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峰大师谈普洱茶.doc_第1页
吴承峰大师谈普洱茶.doc_第2页
吴承峰大师谈普洱茶.doc_第3页
吴承峰大师谈普洱茶.doc_第4页
吴承峰大师谈普洱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第一磨”吴承峰大师谈普洱茶香气篇 吴承峰 胡成泉(吴承峰是资深普洱茶人,素有“云南第一磨”“云南普洱茶制作大师”“普洱茶品鉴大师”之称;多年来潜心研究普洱茶传统的制茶工艺,发扬古传统制茶法,已深得古法制茶精髓,受到社会各界茶人一致好评和全国各地“茶粉”追捧)茶为国饮,不同地域、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茶道精髓“禅茶一味”更是深不可测。针对普洱茶的品茗我们各抒己见,都有各自的深刻见解,当然品茗普洱茶时首当其冲的是嗅觉,其次是味觉,最后是体感。嗅觉直接表现的是茶的香气,那我们今天主要来谈谈普洱茶的香气。 (吴承峰大师在广州压茶现场)普洱茶的香气多种多样,平时我们最经常遇见有:荷香、兰香、清香、枣香、樟香、蜜香、参香、花果香、药香、木香、陈香。荷香:清代张泓著作的滇南心语中就有记载“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当中就很明显的讲到了普洱茶的荷香,荷香属于飘汤茶香,只有采摘云南大叶种茶叶的特级或者幼嫩芽茶,经过适当的陈化后发酵,好的幼嫩芽茶去掉浓烈的青叶香,才会自然地留下淡淡的荷香。兰香:用次嫩的三、四、五等普洱茶菁制成的散茶、圆茶,都有兰花的香。兰香是普洱茶中最珍贵的茶香,新鲜的普洱茶菁的那股青叶香,经过长期陈化后,有青叶香转为青香,那些种植在樟树林下的茶树,得到樟香的参与,樟香较弱者而融合青香成为兰香。普洱茶的兰香近似青草香,和真正的兰花香味是有本质区别的。清香:青香茶香是普洱茶原本的茶香,只是比较沉悉油腻。许多普洱茶树不是种植在樟林底下,同样长出非常肥硕的茶菁,做出很好的普洱茶。这些普洱茶中,有许多都属于上等的好普洱茶,只是缺少兰香和樟香。但幼嫩的茶菁也有清淡荷香,较壮的茶菁却有着一种特殊青叶香。经过长期陈化后,留下了青香。另外有小叶种普洱茶品,陈化后有着非常好的青香。枣香:普洱茶的枣香味是老叶特有的香味,是发酵过程中自己产生的。这种香味只有老叶或黄片才会有。所以一般枣香味的普洱茶不太耐泡,但水一般比较甜。樟香:由于云南各地有高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多数高达一、二十余丈,在大樟树地下的空间,最适合普洱茶的种植生长,大樟树可以提供茶树适当的遮阴机会,在樟树环境下可以减少茶树的病虫害发生。更可贵的是普洱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使得茶叶有了樟树香气。同时樟树树枝也会散发樟香,茶树更直接的吸收了樟树香气,贮存于叶片中,所以有些普洱茶能闻出樟香来。由于普洱茶菁的老嫩,所含的樟香浓淡度便有所不同,大约由四级茶菁开始摆脱了荷香的影响,七等较明显的樟香。六、七等最壮的茶菁含樟香最强,九、十等茶菁已是老弱的叶子,所含樟香渐渐转淡了。由于茶菁的老嫩、樟香的浓淡和陈化的长短,三方面条件相互的影响之下,所以有了青樟香、野樟香和淡樟香之分,也形成普洱茶樟香多采多姿的变化,耐人寻味,令人着迷。 (吴承峰大师与茶友见面会留影)蜜香:一般在滇红中出现得比较多,但在普洱生茶中只有品质上乘才会有一种似蜜糖的蜜香味,尤其以“妖香”为著称的景迈古树茶中比较常见。参香:基本上为茶叶木质化香气。