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环保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意见__上网.doc_第1页
天津市环保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意见__上网.doc_第2页
天津市环保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意见__上网.doc_第3页
天津市环保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意见__上网.doc_第4页
天津市环保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意见__上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环保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意见水环境保护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处罚额度划分处罚细化内容备注第七十条 拒绝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一档:1万元-5万元(含5万元) 第一档: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第二档:5万元以上-10万元第二档:拒绝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的监督检查。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直至验收合格,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一档:5万元-40万元(含40万元) 第一档:建设单位初犯的。第二档: 10万元以上-50万元第二档:建设单位非初犯的。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水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 (二)未按照规定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按照规定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所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的。第一档:1万元-4万元(含4万元)第一档:未按照规定对所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的。第二档: 4万元以上-7万元(含7万元) 第二档:未按照规定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按照规定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第三档:7万元以上-10万元第三档: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水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第一档:1倍-2倍(含2倍)第一档: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第二档:2倍以上-3倍第二档: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第一档:2倍-3倍(含3倍)第一档: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档:3倍以上-5倍第二档: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第七十五条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产整顿。 除前款规定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或者私设暗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私设暗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提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停产整顿。 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依照前款规定采取措施、给予处罚。第一款:第一档:10万元-50万元(含50万元)第一档: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第二档:50万元以上-100万元第二档: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但逾期不拆除的。第二款:第一档:2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第一档: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或者私设暗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第二档:10万元以上-50万元第二档: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或者私设暗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但逾期不拆除的。第七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处以罚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一)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的; (二)向水体排放剧毒废液,或者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的; (三)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或者容器的; (四)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或者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或者其他污染物的; (五)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的; (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标准,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热废水或者含病原体的污水的; (七)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或者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 (八)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 有前款第三项、第六项行为之一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一项、第四项、第八项行为之一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二项、第五项、第七项行为之一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一档:1万元-10万元第一档:1、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或者容器的;2、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标准,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热废水或者含病原体的污水的。第二档:2万元-20万元第二档:1、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的;2、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或者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或者其他污染物的;3、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第三档:5万元-50万元第三档:1、向水体排放剧毒废液,或者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的;2、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的;3、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或者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第八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 (二)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 (三)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建设项目增加排污量的。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或者组织进行旅游、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或者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1、第一款 10万元-50万元可分为:第一档: 10万元-30万元(含30万元)第一档:在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建设项目增加排污量的。