是这一路。清末西学东渐,分化,青铜器分到考古学,铭文,古文字学,金不存在了,但分出去后却大发展;碑刻可怜了,欧洲人用石头为建筑,中国人以石头刻字,一些考古学者也不懂碑刻,这门学问一下子冷落下来了,北京碑帖铺的人懂一些,爱收藏的人如周绍良亦是内行,河南,等慈寺碑锯成碎块,陕西,王忠嗣碑烧成石灰,马衡在北大开过一门金石学,只此一家,绝无分处,断了继承人。考古专业,都没有定为必修课。命名金学分出去了,单称石学,不当;用石刻学吧,不一定有文字;石刻文字学好像好一点,但太长,印章亦应划出去;用碑志学,文集之中,亦不是其研究范围;我姑定为碑刻学。对象以碑为主,极个别青瓷墓志亦包括其中,为什么要搞这个东西,不是为了让人欣赏书法,而是为实用而作的。开始简单,后来也多起来,同时还要找字好一点的来写。帖与碑不同,说文:“帖,帛书也。”后来变为信札、书札,如二王父子的真迹。太宗淳化年间,搞了淳化秘阁法帖十卷以广流传,刻在石头上,开始时刻在木头上,不是为了看内容,而是为了欣赏书法。后来称刻碑帖为碑,称拓本为帖,这是不对的。两者的外形也有区别,帖为了方便携带,诗条石,苏州园林长条石就是帖,帖是另外一个系统,我们亦不讲。参考书金石书录目,中研院抗战前出过一本线装的,容媛所编,专家不用的。全,包括地方志。(一)通论。叶昌炽语石十卷,线装六本,研究碑刻学第一部比较科学的,由零碎到有条理,是中国碑刻学的奠基者。马衡(叔平)中国金石学概要,二十年代在北大的讲义,线装,谢刚主(国祯)先生送我一本凡将斋金石丛稿,中西结合,重新加以分类,本人也是收藏家,接语石之后。至现在,够水平的就这两种。朱剑心(建新)金石学,金,极为陈旧,石,抄语石的,不过抄的妙一些,编的。(二)碑目(名称、年月最重要、撰者、书者)。孙星衍、邢澍寰宇访碑录,近的不收,错误也不少,据拓本著录,名称、年月重复的不少。赵之谦补寰宇访碑录,总的有用的。赵之谦,粗笔花鸟、北魏书、篆刻。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刻八本,一万多种,过去无人突破一千,清末最全的一个本子。民国以来、解放以后,碑出土的不多,清末至今,墓志,大多民国时期。北平图书馆藏墓志目录。罗振玉墓志征存目录,互有详略,稍多于前,两本。解放后出土的没有目录。周绍良唐墓志(录文)。(宁谨案:周绍良主编唐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三)题跋。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续、又续、三续。清武亿金石一跋、二跋、三跋、续跋,考证制度,多见于此书。(四)录文兼题跋。王昶金石萃编,线装64本,至宋。元,编好了,没有印,罗振玉替他印了,金石萃编未刻稿。等于集大成的东西,目录、录文,照原样摹写;有关考证,重写考证,“老眼昏花”(宁谨案:意思是有错误),总的来讲,很好很好。陆耀遹金石续编,道咸之间。方履篯金石续编补正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嘉业堂刻本。罗振玉昭陵碑录,尽量找一些宋明拓片整理的,如补充新出土的,可搞出一个很理想的东西,录全文,考证不多,从文物角度着手。(宁谨案:焦杰有昭陵碑录研究,陕西师大1988年硕士论文)(五)拓片。伪造拓片的情况比碑刻还要复杂,鉴别。校碑随笔,方若(药雨),汉奸,天津。(宁谨案:方若(18691955),字药雨,原名方城,浙江定海人,定居天津。前清秀才,曾任永定河工委员、北洋大学文案兼教习、国闻报主笔、天津日日新报总编,“七七”事变后,方若出任伪职。1945年11月,以汉奸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方若喜好诗词,擅长绘画,收藏宏富,尤以古钱币、碑刻的研究著名)契苾明(何力),道光,原。(宁谨案:意思是有夸大的毛病,把道光拓本说成是原拓明本)校碑随笔增补,王壮弘,比前者好,但不能十全十美。集古求真线装两函十六本,欧阳辅(江西人),开智书局石印,略论书法。善本碑帖录张彦生,琉璃厂学徒出身,文字错误亦不少。王壮弘碑帖鉴别常识,什么出身,搞不清楚。(宁谨案:1931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慈溪。精于碑帖考证鉴别,兼擅书法。曾在上海朵云轩长期从事碑帖书画的鉴别、征集、出版。还著有崇善楼笔记、六朝墓志检要、帖学举要、历代碑刻外流考等)(六)书法(书道)。