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华一中高一语文预习学案 《离骚》预习案.doc_第1页
江苏省兴华一中高一语文预习学案 《离骚》预习案.doc_第2页
江苏省兴华一中高一语文预习学案 《离骚》预习案.doc_第3页
江苏省兴华一中高一语文预习学案 《离骚》预习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骚预习案 汪蓉-3-6预习目标: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预习自测: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苗裔( ) 孟陬( ) 庚寅( ) 览揆( ) 肇始( ) 辟芷( ) 宿莽( ) 骐骥( ) 驰骋( ) 搴阰( )2文学常识:“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屈原,字_,名_,战国时期_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开创了一种新诗体_,又因以屈原作品_为代表,所以,后世也称此诗体为_。离骚,是楚辞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者,犹_也,意为屈原作离骚,“盖自怨生也”。3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粗的词语。(1)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2)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3)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4屈原常用“香草”比喻高洁的有操行的人,请列出课文中出现的香草名?我疑我思离骚当堂训练一,基础巩固:1.名句默写摄提贞于孟陬兮,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扈江离与辟芷兮, 。朝搴阰之木兰兮, 。日月忽其不淹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 。 ,来吾导夫先路。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b.又重之以修能/乘骐骥以驰骋兮c.扈江离与辟芷兮/恐年岁之不吾与d.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3.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摄提贞于孟陬兮b.又重之以修能c.纫秋兰以为佩d.恐年岁之不吾与4.下列文字文化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朕皇考曰伯庸”中的“朕”是古代皇帝的自称。因为与楚王同宗,所以屈原这么说。b.“皇览揆余初度兮”的“皇”就是“朕皇考曰伯庸”的“皇考”,“皇考”是对亡父的尊称。c.“惟庚寅吾以将”中的“庚寅”是以干支纪日。可见古代干支不仅可以纪年也可以纪日。d.“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灵均”意义相近,这正是古人取字的原则之一。二,鉴赏题:5.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啊,船长,我的船长哟!预习案 汪蓉-3-6预习目标:1.初步了解外国诗歌特点,继续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2.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掌握其写作特点。预习自测:一、 常识填空惠特曼, 国诗人,作品有 等。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悼念的是为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而献身的 总统。二、诗文赏析1、在这首诗中“船”、“船长”、“航程”、“锦标”分别象征什么?2、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诗歌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诗歌为什么每一节的末尾都写“他已浑身冰冷,停止了呼吸”?我疑我思: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当堂训练一,课内赏析:1、第二节诗的称代为什么突然发生了转换?这种转换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2、你认为本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二,课外提升:3、阅读惠特曼一只无声的坚忍的蜘蛛,分析诗中的蜘蛛形象及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一只无声的坚忍的蜘蛛 惠特曼一只无声的坚忍的蜘蛛,我看出它在一个小小的海洲上和四面隔绝,我看出它怎样向空阔的四周去探险,它从自己的体内散出一缕一缕一缕的丝来,永远散着永不疲倦地忙迫着。而你,啊,我的灵魂哟,在你所处的地方,周围为无限的空间的海洋所隔绝,你不断地在冥想,冒险,探索,寻觅地区以便使这些海洋连接起来,直到你需要的桥梁做成,直到你下定了你柔韧的铁锚,直到你放出的游丝挂住了什么地方,啊,我的灵魂哟!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预习案 汪蓉-3-6预习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3、学生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预习自测:一,文学常识。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人。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等。二,字音练习。铸造( ) 媲美( ) 昙花( ) 积淀( )攻讦( ) 一蹴而就( ) 有史可稽( )三,课文探究。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者各有什么特征?2中华民族具有哪些文化传统?我疑我思: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当堂训练一,解释:抱残守缺 明日黄花 昙花一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