第二档:30万元以上-40万元(含40万元)第二档: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第三档:40万元以上-50万元第三档: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2、第二款中2万元-10万元可分为:第一档:2万元-5万元(含5万元)第一档:组织进行旅游、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第二档: 5万元以上-10万元第二档: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3、第二款中5百元以下个人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或者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第八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按照规定制定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的; (二)水污染事故发生后,未及时启动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采取有关应急措施的。第一档:2万元-5万元(含5万元)第一档:不按照规定制定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的。第二档:5万元以上-10万元第二档:水污染事故发生后,未及时启动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采取有关应急措施的。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处罚额度划分处罚细化内容备注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设置入海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关闭,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一档:2万元-5万元(含5万元)第一档:违反本法第三十条第一款有关入海排污口位置的选择,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有关规定,经科学论证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规定。第二档:5万元以上-10万元第二档:违反本法第三十条第三款有关在海洋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海滨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新建排污口的规定。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擅自拆除、闲置环境保护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一档:1万元-5万元(含5万元)第一档:擅自闲置环境保护设施的。第二档:5万元以上-10万元第二档:擅自拆除环境保护设施的。第八十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未持有经审核和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兴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和采取补救措施,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或者按照管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拆除。第一档:5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第一档: 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批准的。第二档:10万元以上-20万元第二档:未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未建成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达到规定要求即投入生产、使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一档:2万元-5万元(含5万元)第一档:环境保护设施未达到规定要求即投入生产、使用的。第二档:5万元以上-10万元第二档:未建成环境保护设施的。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处罚额度划分处罚细化内容备注第二十六条 未持有经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擅自兴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或者按照管理权限,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并可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1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的罚款。第一档:1万元-5万元(含5万元)第一档: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 第二档:5万元以上-10万元第二档: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第二十七条 拒绝或者阻挠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中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纠正,并可处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3百元3千元拒绝或者阻挠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中弄虚作假的。第二十八条 没有按照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要求建设,或者没有建成环境保护设施而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并可处以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而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1、1万元-5万元可分为:第一档:1万元-3万元(含3万元)第一档: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 第二档:3万元以上-5 万元第二档: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2、5千元-2万元可分为:第一档5千元-1万元(含1万)第一档:环境保护设施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不合格而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第二档: 1万元以上-2万元第二档: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而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处罚额度划分处罚细化内容备注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一)拒报或者谎报排污申报登记事项的;(二)拒绝、阻挠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中弄虚作假的。3百元-3千元1、拒报或者谎报排污申报登记事项的;2、拒绝、阻挠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中弄虚作假的。第二十五条 废弃物堆放场、处理场的防污染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而强行使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一档:5千元-1万元(含1万元)第一档:验收不合格而强行使用的。第二档:1万元以上-2万元第二档:未经验收而强行使用的的。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经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和原批准部门批准,擅自改变污染物排放的种类、增加污染物排放的数量、浓度或者拆除、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二)在本条例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的区域内兴建排污口的。第一档:5千元-5万元(含5万元)第一档:违反第一项的规定,未经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和批准,擅自改变污染物排放的种类、增加污染物排放的数量、浓度;违反第二项的规定,个人在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游览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重要渔业水域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兴建排污口。第二档:5万元以上-10万元第二档:违反第一项的规定,未经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和批准,擅自拆除,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违反第二项的规定单位在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游览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重要渔业水域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兴建排污口。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一)在岸滩采用不正当的稀释、渗透方式排放有毒、有害废水的;(二)向海域排放含高、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的;(三)向海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和毒液的;(四)向岸滩弃置失效或者禁用的药物和药具的;(五)向海域排放含油废水、含病原体废水、含热废水、含低放射性物质废水、含有害重金属废水和其他工业废水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有关规定或者将处理后的残渣弃置入海的;(六)未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岸滩堆放、弃置和处理废弃物或者在废弃物堆放场、处理场内,擅自堆放、处理未经批准的其他种类的废弃物或者露天堆放含剧毒、放射性、易溶解和易挥发性物质的废弃物的。