包世臣艺舟双楫有些神秘,读不懂。论文,学文言文有用。论书,提倡写北魏,从碑、墓志开讲。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名字不通的,只讲书,后改名为书镜,小时候如获至宝,文笔很好,后来所闻所见与之差矣,康老先生吹过头了,也提倡写北魏书。启功(元白),满族,八旗子弟,龙子龙孙,百分之百的汉化,从他老太爷开始。七十多岁了,与我岳父是好朋友,尊称世叔。右派,北师大,一网打尽老家伙,北大,小家伙,求字的人太多,很有礼貌,出告示,无法看碑帖,确实字写的很好,唐碑,吸收宋人米蔡字体,不是宋流行的颜字,瘦,很好看。启功丛稿倒是真正的广艺舟双楫,看了以后可以眼高。(六)词典。杨震方碑帖叙录,不行的,不成体例。(七)图录。增订寰宇贞石图、四本,杨守敬,日本人增订。魏晋南北朝(含隋)墓志集释六本线装,24元,总的很好,研究魏晋南北朝的人必读,收的相当全,有名的一般人看不到的也收,尽可能选旧拓本。集释,名不副实,介绍而已。缺点,石印,字小,不清爽。(宁谨案:王其袆、周晓薇别有隋墓志汇考六卷,包括图录、释文、考证,线装书局2007年)千唐志斋藏石,过去整套、拓片每张一、二角钱,大名人不多,都是无名小卒,此地,昭陵地区,一出土,就是高水平的。八)宋元人书。北宋欧阳修稽古录,只有题跋流传。赵明诚金石录,目、跋。王象之舆地碑目,舆地纪胜中辑出。缺名宝刻类编,按类,目录存。陈思书棚本宝刻丛编,按时代,目录、跋皆有。元陶宗仪古刻丛钞,录文,很多唐碑失传了,依此保存一些,正文都钞下来了。这些,金石萃编是不收的。方法个人体会,要看一点,尽量看拓片、影印本,不光记名称,熟练到放幻灯片一样,最起码的,然后自吹可以了。书法、史料(马嵬坡事变使用两块唐墓志),自己写的字不说大书法家,至少要挂出去,真正懂得书法源流。有些人字写得好,并不懂书法源流。二、分类重视宋以前,一般都在北方,文化中心之故也。准则从来不买权威的帐。石刻外形、石刻文字内容结合起来,什么文字往往考虑到形式。碣、碑、墓志、画像、造像、石经、题名、建筑物器物刻字(宁谨案:共八类)。有的分类法,还有摩崖一类,有的碑也利用这种形式,造像,龙门题名。碣碣,特立之石,平地突起之意也。最早,风翔,一辆卡车运一个,十个。(宁谨案;大概是讲抗战时,石鼓随其他故宫文物转徙西南天地间)句子,四字,与诗经一样,石鼓是后来的名字,原名不可考也。记载内容,秦公打猎,石鼓或猎碣,实际上大篆,与金文也差不多,东方有无,函谷关以外没有发现。通行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北宋拓本,日本藏,考证很敏锐,太聪明,想入非非,即使错了,也有看头,不像有些人七拼八凑。唐兰亦有一看法,秦灵公。他的文章发表后,我老丈人(笑什么?男子正常的都是要做女婿的)写文章驳他,反反复复,都未成定论。(宁谨案;黄君惕著有秦刻十碣考释,齐鲁书社1983年)秦统一六国,东巡,不是为游山玩水,显示军威,歌功颂德老手。邹峄山,不存,碑林,北宋刻得峄山碑;泰山,二十九字,十字,泰华双碑字馆,阮元书斋名;琅邪,有,模糊;碣石,无;会稽,元翻刻,也无;芝罘,有二。据记载,与石鼓差不多,滚圆四方,更证明这是陕西的文化。碑 最早用木头的。礼记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于碑。”礼记檀弓:“公室视丰碑。”郑注:“斵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椁前后四角树之,穿中于间,为鹿卢下棺以紣绕。”仪礼中也有,那个早说不清。石头碑花色品种繁多,个别、个别,千分之一由左至右,穿,木头碑遗留下来的,确实没有什么用,偏在一边。“螭,残龙也。”孟子“龙蛇聚之。”小时候叫龟。明代福建人谢在杭,小草斋,五杂俎:龙生五子,皆不相同。有种赑屃,样子像龟,贱得很,喜欢负重,发挥专长,驮碑。明代人编的,不肯下功夫读书。杨慎,我也相信,以博学自负,错了,上了明代人的鬼当。考明器(宁谨案:黄先生早年在复旦读书时,曾考证唐代明器,纠正罗振玉的错讹),唐会要卷三十八:“旧制,五品以上立碑。”注:“螭首,龟趺,上高不过九尺。七品以上立尾,螭首,方趺,趺上石不过四尺”(十品以上不许立碑)。边上往往刻有花纹,过去我们不重视,日本人很重视,图像画很精彩的史料,鲁迅很重视,汉画。(1)墓碑:礼记:“墓而不坟。”唐代长沙,象灾(宁谨案:意思可能是古代未开发时的荒凉)。