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人教版- 1 -【学情分析】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教学目标】1、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背诵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复杂的情感.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3、学会查找并利用资料多角度解读文本,感受学习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获得阅读的快乐.【教学难点】“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教学方法】诵读法、探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一曲凄美的二泉映月的旋律中,同学们欣赏了一组幽美的月色图,美丽的月色会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那么大家还记得有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吗?2、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作者.) 3、作者简介(学生读大屏幕)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1、听范读,要求注意读音、停顿.2、学生自由读.3、一生读.4、再齐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感.三、疏通文意、解决障碍.1、利用课文注解,读懂文意.2、交流理解重点字词意思、句子意思.3、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完成课文翻译.4、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文章写的是苏轼晚上睡不着觉,看到月色很美,就到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两人一起赏月.四、研习课文.1、文章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2、记叙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3、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什么?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4 、作者月下抒怀得句子是什么?五、结构梳理,理解背诵.1、全文共分三层,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每层内容?2、检验背诵.(1)文中叙事的句子是?(2)写景的句子是?(3)作者月下抒怀的句子是?六、探究理解.作者为什么想去夜游承天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七、探究情怀1、一起读最后三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体味作者情感.2、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洒脱!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同学们用几个美词来赞颂一下苏轼的旷达胸襟吧!出示板书填空:的旷达胸襟(积极乐观向上.从容面对苦难.豁达乐观.不慕名利,坦荡豁达.)7、(板书)积极乐观、坦荡豁达的旷达胸襟8、请大家再诵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轼豁达的情怀.(齐读课文)八、结束语:人生之路,充满坎坷.面对困难,苏轼用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用他“但少闲人如我两人者耳”的旷达、用他“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穿越千年时空映照了我们,也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