第一档:1千元-2万元(含2万元)第一档:有相关违法行为的。第二档:2万元以上-10万元第二档:有相关违法行为的,情节严重的。第二十八条 对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征收两倍的超标准排污费,并可根据危害和损失后果,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国务院各部门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关闭,须报国务院批准。第一档:1万元-5万元(含5万元)第一档:超标排污2倍(含2倍)以下的。第二档:5万元以上-10万元第二档:超标排污2倍以上的。第三十条 对造成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事故,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直接损失百分之三十计算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二十万元。损失的30%,最高不超过20万元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事故,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的。5、天津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处罚额度划分处罚细化内容备注第八条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市重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审核排污单位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量。并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期限,对不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核发排污许可证;对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责令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核发临时排污许可证。被责令限期治理的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限期治理期满,重点水污染物排放量达到总量控制指标的,换发排污许可证;限期治理期满,重点水污染物排放量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吊销其临时排污许可证,并报请市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其停产停业或关闭。新建、改建、扩建排放重点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应当获得重点水污染物排放量指标,然后按照规定办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手续。该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禁止无证排污。违反规定排放污染物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吊销其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对无证排放污染物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有关手续,并可处5万元以下罚款。本市实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具体办法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5万元以下1、排污单位没有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 2、无证排放污染物的。 第九条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排放方式等发生重大改变的,应当提前15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违反本条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1万元以下1、排污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2、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排放方式等发生重大改变的,没有提前15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第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科研单位产生的含病原体污水,应当经过严格的消毒和处理,达到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违反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1万元-3万元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科研单位产生的含病原体污水,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和处理,未达到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的。第二十条 在备用饮用水源水域、 城市景观用水水域及其环境保护带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禁止向水体排放污水,河道上的闸、坝、口、门必须封闭,禁止漏污;(二)禁止新建排污口;(三)禁止向水体倾倒被污染的积雪;(四)禁止集约化养殖鱼类、家禽;(五)禁止将农田沥水、鱼池弃水排入水体;(六)禁止进行各种捕捞作业;(七)禁止在环境保护带内设置堆肥场、饲养场和垃圾场;(八)在环境保护带内严格限制修建厕所,确需修建的,必须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违反前款第(一)、(四)、(五)、(六)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处3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前款第(二)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和本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违反前款第(三)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可给予警告或者处1万元以下罚款;违反前款第(七)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执法机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 并可处3万元以下罚款;违反前款第(八)项规定的,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处3万元以下罚款。第一档:1万元以下第一档:向水体倾倒被污染的积雪。第二档:3万元以下第二档:1、向水体排放污水,河道上的闸、坝、口、门没有封闭,有漏污的;2、集约化养殖鱼类、家禽的;3、将农田沥水、鱼池弃水排入水体的;4、进行各种捕捞作业的。第二十四条 对横跨河道输送污水的管道、 立交倒虹吸等设施,其所属单位必须加强监视,定期维护,防止污染水体。违反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处3万元以下罚款。3万元以下对横跨河道输送污水的管道、 立交倒虹吸等设施,监视、定期维护不到位,造成水体污染的。第二十七条 禁止在水体内洗涤产生污染的物品。 违反规定的, 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1万元以下在水体内洗涤产生污染的物品。第二十八条 禁止在河流、 湖泊、水库、渠道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储存物料和废弃物。违反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1万元以下在河流、 湖泊、水库、渠道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储存物料和废弃物的。第二十九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或倾倒废油、 残油、垃圾、粪便等船舶污染物。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必须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违反本条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航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1万元以下向水体排放或倾倒废油、 残油、垃圾、粪便等船舶污染物且未达标的。第三十条 排污单位造成水污染事故时, 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及时通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并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时,必须立即向航政管理部门报告。造成渔业污染事故的,必须立即向事故发生地的渔业管理部门报告。航政管理部门或者渔业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并及时开展调查处理工作。违反规定拒报、谎报或隐匿水污染事故情况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对造成水污染危害或事故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处以罚款。其中,造成经济损失的,按照直接损失的20%计算罚款, 但是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按照直接损失的30%计算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100万元。