西汉很少,东汉大量出现。郑固碑、孔宙、衡方,隶书;袁安碑(袁安卧雪图,此典)、袁敞碑,篆书小篆,清末明初发现,有人说假,无论如何假不了。三国曹魏,曹真,断碑有“蜀贼诸葛亮”等字,清去之,价值大小,从此可观出百倍。(宁谨案:道光癸卯西安城外田间出土,光绪间运京,归端方,又归周进,现藏故宫。初拓本第八行蜀贼贼字未凿损,其后拓本第八行诸葛亮未凿损,后继续凿损廿余字)东晋云南,爨(炊)宝子碑,的的确确的少数民族。爨龙颜碑,世袭刺史,康有为捧上了天,不错,但不如唐碑,光绪时拓本;乾隆,两元钱(宁谨案:黄先生收藏有以两元钱买来的爨龙颜碑乾隆以前旧拓),石头质地不同,前者好,后者剥落,云南二爨,很有名。北魏,郑羲(文公)碑,山东掖县,刻在山壁,一般都是下碑(上下碑),内容文字一样,上小下大。挺有名,圆笔、方笔。(宁谨案:吕思勉先生尝曰:“作散文须在史记中用过一番功,学写字须在郑文公碑中用过一番功,如此,便无迫蹙之气”)高贞碑,山东,比龙门好得多,名气之故也,字好得多。唐碑最集中昭陵。姜瑕碑,只有几个字,贵得不得了,几百个银元,一半完好的出土了。地不爱宝,又出来了。(宁谨案:碑原存下半卅三行,行卅四字左右,又名姜瑕断碑,近闻此石在陕西出土;又近醴泉出土姜瑕碑上半截,石断为二)和尚道士死后有的也有碑,名称有时有点变化,但也有神道碑的名称。有名的,北魏,马鸣寺根法师碑。唐,(欧阳通)道因法师碑,文史述林,史念海(宁谨案,意思可能是由史念海先生主编的论文集文史述林封面题字是用此碑字体),比其老子(欧阳询)更古雅。玄秘塔碑,清末流行,不练不好,练了不好,柳字之故也。异名大达法师碑。另外还有一些,不空碑(密宗),徐浩书。薛少保(薛稷,欧、虞、褚、薛)信行禅师碑,清代道州何氏(子贞)收藏,卖到日本,连影印本都极为少见。孟法师碑(道士),传下来宋拓,临川李氏(临川十宝之一),褚遂良,卖给日本人反而影印本可看到,沈尹默临最像,“取上无法”。另一道士碑,镇江魏法师碑,很少见,(我)藏有拓片。(宁谨案:碑在江苏镇江丹徒,光绪中王可庄守镇江始访得)女道士,唐代妇女取名之情况。(宁谨案:黄先生碑刻学注:孟法师系女道士,名静素)(2)功德碑:比墓碑少得多,大概有些是自己刻的,不是很热烈的。给皇帝歌功颂德,不多,留下更少。唐开元年间述圣颂;中兴颂书元结,字颜真卿,代宗大历年间,“中兴”见于左传,“中此为君代兴”。“六博”,楚辞。明清,北京定陵圣德神功碑,死了以后弄得,生前所立也,“谀墓之词”,评论一般都靠不住的。对官们的:汉代比较多,后来也有。汉碑中有名的曹全碑,碑林中汉碑就这一块,还是东汉末的。周秦汉唐之都城,做都城则繁荣,(主要)边防,经济历来都不灵,军事原因硬把它拔高了。书法上挺有价值,胡汉民临得非常逼真。张迁碑,风格不同,前者很漂亮,后者马马虎虎,有一个字还写错了。张猛龙碑,曲阜孔庙,北魏碑中,相当典范,并不一定自己立的。对少数民族的战争获胜,燕然山,唐人抹去重刻,(东汉)裴岑碑,小小的,篆不篆,隶不隶;(唐)姜行本碑。先贤:北魏吊比干碑,元时翻刻。兖公颂(颜渊颂),字非常落伍,唐碑却像魏碑。(3)寺观祠庙碑(庙祭祖宗,最古雅)相当多,特别是寺。北魏,晖福寺碑,澄城。泾州,南石窟寺碑,民国时才为人所知,我得到最早的本子,字一塌糊涂。(宁谨案;民国初石在甘肃泾县王家沟出土,后移县学,初拓本第六行彼堓两字完好,第七行基字完好,较近拓少损十余字。2004年甘肃宁县发现的大代豳州刺史山公寺碑字体亦不佳)隋,龙藏寺碑,确实不错。无名的,龙华寺碑,名气不大,东洋人却颇有眼光,选进一套影印本中。还有一块,临川四宝,宋拓孤本,启法寺碑(孔子庙堂碑号唐拓,孟法师碑,魏栖梧善才寺碑碑)。唐,贞观年间搞的,笼络民心,宣传佛教,宣传工具,立寺。昭仁寺碑,好歹还在。河南,等祠寺碑,文革锯开,有翻刻。四圣教:圣教序:玄奘,精通佛经,亦精人情世故。太宗书,高宗继。大雁塔两块,褚遂良。“雁,塔圣教”,北京标点错误。同州圣教一块,有人说翻刻,可能也是褚遂良写的,在碑林。集王书圣教,怀仁和尚集。还有王行满圣教。隋文帝时,搞了许多舍利塔,舍利塔铭,仁州、邓州、青州、潞州、梓州。(宁谨案:1998年陕西周至县仙游寺法王塔地宫出土舍利塔铭;1978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唐中宗下发入塔铭,1987年法门寺地宫又出土记载唐懿宗布施物品的随身衣物帐碑)梦溪笔谈,佛骨;封神演义以舍利子为法宝,谬也!道观少得多,道始终弄不过佛。