以陈年老熟茶居多,生茶是很难出现这种香味的,青壮叶茶品经过高度湿仓,或是轻中度湿仓经过长时间退仓后,茶汤口感产生类似人参香气,尤其冷汤更为接近,单纯渥堆工艺,难以产生参香。花果香:是普洱茶中常有令人着迷的香气,尤其是易武茶区的古树茶花果香更为明显,攸乐山的古树茶有点会表现出典型的玫瑰花香。药香:药香自然就是中药之气,如人身处药铺所闻到的中药气息,其实就是陈放很久的草木之气,因为茶叶也是草木,在陈放久了以后,自然也会出现类似气息。在南方气候湿热的地区茶叶陈化更快,因此数年之后就可能感受到药香,而在干燥气候中存放则长时间内难以有药香出现。木香:木香是普洱茶中非常普遍的一种香气,在熟茶中尤为突出,通过某些选择微生物接种技术加工出来的普洱茶(熟茶)会具有非常突出的木香。如果是生茶要具备有木香,那只有树龄较长的古树才会有的,台地茶是不会有此香味的。陈香:陈香(旧物舒服的味道)主要来源于淳化,新茶时没有的,老茶才具备,它是普洱茶特有的醇香味,普洱茶的陈香透露其深厚的历史韵味,彰显其返璞归真的自然真性;其果香又展现出敦厚亲和的特色,给人一种无穷的诱惑。 (吴承峰大师与茶友交流普洱茶)当然普洱茶还有其他很多种香气,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当我们了解了普洱茶大概的香气之后,我们又要如何更深层次了解普洱茶的茶香,尤其是在品茗过程,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初级的茶香,水飘香。茶香肤浅飘扬,闻得见,喝不着,其特征是,泡茶时散发在空中的气味,以及茶汤杯盖等,嗅起来很香,但入口后,香气即大幅下降,甚至没有什么香气,光剩苦涩,这种茶冲几道就会出现茶水分离,现在的工艺(烘青、烘干)比较先进了,一般在台地茶比较常见。次级的茶香,香入水。茶香大部分弥散开,少部分融入茶汤中,此类茶香给人的体验是: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香,不过没有闻着那么香,树龄不长的古树比较常见。中级的茶香,水含香。茶香少部分弥散,大部分融入到茶汤中,融入到茶汤中的香气下沉,一部分从口齿中发散,一部分从喉咙中发散。体验这样的茶香,方法是,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闭嘴,从鼻腔中缓慢深出气,注意体验香气的源头,在树龄较长的古树茶中教常见,尤其是景迈的古树茶更突出。高级的茶香,水生香。茶香和茶汤的融合度极好,闻起来几乎不香,但喝完后,香气从喉咙深处缓慢回出,异常持久。此类茶的汤感,通常比较油润,尤其是树龄500年以上的易武古树茶比较常见。顶级的茶香,水即香。这类茶,必须是原料工艺淳化都很优质的陈茶,其陈香浓郁丰富,和茶汤完全的融为一体,茶汤流到哪里,陈香就到哪里,且茶汤会随着茶香的挥发而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化感”,饮之,有“汤即是香,香即是汤”的美妙感觉,而且耐泡度极高,这种感觉只有在顶级的陈年古树普洱茶才会有,前提是树龄较长的古树茶再加上仓储较完美的才会出现,比如本人的“98易武茶砖”就能明显的体会到。 (吴承峰大师的“98易武茶砖”)初学时,体验不同层次的茶香,最主要依靠反复的对比,重点是注意力的分配,体验香入水,最关键是比较泡茶时挥发出来的香气和喝茶时的香气,若喝起来比较香,则应当将注意力移到喉咙和口腔中,体验水含香的程度,若茶汤喝完后比含在嘴里还香,则将注意力长时间放在喉咙部位,体验水生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