第一档:1万元以下第一档:排污单位造成水污染事故时,拒报、谎报或隐匿水污染事故情况的。第二档:损失的20%,最高不超过20万元(含损失的20%及20万元)第二档:水污染危害或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的。第三档:损失的3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第三档:水污染危害或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第三十一条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产品,并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一)生产国家或本市明令禁止生产的严重污染水环境产品的,由经济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产、停业、关闭;(二)销售国家或本市明令禁止销售的严重污染水环境产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三)使用国家或本市明令禁止使用的严重污染水环境产品的单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本市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产品名录,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市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要求和本市的实际情况拟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1千元-3万元使用国家或本市明令禁止使用的严重污染水环境产品的。第三十三条禁止利用间歇性河流和废弃的河床作为排污渠道。违反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处3万元以下罚款。3万元以下利用间歇性河流和废弃的河床作为排污渠道的。第三十四条 在无良好隔渗层的地区,禁止使用漫流方式排放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或含病原体的污水。违反前款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对使用漫流方式排放含病原体污水的,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对使用漫流方式排放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的,可处2万元以下罚款。第一档:1万元以下第一档:使用漫流方式排放含病原体污水的。第二档:2万元以下第二档:使用漫流方式排放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的。6、天津市海域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处罚额度划分处罚细化内容备注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海洋环境监督主管部门,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并可处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一)拒报或者谎报排污申报登记事项的;(二)拒绝、阻挠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海洋环境监督主管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中弄虚作假的;(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不按规定报告的。3百元-3千元以下1、拒报或者谎报排污申报登记事项的;2、拒绝、阻挠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海洋环境监督主管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中弄虚作假的3、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不按规定报告的。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纠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第一档:1千元-1万元(含1万元)第一档:个人在海岸、滩涂堆放、弃置垃圾和其他固体废弃物的。第二档:1万元以上-2万元第二档:任何单位在海岸、滩涂堆放、弃置垃圾和其他固体废弃物的。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或者按管辖权限由市或者沿海各区人民政府责令停业、关闭。1万元-10万元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并处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一档:1千元-2万元;第一档:有相关违法行为的。第二档:2万元-10万元第二档:有相关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7、天津市引黄济津保水护水管理办法处罚额度划分处罚细化内容备注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 第十条第(一)、(二)、(六)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 并对责任单位处以2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可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依据前款规定给予罚款处罚。第一档:5千元以下第一档:有相关违法行为的直接责任人。第二档:2万元以下第二档:有相关违法行为的责任单位。大气环境保护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处罚额度划分处罚细化内容备注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本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责令停止违法行,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 (二)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三)排污单位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 (四)未采取防燃、防尘措施,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的。 第一档:2万元以下(含2万元) 第一档:在执法人员发现违法行为后,违法企业立即整改,未造成恶劣影响。第二档:2万元以上-4万元(含4万元) 第二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改正违法行为。第三档:4万元以上-5万元第三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仍未改正违法行为。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第一档:1万元-8万元(含8万元)第一档:建设单位初犯的。第二档:5万元以上-10万元第二档:建设单位非初犯的。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限期治理的决定权限和违反限期治理要求的行政处罚由国务院规定。第一档:1万元-4万元(含4万元) 第一档:超标1倍以下(含1倍)。第二档:4万元以上-10万元第二档:超标1倍以上的。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的设备,或者采用禁止采用的工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经济综合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关闭。 将淘汰的设备转让给他人使用的,由转让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没收转让者的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两倍以下罚款。按2倍统一处罚将淘汰的设备转让给他人使用的。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或者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在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届满后继续燃用高污染燃料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拆除或者没收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统一按责令拆除处罚如需要没收设施再按程序办理。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新建燃煤供热锅炉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第一档:4万元以下(含4万元)第一档:供热锅炉4蒸吨小时以下的。第二档: 4万元以上-5万元第二档:供热锅炉在4蒸吨小时以上(含4蒸吨小时)的。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制造、销售或者进口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的,由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罚款;对无法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没收销毁。违法所得1倍以下制造、销售或者进口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的。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规定,未取得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渔政等依法行使督管理权的部门的委托进行机动车船排气污染检测的,或者在检测中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渔政等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负责资质认定的部门取消承担机动车船年检的资格。