白鹤观碑,麻姑仙坛记,对历史上的女道、女尼均可研究,宋拓孤本。东岳圣母宫碑,怀素书。(宁谨案:1982年西安出土唐弘福寺首律师碑,参拙撰读唐弘福寺首律师碑论隋唐戒律的成立;清末出土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但长期未引起世人注意,黄先生在述类编长安志中亦以为此碑在元以后失传,参拙撰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读记)祠庙碑以孔庙最多,曲阜,东汉汉墓碑。东汉乙瑛碑、史晨前后碑、礼器碑(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汉碑中一流的,拓本买不起,影印本。唐:孔子庙堂碑,放在长安,虞世南写的,羲之后人智永的学生,名气极大,后来毁了。北宋初年,翻刻了一块;山东城武,元朝人翻刻的,故有西庙堂、东庙堂之名,西庙堂著名些。有些唐拓。字不副虞世南之盛名。原因,他与太宗均不善写楷书,写行书是内行,故两人是朋友,其行书都失传了,名气实在大,孔庙不好胡闹,故请他写了。当时超过他的人很多。五岳:西岳华山庙碑,本应在华山脚下,明嘉靖年间的地震,许多大老被震死了,西岳华山碑完全毁了。五个宋拓本,神话最多,有人说是蔡邕写的,其实也不是。华岳颂,赵文渊(北周书有传,赵文深),唐人题名最多(宁谨案:意思是破坏了碑文),隶书,最大一个书法家,说他字像王羲之。中岳嵩山,殷契悴编,五岳之说谬也,最早四岳集于一地。北魏寇谦之嵩(崇也)高灵庙碑,被康有为捧上了天。邓太尉祠碑,邓艾。中唐诸葛亮碑(宁谨案:诸葛武侯祠堂碑),柳公绰,成都。绵县也有一块。4)其他杂刻之碑:诏敕文牒:玄宗令长新戒,太宗少林寺田敕,宋徽宗大观圣作之碑。最妙的有一套,元白话圣旨碑,元代皇帝蒙古人,都不通汉文,用蒙文撰诏,翻译成白话,如文言文“们”绝对不用,“们”,写成“每”,什么什么“每”,冠词“长生大力气的”,奉天承运。北宋吕大防长安城图残片。完整的:禹迹图(中国)、华夷图(中原以外),时间,宋代,伪齐阜昌七年。中国画地图历来文明,利马窦,海中有怪,山海经如是,陶诗。南宋,平江图,地理图,苏州(平江府)。界至(地界四至)春秋,国,城堡,国(宁谨案:黄先生谓其本意为都邑加武力),最像欧洲中世纪,这也是一个原因。灭国并不是占领土地,荒地很多,富庶。战国时,土地买卖。敦煌籍账中注明“四至”,东西南北至。寺院,中世纪,大地主,常刻有四至碑,说明其产业。医方:中国的老传统。最早,北齐时就有(都邑师道兴治疾方)。最有名,耀县药王孙思邈(千金方),三块,是否唐刻,是什么内容,还值得研究。(宁谨案:马衡先生指出:都邑师道兴治疾方中即有“千金秘方”之名,可知孙思邈千金方之名实取当时成语)墓志墓碑与之区别,外面,坟墓,为何这样作,古人思想还是比较开通的。形式,开始时并不固定,南北朝特别是北朝固定下来,正方形,后来愈讲究,四侧刻花纹,后来有发展,加一块保护。“盖”上刻标题,相当于碑额,篆书比较多,隶书很少。前者很糟,唐李阳冰才复兴,二李“精研二李之学”,正文,楷书,北魏笨一些,唐很漂亮。北齐,隶书,八分体;北魏较少,唐代也有,唐代还有用行书的。志盖的四边刻有极精致的花纹,有的还有铁环,便于揭盖。最好玩,北魏元显隽墓志,大乌龟,龟壳为盖,民国时出土,藏历史博物馆。宋时还有人在名字中加龟字。最早东汉后期,临为父作封记,隶书,蝇头小字。东晋,孟津,砖。西晋时有点像墓志,文字很简单,大大流行。东晋时候,过去没有发现。建国后南京陆续发现过一些。北方,最早北魏,太和二十三年韩显宗墓志。南方,刘宋时,刘怀民墓志,已推前,东晋。65年文物兰亭论辩。(宁谨案:清末及五十、七十年代洛阳出土的刑徒砖、七十年代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赵北户村秦墓出土有“居赀”瓦文与墓志的关系值得探讨;清末所出刑徒砖,古董商贾为牟利隐瞒出土真实地点,故弄狡猾,或曰出于灵宝、或曰出自孟津,其实皆出自洛阳,黄先生碑刻学讲义亦沿袭孟津旧说)有名的,南北朝。南朝很少很少,除刘怀民墓志外,南齐吕超静墓志,浙江出土,鲁迅先生作了一篇极古雅的题跋,鲁迅文章,颇有魏晋之遗风。梁,程虔墓志,字数很少。刘怀民与爨龙颜碑字体一样,如出一手,证明一时代之字确有一时代之风格。王羲之字竟能超越时代?兰亭序很好,与唐朝初字密切有关,梁陈时之物,特殊,风格出入之大,似不可能。(宁谨案:黄先生另有书法源流杂论一文)上博藏,梁萧敷志,亲王夫妻墓志,宋孤拓,元朝人著录,文革影印,略去题跋。