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学习热情衰减在过度作业上.doc_第1页
学生的学习热情衰减在过度作业上.doc_第2页
学生的学习热情衰减在过度作业上.doc_第3页
学生的学习热情衰减在过度作业上.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的学习热情衰减在过度作业上 宋运来题记: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卢梭近来收到网友教师发来的改编诗句短信:最讨厌的事情改作业。 举头望明月,低头改作业。 亲朋好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改作业。 少壮不努力,老大改作业。 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改作业。 生当作人杰,死亦改作业。 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改作业。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改作业。从这些巧改的诗句看来,批改作业,不仅是老师每天必做的功课,也是老师们过不去的一道坎。就语文学科来说抄写薄默写簿日记薄评价手册补充习题AB卷单元卷琳琅满目。我小时候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常常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既咬牙又切齿,十分厌恶。每到星期日,过去没有双休日,那个年轻的语文老师便布置很多抄写生词的作业,为完成任务,我把过去的作业撕下来贴在上面,没曾想被发现了,老师二话不说,照例把我拖出去在他的宿舍里狠狠地修理一番。以至于我走上教育岗位后,一直对家庭作业,都是小心翼翼地布置,唯恐孩子们像当年的我一样恐惧作业。在教育生活场景中,教师们往往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感,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问题学生,二是家庭作业。而问题学生十有八九也与作业做不好有关。2011年6月18日西安晚报报道了一个10岁小学生未完成作业怕老师打喝农药身亡的新闻。学生因作业离家出走、死亡的事件,如今已不再是个新闻了。而现实教育场景中有的老师可能职业生涯结束了都没能解决班上部分学生作业不做或不交的问题。有没有办法解决班级里一小部分学生的“作业”问题呢?方法总比问题多。这要我们对具体的作业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的诊断后,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年,带二年级学生,宣布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家长不干了,有的家长甚至到校长那里告状。家长认为教师偷懒,不负责任,害怕自己的孩子成绩考不好。我给家长讲:天底下,你上哪去找不布置作业的好老师。家庭作业做了就一定能考好吗?不做家庭作业就一定考不好试吗?通过期末考试证明,不布置家庭作业,照样把试卷做好。考试成绩一点都不差。秘密何在?平日里,我把作业放在课堂完成,在课堂巩固,为何一定要在课外呢?课内能做的,就课内解决,不一定都要放到课外去完成。 当下80%以上的中国人不喜欢看书,有的专家则说,不是80%,应是90%以上的人不喜欢读书。为什么?因为每一个人都被学校这个大火炉烧怕了,见书就头疼。有人说,不能静下心来读书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即使有一点时间往往喜读图、看电视,要休闲等等。而我认为,人们不喜欢读书,是在学校过度学习造成的。一篇要背的课文,一学期不抄上它三四遍,那怎么行。要确保试卷上的“看拼音写词语”百分之百全对,每个词语不抄写、默写7、8遍决不罢休,一道题数学题不做它个滚瓜烂熟怎么能考出好成绩?君不见,学生特喜欢的体育课,半学期下来,学生居然高喊不喜欢上体育课。为何?原来,为了要搞出个当地乃至全省第一操来,从开学那天起,只要是活动课或体育课,都要练习广播体操,那笔直的身子、僵硬的小手,学生练怕了。您有没有见过学校里这种现象:小学六年级毕业了,学生往往把书本撕个精光回家去;初中毕业了,撕书不够解恨,要烧成灰,踩上几脚才解气;高中毕业了,有了经济意识,不烧了,把所有的东西全卖个精光。踏入社会了,有多少人看书向奔命似的扑上去。学校学习只是人生学习中的一个阶段。那么是谁扼杀了人的读书欲望呢?居然是我们的教育。校园里的过度学习,已经使他产生了本能的抵触情趣。教育的缺陷,只有当他慢慢长大了,上大学了、甚至走上社会之后,才逐渐暴露出来。也无怪乎当下的各级领导大声呼吁国人要读书要学习。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如果我们这个国家在城市、在地铁上能够看到青年都拿着一本书,我就感到风气为之一新。”当在学校里给青少年们种上了厌倦读书的种子,由是学生从校门走入社会见到书就头疼就是自然不过的事了。做这么多年的老师,深感把家庭作业作为促进甚至是挽救孩子学业的“救命草”的家长或者教师应该慢慢认识到这样的现实,那就是,你不放下这根紧握的“救命稻草”,你就无法获得新的教育途径。或许你在放下它之前你要克服巨大的恐惧,但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值得去努力。 或许有老师和家长会这样认为:孩子课余时间不写作业、不上辅导班,岂不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光?对于这个问题,卢梭是这样回复的: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台湾学者黄武雄教授在学校在窗外中也这样说“学校该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打开经验世界和发展抽象能力” 。借助这个观点,其实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正在或者已经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黄武雄教授又说“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这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编舞、搞剧场、玩乐园、打球、办社团,让他们自由地运用时间与空间。”若基础教育阶段的同仁们都在操着唯有“过度”学习才能取得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