第一档:2万元以下(含2万元)第一档:弄虚作假发现一例的。第二档:2万元以上-5万元第二档:其他。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向大气排放粉尘、恶臭气体或者其他含有有毒物质气体的; (二)未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 (三)未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运输、装卸或者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的; (四)城市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致使排放的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第一档:2万元以下(含2万元)第一档:在执法人员发现违法行为后,违法企业立即整改,未造成恶劣影响。第二档:2万元以上-4万元(含4万元)第二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改正违法行为。第三档:4万元以上-5万元第三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仍未改正违法行为。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下罚款。1、第一款中2万元可分为第一档:1万元以下(含1万元)第一档:在执法人员发现违法行为后,立即改正,未造成恶劣影响。第二档:1万元以上-2万元第二档:其他情形。2、第二款中2百元数额小无需细分统一按照200元处罚。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生产或者进口消耗臭氧层物质超过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定配额的,由所在地、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取消生产、进口配额。第一档:2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第一档:未造成恶劣影响,并有改正措施的。第二档:10万元以上-20万元第二档:造成国际履约影响,经与环保部确认,违法行为属实。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建设配套设施,可以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新建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份、高灰份的煤矿,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的; (二)排放含有硫化物气体的石油炼制、合成氨生产、煤气和燃煤焦化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的企业,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配套脱硫装置或者未采取其他脱硫措施的。60条第一档:2万元-10万元(含10万)第一档:在执法人员发现违法行为后,违法企业立即整改,未造成恶劣影响。第二档:10万元以上-15万元(含15万元)第二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改正违法行为。第三档:15万元以上-20万元第三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仍未改正违法行为。第六十一条 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直接经济损失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五十万元;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一档:20以下(含20且最高不超过25万元)第一档:造成污染事故,及时处理,未造成群众,员工等人员身体健康危害的。第二档:20以上-50且最高不超过50万元第二档:事故未及时处理,或造成群众,员工等人员身体健康危害等其他严重情节的。2、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处罚额度划分处罚细化内容备注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二款规定,无排放许可证或者无临时排放许可证向大气排放主要污染物的,由市环保部门责令其停止排污,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有排放许可证,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超过核定排放量的,由市环保部门吊销排放许可证,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有临时排放许可证,经限期治理排放大气污染物仍超过核定排放量的,由市环保部门吊销临时排放许可证,并报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关闭。第一档:1万元-4万元(含4万元)第一档:在执法人员发现违法行为后,违法企业立即整改,未造成恶劣影响。第二档:4万元以上-7万元(含7万元)第二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改正违法行为。第三档:7万元以上-10万元第三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仍未改正违法行为。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逾期未办理排放许可证审验手续的,由市环保部门责令其补办手续,可以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无正当理由,拒不补办审验手续的,市环保部门可以吊销其排放许可证。3千元以下逾期未办理排放许可证审验手续的。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未制定应急预案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期限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根据情节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1千元-5千元未制定应急预案且逾期不改正的。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未按规定配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在线自动监测仪器设备或者拒绝纳入监测网络的,由市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第一档:3千元-1万元(含1万元)第一档:在执法人员发现违法行为后,违法企业立即整改,未造成恶劣影响。第二档: 1万元以上-2万元(含2万元)第二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改正违法行为。第三档:2万元以上-3万元第三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仍未改正违法行为。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在无燃煤区和基本无燃煤区内,未在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改用清洁能源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拆除或者没收使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四款规定,在无燃煤区以外不使用低硫优质煤的单位,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第一档:5千元-2万元(含2万元)第一档:在执法人员发现违法行为后,违法企业立即整改,未造成恶劣影响。第二档:2万元以上-4万元(含4万元)第二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改正违法行为。第三档:4万元以上-5万元第三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仍未改正违法行为。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采取控制措施或者排放二氧化硫和尘超过核定排放量未建设配套脱硫、除尘装置的,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第一档:1万元-4万元(含4万元)第一档:在执法人员发现违法行为后,违法企业立即整改,未造成恶劣影响。第二档:4万元以上-7万元(含7万元)第二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改正违法行为。第三档:7万元以上-10万元第三档:在执法文书下达后,经调查核实,违法企业仍未改正违法行为。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不按规定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规范进行检测或者提供不实检测报告的,由市环保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机动车、船排气污染检测资格。第一档:2万元以下(含2万元)第一档:弄虚作假发现一例的。第二档:2万元以上-5万元第二档:其他情形。第四十六条环保部门在机动车停放地或者机动车拥有单位对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状况抽测时,发现机动车排放污染物超过标准的,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罚款。5百元对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状况抽测时,发现机动车排放污染物超过标准的。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一)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贮存、加工、制造或者使用产生恶臭气体物质的;(二)在本市销售不符合国家和本市低硫优质煤质量标准的煤炭及其制品的。第一档: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