北朝:北魏,于佑任,一个铜板没挣,还贴了运费。唐,张钫。解放后,陕西出土,唐志中陕西质量好。宋代还有,数量不像唐那样多,唐真多真多,过去收藏家也不重视。50年代还有人搞,长安人!与此有关,和尚尼姑,历来实行火葬,舍利子,塔林,“与鬼为林”,塔铭,居士也用。王居士砖塔铭,明万历时出土,石已毁。(宁谨案:1997年西安工业大学附小出土隋唐之际高僧智藏禅师塔铭)买地券:真的买地,与人合同,刻石。埋入墓中,真的。地莂(契),大多数,不是真,而是假的,向管地的土地神买地,有的埋一些铜钱,东到海,西到什么,大极了,要有证人,请神仙、鲤鱼仙。南汉马二十四娘,假的。唐刘玄简,真的。画像在平面石上雕画,不同于浮雕,墓道、祠堂,敬献与鬼的。“哄抢”、“迷信”。内容;形式颇象连环画,内容:帝王、孝子、烈女、忠臣,一般都是好人;但也有坏的,多桀、殷纣;墓主的生活情况。地点:山东、河南,质量好一些;四川,石头粗一点。时代:主要是东汉时的,汉至魏晋时,就没了。最有名,山东肥城孝堂山(阴文)、嘉祥武氏祠(阳文),衣服长条一样,幼稚,题榜,隶书,气魄雄伟。画像还有一种,主要是唐宋以来,线条画,比较容易,大雁塔门楣上的佛寺庭院。道德寺碑,碑阴上刻有女尼像,三代的尼姑,与宫廷关系密切,很值得研究。(宁谨案:参拙撰读道德寺碑论杨隋皇室的佛教信仰;1985年出土现藏长安兴教寺的唐前期青石槽亦刻有两幅精美的线刻画“捣练图”)造像佛教传进来以后大盛。单独,不是落地生根,可以搬来搬去。摩崖,刻在山上,云冈、龙门。有造像记刻在座、两侧、背上。龙门十品,魏灵藏、孙秋生、杨大眼,凹;阳,始平公。后有增至二十品,多至龙门五百种。以后也有:杭州灵隐寺飞来峰,最早吴越,元、明清人可能也有。山东有些北宋的。明清时没有了。铜铸佛像。泥佛像,泥模子压出来的,“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清,清嘉道时,刘喜海(燕亭)在雁塔捡到。(宁谨案:1984年,宁在青海互助县佑宁寺废址亦捡到此种泥佛像,当为明、清时物)道教也搞造像,石头的,少得多。耀县姚伯多,字实在蹩脚。北齐武平九年,马天祥造像,隶书,原石已毁,阳文。(宁谨案:黄先生有记话雨楼旧藏马天祥造像记)石经儒家,中国传统经典。熹平石经,北齐邺城,北周没有动,隋迁至长安,没有好好保存,废掉了,用作础石。七种,今文经。民国周易残石,一万,拓片,一百块。三体石经,古文经。开成石经,九经,三传,实际十二经,“五经文字”,“九经字体”,明人补刻了一部孟子,康熙年间补刻。孟蜀石经,广政年间,只刻了十种,公羊、谷梁没有刻。北宋时补之。徽宗时又补刻了孟子。除经文外,还有注,以前是没有的。据说清末成都修城时发现残片,(刘体智藏)残本,零零碎碎,影印七大本。(宁谨案:马衡先生指出:闻乾隆四十年,制军福安康修成都城,什邡令任思任得孟蜀石经数十片于土中,字尚完好,当时据为己有,未肯留置学宫。任令贵州人,罢官后原石辇归黔中)北宋、南宋时都有,都不有名。清石经,蒋衡,建议高宗刻石,北京、西安、扬州,现在完整的就是,拓片既无学术价值,又无书法价值。佛经三种情况:摩崖,一般北朝,地点,山东、河北、山西、河南,有名,泰山金刚经,北齐。石碑,河北房山,装在山洞中,隋和尚法琬,徒子徒孙,到北宋、辽为止。城南法源寺(陈列有拓片及原石)。经幢,陀罗泥经,叶昌炽藏甚多,“五百陀罗泥经馆”。道教,刻成碑的形式,道德经,唐时保存下来五块,宋一块,元两块。题咏题名题咏比较早,北魏郑道昭。题名最早唐人,大雁塔石头门楣,苏州虎丘,杭州灵隐寺飞来峰,福建长汀苍玉洞。宋人题名,广州,清学政得九曜石,翁方纲粤东金石略。(宁谨案:九曜石在广州之药洲,又名仙湖,今教育路东九曜园中、即南方戏院内。南汉时为刘龑宫苑,多植花药故名。石凡九,遂以九曜称之。宋代为广东转运使署后园,文人仕宦多觞咏泛舟其中;题名刻石以纪游踪,凡二十二段,59人。清翁方纲三督粤学,久居于此,著九曜石考)做官,科举,唐两个,碑林,御史台精舍题名碑,郎官石柱题名。三、拓片起源中国讲书法,依靠石刻,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切,隋书经籍志,梁有一字石经,三字石经,至少梁以前则有,梁在南方,石在北方,以前所拓,保存至梁时,马叔平先生发现,但没加以注意,谨慎一点,(魏晋)南北朝。优劣集王羲之字圣教序,普通一元,宋拓五百元。三种情况:一、碑刻尽管是石头,年代久远,石头自然损坏,爨龙颜碑便如此,另一碑却保存完好(宁案:指爨宝子碑);人为的破坏,在昭陵碑林特别明显,凡是人够不到的地方基本完整,下半部够得着的用铁器打坏,有一块碑,百姓受害不浅(指田地庄稼遭践踏),毁坏没有能力,出气而有。(宁谨案:方若校碑随笔“孔颖达碑”条:“昭陵碑旧拓多止上截”,但未说明原因;2007年7月宁在河北保定莲池书院观唐苏灵芝书田琬德政碑便如此,原石立于易县,清末移立保定)还有其他原因,如嘉靖地震,许多碑断裂,西岳华山碑不存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火烧成石灰。天灾人祸种种原因,碑只会越来越坏,不会越来越好,字的保存亦随时代不同;二、本身毁了,宋朝人发现的墓志基本上没有了,碑还有。解放前也是任意处置。仅存,孤本;希见之本。三、覆刻,翻刻,总有差别,原石拓本与翻本拓本差别不小。旧拓与新拓什么算旧拓,一般的书工划在清乾嘉以前,以后,主要太平天国以后。近拓、新拓,这是五十年代的划法。清初(国初),明拓本,元拓(偶尔用),宋拓(有时分南宋、北宋),五代不好确定,唐拓很少几个;确定不了亦可用旧拓的名称。同光及民国时代,近拓,新拓。过去的鉴别有夸大的毛病,契苾明碑,校碑随笔,与原拓本一样,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弄虚作假,玩黑老虎。唐拓,真正保险的就是在敦煌发现的几个。最有名的唐太宗温泉铭,行书,卷子裱装,前半坏了,原石临潼,早已毁了,有墨书一行,永徽几年。金刚经,柳公权写的,完全,是一个卷子。其它零零碎碎,伯希和,巴黎,罗振玉有珂罗版复印本。(宁案:唐欧阳询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残拓剪裱本)其它号称唐拓,靠不住。假如真是唐时所为,损泐不少,肯定是以后之物。宋拓,多一点,与唐拓相对而言,主要是一些唐碑。个别收藏家爱好的如魏碑(不行),(要)社会大量流行。集王书圣教序记碑林,行书,宋代很流行,有院体(馆阁体)之称,至少有十几本。九成宫醴泉铭(欧)温彦博碑(欧)多宝塔碑(颜)麓山寺碑李邕,至少有5、6本。汉碑留下宋拓,极个别少数。南北朝魏碑,根本没有人写,只有收藏家注意,留下很少很少。明拓,抑明代近乎,抑时人好古?汉碑(孔庙)流传下来的一般是明拓,礼器碑、史晨前后碑、乙瑛、张猛龙。曹全碑。龙藏寺碑。清拓:清初包世臣、邓石如提倡写魏碑。郑羲碑,包世臣提初拓倡才有人重视,太平天国之前,都是挺旧挺旧乾嘉的。龙门二十品也是此时拓本。韩仁铭,最早乾隆时拓本,初拓本,罗振玉手藏。马鸣寺碑、敬史君碑、刁遵墓志(北魏)、刘懿墓志(东魏,北齐书刘贵)、韩仲良(闱)碑(宁谨案:清乾隆元年赵希谦访得,黄先生藏有乾隆初拓本)、樊兴碑。李思训碑,蒲城,不稀罕,上有宋、明拓,以后近拓、新拓,不稀罕的东西。李愍碑,裴守贞书,字很好。鉴别:多几个字,少几个字。碑帖商“考据”,“空王可讬本”成为多宝塔碑的别称就是此缘故。汇总见于校碑随笔。其次,纸张。不太容易看,与印书纸张相适应。与纸的新旧有无关系,时代关系,保存情况,墨色,更没有准了。拓分椎拓、刷拓。椎拓分乌金拓、蝉翼拓,二者优劣难分,字口清晰。刷拓比较粗,偷工减料的办法。清代流行乌金拓,有墨的地方特别容易长霉,与雾没有关系。银乌、蓝、绿,容易长虫,都是近代的东西。没有缺的文物,缺了,普通小孩子买了写字的。作假:蜡填,总能识破;坏的地方不拓;缺字石补;新拓,石鼓清初刻本有五字,拓本用墨去描,行此法者甚多,初看无觉,侧面一看则破。最忌描述,本是旧拓,却要冒充宋拓,内行打折扣。孤本与稀见本原石不存,仅有一本,孤本;有数本,希见本。抛石机、街道、筑城、失火,原因甚多,利用碑石。张玄志(张黑女)(无锡秦家,原藏何绍基)、永阳王萧敷志(宋拓)、隋启法寺碑(宋拓孤本,临川李氏十宝、四宝之一)、温泉铭、孟法师(静素)碑(四宝之一)、魏栖梧善才寺碑(四宝之一)、孔子庙堂碑(四宝之一,三个本子拼起来,碑林、山东、原石)、薛稷信行禅师碑(三阶教祖师爷,何绍基藏,楩梓谷,不完整,前半部废话)、李邕法华寺碑(何绍基藏)、沈传师罗池神庙碑、柳公权神策军碑。明、清,甚至民国时原石才毁。明末出土,常丑奴志(字也很好),王居士砖塔铭(敬客书),崔敬邕志,司马绍志、司马曋尽罚蟹蹋濉对尽贰都蛉酥尽罚说匠莞牵教旃被伲抖廊酥尽罚儆谏虾痘崞鹨澹挛饔形笨痰模清末民初,常孝繁志、元飏志、王夫人志。近三十年,王忠嗣碑、等慈寺碑。原石刻本与覆刻本三种情况:仿刻充原刻骗人。王居士砖塔铭、司马绍志、司马曋尽贰原石保存完好,目的与上者同。汉礼器碑、张猛龙碑冒充“冬温夏清”本。原石保存,刻了也并无上述意图。翻刻,皇甫君碑对付小学生的,大路货。郑文公碑,济南翻刻。等慈寺碑,原石表面不够平,花纹,翻刻本平滑。龙门二十品,翻刻。唐进士题名,明清历科,原刻,保存北京。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韩素华题名,外文被破坏。影印本始于日本,最早不是弄书,而是影碑帖,小林忠治、董康刘梦得文集第一部,受此启发,有正书局(狄平子)、商务、中华,以后推广。大致分一下:(1)照片本。宋拓褚遂良房玄龄碑(原石在昭陵博物馆)。(2)珂罗版本。不会变颜色。日本博文堂,日本皮纸,裱好,锦,真像宋拓的样子。有正书局有好有坏,印在原道林纸上。商务比较认真。无锡秦家艺苑真赏社,量很大,质不如商务,泰山石刻,宋拓,保存纸最多。最不行的是中华,永禅寺塔铭,欧阳询。(3)石印本。刘若愚酌中志(宁谨案:大概是讲明代宫廷印书的掌故)。书、画都不适合,碑刻。又有金属版。(4)胶(版)印本。日本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铜版一般用来印书画。影印的底本是靠不住的,用影印的本子作假。装潢(一)整装(1)挂轴式。(2)折叠式。(3)四角粘,糊一层。(二)剪裱(装),又称蓑衣装。(1)单开。浅黄、绿、蓝、黑镶边,掏空更讲究,四边,有的也叫蝴蝶装。(2)旋风装,经折装。(3)方册装(线装)。(4)自力牌,(贴在旧书或本子上),极薄的浆糊,一用胶水统统完蛋。(三)不装,容易坏,老鼠先生坏得很。藏印题跋有作假,掏心,移花接木。很好的东西,没有名家题跋。四、史料主次错漏偶也有,但与版刻比起来,还是很少的。稽古录、金石录,史料占绝大部分,评论书法的比较少;清人的著作,题跋,有些人不知道,知道了运用也不充分;偏向,碑刻一定胜过正史;轻视正史,死于河阴之变的人墓志含糊,这是碑刻的通例,还要以正史为主,才能发现问题。郡望郡望,公式化,根据郡望分析人物的分布是不行的。世系远祖据姓而来,唐李姓墓志,老子之后;王姓,王子晋之后,武则天时期升仙太子碑;张姓,张仲之后;爨龙颜碑,春秋楚令尹子文、汉班固;区别对待,有真有假。李勣:唐高宗亲撰碑;“祖康,齐伏波将军,谯郡太守。”刘祎之撰墓志:“曾祖鹊,后魏濮阳太守,祖康,齐谯郡太守。”新书表:曾祖“懋,梁荆州刺史”,祖“元起,字山立,隋濮阳太守。”不完全一致,显然是伪造的(宁案:黄先生李勣与山东)。刘仁轨:刘浚墓志:“后汉章帝子河间孝王开十九代孙曹州使君之孙尚书左丞相司空文献公之子”,二十一代;新表差五代,刘仁轨之父子威,根本没有做官。历史论丛,齐鲁书社,收有我的一篇文章。(宁谨案:读唐刘浚墓志)职官有一定史料价值,有的见于正史。劳经原折冲府考,利用虎符、墓志,罗振玉、谷霁光补考。刘浚墓志“选十学士,以公为诸儒最”;(宁谨案:十学士是荣誉称号,是高宗为太子时的文学侍从,如同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学士一样)“授公江佐(左)五州简募宣劳使”,唐会要诸使无有。地理大致分一下:一、地名的变动与正史地理志的关系。二、坊、里,第一手很可靠资料。坊、里也在经常改名称,宋敏求的缺点,只定一个,现在看到与某书矛盾,徐松后继出土者数千,可做补考。三、葬在什么地方,白鹿原,唐长安郊区的地理,文史第四期。(宁谨案:武伯纶唐长安郊区的研究)发微能说明较大问题,正史中又无此材料。但不容易发现,石头出了好多年,还没有读懂。宋江问题。折可存墓志,发现于陕北,很不受重视,从字体、文字看,没有伪造的可能。吹点牛可以的,但有分寸,事情是不敢胡编的。“班师过国门,奉御笔,讨草寇宋江继获”,“俘腊取江”。(宁谨案:牟润孙折可存墓志考证兼论宋江之结局,见注史斋丛稿)刘浚在武则天时期死,开元年间刘浚墓志。徐敬业起兵,唐人做何评价?“敬业若不入海,即当自缢,飞奏不日,果如公料。”对武则天的态度。承认她是天后,没有做人身攻击,以则天夸其夫人懂礼法为荣;称周为伪朝,称改唐为周之事为“潜欲禅篡”。刘感志、张安生志,天宝,碎了,清中叶出土,澂秋馆,陈宝琛,陈三立之师。(宁谨案:介绍这两块墓志最早的收藏家陈宝琛)前者被人疑为伪物,关键不懂当时的禁军制度,皆是羽林军万骑营军士,因功升迁,天宝年间,七十多岁的将军,从三品,万骑营亦升龙武军。旧唐书王毛仲传,禁军分为两派的史实被考清楚。(宁谨案:利用这两块墓志可发玄宗早年夺权之覆,见黄先生说马嵬坡杨妃之死真相)其他龙门造像,姓名研究。龙门奉造释迦像、弥勒像,与敦煌有什么异同?真正的研究没有什么。圭峰定慧禅师碑,禅宗世系,与现在通行的有异同,是研究禅宗史的重要资料。碑阴刻四至,寺院的田亩,有一套严格的财产制度,寺院经济。从魏晋饵食金石,唐以后,宋以后,清比较少,吃硫磺,碑刻中有反映。李虚中志写得相当具体,见韩愈文集。程修已志,绘画史。旅游。古代石刻中保留甚多。雁塔题名,杭州灵隐寺飞来峰。唐代宦官。石刻,李福光志,唐与回纥基本友好,新乐府阴山道陈先生没有利用。(宁谨案: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李愍碑,亲领军队打仗,正史中,玄宗中开始的,这是太宗时的事。与少数民族有关。好大王碑,阙特勒碑。智城山碑,韦敬辩,壮族史早期的史料,陈寿祺有考证,虽然边远,但属中央管辖,武周时的怪字全部照搬,文化联系之密切。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可补蛮书之前的不足,东晋、刘宋。政治上倾向中央,使用中央的年号,尽量高攀,是向心力而不是离心力,与刘怀民墓志相距万里之遥,字体完全很相象,中原文化影响之广。这都是清朝人不太重视的。择本孤宋拓本,残,不全;旧拓,比新拓多几个字,几乎都有影印本。一般拓本。录文。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有考证,录文并不可靠。金石续编、昭陵碑录(据后印本),没有拓本的时候用。通读宋以后散文多看一些;魏、晋、南北朝、隋唐,骈体文,体式,文气。五书法碑刻与墨迹浓墨(张照),淡墨(王梦楼)墨的浓淡刻不出来。刻与笔写有出入。碑刻即使翻刻也真,墨迹假的不少,敦煌、竹木简,真,不是名家,宋以前90%都是假的,临摹走样。体系书法史,一时代有一时代的风尚,绝不是一人能独创的。秦小篆籀文,金文,诏版、权上发现的与石刻相同。汉隶八分汉书艺文志,许慎说文,秦时有,“官狱多事”,徒隶所用。个别保存下来的西汉碑,篆不篆,隶不隶,其实这是西汉的隶书。裴岑碑进一步艺术化,东汉进一步美化。波发,别名八分。“八,别也,象分别相对之形。”东汉有名的碑都如此。熹平石经最工整;曹魏也如此;魏受降碑。还有名称叫楷书,模范之意,东晋南北朝如是。正书,真书,同时又出现了草书,章草,奏章之意也,比八分随便一些。还有人写传统的小篆,袁敞、袁安碑。南北朝隶楷过渡苻秦邓太尉祠碑、广武将军口产碑,东晋爨宝子碑、隶书,又无波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4246:2022/Amd 1:2025 EN Gas cylinders - Cylinder valves - Manufacturing tests and examinations - Amendment 1
- 全国销量最好的数学试卷
- 桥面钢丝支撑施工方案(3篇)
- 钢架拱门施工方案(3篇)
- 航天考试题库及答案
- 村医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题库及答案
- 产品质量问题追溯体系缺陷产品管理工具
- 热血战士出发1000字7篇
- 广告行业方案书及演示模板通版
- 音响设备消费行为预测-洞察及研究
-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标准WST855-2025解读课件
- 2025年纪检监察新入职人员岗前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0-3岁儿童发展指南
- 2025广西来宾宾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拟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安徽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标准)政府基金协议书
- 医学人文与医患沟通能力
- 安全生产施工管理方案(3篇)
- 2025数字量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 三升四数学综合练习(60天)暑假每日一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